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時,應該怎樣量
將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測量尺的一邊對齊被測對象,放正重合。尺子與物體的另一端相交的位置,視線應與尺面垂直讀出讀數,即可完成測量。
(1)如何正確的認識測量的方法擴展閱讀:
1、測量誤差的認識:
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
2、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1、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後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
3、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4、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貳』 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時,應該如何讀數
1、認清刻度尺的量程(即測量范圍)、分度值(即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數值)和零刻度線(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可從能看得清楚的某一整刻度線開始測量)。
(2)如何正確的認識測量的方法擴展閱讀:
長度單位有光年(l.y.)、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絲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費米(fm)、阿米(am)等。
他們同米的換算關系如下:
1光年= 9.46PM(約)
1PM=10×10^15m
1Mm=1×10^6m
1km=1×10^3m
1dm=1×10^(-1)m
1cm=1×10^(-2)m
1mm=1×10^(-3)m
1dmm=1×10^(-4)m
1cmm=1×10^(-5)m
1μm=1×10^(-6)m
1nm=1×10^(-9)m
1pm=1×10^(-12)m
1fm=1×10^(-15)m
1am=1×10^(-18)m
『叄』 測量方法的分類
1.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按實測幾何量是否為欲測幾何量,可分為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
1)直接測量
直接測量是指直接從計量器具獲得被測量的量值的測量方法。如用游標卡尺、千分尺。
(2)間接測量
間接測量是測得與被測量有一定函數關系的量,然後通過函數關系求得被測量值。如測量大尺寸圓柱形零件直徑D時,先測出其周長L,然後再按公式D/求得零件的直徑D,如圖2-4所示。
2.絕對測量和相對測量
按示值是否為被測量的量值,可分為絕對測量和相對測量。
(1)絕對測量絕對測量是指被計量器具顯示或指示的示值即是被測幾何量的量值。如用測長儀測量零件,其尺寸由刻度尺直接讀出。
(2)相對測量相對測量也稱比較測量,是指計量器具顯示或指示岀被測幾何量相對於已知標准量的偏差,測量結果為已知標准量與該偏差值的代數和。
一般來說,相對測量的測量精度比絕對測量的要高。
3.接觸測量和非接觸測量
按測量時被測表面與計量器具的測頭是否接觸,可分為接觸測量和非接觸測量
(1)接觸測量接觸測量是指計量器具在測量時,其測頭與被測表面直接接觸的測量。如用卡尺、千分尺測量公交。
(2)非接觸測量非接觸測量是指計量器具在測量是,其測頭與被測表面不接觸的測量。如用氣動量儀測量孔徑和用顯微鏡測量工件的表面粗糙度。
(3)如何正確的認識測量的方法擴展閱讀:
從這個定義,我們就可以看出經典物理的基本假設:
1.時間是絕對的,其含義是時間流逝的速率與空間位置和物體的速率無關;
2.空間是歐幾里德的,也就是說歐幾里德幾何的假設和定律對空間是成立的;
3.經典物理的第三個假設,就是質點的運動可以用位置作為時間的函數來描述。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間是相對的,空間也不是歐幾里德的,但是絕對時間和歐幾里德空間對低速運動(相對於光速)和宏觀世界是一個很好的近似,在相當高的精度上是正確的。因此在經典物理中使用這樣的假設是合理的。
根據第三個假設,如果我們知道質點的位置作為時間的函數,而且我們知道了質點的質量,那麼我們就知道了所能知道的關於這個質點的一切知識,由此可見,經典物理的任務就是找出質點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函數。
『肆』 什麼是測量.測量的主要有幾個測量方法
測量這個概念太廣了。僅測繪學就分,大地測量,海洋測繪,工程測量,房產測量,等等。測繪學里還包含了攝影測量,遙感,還有地圖制圖。。。
根據不同的用途和目的,測繪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要求也不一樣。
要量測某量的大小,就需要相應的度量單位,通常測量里用到的有長度,角度,面積。亦也有溫度,重量,時間等等。
測量應用的領域太廣泛,測量方法實在很多,總的來說,測量方法依據相關規范,得出的結果經過統一認識,認可就行。
舉幾個常用測量方法,距離測量,角度測量,視距測量,,,水準測量。
『伍』 測量的方法有哪些
一、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
二、測量基本工作包括以下:
1、測量水平距離;
2、測量水平角;
3、測量直線的方向;
三、測量的基本原則:
1、從整體到局部;
2、先控制後碎部;
3、邊工作邊檢核。
『陸』 長度測量的測量方法
1、長度的測量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1Km = 1000 m ,1m = 10 dm ,1dm = 10 cm ,1cm = 10 mm ,1mm = 1000μm ,1μm = 1000nm
長度的單位換算時, 小單位變大單位用除,大單位換小單位用乘。
3、正確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刻度線、量程、分度值
(2)使用時要注意
① 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後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
③ 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 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4、正確記錄測量值
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1) 只寫數字而無單位的記錄無意義。
(2) 讀數時,要估讀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誤差
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
6、特殊方法測量
用累積法(測多算少)測微小長度,如細銅絲直徑、紙張厚度;用轉換法(卡測法)測量硬幣、乒乓球直徑、圓錐體高度;用化曲為直法測量地圖上的鐵路長度、圓的周長。
『柒』 正確的測量長度方法 圖解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有鋼捲尺、三角尺、直尺,而像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較精密儀器並不常用。當我們手邊測量工具僅有直尺和三角尺時,而測量的對象卻是不規則(或者非直線形)物體,用常規方法不能直接測出其長度,現舉一些長度測量常見的特殊方法,有利於學生擴展視野,提高興趣,活躍思維。
1.化曲為直法
適用范圍:這種方法適用於測量較短的曲線。
具體做法:把棉線的起點放在曲線的一端點處,讓它順著曲線彎曲,標出曲線另一端點在棉線處的記號作為終點,然後把棉線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線起點至終點間的距離,即為曲線長度。
實例:測圓形空碗的碗口邊緣的長度、測地圖上兩點間的距離、硬幣的周長、圓柱的周長、胸圍、腰圍等。
2.滾輪法
適用范圍:這種方法適用於測量比較長的曲線。
具體做法:用一輪子,先測出其直徑,後求出其周長,再將輪沿曲線滾動,記下滾動的圈數,最後將輪的周長與輪滾動的圈數相乘,所得的積就是曲線的長度。
實例:測操場跑道的長度、測一個橢圓形花壇的周長。
3.輔助法
適用范圍:這種方法適用於部分形狀規則的物體,某些長度端點位置模糊,或不易確定。
具體做法:用刻度尺將不能直接測出的物體長度,藉助於三角板或桌面將待測物體卡住,把不可直接測量的長度轉移到刻度尺上,從而直接測出該長度。如圖所示(注意用三角板的直角邊夾住物體,並與刻度尺垂直)。
實例:測硬幣、球、圓柱的直徑,圓錐的高、人的身高等。
4.累積法
適用范圍: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准確測量的物理量。
具體做法: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准確測量的物理量用累積的方法,將小量變大量,不僅可以便於測量,而且還可以提高測量的准確程度,減小誤差。
實例:測一張紙的厚度,可將100張疊起來測量,除以100算出平均數。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把細銅絲在鉛筆桿上緊密排繞n圈成螺線管,用刻度尺測出螺線管的長度L,則細銅絲直徑為L/n。將細銅線密繞在鉛筆上,用總寬度除以匝數算出銅線的直徑。
5.幾何法
適用范圍:對於不能分割或攀登的某些較高的樹木、旗桿或建築物等。
具體做法:利用被測物和參照物及其陽光下的影子組成相似圖形,通過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求出被測物的高度。如藉助於一長度可測的木桿或人自身的高度,根據物體與影長構造出兩個相似三角形,然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求得樹木或建築物的高度。
實例:要測一旗桿AB的高度
先測出其影長BC,人的高度A′B′及人的影長B′C′,它們分別構成兩個相似直角三角形,如上圖所示。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得:得。
綜上所述,長度測量的方法及形式多種多樣,同學們不妨在實際生活中開動腦筋嘗試應用,有利於深刻理解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