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測量數學的最簡單方法

測量數學的最簡單方法

發布時間:2023-06-18 13:24:49

1. 小學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進行小學數學測量的教學

深之入海~
2019-12-09 閱讀 25
關注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中,測量的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測量具有豐富的現實情境,是描述幾何的基本方法,同時為溝通代數、統計、幾何及相關領域的內容,搭建了橋梁。因此,對於二年級有關測量的指示此案的教學任務也是非常關鍵的。

組內各位老師根據以下幾方面進行研究探討:
1、注重創設學生喜歡的、能反映數學本質的現實情境。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教學中應努力創設源於學生生活的現實情境。好的「現實情境」,應當是學生熟悉的、簡明的,有利於引向數學本質的,基於這一要求,在教學中既要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活動經驗,主要給學生提供富於現實意義的情境,還要注意這些情境應便於反應所學的數學知識句括的本質,利於讓學生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學知識與方法的過程。

2、注重學具操作,在直觀感知中形成空間觀念。
小學階段設計的是直觀幾何,再加上小學階段的學生基本以直觀加想像為主,因此測量部分的教學均要建立在學生大量操作感知的基礎上,利用學具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例如 ,在教學「圓的面積」時首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動手實踐的機會,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把圓分成小三角形和拼成各種圖形,在這個和門
過程中有了精彩的發現;接著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探索過程,推導出計算公式;最後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達到「資源共享」 各種推導方法為全班所皇。正是由於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進行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生成了多種各具特色的過程與方法,轉化方法和推導過程精彩紛呈。
3,注重學生的猜想,在測量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思維。
將猜想引入測量部分的教學,會有助王學生開闊視野 活躍思維、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學習能力。為此,《數學課程標准》提出:「學生應當有足夠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適動過程.」例如,執教「圓的周長」中,在認識了圓的周長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師談話:「根據你的觀察或者你學習長、正方形周長的經驗,猜想一下,圓的周長可能和圓的什麼有關系?有什麼系?」生l:我猜可能與圓的直徑有關系。生2:我認為會與圓的半徑有關系。師:會有什麼關系呢?師:「我們來研究一下好嗎?」老師並不急於告訴學生圓的周長真的與直徑或半徑的長短有著直接的發學生一定會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測。

發布於 2019-12-09

2. 小學數學 如何用手指測量長度

一分米:拇指和食指向左右張開
一米:胳膊向左右張開
一厘米:食指指甲蓋那麼大
同上,一臂約為55-65厘米
先量一量一指頭的長度(大概)在看你量的有你的幾指頭,然後乘起來就可以了。一般是7厘米左右。

3. 二年級測量物體的方法

二年級測量物體的方法如下

1、尺子是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常用的長度單位有:米和厘米。食指的寬度約有1厘米,伸開雙臂大約1米。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2、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10、每一個三角板上都有3個角,其中有1個是直角,另外2個是銳角。

11、角的畫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作角。

4. 二年級的數學作業。說一說,估計物體的長度時有什麼好方法測量時要注意什麼怎麼解答

估計物體長度時,應該先弄懂長度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只要長度單位不弄錯,一般就不會錯。

5. 用科學的測量知識,結合數學中周長的計算公式,推算圓周率,要選用什麼測量工具和用

工具:1.一支筆。用於標記,畫線
2. 一個圓規或其他圓形對象 目的及用途:畫出一個圓。
3. 如果已知圓的圓心,如用圓規畫的,就要一把直尺。直接量出直徑。如果不知道圓心,就要一個直角三角板,頂角在圓上,三角形的兩條直邊與圓的兩個的交點長度就是直徑。
以上獲得直徑D。
4.再把圓邊上畫上n個點,並用尺把所有點兩首尾依次連接起來,並測量每一直線段的長度。
n的個數越多,越准確。
以上獲得周長C,
根據圓周長公式:C=πD,即可獲得π=C/D=3.1415926535498932384

6. 三年級常用的測量方法有哪些

從不同觀點出發,可以將測量方法進行不同的分類,常見的方法有:

1、直接測量、間接測量和組合測量

直接測量是將被測量與與標准量進行比較,得到測量結果。

間接測量是測得與被測量有一定函數關系的量,然後運用函數求得被測量。

組合測量是對若干同名被測量的不同組合形式分別測量,然後用最小二乘法解方程組,求得被測量。

2、絕對測量、相對測量

絕對測量是所用量器上的示值直接表示被測量大小的測量。

相對測量是將被測量同與它只有微小差別的同類標准量進行比較,測出兩個量值之差的測量法。

3、接觸測量、非接觸測量

這是從對被測物體的瞄準方式不同加以區分的。接觸測量的敏感元件在一定測量力的作用下,與被測物體直接接觸,而非接觸測量敏感元件與被測對象不發生機械接觸。

4、單項測量與綜合測量

單項測量是對多參數的被測物體的各項參數分別測量,綜合測量是對被測物體的綜合參數進行測量。

5、自動測量和非自動測量

自動測量是指測量過程按測量者所規定的程序自動或半自動地完成。非自動測量又叫手工測量,是在測量者直接操作下完成的。

6、靜態測量和動態測量

靜態測量是對在一段時間間隔內其量值可認為不變的被測量的測量。動態測量是為確定隨時間變化的被測量瞬時值而進行的測量。

7、主動測量與被動測量

在產品製造過程中的測量是主動測量,它可以根據測量結果控制加工過程,以保證產品質量,預防廢品產生。

被動測量是在產品製造完成後的測量,它不能預防廢品產生,只能發現邊挑出廢品。

觀測誤差包括:

整平誤差、視差、水準尺的傾斜誤差。整平誤差是由於符合水準氣泡未能做到嚴格居中,造成望遠鏡視准軸傾斜,產生誤差。只要觀測時符合水準管氣泡能夠認真仔細進行居中,且對視線長度加以限制,與中間法一致,此誤差可以消除。

視差的影響是指當存在視差時,尺像不與十字絲平面重合,觀測時眼睛所在的位置不同,讀出的數也不同,因此,產生讀數誤差。所以在每次讀數前,控制方法就是要仔細進行物鏡對光,消除視差。

7. 測量小知識二年級(很簡單的關於測量的知識~~~~~~~~~~)

1.很簡單的關於測量的知識~~~~~~~~~~
專業回答

【1】西瓜10到15斤即為5~7.5kg。()本人去買的測得的,哎。。。3個西瓜 16元啊。

【2】雞蛋(不包括雙黃蛋)50-60克!超過肯定是公雞生的。

【3】硬幣(一元)7.85厘米周長,直徑25mm,厚度為1.5mm。

方法一:需白紙一張、鉛筆、刻度尺。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讓硬幣沿此直線滾一周,用刻度尺量出直線的起、始點的長度即是硬幣的周長,將此值除以π,則得直徑。

方法二:需三角尺兩個、刻度尺一隻。按圖所示,用直尺測出兩直角邊間的距離d,即是硬幣的直徑。

方法三:累積法 你用千分卡尺或者游標卡尺,測10枚一元硬幣,平均值就是它的厚度。

【4】卧室的面積指的是什麼:

卧室的面積指的是建築面積,包括牆的面積。(長*寬)

計算公式就是:長乘以寬 a*b=s
2.小學學過哪些測量知識,做過哪些有關測量的實驗
《測量》這一單元的知識要說還真算是少的:認識分米、毫米和千米;並感受1分米、1毫米和1千米的實際長度,能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填空;掌握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簡單換算。

對於孩子的知識技能評價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

1、能體會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

1千米:我們學校操場一圈是200米,5圈就是1000米,即1千米。

1米:張開孩子的雙臂,把雙手掌心相對,兩個掌心之間的距離大約就是1米。

1分米:從手腕靠上的橫紋到中指的第二節關節下之間的距離是1分米,在尺子上也就是10厘米。

1厘米:1個中指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

1毫米:1張IC卡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從米到毫米,我喜歡讓孩子用身體來表示,我告訴孩子這就是你隨身攜帶的度量長度的單位。這樣是為了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便於孩子理解。(敘述的時候挺麻煩,但是讓孩子們在比的時候很好操作的。)

2、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在課堂上,我交給了孩子「五指記憶法」來記住每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千米」這個單位最大,就用大拇指表示,依次就是米(食指),分米(中指),厘米(無名指),毫米(小拇指)。

大拇指和食指離得最遠,所以千米和米的進率最大是1000;其他的相鄰的兩個手指的遠近都比較小,所以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如果,每隔一個手指,進率就要在10的後面填上一個0,變成了100。如果隔兩個手指,再添上一個0,也就是1000。所以:

1千米=1000米(讀音很相似,區別就是停頓的地方不一樣)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練習題:

(1)3km=( )m 7dm=( )cm

500mm=( )cm 8dm=( )mm

(2)填>、6cm( )60mm 20cm( )2dm

比較時,先看單位:單位相同,直接比數的大小即可;單位不同,先吃「統一面」----先統一單位,一般情況下都是大化小,根據進率在數的後面直接添0就可以了。例如:6cm( )60mm,把6cm變成( )㎜為單位,因為進率是10 ,直接就在6的後面添上一個0,即60㎜,所以6cm( = )60mm

3、會根據具體的情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難點)

例如:一根香蕉長約25( ) 小紅身高約137( )

李叔叔每時騎自行車約行18( ) 眼鏡片厚約2( )

「千米」這個單位更抽象,孩子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領著孩子具體的感受1千米的長度。例如:用走一走的方法數一數大約走了多少步,1千米是從自己家大約到哪個位置的長度;再告訴孩子在表示較遠的距離的時候用「千米」作單位,並且可以通過步行、自行車、汽車、飛機每時的速度,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4、能估測生活中一些物體的長度,會進行簡單的測量。

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現實生活總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實際測量物體長度前,都可以先讓孩子進行一下估測。在估測的時候,孩子「隨身攜帶的小尺子----兩臂距離(1米)、一小拃(1分米)、一個手指的寬度(1厘米)」都會派上用場的。測量的時候,最容易判斷測量方法的就是用尺子上的0刻度線對准物體的一端,另一端到數字幾就是幾厘米,不夠整厘米數的,根據要求用毫米或幾厘米幾毫米表示長度。
3.小學二年級測試題,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把尺子的()刻度對准物體
小學二年級測試題,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把尺子的零刻度對准物體的首端,再看物體的末端對著幾。

度尺是以長度單位為標准作刻度記號,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一般為1mm,一般規格的學生量程為10cm、15cm、20cm 。刻度尺測量長度是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也是其他測量儀器正確讀數的基礎。

使用時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損,如已磨損則應重 正確使用刻度尺 選一個刻度值作為測量的起點。 其次看刻度尺的測量范圍(即量程)。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於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則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最後應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長度值不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確程度,而且還涉及到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應從實際測量要求出發兼顧選擇。

(7)測量數學的最簡單方法擴展閱讀:

使用的注意事項

1、使用時應注意正確放置和正確觀察。 正確放置的關鍵是做到: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

2、正確觀察的關鍵是視線在終端刻度線的正前方,視線與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數。

3、讀取結果 一般情況下應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學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測量長2cm的長度,若正好對准在刻度線上時,正確記錄應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確讀出的數,由於無估讀數,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4、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寫上相應的單位。

參考資料:

搜狗網路-刻度尺
4.北師大小學數學二年級下測測量《鉛筆有多長》課件
《鉛筆有多長》教學案例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本節課在二年級數學下冊中第五單元的第一課時,二年級上冊學生已經學了米和厘米,本單元繼續教學分米和毫米。

這樣,學生就認識了常用的、較小的各個長度單位。教學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們有多長;要能應用分米和毫米,根據具體物體選用恰當的單位表達長度;要知道相鄰長度單位間的進率,進行簡單的換算。

本課時內容分三部分編排,先教學分米,再教學毫米,最後教學單位間的進率和換算。 設計思路: 1、設計豐富的活動,讓學生體會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確的概念。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長,單憑聽講接受是不夠的,需要通過活動體會。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概念,我設計了許多教學活動: (1)看直尺、米尺感知1個單位有多長。

(2)找相關的物體豐富感性認識,如摸一摸1分錢硬幣的厚度,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1毫米或是1分米。 (3)用手勢比畫1分米和1毫米。

學生進行了觀察直尺、尋找實物等感知長度的活動,這些感知對象的共同特點是長1分米或長1毫米。用手勢比畫1分米和1毫米,是建立相關概念的活動。

(4)和1米、1厘米建立結構性聯系。1分米的長度介於1米和1厘米之間,比1米短、比1厘米長。

1毫米的長度比1厘米短得多。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在課程當中設計手指操,既能使學生放鬆心情,又能讓學生通過手指的活動促進大腦的思維。

使學生集中精神進行下一個環節的學習。 3、課堂小結,除了總結當堂學習內容之外,教師設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動積極地去預習下一課時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鉛筆長度的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實際長度,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實際測量,學習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進率。

3、通過估算、測量等活動,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重點難點: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觀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具准備: 2枝鉛筆(分別是6厘米3毫米和10厘米)、米尺、1枚一分硬幣、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我們以前學過兩個長度單位,同學們還記得是什麼嗎?它們分別用什麼字母表示?(米和厘米,分別用m和cm表示) 2、你說得真完整!誰知道米和厘米有什麼關系嗎?(1米等於100厘米) 3、指名提問: 3米=( )厘米 500厘米=( )米 800厘米=( )米 4、誰能用手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1厘米呢?大家都來比劃一下! 5、同學們對已學知識掌握得很扎實,老師真為大家感到高興! 二、探究新知 1、估算 (1)你能估計一下我這支鉛筆有多長嗎?(指名回答) (2)我想知道這支鉛筆的精確長度,怎麼辦?(測量) 2、測量 (1)好辦法!在測量之前,誰想提醒大家些什麼?(指名回答) (2)聽了這么多好建議,相信大家一定會量得很准確!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作業紙,測量一下第一題中鉛筆的長度。 (3)指名說答案(6厘米多3個小格)並到前面展示測量過程(投影) 3、認識毫米 (1)這位同學說6厘米多3個小格,3個小格是多少?一個小格又是多少?(1毫米) (2)沒錯,1個小格是1毫米,在數學中,我們可以用mm來表示毫米。

(板書:毫米 mm)請同學們在直尺上數一數1厘米之間有幾個小格?是幾毫米? (3)誰能用我們數出的結果說一個等式來表示厘米與毫米的關系?(師邊聽邊板書:1cm=10mm) (4)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身邊的物體有什麼大約是1毫米?(指名回答) (5)出示1分硬幣,感受1毫米。 (6)同桌之間互相比劃1毫米的長度。

4、手指操 好,下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活動活動我們的小小手吧! 5、認識分米 (1)你能估計一下我手中的這枝鉛筆有多長嗎?(教師把兩枝鉛筆放在一起)指名回答並說理由。 (2)答案很多,誰的對?請同學們趕快動手量一量作業紙上第二題中鉛筆的長度! (3)匯報結果(10厘米)同意嗎? (4)誰還可以用另一種長度單位來表示這枝鉛筆的長度? (5)對,也可以說這枝鉛筆長1分米,因為10厘米就是1分米。

在數學中,我們可以用dm來表示分米。(板書:分米 dm) (6)誰能用一個等式來表示出分米與厘米的關系?(板書:1dm=10cm) (7)感知1分米的長度,請同學們在米尺中找一找1分米。

(8)指名說一說,從哪到哪是1分米? (9)只有從刻度「0」到刻度「10」是1分米嗎?還可以從哪裡找到一分米?(指名回答) (10)同桌比劃1分米的長(一人比劃一人測量,然後再互換) 6、練習 (1)同學們光會比劃還不行,我們還要會准確的畫出線段。在畫之前, 你想對同學們提些什麼建議? (2)請同學們在作業紙上按要求畫一畫,畫完後同桌互相檢查。

(3)投影匯報畫線段的過程 7、游戲(確定長度) (1)教師比劃長度,學生喊停 (2)學生按教師要求比劃長度 (3)聽指令做動作:伸右手、伸左手、摸耳朵、手背後 三、課堂作業設計 1、小結: 今天我們有學習了2個長度單位,它們分別是(分米)和(毫米),我們還知道了分米用英文字母(dm)來表示,毫米用(mm)表示,而且我們也學會了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下面。
5.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測量鉛筆有多長微課教案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鉛筆有多長

教學目的: 1通過估計與測量等活動,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初步建立長度單位的觀念,發展估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初步明確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會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通過自評與互評,發展學生的反思評價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測量鉛筆的長度,親身體驗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

教學難點 通過體驗活動,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認識。

教學准備: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二次設計

[活動流程]

活動一:目標——通過估計、測量與聯想,產生1分米長度單位,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估一估10厘米紅色紙條的長度,記下來,再量一量它的長度。

[教師要善於捕捉「創新資源」,如發現不從尺子0刻度開始量的學生要加以表揚或獎勵,如沒有發現學生採用這種方法,教師可進行啟發引導,體現測量方法的多樣性。]

2、教師引疑自答「象這樣10厘米長還可以用什麼單位表示呢? 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間隙比一比1分米的長度。

教師介紹「1分米」也可以寫作「1dm」,學生讀三遍,書寫一遍。

3、教師引導學生想一想,1分米是幾厘米?

(教師板書: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教師板書:1m=100cm 1m=10dm)

5、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你見過什麼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估計學生會說:手掌長大約是1分米,半支鉛筆長大約是1分米,尺子的一半長是1分米等。]

活動二:目標——通過測量、觀察與聯想,產生探究的慾望,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

1、讓每個學生拿出課前准備的長6.3厘米的黃色紙條。先估一估長度,記下來,再量一量長度,記下來,然後看看估得怎樣。

[估計學生會疑問,紙條長「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麼記?] 新 課 標 第 一 網

2、教師自問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麼辦,這就要求我們學習新的長度單位『毫米』。」然後介紹,1厘米中的1小格長是1毫米,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間隙比一比1毫米的長度。

教師介紹「1毫米」寫作「1mm」,學生讀三遍,書寫一遍。

3、引導學生觀察,1厘米中有幾個小格?(10個小格),1厘米等於幾毫米?(10毫米),板書:1cm=10mm。

4、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中有哪些東西長度大約是1毫米?

[估計學生會說:紙皮、硬幣、小圓片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等。]

教學反思:
6.新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測量》鉛筆有多長電子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金箍棒的變化貫穿始終,運用估一估、量一量、數一數,使學生充分經歷估計、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引出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讓他們感到分米和毫米的產生是日常測量的需要,再通過自學,從尺子上找,找單位間關系,身上的尺子這樣的過程初步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通過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目標 1.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各單位間的進率。

2. 培養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3. 結合具體內容向同學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在實際操作活動中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認識我嗎?那你能從哪找到有關我的信息?現在我們算認識了嗎?從不認識到認識這就是一種?緣分,既然這么有緣,那我就給你看一個好玩的東西。(拿出金箍棒演示)好玩嗎?好玩在哪裡?師:現在請你估一估,它大約有多長?師:到底有多長?老師這里有一把1米長的尺子,我們請它來量一量。

先用金箍棒的一端對准尺子的零刻度,再看另一端所對準的刻度線,這是這根金箍棒的長度,剛好是?1米。師:估計地很准。

米是我們以前認識的一個長度單位,用字母m表示,我們還跟哪個長度單位也交過朋友呀?(厘米)用字母(cm)表示。那你還記得米和厘米的關系嗎?(1米=100厘米)師:真厲害,誰能告訴我1厘米大約有多長?(學生演示,食指指甲的寬)1米呢?(雙手張開)師:多神奇呀,我們身上藏著大約1米和1厘米的尺子活動2【活動】探索實踐,學習新知 1、認識分米(1)師:剛才同學們估計了金箍棒的長度,請注意觀察,金箍棒要變啦。

現在它大約有多長?師:我們還是請米尺來量一量,大家瞧,這把尺子上的每一格都是1厘米,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厘米,2厘米師:照這樣數下去,你們覺得怎麼樣?有什麼好辦法?(10厘米10厘米數)預設:對了,10厘米10厘米的數,這比1厘米1厘米地數可簡單多了,真聰明。看來在測量較長的物體卻還不到1米時,10厘米的尺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師:其實10厘米在數學上還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是什麼呢?師:咱們先不著急下結論,請同學們翻開課本34頁,翻看第一部分的內容,把你認為有可能的答案圈一圈,並舉手示意。請學生回答,讀一讀智慧老人說的話。

師:對了,同學們真會學習,分米,用字母dm表示,在數學上我們就把10厘米稱為1分米,所以我們說1dm=10cm 師:1分米等於10厘米,那麼1分米到底有多長呢?請從你們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找到後和同桌交流從哪到哪是1分米。學生匯報。

師:同學們真厲害,都找到了1分米。請看大屏幕,這是一把放大了的尺子,我們一起來找一找1分米,0-10厘米是1分米。

師:請你仔細盯牢這條線段,現在是多長?你是怎麼想的?(1-11厘米是10厘米,也就是1分米)師:你不僅會觀察,還會解釋,真厲害。那現在呢?(明確只要是10厘米就是1分米)師:通過找一分米,你發現了什麼?小結:不管你怎麼找,找足10厘米就是1分米。

師:金箍棒又開始變了,現在它有多長?(10厘米)也可以說是?(1分米)現在呢?(2分米)為什麼?誰來說。現在呢?(3分米、4分米、5分米)你又發現了什麼?(0到幾十厘米就是幾分米)現在呢?(9分米)誰來說,仔細觀察,你能告訴我1米里有幾個1分米嗎?所以我們說1米=10分米 師:說地真好,要想認識1分米,我們還要多角度了解它,想一想,我們的身上是不是也藏著大約1分米的尺子呢?師:同學們真厲害,現在請你用一分米的尺子估一估你的數學書較長的一條邊,再量一量(26厘米),估一估較短的一條邊,再量一量,再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2、認識毫米師:不足1厘米,到底是多少呢?師:你發現了什麼?比厘米還小的單位可以用毫米。

師:真厲害,翻開書本34頁第二部分去探索其中的秘密吧。師:你發現了什麼?對了,1厘米里的1小格就是1毫米,又認識了一個新單位。

板書:毫米,mm師:1毫米到底有多大呢?咱們一起來認識它,請你從尺子上找出1毫米,和同桌說一說是從哪到哪。再找一段1毫米指一指。

請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找一找。(1毫米,2毫米……5毫米)師:原來5毫米就是1厘米的?(一半)給你一段5毫米,你能畫出1厘米的長度嗎?那你能根據5毫米找到1毫米嗎?5毫米裡面有?(5個1毫米)師:現在是?(10毫米,就是1厘米)教師板書:1厘米=10毫米師:我們手上是不是也藏著大約1毫米的尺子呢?師:大拇指的指甲厚度更接近1毫米,你看我們身上也藏有一毫米的尺子,多神奇呀。

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那生活中都有哪些東西是1毫米的呢?一起來看看(圖片展示)師:毫米是一個這樣小的單位,我們在測量物體的長和寬時很少用到,但在測量物體的厚度時卻總能見到它的身影。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咱們又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現在你知道度量長度的單位有哪些?按從大到。

閱讀全文

與測量數學的最簡單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育肥行情分析方法 瀏覽:130
啞臀訓練方法圖解 瀏覽:747
生殖器泡疹治療方法 瀏覽:22
熊娃娃機器人使用方法 瀏覽:7
產後阿膠粉的食用方法 瀏覽:936
腰肌強韌訓練方法 瀏覽:265
如何看懂大盤的方法 瀏覽:613
四川房產測量地下坡道計面積方法 瀏覽:830
防曬噴霧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51
心衰的症狀和解決的方法 瀏覽:687
烙餅問題思考研究的方法 瀏覽:787
蜘蛛牌放大方法視頻 瀏覽:289
社會方法研究計劃 瀏覽:829
ac7260信號弱解決方法 瀏覽:945
淋浴簾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675
來川學習方法如何檢查試卷 瀏覽:496
多位數豎式加法計算方法 瀏覽:895
紫花地丁草食用方法 瀏覽:684
學習數字的正確方法 瀏覽:324
人熱可以用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