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思維導圖步驟
製作思維導圖步驟:
第一步:在中心圖上確定一個中心主題。
第二步:選一個顏色從中心圖向外畫出一條粗線條的主幹。
第三步:在主幹上方標注一個關鍵詞。
第四步:從主幹延伸出二級分支,再從二級分支延伸出三級分支。
第五步:選擇另一個顏色從中心圖向外畫出下一條主幹。
第六步:在主幹之間畫出箭頭、曲線或連接線以強調它們之間的聯系。
掌握關鍵詞和色彩
在上述三六作圖法中,特別要注意掌握關鍵詞和色彩。
1、關鍵詞
詞性:以「名詞」為主,「動詞」次之,加上必要的「形容詞」「副詞」或「連詞」等。
數量:關鍵詞的數量盡量以「一個」語詞為原則,必要時才使用兩個以上語詞在同一線條上。尤其在創意發想、工作計劃、問題分析等場合必須用一個詞語。
優點:從語法知識的角度看,思維導圖法所展開的樹狀結構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理解所要表達的意義,避免語意的歧義。
2、恰當的色彩
原理:思維導圖的每個分支都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模塊,所以採取一個主色調可以降低識圖時的認知壓力,提出適用顏色可以縮短82%的信息搜索時間、提升70%的理解力、60%的記憶力
方法:線條的顏色功能,除了在視覺上區分不同主題、類別之外,最主要的是透過色彩表達自己對某一主題、類別的感受性,來激發創意或對內容的記憶。圖像盡可能使用三種以上顏色,或藉由與線條、文字不同的顏色,達到吸引目光的目的,增進記憶的效果。
2. 初中七上生物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怎麼寫
3. 思維導圖繪制方法步驟
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等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像之間平衡發展,那麼思維導圖該怎麼繪制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繪制思維導圖的步驟
1、拿出一張白紙從中心開始繪制,周圍留出空白。
從中心開始,可以使你的思維向各個方向自由發散能更自由、更自然地表達你自己。
2、畫一幅畫表達你的中心內容,畫一幅圖畫的好處是能幫助你運用想像力,更加能表達你的思想。
3、將中心圖像和主要分支連接起來,然後把主要分支和二級分支連接起來,再把三級分支和二級分支連接起來,依此類推。
分支就是你一直聯想到的東西內容,可以創建了思維的基本結構。
4、在每條線上使用一個關鍵詞
單個的詞彙使更具有力量和靈活性。每一個詞彙和圖形都像一個母體.繁殖出與它自己相關的、互相聯系的一系列“子代”。
當你使用單個關鍵詞時,每一個詞都更加自由,因此也更有助於新想法的產生。而短語和句子卻容易扼殺這種火花。
然後重復動作把你想表達的都畫出來,一直聯想,一直延伸。
思維導圖的運用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東尼博贊發明的一種表達發射性思維的圖形工具,思維導圖主幹分明,形象生動,是一種趣味性比較強的筆記法,可以讓自己的思緒盡情舒展。
運用思維導圖,我們可以記錄和總結自己的聽課筆記,讀書筆記。同時它也可以幫助我們梳理自己的思路,將學到的知識體系化,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會給你許多原先未曾發現的靈感。
4. 五個步驟教你正確繪制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法是一個動態的思考呈現過程,在繪制過程如果能遵循正確的繪制步驟,加以刻意練習的方法,長久以來便可真正幫助自己形成思考及表達有序。
以下有五個步驟七張圖, 請按照順序把圖看一遍,再思考僅是看思維導圖是否能夠明確原文的意思? 看完後,可以參考文章《刻意練習》做對比,你會發現, 思維導圖在動手的過程中能夠簡化信息,同時讓信息的傳遞變得生動有趣,更利於大家記憶和理解。
步驟一(圖一)紙張橫放,在紙張中央約1/9處畫出中心主題。
步驟二(圖二):由中心主題往外展開三個主幹,主幹呈現放射狀,線條由粗到細,同時給每一個主幹賦予一種顏色,在主幹上寫上關鍵詞。注意:線條的長度等於關鍵詞的長度,顏色盡量使用冷暖對比色,或是能表達這一主幹代表的意涵。(冷暖色及顏色意涵參考「顏色」的專題文章)
步驟三(圖三):延伸主幹上的內容,填上關鍵詞,注意這個時候的線條一般是細細的,不同於主幹的由粗到細,同時延伸在主幹後的線條顏色和主幹顏色一致。這樣的目的是為了區分信息組塊,一條主幹後的信息為一個信息組塊,也是一個大的類別
步驟四(圖六):中心主題、主幹、枝幹完成後,整個框架脈絡基本完成,這時候思考及查看信息間有無關聯性,比如,因果關系和重復性,此處在兩個分支處出現「刻意練習」,當信息有重復性的時候,用雙箭頭指引,說明相互影響。
步驟五(圖七):在重要的、難理解的地方加上小插圖便於記憶和理解
研究證明天才的唯一秘訣在於練習,那很多人就會說,我們也一樣地努力學習、練習,為什麼我們就成不了天才呢?答案在練習的方法。我們對比一般人學習或練習一種技能,不難發現,他們採用的都是天真的練習法,即反復地做某件事情,但這是一種極其低效的練習。而天才用的是刻意練習的方法。
作者和同事曾經開展過一項關於鍛煉記憶力的實驗,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史蒂夫嘗試記憶數字,最初,他像普通人一樣,只能記住8個左右,經過練習,慢地慢突破9個、10個……,最終,他的成績達到了不可思議的82個數字。在這個試驗中,史蒂夫採用的練習方式是不同於天真的練習,而是有目的的練習,也被稱為刻意練習的方法。
什麼樣的練習是刻意練習? 它具有以下四個鮮明的特徵。
1、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史蒂夫的短期目標是每次都比上次多記住一個數字。就這樣把目標分解,並制定一個計劃,在達成每一個細致的小目標的過程中,糾正自己的行為方式,解決面臨的問題。
2、具有專注的練習狀態
史蒂夫練習的每時每刻都盡力保持專注,集中精力聽著作者報出的數字,記憶、復述,每秒鍾一個數字,沒有任何走神的空間,
3、練習包含反饋
你必須知道自己做的對不對,如果不對,又錯在哪裡。在記憶實驗中,史蒂夫每次嘗試都會得到立即反饋,是對還是錯。他自己也會覺察到,哪些數字讓他犯錯,又是什麼原因。一般來說,無論你想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反饋來准確判別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存在不足的原因。不然,你不可能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還需提高。
4、需要走出舒適區
在記憶實驗上,作者一開始就設計不會讓史蒂夫感覺到太舒服,當史蒂夫背出來時就增加數字。總是讓他在離自己能力極限不遠的地方挑戰他,讓他離開自己的舒適區。
結語: 對於任何類型的練習,這都是一條基本的真理,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當走出舒適區,幾乎每個人都會偶然碰到瓶頸,那些關卡看起來很難,好像你永遠也克服不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越過障礙的最好辦法是從不同方向去想辦法。可以思索更好的方法,也可以藉助於導師或教練,他們可能已經熟悉了你遇到的障礙,可以為你提供克服障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