Ⅰ 腰長怎麼測量
設頂點為A,底邊上的點為B和C,腰長就是A和B或A和C之間的距離。
那簡單,用皮尺就可以 了。從肚臍眼下面一點量。
Ⅱ 准確測量腰圍的方式
測量腰圍的正確手法應該是以肚臍處為准,正確量腰圍的方法,是在自然站立、兩腳分開30-40厘米的情況下,用一根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為一毫米的皮尺,放在髖骨上部和胸腔下部中間的地方(通常是腰部自然最窄部位)。
准備:
測量腰圍正確方法:
1,拿出准備好的尺帶,要那種長一米的那種皮尺帶最好,一般有專用的測量尺。脫掉外衣並松開皮帶,注意不要穿著衣服測量腰圍,會產生一定的誤差。
Ⅲ 如何自我檢測腰椎間盤突出
長期的前傾姿勢加上缺乏活動,容易導致電腦我作者發生腰椎增生,並使後縱韌帶緊張,失去彈性,引起
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間盤突出
呢?在這里,有一些比較簡單的自我檢測方法,提供給大家參考。
1腰痛時,可以試著輕輕咳嗽幾下,如果自己感覺腰疼加重,那麼有可能患有
腰椎間盤突出
,這時就應該及早進行檢查,爭取有病早治療
2 如果是腰部長期疼痛的人群,仰卧坐起時,留意下肢是否會感到疼痛,而經常改用膝關節屈膝再坐起,這種情況也是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前兆3 走路時間長時,常常會出現身體前傾、下肢怕負重、手扶腰、臀部突向一側的姿態,不時感到腿部發麻、疼痛發涼時,你應當注意了,這可能是患有
腰椎間盤突出
,應及時去醫院做CT檢查,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4,急性扭傷後發生跛行時,應當提高警惕了,這可能會導致
腰椎間盤突出
。
Ⅳ 如何測量腰圍
1、正常量腰部尺寸的方法。
用准備好的軟尺,身體挺直站立,兩腳呈25cm至30cm左右的距離分開。挨著身子,在腰部的最細處繞上一圈,得出的尺寸就是腰圍。
(4)腰椎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一、腰圍簡介:
腰圍(WC),指的是經臍點(om)的腰部水平圍長,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
腰圍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人們很關注體重,其實更應該關注腰圍。歐洲科研人員對超過35萬人進行的一項大規模醫學調查發現,一個人的腰圍如果過大,不僅不美觀,還暗藏健康隱患:大腰圍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最高可達到正常人的兩倍。
二、瘦腰飲食:
1)合理安排三餐。早餐只吃高纖麥片、低脂鮮乳,新鮮水果等,不但有助於消除脂肪的過量攝入,而且可以消脂,同時也不會阻礙營養健康的攝入,也是天然的瘦腰食物,可以短時間內瘦腰,至於肉類、海鮮則留待中餐,晚餐可以吃點清淡的,蔬菜要佔大部分。
2)飯後站立半個小時。其實女人腰部發胖的最大原因是疏忽,由於工作學習忙,根本沒有時間來合理調配生活,安排自己的飲食起居。飯後至少站立半小時,可以免去脂肪淤積在小肚子上的煩惱,還省去事後彌補。
3)睡前5小時禁食。減肥的一大忌就是在睡覺前吃東西。睡眠的時候身體不需要運動,吃下的東西全部會被身體吸收變成脂肪囤積起來。假如餓得受不了,也只能吃少量的水煮青菜或水果。
網路腰圍
Ⅳ 請問「中腰圍」怎麼量
1、正常量腰部尺寸的方法。
用准備好的軟尺,身體挺直站立,兩腳呈25cm至30cm左右的距離分開。挨著身子,在腰部的最細處繞上一圈,得出的尺寸就是腰圍。
(5)腰椎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現今最新的標准,是以肚臍為水平量測點,至於量測出來的數字到底多高算超標?多低算正常?則還需搭配個人的身高、體重等數值來綜合計算。這對一般民眾來說,可能會麻煩些。但減肥最怕的就是麻煩,只要步驟略顯復雜,就很容易讓人放棄,導致減肥失敗。
因此,倘若只是自行在家進行健康管理,需要監控自己的體型與體脂肪,建議不用算得那樣精細,僅需留心腰圍的變化即可,自己和自己比較,只要數字變小了,就是甩油成功;數字變大了,就應小心內臟脂肪的囤積,加強各種減脂計畫,無論是運動或者飲食調整。
Ⅵ 怎麼簡單的測量腰椎曲度
常用的脊柱測量方法及其臨床意義
頸椎曲度測量
1
三種方法常用來測量頸椎曲度:Cobb角、Jackson生理應力曲線、Harrison後切線法。其中Harrison法測得數值較為准確,但目前臨床仍最常用Cobb法評估頸椎曲度,因其較易操作,且組內、組間可靠性均較好。據報道,通過C1測得Cobb角角度較大,而通過C2測得頸椎前曲角度較小。
各學者對於頸椎前凸曲度的正常值的報道各有不同,Grob等認為C2-C7生理曲度為24°,Hardacker等認為正常范圍在10 °-34 ° ,目前大多數文獻公認的曲度正常值為21 ° - 22 ° 。
椎體Borden式測量法:C2後上角與C7後下角連線,頸椎各椎體後緣畫連線,兩線最寬處垂直距離。正常值為12±5mm。
頸椎退行性變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甚至出現反弓,患者提早發生頸椎骨質增生、椎間隙狹窄及椎體旋轉等表現。
Mc Aviney等發現頸曲小於20 °或頸曲達到31 ° - 40 °與頸痛有密切聯系。
對於頸椎OPLL的患者,K線可以作為術式選擇的一項依據:當後縱韌帶骨化灶沒有超過K線,為K線陽性,此時可考慮頸椎後路手術;反之為K線陰性,此時為頸椎後路手術的禁忌症。
K線是頸椎側位片上連接頸2與頸7椎管中點的直線
脊柱不穩
2
枕頸不穩
寰樞椎不穩
側位片示寰齒間隙增寬
寰樞椎不穩
張口位片示齒突雙側間隙寬度不對稱
下頸椎不穩
腰椎不穩
Panjabis法測量腰椎不穩:
A 動力位片上位椎體後緣移位角度;
B 椎體前移位>4.5mm;
C、D 關節突接觸面<50%;
E 棘突間隙增寬;
F 棘突旋轉;
G CT示一側關節間隙後緣張開。
Hanley法:前屈-後伸位X光片示椎體移位>4mm或角度變化>10 °即可診斷腰椎節段性不穩。
椎管狹窄
3
頸椎管狹窄:構成頸椎管各解剖結構因發育性或退變等因素造成一個或多個平面管腔狹窄,導致脊髓血液循環障礙、脊髓及神經根壓迫症狀者為頸椎管狹窄症。
發育性頸椎管狹窄症
退變性頸椎管狹窄症
醫源性頸椎管狹窄症
其他病變和創傷
椎管矢狀徑為椎體後緣至棘突基底線的最短距離,凡矢狀徑絕對值<12mm屬頸椎管狹窄,絕對值<10mm屬絕對椎管狹窄。
採用Pavlov比值表示更為准確:Pavlov ratio = b / a當比值<0.75則可以診斷頸椎管狹窄。
a.椎體矢狀徑b.椎管矢狀徑c.棘突基底連線
腰椎管狹窄症指各種原因引起的骨質增生和纖維組織增生肥厚,導致椎管或神經根管內徑較正常狹窄,並產生刺激和壓迫脊神經根或馬尾神經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狀。
中央型椎管狹窄:一般橫徑<18mm、矢狀徑<13mm 診斷椎管狹窄,其中10-12mm為相對狹窄,10mm以下為絕對狹窄。
神經根管狹窄。
側隱窩狹窄:側隱窩前後徑5mm以上為正常,3mm以下為狹窄。
比值在1:4.5以上為中央椎管狹窄。
此法不受X光片放大率影響,但存在假陽性率高的弊端。
腰椎神經根管是指神經根自硬脊膜發出,斜向外下,直至出椎間孔外口所路經的管道,但這一概念只適用於腰4、腰5、骶1神經根。
分為:入口區、中間區(真骨性區)、出口區。
腰椎滑脫
4
影像表現:
1、正位片(不易顯示峽部病變):
椎板外測端呈斷肩樣改變;
椎板外側上下緣顯示邊緣硬化的新月狀凹陷;
椎弓根區密度不均,結構紊亂或有破碎;
或見椎體旋轉。
2、側位片:
椎弓根後下方細長或見透明裂隙,關節突間常見硬化徵象;
上位病變椎體出現滑移;
椎間隙狹窄,前後比例異常;
可對滑脫程度進行測量。
滑脫程度的測量:
A Meyerdin分度:5度、B 滑脫百分率= X/X`*100%
C 滑脫角、D 骶骨傾斜角
E 骶骨水平角、F 腰椎指數= Y/Y
腰椎前凸角和腰骶角
斜位片、 可顯示峽部崩裂情況
脊柱側彎
5
SVA:矢狀面垂直軸
sagittal vertical axis
Nash-Moe椎體旋轉度測量法
發育成熟度鑒定:第二性徵、骨齡、Risser征
基本概念
主側彎:是最早出現的彎曲,也是最大的結構性彎曲,柔軟性和可矯正性差。
次側彎:又稱代償性側彎或繼發性側彎,彈性較主側彎好,可以是結構性或非結構性。
端椎(EV):脊柱側彎的彎曲中最頭端和最尾端的椎體。
頂椎(AV):彎曲中畸形最嚴重、偏離骶骨中心垂線最遠的椎體或椎間隙。
中間椎(IV):頂椎與端椎之間的椎體,一般為頂椎上方或下方第1或第2椎體。
中立椎(NV):全脊柱站立正位像上無旋轉且保持中立的椎體。
穩定椎(SV):骨盆水平後,骶骨中心垂線
Ⅶ 如何測量腰的「長度」
一般是上底一個端點向下底作垂線,轉化成直角三角形來計算,這種情況一般會告訴上下底和高的長度。這只是一種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Ⅷ 腰圍正確的測量位置是哪裡呢
用一根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為一毫米的皮尺,放在被測胯骨上緣與第十二肋骨下緣連線的終點(通常是腰部自然最窄部位)。
沿水平方向圍繞腹部一周。測量時、皮尺要緊緊的貼在皮膚上,但不能勒著皮膚;在正常呼氣末尾測量腰圍的長度,精確至毫米。最好請家人幫助測量,以避免視覺誤差。
也有不同的腰圍說法:
低腰:與肚臍下2英寸的位置沿量腰圍。
中低腰:於肚臍下1英寸位置沿量腰度即為中低腰腰圍。
中腰:齊肚臍位置沿量腰度即為中腰腰圍。
高腰:於肚臍上1英寸(即人體腰圍最細處)沿量腰度即為高腰腰圍。
(8)腰椎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測量位置在水平位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緣連線的中點。
將測量尺緊貼軟組織,但不能壓迫,測量值精確到0.1厘米。根據腰圍檢測肥胖症,很少發生錯誤。
參考資料來源:
腰圍-網路
Ⅸ 腰圍是量哪裡嗎我們該怎樣正確量腰圍
腰圍是量經臍點的腰部。
正確量腰圍方法: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站立,雙腳分開25至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
腰圍:經臍點的腰部水平圍長。
(9)腰椎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其他腰圍相關尺寸:
1、從腰節點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可以測腰節點高。
從腰點(lu)至地面的垂距可以測腰點高(lumbab height,M20)。
2、先定左、右髂嵴最高點的連線,再定左、右髂後上棘點的連線。腰點位於與上兩條線平行且等距的第3條線的中點上。或讓受試者脊柱前屈,自第7頸椎開始下數至第5腰椎。
3、經臍部中心的水平圍長,或肋最低點與髂嵴上緣兩水平線間中點線的圍長,用軟尺測量,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腰圍(waist circumference,M62)。
在肋弓和髂嵴之間腰部最細處的水平圍長。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用軟尺測量最小腰圍(minimum waist circumference)。
經左、右腰節點的腰部水平圍長,用軟尺測量腰節圍(waist point circum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