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中葯製作方法和步驟

中葯製作方法和步驟

發布時間:2023-06-29 21:47:54

① 熬制中葯的正確方法 怎樣熬制中葯

1、要選擇合適的容器,最佳的選擇是砂鍋,不銹鋼鍋也可以,但是大家要注意避免選擇鋁鍋。

2、在熬中葯之前,一定要檢查葯材是否存在發霉,起蟲的情況。第三步在熬中葯之前,一定要將葯材用清水慢慢的浸泡15到30分鍾,將葯材全部要浸透之後再去熬。

3、在熬中葯的時候,選擇的水量一般以浸過我們的葯材三到五厘米為最佳。

4、在熬中葯的時候,一般要先用大火將所有的葯和水都煮沸開來,才慢慢的改為小火慢慢的煮,一般煮30到40分鍾即可。

② 中葯炮製的方法有哪些

中葯熬制方法如下:

1、熬葯前加適量水,浸泡半小時到1小時;

2、大火熬開,然後小火熬制20分鍾後倒出湯汁;

3、再次加等量水大火熬開,小火熬20分鍾左右;

4、將兩次湯汁混合,分開兩次服用。

特殊情況下如有些葯物像龍骨、牡蠣、磁石、石膏,需先煎,將中葯煮一煮有效成分才能充分暴露出來。芳香的葯物要後下,在拿中葯時都會給小葯包,先煎或後下要分開。先煎的葯物需要提前煮一煮,後下葯物可以煮十分鍾以後再往葯鍋放。注意要按照葯物說明進行煎葯,如果不明白可以咨詢大夫。

③ 中葯是如何製成的

中葯主要起源於中國,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疾病或調節人體機能的葯物。那麼你知道是如何製成的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中葯是如何製成的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葯是如何製成的

(一)中葯的採收

中葯的採收主要指植物葯的採收。

(1) 根和根莖 (2)莖葉部分 (或全株) (3)花及花粉 (4)果實和種子

(5)樹皮和根皮

(二)中葯的炮製

炮製是葯物在應用或製成各種劑型前必要的加工處理過程,它包括對生葯材的一般處理(整形、去除雜質等)和部分葯材的特殊處理。

炮製的目的有:①消除或降低葯物、烈性或副作用;②改變葯物性能,以適應臨床需要;③便於制劑和貯藏;④除去雜質及非葯用部分,使葯物純凈,確保處方用量准確或利於服用;

(三)火製法

火製法是將葯物直接或間接放置火上加熱,以達到增強葯效、緩和葯性、減少毒性及易乾粉碎等目的的炮製方法。(1)炒(2)炙(3)煅 (4)煨(5)焙

(四)水製法

水製法是用清水或其他液體輔料處理葯材的一類方法。通過水制可使葯物潔凈、軟化或調整葯性。

常用的有淋、洗、泡、漂、浸、潤、水飛等。

(五)水火共製法

水火共製法是將葯物通過水火共同炮製,以改變性能與形態的一種方法。

中葯的應用方法

1、中葯應用(馬、牛、兔):按體重250公斤計算,一般每味中葯30-60克。

注意:補養葯可適量增加,據要應適量減少。

2、中葯煎劑:加中葯重量的5-7倍水,浸泡半小時後,猛火燒開,隨後文火煮10-20分鍾,其間翻勻防焦,煎至2倍液時慮汁;再加中葯重量的3倍水,文火煮沸10-15分鍾,煎至1.5倍液時慮汁。兩次慮出葯汁混合,侯溫1次(或分早晚兩次)內服。一般情況中葯1日1付。

3、中葯散劑:按體重稱取規定中葯劑量,開水沖泡成稀食靡狀,候溫內服。

4、中葯診斷方法(四診):望診、聞診、問診、切診。

5、中醫治療方法(八法):發汗、瀉下、涌吐、調和、溫中、清熱、補養、消積。

6、中醫八綱辨症(八綱):表、里、寒、熱、虛、實、陰、陽。

7、六大外感病因(六因):風、寒、暑、濕、燥、火。

8、可增加免疫力的中葯:黃芪、黨參、白術、玉竹、沙參、麥冬等。

9、抗真菌中葯:射干、白鮮皮、雙花、黃芩、黃連、黃柏、苦參等。

10、抗病毒中葯:黃芪、雙花、連翹、大青葉、板蘭根、貫眾、黃芩、黃連、柴胡、甘草等。

11、常用中草葯基本方劑:(具體應用時應用辯證加減)

(1)補中益氣湯(重要補中益氣方劑。功能補中益氣、調補脾胃、升陽):黨參40、黃芪60、當歸30白術40、陳皮30、升麻30、柴胡30、甘草30

(2)四君子湯埋春擾(補氣基本方劑。功能益氣補脾胃、養心):黨參彎旦40、白術50、茯苓40、甘草30。

(3)四物湯(肝經調血專劑。功能補調活血):當歸森者40、熟地40、白芍50、川芎30

四君子湯和四物湯兩方劑合一為八診湯(功能為氣血雙補)。

(4)黃連解毒湯(清熱解毒方劑。功能瀉火解毒、清三焦積熱):黃連30、黃芩40、黃柏40、梔子30

(5)黃蒼木香散(功能燥濕健脾、治療泄瀉):黃柏60、蒼術60、木香30、秦皮30

(6)白頭翁湯(清腸中濕熱方劑)白頭翁60、黃連30、黃柏60、秦皮30、(阿膠60、甘草30)

(7)大承氣湯增液湯(功能攻下熱結滋陰通便,治療結症):大黃100、芒硝250、厚補60、枳實60玄參60、生地120、麥冬60

(8)生化湯(功能活血祛瘀,治療產後惡漏不行或行而不暢、腹痛):當歸40、川芎30、桃仁40、乾薑30、甘草30、(依症選加-白術、藜蘆、黨參、黃芪、雙花、連翹、通草、王不留、路通、漏蘆等)。

(9)黨參藜蘆散(主治牛前胃弛緩):黨參45、白術45、陳皮30、藜蘆30、柴胡45、乾薑30、甘草20

(10)乳癰湯(主治乳房炎):黃芪60、連翹60、蒲公英150、地丁60、當歸30、川芎30、通草20(黃連30、黃柏40)

(11)荊防湯(功能活血祛瘀消腫。用於局部燙洗):荊芥120、防風120、伸筋草150、透骨草150、(依症選加-薄荷、菊花、苦參、黃柏、當歸、紅花等)

(12)獨活寄生湯(祛風濕治痹痛):獨活30、商寄生60、秦艽30、防風30、細辛20、當歸30、川芎30、生地30、白芍30、桂枝30、茯苓30、杜仲30、牛膝30、黨參30、甘草20

(13)五虎追風散(主治破傷風)蟬蛻30、天麻30、全蠍30、僵蠶30、天南星30、(防風30、白芷30)

(14)附子理中湯(功能溫中散寒止痛。主治脾胃虛弱,吐瀉腹(15)抗毒湯(主治病毒病):貫眾40、大青葉50、板蘭根50、山豆根40、茵陳40、桔梗30、甘草30

(16)皮膚止癢方(水煎外洗)苦參50、百部40、地膚子40、白鮮皮50、蛇床子30、防風30、蒼術30

(17)催乳方(補氣血活絡通乳):當歸60、川芎30、黃芪60、王不留40、漏蘆60、通草30、路通30、瓜蔞40

(18)母畜催情方:當歸40、川芎30、益母草90、淫羊藿60、陽起石60、黃芪60、元胡30、艾葉30

(19)母畜崔產方:當歸60、益母草90、木香45、木通60、

(20)降癰飲:(內服治瘡瘍基本方):當歸80、黃芪40、雙花60、甘草30

12、要(聖)葯:白術、甘草、天冬麥冬、石斛、杜仲、續斷骨碎補自然銅、玄參、黃連、烏葯、黃柏、連翹、雙花、茵陳大青葉(根)、蒲公英、地丁、瞿麥、益母草、王不留、麻黃根、乳沒、

④ 中葯怎麼

「導讀」 雖說現在西葯盛行,但是中葯在一些疾病的治療方面有著西葯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不少患者還是會服用中葯進行治療。在服用中葯之前,有一個重要步驟就是熬葯,許多人對這個步驟的了解並不多,不知道該怎麼熬。那麼,中葯怎麼熬?熬中葯要不要蓋蓋子呢? 中葯怎麼熬

中葯能不能發揮出自己的最佳功效,與熬葯的過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由於大家在生病時大多吃西葯,而在需要吃中葯的時候反而不知道該怎麼熬葯。其實中葯的熬制是講究一定的方法的,掌握了方法就能熬好葯。那麼,中葯怎麼熬才正確?

1、 熬葯前要先用水浸泡

一般在熬葯之前葯材要先用冷水泡50-60分鍾,但不同種類的葯材需要浸泡的時間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花、葉、草等較為松軟,質地比較稀疏的葯物浸泡50分鍾即可。而根、莖、皮等質地堅硬的葯材則需要浸泡一個小時左右。掌握不同葯材的浸泡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葯材只有在浸泡充分後,有效成分才能較快的溶解在水中。

2、 注意水的用量

熬制中葯時,水的用量也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放入過多的水,會使得熬葯的時間變長,這會使得不耐熱的葯物葯效有所減弱。一般來說,熬制中葯所需要的水量比葯面高1-2指是最為適合的。通常來說,葯物需要熬2-3次,最後把葯汁倒在一起飲用即可。

3、 注意葯物的熬制順序

每種中葯都有自己的特點,因此我們要根據葯物的特性決定熬葯的時間。有的具有毒性的葯物比如草烏、川烏等應熬制較長的時間,以減輕毒性。具有芳香氣味的葯物不耐熱,熬制太久容易失效。而帶有絨毛、質地較輕、體積又小的種子以及容易粘鍋或易被熬糊的葯物則應該最後下。

熬中葯要不要蓋蓋子

中葯的熬制有許多的步驟,從洗葯到最後服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許多患者在熬葯的時候都會糾結要不要蓋蓋子這個問題。有人覺得打開蓋子葯物中的有效成分會揮發掉,治療效果會下降;而有的人覺得蓋著蓋子把葯悶著一點也不好。那麼,熬中葯要不要蓋蓋子呢?

一般來說,中葯切片需要在熬葯時加上蓋子才能被徹底被熬透,並且讓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特別是在熬制含有能夠隨著水蒸氣而揮發的成分時,比如薄荷、藿香等,則更需要加蓋熬制。這樣才能讓含有葯物揮發成分的水蒸氣凝集在蓋子內,冷凝成水珠滴落回葯罐中,以減少物有效成分的丟失。

對於質地堅硬根、種子或者動物葯材,比如人參、麥冬、龍骨等,同樣需要加蓋熬制。這樣才能使葯物在短暫的熬制時間內把有效成分盡可能多的熬出,以提高葯物的療效。

至於質地疏鬆、有一定體積的中葯,比如桑葉、菊花等,由於在熬制過程中葯液容易溢出,因此不需要加蓋熬制,並且要注意多攪拌,讓葯材能夠被均勻熬透。

熬中葯用什麼

中葯的熬制不但步驟講究,在熬葯器具上的選擇也有一定的講究。因為葯物在熬制過程中是能夠和鍋進行接觸的,如果選用的材質不對,葯物中的有效成分很有可能會在熬制過程中被破壞,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那麼,熬中葯用什麼鍋比較好?

按照中醫的理論,熬中葯最好是選用砂鍋或者陶罐。這兩種材質的鍋性質比較穩定,不容易與葯物發生化學反應,而且傳熱效果均勻緩慢,能夠保證中葯湯劑的質量。因此,這兩種材質的鍋也從古沿用至今。除了這兩種鍋,搪瓷器皿、不銹鋼鍋也可以用於熬制中葯,但是效果不如砂鍋和陶罐。

鋁製品雖然作為餐具使用是比較安全可靠的,偶爾用於熬葯問題也不會很大。但是鋁鍋並不適用於所有種類中葯的熬制,如果處方中含有烏梅、硼砂等酸性或者鹼性較強的葯物,很有可能會與鋁鍋進行反應。因此這類葯物最好別用鋁制器具進行熬葯。

需要注意的是鐵鍋、鋁鍋、銅鍋和錫鍋是一定不能用於熬葯的,因為這幾種材質的鍋化學性質不穩定,容易氧化,與中葯中含有的某些成分會發生化學反應。比如與鞣質類成分反應會生成加深葯液顏色的鞣酸鐵;與黃酮類成分反應會生成難溶性聚合物等等。在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後,葯液的質量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也會直接影響到葯液的療效。

中葯什麼時候喝最好

人體在一天中是有變化的,同一種葯在不同狀態的身體上作用的效果是有所不同的。為了讓葯物在體內發揮出最大的功效,我們應該在最適合的時間服用中葯。那麼,中葯什麼時候喝最好?

通常來說,人體吸收葯物的最佳時間實在上午九點和下午三點左右,因此在這兩個時間點服用中葯是最好的。但是,不同的葯物的性質不同,服用的時間點也有所不同。治療腸胃病和虛症的葯物應該在飯前30分鍾或60分鍾服用;而治療其他疾病的葯物在飯後30分鍾服用即可;通便葯物如大黃、火麻仁等則適合在清晨或白天服用,盡量不要在睡前服用;驅蟲類的中葯在早上空腹服用即可。

在中醫的理論中,中葯應該「溫服」,也就是說葯湯在熬後應該馬上濾出,放置在常溫中待葯湯降溫到36-37℃後再服下。而散劑、丸劑類中成葯要用溫開水送服;解表、發散風寒的中葯則需要 「熱服」,患者在服葯後喝些熱水可以提升葯力;止吐、解毒類葯物則需要「冷服」,避免對身體造成 *** 。

熬好的中葯怎麼保存

有的時候患者由於工作繁忙實在沒有時間熬葯,於是托醫院或者熟人幫忙熬葯。在葯熬好的時候患者未必有空服下。這就需要採取一定的方式把熬好的中葯保存起來,盡可能保存葯效。那麼,熬好的中葯怎麼保存才是正確的?

1、 真空密封包裝保存

在保存方法中,真空密封包裝是最為常見的,通常包裝上還會標明相應的保質期和保存方法。在這方面國家暫時還沒有統一的規范要求,因此不同醫院熬出來的中葯的保質期是有所不同的。真空密封包裝的葯物最好的保存方法是冷藏,但是冷藏時間不能大於7天,如果超過7天,則要先檢測葯物是否變質。需要注意的是,葯物在冷藏之後需要用開水將其再次煮沸才能服下。

2、 放入器皿中保存

中葯如果是放置在器皿中冷藏保存,在3天之內需服用,否則很容易就會變質。這不僅僅會影響葯效,還可能會產生副作用傷害身體。採取這種方式保存的葯物,最好能夠當天熬制當天喝。

中葯保存時間的長短不但與保存方式有關,還與葯液的含量有關系。如果葯液中含有蜈蚣、蠍子等動物或含糖量較高,保質期就會相應的縮短。葯液保存的時間如果較長,需要在服用前檢查有無變質。對於真空密封保存的葯物,要檢查有無鼓起;器皿保存的葯物需要看看葯液有無變味或有無出現氣泡等異常情況。

閱讀全文

與中葯製作方法和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降血壓有效方法喝醋 瀏覽:550
照明電路燒保險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瀏覽:50
涵曦仟體乳使用方法 瀏覽:449
兒童情商訓練方法 瀏覽:498
英樹使用方法 瀏覽:729
初中物理如何復習方法 瀏覽:405
零地線相碰用什麼方法鑒別 瀏覽:343
成人自由泳訓練方法 瀏覽:188
孩子牙疼的快速止疼方法 瀏覽:587
腎病綜合症最好的治療方法 瀏覽:870
本科論文有哪些研究方法 瀏覽:375
薔薇花種植方法 瀏覽:912
打呼嚕的解決方法有哪些 瀏覽:132
高熱量餐具解決方法 瀏覽:500
運動後損傷按摩治療方法 瀏覽:213
子線夾連接子線方法圖解 瀏覽:444
全包套平開門安裝方法 瀏覽:438
熱水器調溫閥安裝方法 瀏覽:853
顯示電量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51
電腦耗電量最快的方法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