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準儀的測量方法
一、安置水準儀
打開三腳架並使高度適中,目估使架頭大致水平,檢查腳架腿是否安置穩固,腳架伸縮螺旋是否擰緊,然後打開儀器箱取出水準儀,置於三腳架頭上用連接螺旋將儀器牢固地固連在三腳架頭上。
二、粗略整平
粗平是藉助圓水準器的氣泡居中,使儀器豎軸大致鉛垂,從而視准軸粗略水平。在整平的過程中,氣泡的移動方向與左手大拇指運動的方向—致。
三、瞄準水準尺
首先進行目鏡對光,即把望遠鏡對著明亮的背景,轉動目鏡對光螺旋,使十字絲清晰。再松開制動螺旋,轉動望遠鏡,用望遠鏡筒上的照門和準星瞄準水準尺,擰緊制動螺旋。然後從望遠鏡中觀察;轉動物鏡對光螺旋進行對光,使目標清晰,再轉動微動螺旋,使豎絲對准水準尺。
當眼睛在目鏡端上下微微移動時,若發現十字絲與目標影像有相對運動,這種現象稱為視差。產生視差的原因是目標成像的平面和十字絲平面不重合。由於視差的存在會
影響到讀數的正確性,必須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細地進行物鏡對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動,讀數不變為止。此時,從目鏡端見到十字絲與目標的像都十分清晰。
四、精平與讀數
眼睛通過位於目鏡左方的符合氣泡觀察窗看水準管氣泡,右手轉動微傾螺旋,使氣泡兩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準儀的視准軸已精確水平。這時,即可用十字絲的中絲在尺上讀數。現在的水準儀多採用倒像望遠鏡,因此讀數時應從小往大,即從上往下讀。先估讀毫米數,然後報出全部讀數。
精平和讀數雖是兩項不同的操作步驟,但在水準測量的實施過程中,卻把兩項操作視為一個整體;即精平後再讀數,讀數後還要檢查管水準氣泡是否完全符合。只
有這樣,才能取得准確的讀數。
㈡ 全站儀的角度測量操作方法及步驟
(1)在測站點O安置經緯儀,在A、B兩點豎立測桿或測釺等,作為目標標志。
(2)將儀器置於盤左位置,轉動照準部,先瞄準左目標A,讀取水平度盤讀數aL,設讀數為0?01′30″,記入水平角觀測手簿表3-1相應欄內。松開照準部制動螺旋,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右目標B,讀取水平度盤讀數bL,設讀數為98?20′48″,記入表3-1相應欄內。以上稱為上半測回,盤左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稱上半測回角值)βL為:βL=bL-aL=98?20′48″-0?01′30″=98?19′18″
(2)測量學中一般的瞄準方法擴展閱讀:
1、全站儀,即全站型電子測距儀(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斜距、平距)、高差測量功能於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與光學經緯儀比較電子經緯儀將光學度盤換為光電掃描度盤,將人工光學測微讀數代之以自動記錄和顯示讀數,使測角操作簡單化,且可避免讀數誤差的產生。
2、因其一次安置儀器就可完成該測站上全部測量工作,所以稱之為全站儀。廣泛用於地上大型建築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測量或變形監測領域。
3、全站儀與光學經緯儀區別在於度盤讀數及顯示系統,光學經緯儀的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及其讀數裝置是分別採用(編碼盤)或兩個相同的光柵度盤和讀數感測器進行角度測量的。根據測角精度可分為0.5″,1″,2″,3″,5″,7″等幾個等級。
資料來源:網路:全站儀
㈢ 長度測量的工具及其測量方法
工具顯微鏡主要用於測量螺紋的幾何參數﹑金屬切削刀具的角度﹑樣板和模具的外形尺寸等﹐也常用於測量小型工件的孔徑和孔距﹑圓錐體的錐度和凸輪的輪廓尺寸等。工具顯微鏡的基本測量方法有影像法和軸切法。影像法﹕利用測量顯微鏡中分劃板上的標線瞄準被測長度一邊後﹐從相應的讀數裝置中讀數﹐然後移動工作台(或橫向滑架)﹐以同一標線瞄準被測長度的另一邊﹐再作第二次讀數。兩次讀數值之差即被測長度的量值。圖2 用影象法測量樣板尺寸 為利用影像法測量樣板的L 尺寸。軸切法﹕測量過程與影像法相同﹐但瞄準方法不同。測量時分劃板上的標線不直接瞄準被測長度的兩邊﹐而瞄準與被測長度相切的測量刀上寬度為3微米的刻線﹐以此來提高瞄準精度
㈣ 瞄準鏡分化線測距方法
瞄準鏡分化線測距方法:劃線是測不出距離的,橫向的只能測量你的射擊左右偏差,豎向的測量你的上下偏差,和射擊拋物線,左右調好後上下拋物線就容易測出來,具體目標距離要用肉眼估算和測量儀測量。
光學瞄準鏡絕大多數是採用開普勒望遠系統,即由1片凸透鏡為物鏡,2片正像透鏡為中心鏡片,分化板絲,2片目鏡構成的。
它所成的像在正像透鏡以後為倒像。然後經過目鏡轉化在人眼中轉化為正像。採用開普勒望遠系統可以更清楚地看清物體的細節,加大遠距離人眼觀察遠距離目標的能力。並且這種望遠系統更容易設置分化板。
瞄準鏡
或稱光學瞄準裝置(optical sight),其起源已經很難考證。據說至少在16世紀的歐洲,就已經有人嘗試過在槍托上固定眼鏡鏡片。有文字記載,在19世紀以前,火器上已經有瞭望遠鏡式的瞄準裝置,可用於在弱光條件下的瞄準。瞄準鏡可以分為全息瞄準鏡、內紅綠點瞄準鏡、激光瞄準鏡。
㈤ 李雲龍的炮手,總是用大拇指瞄準目標,哪門子學問
這個是簡單的解釋。
利用的是比例三角形原理。
大概是這樣子。
AB:AD=BC:ED
AB=(BC*AD)/ED
這里的ED是眼睛的距離 定值
AD是手臂長度 定值
BC是交換眼睛後的物體偏移距離。估算
這是某位高手的答案。我借用一下。講得清楚而且全面。
目視估算距離:
方法一:
伸直右手手臂,豎起拇指放在眉心位置。先閉一隻眼睛,對拇指內側看到事物做出記錄,然後閉上另一隻眼睛,看同樣的右手大拇指內側,在目標區域的大致位置。
估算兩眼間目視的目標區域大致距離。如一個士兵正常每步75厘米,普通成年人身寬五十厘米左右,樓房層高三米以內、三扇的窗戶寬在兩米左右,兩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為50米。用目視測距范圍內可利用的地物估算出兩眼間目視的大致目標區域距離。
人的瞳孔間距約6cm,單臂長約60cm,二者之比為10倍。相似三角形原理。因此:
估算的目標區域距離 × 10 =目標距離
(這種測算方式只能大致估算距離,誤差因人估算能力有所區別)
我另介紹幾種軍隊常用的估距方法:
方法二:
不同距離上不同目標的清晰程度
距離(米) 分 辨 目 標 清 晰 程 度
100人臉特徵、手關節、步兵火器外部零件。
150—170衣服的紐扣、水壺、裝備的細小部分。
200房頂上的瓦片、樹葉、鐵絲。
250—300牆可見縫,瓦能數溝;人臉五官不清;衣服、輕機槍、步槍的顏色可分。
400人臉不清,頭肩可分。
500門見開關,窗見格,瓦溝條條分不清;人頭肩不清,男女可分。
700瓦面成絲;窗見襯;行人邁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1000房屋輪廓清楚,瓦片亂,門成方塊窗襯消;人體上下一般粗。
1500瓦面平光,窗成洞;行人似蠕動,動作分不清。
2000窗是黑影,門成洞;人成小黑點,停、動分不清。
3000房屋模糊,門難辨,房上煙囪還可見。
方法三:準星覆蓋法。
準星的寬度是2毫米,瞄準時眼睛到準星的距離,各種武器都可以直接量出(如半自動步槍為74厘米)。目標(主要是人體)的寬度一般是50厘米。這樣,根據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就可以計算出各種武器在不同距離上準星寬度與目標(人體)寬度的關系。
根據計算,當準星寬度恰好能遮住一個人體時,各種常用武器的距離分別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200米,五六式沖鋒槍160米,輕機槍170米;若遮住半個人體,就是它們距離的一半,即100米、80米和85米;若準星的一半就能遮住一個人體,那就是它們距離的一倍,即400米、320米和340米了。所以,只要記住準星遮蓋目標的情況,就能立即估出距離來。
方法四:用指北針測
指北針不但能給東西南北方向,還能告訴你到目標的距離。
工廠在設計製造指北針時,就已經考慮到用它測量距離的問題了。打開指北針,你馬上就能發現有準星、照門。準星座兩側尖端的寬度恰好是準星座到照門距離的十分之一。準星座就是估計判定距離的,所以叫「距離估定器」。
測量距離時,將指北針放平,用右眼通過照門、準星觀察目標,記住距離估定器照準現地的寬度,然後目測現地的寬度,並將該寬度乘以10,就是到目標的距離。若目標太窄也可以用估定器的一半照準,則應乘以20。
例如,測得敵坦克約為估定器的一半,已知敵坦克長約7米,則可以算出到坦克的距離為:7米×20=140米。
方法五:用臂長尺測
臂長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劃的鉛筆(或木條)。
臂長尺上的分劃,是按每個人臂長(手臂向前平伸,從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離)的百分之一為一個分劃刻畫的,所以叫臂長尺。比如,某人的臂長是60厘米,那麼臂長尺上的一個分劃就是6毫米。有了臂長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標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長尺測出距離。
臂長尺上的每個分劃是臂長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標的高度(或寬度)佔一個分劃時,也正好是距離的百分之一,占兩個分劃,就是百分之二。這樣,根據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離:目標高度(間隔)=100(臂長)∶分劃數(臂長尺),就可以得出求距離的公式:
距離=高度(間隔)×100分劃數
例如:測得前方電話線桿的一個間隔,約5個分劃,我們知道一般電話線桿間隔是50米,那麼到電線桿的距離是:
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體的寬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長尺來測量距離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創造一個已知距離條件,才能計算出所求距離。
當你用臂長尺觀測各種物體的分劃時,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觀測某物體的間隔(或高度0時,離物體越近,測的分劃數越多;反之,離物體越遠,測的分劃數越少。根據這個情況,我們就可以在前後兩個位置上對同一個目標測出大小兩個分劃數,並測出前後兩個觀測位置間的距離,有了這三個已知數,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計算出距離了。
距離=前進(或後退)距離×小分劃
大分劃-小分劃。
例如,某工兵部隊,為了完成架橋任務,先派出偵察員測量河寬,這個偵察員先在河岸用臂長尺測得河對岸兩地物的間隔為8個分劃,然後照直後退30米處又測得該兩地物的間隔是5個分劃。把這些數值代入公式,計算出河寬是:
30×5=50米。
方法六: 用望遠鏡測
用望遠鏡測量距離的方法是:
拿起望遠鏡,先調整一下目鏡的間隔和焦距,便能清晰地看到:在右鏡筒的玻璃片上,刻有十字分劃。從十字交點起,左右的叫方向分劃,上下的叫高低分劃。每一個大分劃是十密位,每一個小分劃是五密位。
測量方向角時用方向分劃,測量垂直角時就用高低分劃。測量時,要持平望遠鏡,用任一方向分劃(或高低分劃)對准目標的一端,讀出到目標另一端間的密位數,即為該目標的方向角(或高低角)。如果所測兩目標間的方向角,大於望遠鏡的全部方向分劃數,可在兩示間選一輔助點分段測量,再將各段的密位數相加。
測出方向角(或高低角)後再根據已知目標的寬度(或高度),按下面的密位公式就可以計算出距離。
距離=目標寬度(或高度)×1000密位數
例如,已知某目標的寬度是100米,測得其方向角為70密位,到該目標的距離則為:100米×1000/70=1429米
方法七:步測
用雙腳測量距離,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步子有多大?走的快慢有個譜。不然,也是測不準確的。
《隊列條令》上對步子的大小有個規定,齊步走時,一單步長七十五厘米,走兩單步為一復步,一復步長一米五;行進速度每分鍾一百二十步。
為什麼規定步長一米五,步速每分鍾一百二十步呢?這是根據經驗得來的。無數次測驗的結果說明:一個成年人的步長,大約等於他眼睛距離地面高度的一半,例如某人從腳根到眼睛的高度是150厘米,他的步長就是75厘米。
還有一個經驗:我們每小時能走的公里數,恰與每三秒鍾內所邁的步數相同。例如,你平均三秒鍾能走五單步,那每小時你就可以走五公里。
㈥ 水準儀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1,安置 :
安置是將儀器安裝在可以伸縮的三腳架上並置於兩觀測點之間。首先打開三腳架並使高度適中,用目估法使架頭大致水平並檢查腳架是否牢固,然後打開儀器箱,用連接螺旋將水準儀器連接在三腳架上。
2,粗平 :
粗平是使儀器的視線粗略水平,利用腳螺旋置圓水準氣泡居於圓指標圈之中。具體方法用儀器練習。在整平過程中,氣泡移動的方向與大拇指運動的方向一致。
3,瞄準 :
瞄準是用望遠鏡准確地瞄準目標。首先是把望遠鏡對向遠處明亮的背景,轉動目鏡調焦螺旋,使十字絲最清晰。再松開固定螺旋,旋轉望遠鏡,使照門和準星的連接對准水準尺,擰緊固定螺旋。最後轉動物鏡對光螺旋,使水準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絲平面上,再轉動微動螺旋,使水準尺的像靠於十字豎絲的一側。
4,精平 :
水準儀的使用方法精平是使望遠鏡的視線精確水平。微傾水準儀,在水準管上部裝有一組棱鏡,可將水準管氣泡兩端,折射到鏡管旁的符合水準觀察窗內,若氣泡居中時,氣泡兩端的象將符合成一拋物線型,說明視線水平。
若氣泡兩端的象不相符合,說明視線不水平。這時可用右手轉動微傾螺旋使氣泡兩端的象完全符合,儀器便可提供一條水平視線,以滿足水準測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氣泡左半部份的移動方向,總與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5,讀數 :
用十字絲,截讀水準尺上的讀數。現在的水準儀多是倒象望遠鏡,讀數時應由上而下進行。先估讀毫米級讀數,後報出全部讀數。
注意,水準儀使用步驟一定要按上面順序進行,不能顛倒,特別是讀數前的符合水泡調整,一定要在讀數前進行。
水準儀的保養與維修:
1,水準儀是精密的光學儀器,正確合理使用和保管對儀器精度和壽命有很大的作用。
2,避免陽光直曬,不許可證隨便拆卸儀器。
3,每個微調都應輕輕轉動,不要用力過大。鏡片、光學片不準用手觸片。
4,儀器有故障,由熟悉儀器結構者或修理部修理。
5,每次使用完後,應對儀器擦乾凈,保持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