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黃芩種植技術
黃芩的種植對土壤有一定要求,最好選擇富有機質且松軟的沙土來栽培,土壤越深厚越有利於黃芩的生長,同時根據生長情況進行適量澆灌。除了施加底肥,還需要在生長期根據植物的生長趨勢來進行施肥。另外需要注意防範病蟲害的現象,一旦發生就要立即進行噴葯殺蟲。選擇移栽育苗或者直接播種的方法來進行栽培,當年或者第二年磨納就能夠收獲。
在春季播下種子,在當年就可以收獲,在秋季種植,在來年就可以收成。
㈡ 黃芩適合在哪裡種植黃芩的種植環境是怎樣的
黃芩的種植環境
一、選擇合適的
①種植時要選擇沙質或半沙質土壤為宜,要有水利條件,一般在種植前施足基肥,要圈肥或施三十公斤氮磷鉀肥,要磷鉀肥要多施(按種麥常規做基肥的數量)即可。
補充知識:黃芩喜溫和氣候,耐寒、耐旱、耐澇。原產於山坡、堰和森林邊緣陽光充足和乾燥的地方。它對土地要求不嚴格,適應性很強。排水良好、肥沃的沙壤土是首選,但也可以種植在山區的薄丘陵地區。低窪易澇地區不適合種植。
㈢ 平時服用黃芪對身體有一定的調養作用,黃芩的種植技術有什麼
平時服用黃芪對身體有一定的調養作用,黃芩的種植技術有什麼?
以上就是關於平時服用黃芪對身體有一定的調養作用,黃芩的種植技術有什麼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㈣ 黃芪要如何種植正確的栽培技術是什麼
黃芩種植近些年,因為市場需求的增加,種植效銀數孫益的凸現,許多南方地區局部地區也是有育種實驗示範性種植。給葯商的發家致富又增加了一條創收方式。選鄉村土壤層濃厚土壤類型優良易耕不結塊的朝陽丘陵地形地為種植地。將鋒鏈選好的土地深耕細作並且做好土壤處理,施足底肥,按丘陵地形直向方位壘成寬2米,長視土地狀況決定的瓦背型幼苗培養床。篩好蓋土預留。
黃芩幼苗期需水比較多,有條件的地方可在栽種前輕澆一次水,有利於種子萌發;中後期苗鍾頭也可以適當澆灌,有益於黃芩苗的生長發育。最終,黃芪種子硬實、種皮吸水性差,播前需進行催牙解決。一般首先用石碾速碾數遍,使種籽碾至表皮由黑棕色變成棕灰色,再用溫開水泡種:將種籽放到50多度溫開水中攪拌,泡浸24小時後,然後蓋上一塊濕抹布,直到裂嘴發芽後栽種。今起種籽拌入2倍的細砂搓揉,種皮擦破就可以帶沙栽種。
㈤ 黃芩的育苗要怎樣移栽
1、選苗和定苗:
黃芩種子採用直播法的時候,當幼苗已經長到了4cm高我們就要剪去過密或者是瘦弱的小苗,按照每株的距離10cm進行定苗。當然如果是育苗地的話,就不需要進行這個步驟了,因為育苗地已經是正規的了。
㈥ 種植黃芪的技巧
黃芪又名膜莢黃芪,有補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的功能。那怎麼樣種植黃芪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選地整地
黃芪適應性強,耐旱、寒怕熱、怕水澇、忌高溫。其主根向下垂直生長,宜選擇排水良好,向陽,土質深厚的壤土為佳。乾旱地區在雨季種植不錯。
種子處理
用種子繁殖,秋末和春天播種均可,也可以進行夏播。在播種之前將種子用水泡漲,浸泡時間約6-8小時為宜,撈出後用沙子拌起來,發現有芽時即可播種。一般7-10天出苗,條播,按行距25厘米開2厘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的撒入溝內,用打鋤稍用力推平,然後再將畦面摟出浮土。
田間管理
苗高8—10 cm應及時間苗定苗,株距8-12 cm。
中耕除草。出苗後及時中耕除草,並注意向土壟培土,使土壟保持原來的寬度,一般除草2—3次。
追肥。間苗定苗後即進行追肥,畝施人畜糞水1500kg或尿素5kg,施後澆水1次。6月中下旬中耕除草襲擾後施堆肥1000kg,磷肥30kg,硫酸銨5kg,混合於壟上開淺溝施於其中,覆土澆水。
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為白粉病,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防。紫紋羽病,為害根部,造成爛根,植株自上而下黃萎最後整株死亡。應拔除病株燒毀,病窩用石灰粉消毒。同時應加強其它蟲害防治。
採收加工
播後一般2—3年收獲。秋天9—11月或春天越冬萌芽前均可採收。因主根入土深,要仔細深挖,避免挖斷主根或碰傷外皮。收後去凈泥土,趁鮮切下蘆頭,曬至半干將根理直捆成把,再曬或烘乾即成生黃芪。
黃芪的種植方法
1、種子繁殖 一般採用直播,因種子細小,出苗比較困難,必須把地整好。整地前每畝施腐熟廄肥2000—3000公斤,深耕細耙,畦面要求細、平,無灌溉條件的山坡地可以不做畦。春播在3、4月,夏播可於消禪如雨季播種,也可冬播,以春播的產量最高,無灌溉條件的地方,應於雨季播種。一般採用條播,按行距25—30厘米,開2—3厘米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覆土約1厘米厚,播後輕輕鎮壓,每畝播種量拿啟0.50—1公斤。因種子小,為避免播種不均勻,播種時可摻5—10倍細砂拌勻後播種。播後及時澆水,經常保持表土溼潤,大約15天即可出苗,出苗後要間去過密的弱苗,當苗高6—7厘米時,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並對缺苗的地方進行補苗,補苗時一定要帶土移栽,可把過密的苗移來補,栽後澆水,以利成活。
黃芩種子小,播種時覆土又淺,常因土壤乾旱或表土不平,土粒較大,出苗困難,而導致大量缺苗。解決的辦法:首先,整地一定要整細整平;其次,播種後要及時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直到出苗;此外,旱地種植,應選雨季播種,也可用塑料薄膜覆蓋或用草覆蓋保墒,出苗後即可揭去覆蓋物。這樣就可以保證出苗一致整齊。
2、扦插繁殖 最適宜扦插期為5、6月份,植株正處於旺盛的營養生長期,剪取莖枝上端半木質化的幼嫩部分莖的中下部作插條成活率很低,剪成6—10厘米長,再把下面2節的葉去掉,保留上面葉片。插床最好用砂,或比較疏鬆的砂壤土也行。一般應隨剪隨插,按行株距10×5厘米於床內,插後及時澆水,並搭棚遮蔭,要經常噴水保持土壤溼潤,但不宜太溼,否則插條會變黑腐爛。管理得當,成活率可達90%以上,插後期40天即可移栽。
3、分根繁殖 在收獲時注意選高產優質植株,把根剪下供葯用,留下根莖部分繁殖材料用。如冬季挖收,把根莖埋於室內陰涼處,第2年春再分根栽種;如春季收獲,則隨挖、隨栽,把根莖分開為若干塊,每塊都帶有幾個芽眼,再按行株距30×20厘米於大田。山坡地採用此法栽種成活率較高,栽後同一般管理。
田間管理
在出苗期應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土干要及時澆水,成株以後抗旱力增強,可少澆水,雨季還要注意排水防澇。平時也要注意隨時進行鬆土除草。除加強一般管理外,還要注意施肥,在第一年,定苗後要進行第一次施肥,每畝施稀的人糞尿500公斤或尿素3—5公斤,於6—7月追施磷銨30公斤。第2年和第3年返青後施腐熟餅肥40—50公斤,6月下旬封壟前施磷銨顆料肥30—40公斤。施肥時應開溝施入,施後蓋土並澆水。
採收與加工
栽後2—3年收獲。一般於秋末莖葉枯萎後或春解凍後、萌芽前採挖,因根長得深,要深挖,防止斷根。根挖出來後,要抖去泥土,剪去莖葉,曬至半乾,撞去外皮,再迅速曬干或烘乾。也可切片後再曬乾,但不可用水洗,也不可趁鮮切片,否則在破皮處會變綠色。
在晾曬時應避免在強光下曝曬,因曝曬過度會使黃變紅。同時還要防止被雨淋溼,因受雨淋後黃芩的根先變綠後變黑,都會影響質量。成品以堅實無孔洞,內部呈鮮黃色的為上品。一般3—4公斤鮮根可加工成1公斤干貨。畝產干貨200—300公斤,高者可達380公斤以上。
㈦ 怎樣種植黃芩
選擇陽光充足、疏鬆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秋季前作物收獲後及時滅茬,每667米均勻撒施5000千克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和25~30千克磷酸二銨作基肥,深耕25厘米以上,整平耙細,作平畦或高畦。於3月底、4月初,地下5厘米地溫穩定在15℃時,按行距40厘米,開深3~4厘米、寬8~10厘米的平底淺溝,按播種量每667米 0.8~1.0千克將種子均勻撒播於溝內,覆土2~2.5厘米,鎮壓。在溫度、濕度、播種深度適宜時,黃芩種子出苗需7~10天,溫度低時常需20~30天。播種後覆蓋地膜、秸稈或碎草,可保持土壤濕潤,確保黃芩適時出苗。土壤水分不足時,應開溝坐水播種。
㈧ 黃芩的種子要怎樣播種
黃芩種子種植方法:
一、環境選擇
土壤的優良直接決定黃芩產量的多與少,如果泥土特別好,生存環境特別好,故而人工打理就會輕松很多,產量也跟著增加。黃芩對土壤要求不嚴,可以是沙土,黃泥土,渣土,沙量大的土壤也沒關系。黃芩抗寒不怕乾旱耐水澇,種植基地要求地勢較平,土地要排水通暢,夏季來到水量逐漸增多,積水要能夠立刻的排出,要不然容易大范圍死苗。苗圃重點就是要有利於排水,泥土差不多就能,光照時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