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河塘測量方法

河塘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30 06:59:24

1. 荷塘月色第四段運用哪些方法來描寫

荷塘月色第四段開始正式的對荷塘和月色的景緻進行詳細的描寫,最先撲入眼簾的是滿塘荷葉。「亭亭」一詞表現了荷葉的風姿秀麗,「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處地寫出了荷葉臨風搖曳的姿態。在縱觀之後,凝神細審,視線移到萬綠叢中的點點白花。

盛開的裊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著勾人情思的嬌羞,十分傳神地寫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態。進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這樣的比喻,寫出荷花從光色上給人的感受。「明珠」是寫近處荷花的玲瓏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寫在滿塘荷葉襯托和月光的輝映下,遠處荷花的閃爍迷離。

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會嗅到沁人的花香。「縷縷清香」,能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難的。但作者以歌聲設比,用時斷時續若有若無的遠處的歌聲,把聽覺和嗅覺兩種感覺溝通起來,這種移感修辭手法的運用,實在可以傳神。

在這番靜態描寫之後,又把荷塘的動態捕捉進鏡頭里。清風徐徐,荷葉的一絲顫動,化為一道碧痕,盪向荷塘那邊。這種細致的描摹,使人宛然若見。在一連串的比喻描寫之後,作者又用「更見風致」概括地寫出淡淡月色之下,脈脈流水之上的荷葉的美。

(1)河塘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

於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文章。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2. 荷塘月色如何劃分結構層次!概括各層次的主要內容

全文分3大段:

一段(1)月夜漫步荷塘原因(點名題旨)。

二段(2-6)荷塘月色的恬靜迷人(主體)。

三段(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動相思(偏重抒情)。

文章的結構,是圓形的。從空間結構看,這篇作品從作者出門經小徑沿荷塘復又回來,記敘了一次完整的夏夜遊。

從情感結構看,情感思維從不寧靜、想寧靜、求寧靜、得寧靜到不寧靜,也是一個圓形。這種內外結構的一致性,恰到好處地展現了作者當時的情感流變。一個特定時刻,某種特殊心緒的微妙波動,含蓄地暗示自己對當時社會的某種感受。

(2)河塘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朱自清作為「大時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吶喊和斗爭,但是在四一二政變之後,卻從斗爭的「十字街頭」,鑽進古典文學的「象牙之塔」。

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筆從戎,拿起槍來革命,但又始終平息不了對黑暗現實產生的不滿與憎惡,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於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文章。

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3. 荷塘體是由什麼組成

[最佳答案] 核糖體是橢球形的粒狀小體,其成分是蛋白質和RNA.核糖體無膜結構,主要由蛋白質(40%)和RNA(60%)構成.核糖體按沉降系數分為兩類,一類(70S)存在於細...

4. 數學題荷塘里的荷葉每天長一倍,30天長滿荷塘,請問長滿一半的時間為多長,

荷塘里的荷葉每天長一倍,30天長滿荷塘,長滿一半的時間為30-1=29天長 。

減法是一種數學運算,表示從集合中移除對象的操作,它的符號是負號(−)。例如,在右邊的圖片,有5−2 蘋果,5蘋果,2個被帶走,就剩下了3個蘋果。

因此5−2 = 3。減法表示用不同的對象(包括負數、分數、無理數、向量、小數、函數和矩陣)去除或減少物理和抽象的量。

計算:

補位用來從一個數字中減去另一個數字,要借一。這種方法在機械計算器中普遍使用,在現代計算機中仍有應用。

從一個數字x中減去一個二進制數y,將y的補碼加到x中,並將一個加到sum中。結果的前導數字「1」隨後被丟棄。

補充的方法在二進制(radix 2)中特別有用,因為它們的補體很容易通過對每一點的反比來獲得,(把「0」改成「1」,反之亦然)。通過模擬進位到最不重要的位,可以得到兩個的補充

5. 《荷塘月色》作者是如何描寫月下荷塘景色的 都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

「作者描寫荷塘月色的時候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荷塘月色》描寫了哪些景物呢?文題標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
先看對荷葉的描寫:「葉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們拋開特定的環境,用「青翠的玉盤」來比喻荷葉行嗎?當然行,而且表現力還相當強.這樣的描寫既繪出了荷葉的色,又表現了荷葉的質,還狀摹了荷葉的形.然而這種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細雨中,絕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夜不辨色,更難辨質,月色中所見的荷葉,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態,與裙十分相似,更賦予葉子一種動感美.
寫荷花,原文連用了三個比喻:「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荷花嬌艷華貴,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詩人楊成里的《蓮花》詩中就有「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的句子.朦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剛出浴的,朦朧之感恰當好處.相反,若不是在朦朧的月色中,而將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幾分牽強. 未開的荷花
文章這樣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種斷斷續續,似有似無的感覺絕不會產生於書聲琅琅的清晨,也不會產生於陽光刺目的中午,只能產生於「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的寂靜的月夜.我們再看另一個寫花香的句子:「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清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紫藤蘿瀑布》)這是燦爛陽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兒正「在和陽光互相挑逗」著,滿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氣也是淡紫色的」這樣的感覺顯得十分自然.

6. 荷塘月色的分段大意

一、近現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章可分為三部分。分段大意如下:

1、第一部分。

1至3段,寫夜賞的緣由,用「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第二部分。

2、第二部分。

4至6段,夜景的描寫,烘托出一片寧靜之後,讓蟬聲和蛙聲打破寧靜,藉此轉下最後的第三部分。

3、第三部分。

寫六朝采蓮的熱鬧和江南故鄉采蓮的情狀,心境又回到現實生活了。

二、《荷塘月色》的結構,是圓形的,外結構、內結構均如此。

1、從外結構看,這篇作品從作者出門經小徑到荷塘復又歸來,依空間順序描繪了一次夏夜遊。

2、從內結構看,情感思緒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也呈一個圓形。

內外結構的一致性,恰到好處地適應了作者展現一段心理歷程的需要。他知道,作為社會的人,是無論如何擺脫不了現實的騷擾的,苦悶之中,何以排憂,在他看來,「還是暫時超然的好」、「樂得暫時忘記」,寧靜也好,超脫也好,都只能是短暫的。

所以,出了門還得回來,獲得片刻的靜最終還得回到囂鬧中去。結構和內容的緊密聯系,使《荷塘月色》讀來文氣酣暢、渾然天成。

(6)河塘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原文(節選):

《荷塘月色》近現代:朱自清

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裡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賞析:

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在於將描寫荷塘和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優雅、朦朧、幽靜之美。

第四、五段最能體現這種美。如:「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這一段沒有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朦朧的月光中,有著奇異的光彩。把盛開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從色彩和光華上寫荷花之美。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的歌聲一樣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定。

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覺形象,作者卻把它比喻成「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形象,這種把一種感覺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感覺的形象的寫法,在修辭學上稱為「通感」或「聯覺」。

運用這種修辭方法,可以啟發讀者更加廣闊深遠的想像和聯想,讓讀者從各自的生活經歷和文化素養出發,去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境界。

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明欲滴的實感;一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

作者是通過寫葉、花的安謐、恬靜,襯托出月色的朦朧柔和。又如:「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愣愣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

這里寫「黑影」和「倩影」,還是寫月色,因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體上產生的。樹影明暗掩映,錯落有致,反襯月光輕盈盪漾。月色本是難以描摹的,但作者透過不同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寫月色,使難狀之景如在眼前。

7. 《荷塘月色》賞析

全文就像是一幅工筆畫,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荷塘月色圖。我第4、5、6三段為例,來看看作者是怎樣設色著墨、行文布局的。

作者首先著力寫荷塘,先寫田田的荷葉,後寫綠葉中綴開著的荷花和花苞,以及微風吹來的花香。這是靜的畫面。緊接著他就捕捉那微風過處葉動花顫的情狀,「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這是動的畫面。動靜結合,形象地傳達出了荷塘富有生氣的風姿。在這一段里,作者沒有提及月光,但不管是靜止畫面還是動態景象,處處都存在著淡淡的月光,這月色就融化在作者通過觀察之後的具體描寫之中。那葉子、花朵的情態,以及被微風帶起的凝碧的波痕,都是在輕淡月色映射下形成的。

接下去著力寫月色,先寫月光如流水般傾瀉在花葉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這是實寫;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則又是虛擬,但虛中見實,貼切地表現了朦朧月色下荷花飄忽的姿態。虛實為用,寫出一種勾人心魄的意境。單寫月光比較單調,因此又著力摹寫月的投影,有「參差」「斑駁」灌木的「黑影」,也有「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而這些「影」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光影交錯,把岸邊樹、塘中荷連結在一起,構成了美麗而繁雜的圖案,由是荷塘在其襯映下更顯得風情綽約了。這里著意寫月色,但處處又不忘荷塘,那月光如流水般靜靜瀉在花葉上所形成的「薄薄的青霧」,就是月色和荷塘里的霧光葉色、水氣交相雜糅而形成的朦朧景象。最後寫荷塘四面,凝聚點在柳樹。寫月下的樹景,因為遠近高低盡是柳樹,把一片荷塘圍住了,只有幾段空隙,漏進了月光,所以「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而楊柳的「豐姿」就在這一團迷濛霧氣中顯露出來。這里著墨較濃。繼之,則寫樹梢的遠山,樹縫里的燈光,樹上的蟬聲,樹下水裡的蛙鼓。這只是隨意點染。濃淡相間地勾勒了整個荷塘的月夜風采。

作者寫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寫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層次里復有層次,使整個畫面有立體感、滲透感;其中動靜、虛實、濃淡、疏密,是畫意的設置,也是詩情的安排,這就不僅使畫面色彩均勻悅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韻,氤氳著一種濃郁的詩意。

8. 荷塘月色的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荷塘月色》 一開篇就點出文章的「文眼」———「這幾天心裡頗不平靜」。接著寫小路的「靜」、月色朦朧的「靜」, 來反襯作者的「心裡頗不寧靜」。再接著以荷塘四周蟬聲和蛙鳴的「鬧」突出荷塘月色的「靜」,進一步反襯此時此地「荷塘月色」的「靜」。

最後畫龍點睛「: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裡頗不寧靜」的原因所在。文章這樣的結構嚴謹細密, 脈絡清楚,又不露人工斧鑿的痕跡, 達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貴境界。散文的藝術魅力, 集中地體現在藝術構思方面。

(8)河塘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於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敗,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這時,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於一片黑暗之中。

作者對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內心是抑鬱的,是始終無法平靜的。於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文章。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作品賞析

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時間和緣由。開頭就說出這幾天「頗不寧靜」的內心狀態。「頗」字是對不寧靜心情的強調。下文中作者思緒翻飛,神馳萬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這「頗不寧靜」的心情有著緊密的聯系。這一句是作者進行藝術構思的焦點,也是《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文眼。

9. 荷塘月色的具體修辭方法

荷塘月色修辭手法分析

1、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描寫荷葉用舞女風姿為喻。「亭亭」形容荷莖聳立,「舞女的裙」形容荷葉如旋轉中展開的裙。

2、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擬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比喻)。

修辭手法:擬人,明喻。

分析:「裊娜」、「羞澀」是擬人。描寫荷花用「明珠」、「星星」為喻,更顯出月光照射下的銀白色以及光華閃耀的樣子。

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修辭手法:通感。

分析:描寫微風送來荷香用歌聲為喻,「縷縷」對「渺茫」,顯出「香遠益清」的意境。尤其是以聽覺來溝通嗅覺方面的感受,使之更加生動。這種比喻叫做「通感」或「移覺」。

4、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描寫葉子和花在微風中的動態,以「閃電」為喻,既顯出葉花相互連接,又顯出由近及遠的極輕快的速度。

5、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由近及遠地展示出由眾多荷葉構成的「碧波」在盪漾,這真是一幅清麗如畫的荷塘全景圖。

6、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

修辭手法:擬人。

分析:以形容人的詞語「脈脈」來形容流水。

7、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描寫月光的照射,用「流水」、「瀉」為喻,生動形象地顯出花、葉所承受的月光是動態的,但又是無聲的。

8、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修辭手法:明喻。

分析:以「牛乳」為喻,十分貼切又很絕妙,既顯出其乳白色又有鮮艷欲滴之感。「籠著輕紗的夢」,這個比喻也是極貼切地顯出月夜的朦朧。

9、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修辭手法:通感。

分析:光與影的和諧是視覺感受,而樂曲為聽覺感受,此處以通感的方式作比,更能表達其美麗而獨特的意境和情趣。

10、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

修辭手法:暗喻。

分析:以「瞌睡人的眼」喻樹縫里漏出的燈光,尤其在月光下更是逼真,既顯出月光的朦朧,又顯出月光雖非朗照但月光之美以使路燈光「沒精打彩」了。這個比喻以「是」為比喻詞,因此是暗喻。

《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

10. 荷塘月色的寫景特點寫作手法

朱自清先生的寫景散文如同「工筆畫」, 景物描繪精雕細刻, 細膩傳神。此言放在《荷塘月色》尤為確切。朱自清散文的語言基調是樸素的, 有一種清新、自然、典雅的美。

朱自清先生對剖開來的「月色下的荷塘」與「荷塘上的月色」兩部分作進一步的「精耕細作」, 從視覺 、聽覺 、嗅覺 等角度去描寫對象的形狀、色彩、大小、數量、氣味、聲音, 以及它們的運動變化。這樣, 就把景物表現得非常細膩。

生動形象的比喻、擬人、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也是《荷塘月色》這篇文章語言的一大特點。經這些修辭手法裝飾的語言更具藝術魅力。

(10)河塘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聲, 就讓讀者很形象地體會到這香氣是飄渺不定、似有若無的, 非常新穎而又貼切。再如「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

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朱自清把樹影與月光交織在一起時所構成的黑白相間的優美畫面的視覺形象, 轉化為聽覺形象, 激起讀者無窮的遐想。

這樣寫, 不但可以促使讀者進一步想像荷塘上和諧的畫面, 寧靜的氣氛, 而且大大豐富了月下荷塘詩一般美的意境。

閱讀全文

與河塘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豬腳鹵水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77
養青斑魚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919
訓練氣質的方法 瀏覽:851
脊柱損傷治療新方法和新葯物 瀏覽:507
串鉤主線與子線無結連接方法 瀏覽:82
取消電腦開機密碼的方法 瀏覽:916
樓地面工程施工方法有哪些 瀏覽:74
銅線安全計算方法 瀏覽:447
家庭地瓜種植方法 瀏覽:785
簡述繼電器工作狀態的檢測方法 瀏覽:377
吉利遠景皮帶異響解決方法 瀏覽:714
銷售品種多用什麼方法計算成本 瀏覽:585
洋蔥的種植技術和方法視頻播放 瀏覽:738
luna使用方法第一次 瀏覽:929
引火歸元的簡單方法 瀏覽:538
蔬菜架子種植方法視頻 瀏覽:507
四季梅養護方法視頻 瀏覽:322
快速祛皺紋方法 瀏覽:656
春夏腳氣的治療方法 瀏覽:139
實證研究方法不足怎麼寫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