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做風箏的材料和步驟是什麼
准備材料和工具:報紙,細竹條、膠帶,風箏線,剪刀。
1、首先取一張報紙,也可以使用布料,按照下圖所示折疊。
2. 風箏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風箏的製作方法和步驟如下。
材料准備:竹子,棉線,塑料紙。
操作步驟:
1.首先做出一個菱形的風箏骨架,將骨架的四個角用棉線綁好。
3. 製作風箏的簡單過程
風箏的製作方法如下:
材料准備:攜如紙、剪刀、竹簽、膠帶、繩子。
操作步驟:
1、用小刀把准備好的小棍削好,長度要合適。
風箏簡介: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的祖先創造了許多嚮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圖案。這些圖案巧妙地運用人物、走獸、花鳥、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以神話傳說、民間諺語為題材,並且與風箏做了完美的融合。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的時候,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
把放風箏做為鍛練身體的功能銀閉,百姓在清明節時,將風箏放的高而遠,然後將線割斷,讓風箏帶走一年所積之霉氣。
4. 做風箏的製作過程
風箏的製作過程如下:
准備材料/工具:報紙,剪刀,竹簽、膠帶、繩子。
1、首先要熟悉風箏的構造准備材料。
5. 風箏的製作步驟
風箏的製作步驟如下:
法一:
1、准備好材料:一張韌性好而且輕薄的紙,長度一般為50到70厘米為好,寬度最好是30到45厘米,你也可以用棉質、宣紙、皮紙、還要兩根木條,一根30到45厘米,一根50到70厘米長,還要一卷麻繩和一卷尼龍繩銷缺。
2、把二根木條擺成十字形,用麻繩把木條固定好,一定要綁牢,不然風箏在飛的時候就散架了。十字架的頂部高約15到20厘米,下部高約35厘米。
3、把准備好的紙畫上你喜歡的圖案,風箏的圖案有很多,如南通蝴蝶、龍頭蜈蚣、燕子形風箏然後把紙粘在十字架上,剪去多餘的部分。
4、用一根35到50厘米的尼龍繩,繩的兩頭分別綁在短木條的兩端,再用一卷尼龍繩的一頭綁在這根尼龍繩的中央,把繩子剪到合適的長度,最後在風箏尾部捆上幾根很輕而且很粗的繩子。
4、除了三角形,還可以做成菱形的,方法差不多,只是形狀稍有變化。
5、為風箏綁線和試飛,線最好用牢固一點的,飛高了好收回來。綁線的位置可能會影響風箏起飛,所以要注意調整。
6、關鍵是注意平衡性,就是尾巴和身體要協調一致。
6. 做風箏有哪些基本的步驟
做風箏的步驟:
1、准備報紙、竹絲、小刀、膠布、細線
風箏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翟以木頭製成木鳥,研製三年而成,是人類最早的風箏起源。後來魯班用竹子,改進墨翟的風箏材質。直至東漢期間,蔡倫改進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
到南北朝時,風箏開始成為傳遞信息的工具;從隋唐開始,由於造紙業的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寫道:「清明時節,人們到郊外放風鳶,日暮方歸。」「鳶」就指風箏。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宋蘇漢臣的《百子圖》里都有放風箏的生動景象。
7. 風箏製作過程步驟是什麼
製法
首先將竹篾浸水,令竹篾軟身,再用刀將竹篾破開,約三分之一粗度,然後修半形,因為稍後要將竹篾貼在馬拉紙上,如果太粗,竹篾會拉破紙張,同時竹篾太粗,紗紙條就貼不穩。將修好的竹篾裁成兩條長短適當的長度,約為16英寸及23英寸。
下一步,就將馬拉紙裁成一個四方,長約24英寸,馬拉紙是一種非常粗糙的紙張,最適合作風箏之用。到此時就可以將竹篾貼在紙上,但要記著,將長長的竹篾,用紗紙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後慢慢屈曲,直至長竹篾兩端觸到紙的對角之上將它貼好。
最後一步就將風箏的尾巴貼在風箏的下方,校好線與風箏的角度後,就可起放。
風箏的尾巴是平衡風箏的主要工具,當風箏乘風而上之時,如果一方較重,風箏就會偏向這方,而尾巴最好比較長,因為越長就會有一個重量令風箏頭部升起,使全身受風,平衡了斜的一方。
風箏的絲線可以用牛皮線、棉線、玻璃線等線轆可分圓線轆及排轆將線扎在風箏上,要成一斜角。
分類
中國傳統的風箏一般分為以下三大類:
1、軟翅風箏
主體骨架多數做成浮雕式,骨架有單層、雙層和多層,升力片(翅)由一根主翅條構成,翅膀的後半部是軟性的,沒有主條依附。
2、硬翅風箏
骨架由上下兩根竹條做成,兩側邊緣高,中間略凹,翅的端部向後傾,使風能從兩翅的端部逸出。
3、板子風箏
即平面型風箏,升力片是主體,無凸出部分,風箏四邊有竹條文撐,是少年兒童最喜愛的一種。
其他主要類型還包括串子類、立體類、桶行形類、自由類(其特點是運用現代新技術和外國風箏之長)等。
8. 五角星風箏做法
1、准備好做風箏的物品,比如紙;細棍子;粘合劑等。
2、用粗旅草稿紙畫一個大的五角星,用細棍子搭建成一個五角星的輪廓。注意介面處用線綁牢。細棍上也可以包裹一層紙,方便一會兒貼封面。
3、給風箏骨架糊穿上衣服,包括選材、剪裁、裱糊、矯正等步驟
4、為風箏貼封面。通過顏色選擇、底色、毀凳昌描線、修飾美化等步驟給風箏上圖案
5、為風箏做三條尾巴,先貼還是不貼,看飛的時候的實際情況。纖扒
6、為風箏綁線和試飛,線最好用牢固一點的,飛高了好收回來。綁線的位置可能會影響風箏起飛,所以要注意調整。
7、最後是綁風箏的牽拉繩,綁上面大約佔2份之1的位置左右,不能綁太上面,綁下面的位置大約是弓形竹絲兩端的水平位置或稍微下面一點點。綁好用手拖住繩子拉起風箏跑一下,試試風箏的受力情況。
除了五角星、三角形,還可以做成菱形的,方法差不多,只是形狀稍有變化。
風箏的製作有些簡單,有些也比較復雜,關鍵看對外形和質量的要求高低。美觀而且飛的高,那就要花功夫設計和精心製作。一般的風箏製作起來就沒有那麼困難。
9. 風箏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風箏的製作方法有分「扎、糊、繪、放」四種技藝。
風箏的製作步驟:
第1步:准備工具和材料。
第2步:用鋸子鋸2條支撐條,1條60公分,1條50公分。
第3步:在50公分那條木條25公分處畫條線,刻個小口子。
第4步:用砂紙打磨木條,然後上漆,漆的顏色當然選擇你喜歡的顏色了。
第5步:找出你喜歡的包裝紙,用尺子和工藝刀,切成大約3公分寬、20公分長的紙條。
第6步:把紙條找個小棍逐個捲起來,形成馬尾型。
第7步:將2根木條捆綁在一起。記得將2個標記結合捆綁,一個是已經鋸出小口子的,一個是15公分,兩個X型包紮捆綁。
第8步:連接。
第9步:貼上喜歡的圖紙,這樣一個簡單又好看的風箏就做好了。
風箏的歷史
風返沖謹箏出現於中國東周、西周春秋時期,被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經過漢、唐,宋、元等朝代的發展有了悠久的判薯歷史,是中國傳統手工藝的代表。2006年,山東省濰坊市風箏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時間的推移,放風箏逐漸成為一種民間娛樂游戲,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小漏基朋友喜歡風箏,天氣晴朗的時候拉上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放風箏,看著它在自己的手中晃晃悠悠的飛上藍天,似乎將自己也帶了上去,化為小鳥自由翱翔。
10. 製作風箏步驟
製作風箏步驟介紹如下:
風箏介紹:
放風箏是漢族民間傳統游戲之一,清明節節日習俗。風箏又稱風琴、紙鷂、鷂子、紙鳶。起源於中國,是一種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發明的通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