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阻測量步驟
1.用電流表測出通過Rx的電流記為Ix。
2.再用電流表測出通過R0的電流I0,則R0兩端電壓U0=I0R0。
3.因為Rx與R0並聯,所以
Ux=U0= I0R0 。
4.根據歐姆定律得:Rx=Ux/Ix= I0R0 /I0。
特點:電流表使用兩次,兩次連接電路。
單電流表測電阻2
思路:只有電流表,沒有電壓表時,要找各處電壓都相等,因此電路要設計成並聯
原理:並聯電路電流、電壓的關系及歐姆定律
實驗步驟:
1.閉合S1,斷開S2,電流表測出R0中的電流記為I0。R0兩端電壓U0=I0R0。
2.再閉合S2,Rx與R0並聯,電流表測幹路電流I。則:Rx中電流Ix=I-I0; Rx兩端電壓Ux= U0=I0R0。3. 被測電阻:Rx=Ux/Ix= I0R0 / (I-I0 )。
1.閉合S1,斷開S2,電流表測出Rx中的電流記為Ix。
2.再閉合S2, R0與Rx並聯,電流表測幹路電流I。
則:R0中電流I0=I-Ix;Rx、 R0兩端電壓Ux = U0=I0 R0=( I-Ix )R0。
3. 被測電阻:Rx=Ux/Ix= ( I-Ix )R0 / Ix。
單電流表測電阻3
1.原理:串聯電路電壓、電流的關系及歐姆定律。
1.閉合開關,滑片移至左端(R0未接入電路),電流表測出電流I1。則電源電壓U=I1RX。2.滑片移至右端, RX與R0串聯,電流表測出電流I2,則電源電壓U=I2(RX+R0)3.電源電壓不變時, I1RX = I2(RX+R0) 。
4.被測電阻:RX=I2R0/(I1-I2)。
2. 電路板上的電阻怎麼測試
先判斷接入該電阻的二個點是否有電感二極體短路線圈等等,能影響對電阻測量的東西。再通過測量結果時行原則判斷,比如查看待測的電阻是1K的,如果測得的數值小於1K是正常的。
如果大於1K那就說明該電阻可能已經斷了。當然如果測得的電阻是0,那麼就要查看一下有沒有足以影響測量的其它東西了。如果沒有說明該電阻已經短路了。
(2)採用什麼儀表測量電阻的方法稱為比較法擴展閱讀:
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
1、用電阻檔測量需切電否則燒表。
2、根據被測電阻標稱值的大小來選擇量程。
3、讀數與標稱阻值之間分別允許有±5%、±10%或±20%的誤差。如不相符,超出誤差范圍,則說明該電阻值變值了。
4、特別是在測幾十kΩ以上阻值的電阻時,手不要觸及表筆和電阻的導電部分。
5、要定量測量,被檢測的電阻從電路中焊下來,至少要焊開一個頭,將兩表筆(不分正負)分別與電阻的兩端引腳相接即可測出實際電阻值,以免電路中的其他元件對測試產生影響,造成測量誤差。
3. 測電阻的方法
常用電阻測量方法:
1、直接法:採用直讀式儀表如萬用表的歐姆檔測量電阻的方法稱為直接法。
2、比較法:採用比較儀表如直流電橋測量電阻的方法稱為比較法。
3、間接法:先測量與電阻有關的量,然後通過相關公式計算出被測電阻的方法稱為間接法。常見的例如,伏安法測量電阻。
4、採用萬用表測量:
(1)首先選擇測量檔位及量程
將萬用表功能旋鈕轉到檔,任一量程。通常情況下,100以下電阻選擇R x 1量程。1K~10K電阻選擇Rx 10或R x 100量程。10K~100K電阻選擇R x 1K或R x 10K量程,100K以上電阻選擇x10K量程。
(2)凋零
用一隻手將兩支表筆金屬棒短接,另一隻手調節「調零旋鈕」使用萬用表指針指示在刻度盤右端0位。
(3)測量
將萬用表兩支表筆分別穩定接觸電阻器的兩個電極,並從歐姆刻度盤上讀取指針指示的數據,將數據乘以量程值所得的結果即為該電阻阻值。
(4)判斷好壞
將所測得的結果與電阻的標注值進行比較,所測結果與標注值約相等,說明該電阻正常,是好的,若相差太大,遠遠超過其精度允許飯費,說明電阻已壞,若在各量程測量時,指針均不偏轉,說明電阻已開路損壞。
4. 測電阻方法
1、用伏安法
2、用一已知電阻和電壓表來測定(將已知電阻和被測電阻串聯,然後用電壓表分別測出兩電阻兩端的電壓各是多少,根據電壓比等於電阻比就能算出被測電阻是多少)
3、用一已知電阻和電流表來測定(將已知電阻與被測電阻並聯,然後用電流表串聯測出電流)
方法一、半偏法(含兩種方法)--大分大、小限小
「大分大」——大電阻的電表(一般電壓表),用滑變阻器分壓式接法,測量值比真實值大。「小限小」——小電阻的電表(一般電流表),用滑變阻器限流式接法,測量值比真實值小。
方法a、半偏法測電流表內阻
誤差分析:
實驗條件:R1>>R2
(1)本實驗是在R1>>R2的情況下進行的,並入R2後,對總電阻影響很小,即認為幹路電流仍等於Ig,此時近似認為Rg=R2。
(2)但實際上並入R2後,總電阻減小,幹路電流I>Ig,調節電流表半偏以後,通過R2的電流大於Ig/2,因此,Rg>R2。所以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而且Rg越小,測量誤差越小。
方法b、半偏法測電壓表內阻
誤差分析:
實驗條件:R2<<R1
(1)本實驗是在R2<<R1的情況下,串入R1後,對迴路總電阻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即分壓部分的電壓保持不變,所以當電表半偏時,認為:Rv=R2。
(2)實際上串入了R′之後,並聯部分的電阻增大,分得的電壓增加了,R2兩端的電壓大於Ug/2,因此,R2>Rv。所以測量值大於真實值,而且Rv越大,測量誤差越小。
方法二、替代法測電阻
方法三、電橋法測電阻
方法四、比較法測電阻(伏伏法、安安法)
方法五、電表互測法
以上就是關於電學實驗的五種測電阻的方法,這五種方法中,半偏法相對略難,其餘均比較簡單。希望大家能夠銘記在心。
5. 常用測量電阻的方法有那幾種
電阻的測量方法有:伏特計-安培計法、諧振法、歐姆表法、直流電橋法、數字式歐姆表法等。
各種金屬導體中,銀的導電性能是最好的,但還是有電阻存在。
20世紀初,科學家發現,某些物質在很低的溫度時,如鋁在1.39K(-271.76℃)以下,鉛在7.20K(-265.95℃)以下,電阻就變成了零。這就是超導現象,用具有這種性能的材料可以做成超導材料。已經開發出一些「高溫」超導材料,它們在100K(-173℃)左右電阻就能降為零。
如果把超導現象應用於實際,會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好處。在電廠發電、運輸電力、儲存電力等方面若能採用超導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由於電阻引起的電能消耗。如果用超導材料製造電子元件,由於沒有電阻,不必考慮散熱的問題,元件尺寸可以大大的縮小,進一步實現電子設備的微型化。
金屬導體中的電流是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自由電子在運動中要與金屬正離子頻繁碰撞,每秒鍾的碰撞次數高達1015左右。這種碰撞阻礙了自由電子的定向移動,表示這種阻礙作用的物理量叫作電阻。不但金屬導體有電阻,其他物體也有電阻。
導體的電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條件決定的,金屬導體的電阻是由它的材料性質、長短、粗細(橫截面積)以及使用溫度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