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
1、「選」
指刻度尺的選擇,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確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測量對象不同,所需的精確程度也不同。
例如:在安裝門窗玻璃時進行的測量准確程度要求較高,要選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而測量教室的長和寬時,准確程度要求不高,長度較大,選用分度值是lcm且量程較大的捲尺較合適。
2、「放」
尺要沿著所測的物體,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所謂沿著,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盡可能地貼近被測長度。零刻線磨損的應以其他某一刻線為零點,讀數時要注意減去「零點」前的數字。
3、「看」
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要斜視。
4、「讀」
精確的測量需要估瀆,指在讀數時,除准確讀出分度值的數字(准確值)外,還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計值)。如25.38cm中, 25.3cm是准確值,0.08cm是估計值,雖然估讀的並不準確,但它對我們還是有用的,它表示該物體的長度在 25.3~25.4cm之間而更接近於25.4cm。
5、「記」
記錄測量結果時,除了正確無誤地記下所讀出的數字外,還要標明單位,只寫了數字未標明單位的記錄是沒有意義的。
(1)刻度尺常見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刻度尺要做到「三看」
1、看刻度尺的零刻線是否磨損。如已磨損應從其他清晰劃線量起。
2、看刻度尺的量程(測量范圍)。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於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這樣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准確程度和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應從實際測量的要求出發進行選擇。
⑵ 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①放:刻度尺要與被測部分對齊。
②確定起始點,測量的始端與0刻度線對齊,如果0刻度線磨損,可以與其它整格刻線對齊,測量結果要減去前面的數值。
③確定終點,讀出終點對應的長度。
④讀數時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記錄測量結果,帶上單位。
刻度尺的特殊測量方法有:
(1)累積法:把多個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進行測量,再將測量結果除以被測量的個數,得出被測量值。
(2)替代法:測量某個與被測量相等的量,用以代替對被測量的直接測量。
(3)平移法:當物體的長度不能直接測量時,如球的直徑,圓錐體的高等,就要想辦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體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測量。
(4)滾動法:先測出某個輪子的周長,讓此輪子在被測曲線上滾動,記錄滾動的圈數,然後用輪子周長乘以圈數就可得到曲線路徑的長度。
⑶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正確的測量方法有什麼
(1)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測量工具,使用前要觀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時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要從其它整數刻度開始測量;
(2)讀數時視線與刻度線垂直,測量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物體起始端對應的刻度值為5.00cm,物體末端對應的刻度值為6.46cm,物體長度為6.46cm-5.00cm=1.46cm.
故答案為:
(1)使用時刻度線要緊貼被測物體,零刻度線磨損的刻度尺,要從其它整數刻度開始測量;
(2)視線與刻度線垂直,測量結果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1.46.
⑷ 尺子怎麼測量
尺子測量物體時應將零點刻度移動到測量物體的邊緣,將直尺與被測量物體放平行,再觀察被測物體的另一段尺寸的刻度即可。尺子又稱量尺,是用來畫線段、度量長度的工具,尺上有刻度,有些尺子在中間留有特殊形狀如字母或圓形的洞,方便用者畫圖。尺子通常以塑膠、鐵、不銹鋼、有機玻璃等製造,常分為捲尺、游標卡尺、直尺等。
尺子測量物體時應將零點刻度移動到測量物體的邊緣,將直尺與被測量物體放平行,再觀察被測物體的另一段尺寸的刻度即可。尺子又稱量尺,是用來畫線段、度量長度的工具,尺上有刻度,有些尺子在中間留有特殊形狀如字母或圓形的洞,方便用者畫圖。尺子通常以塑膠、鐵、不銹鋼、有機玻璃等製造,常分為捲尺、游標卡尺、直尺等。
⑸ 刻度尺測量的過程是什麼
我也在讀初一這是正確答案:
刻度尺是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測量的過程是一個將(待測物
)與公認的(長度
)進行比較的過程。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
)和(最小刻度)。
在測金屬絲直徑時,採用了如圖1-6的方法進行測量。根據圖示情況,回答:
圖中緊密排繞的細金屬絲是(16)圈。
圖中細金屬絲緊密排繞而成的長度是(25
)毫米
細金屬絲的直徑是多少毫米
本體的試驗與上題的試驗都用到了特殊的測量方法,你認為它的好處是(用疊加法減小誤差
)。這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測量方法。
⑹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是什麼
1、使用前
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損,如已磨損則應重選一個刻度值作為測量的起點。
其次看刻度尺的測量范圍(即量程)。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於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則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最後應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長度值不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確程度,而且還涉及到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應從實際測量要求出發兼顧選擇。
2、使用時
使用時應注意正確放置和正確觀察。
正確放置的關鍵是做到: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
正確觀察的關鍵是視線在終端刻度線的正前方,視線與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數。
3、讀取結果
一般情況下應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學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測量長2cm的長度,若正好對准在刻度線上時,正確記錄應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確讀出的數,由於無估讀數,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寫上相應的單位。
誤差
①誤差產生的原因來自於測量儀器的准確程度、實驗原理的局限性、環境與人為的客觀因素等。因此,任何測量中的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②只能努力設法減小誤差,不可能消除誤差。
③誤差與錯誤不同,錯誤是由於方法不當、人為主觀因素(讀錯、記錯等)造成的,因此在實驗中錯誤應該避免也能夠避免。
④減小誤差的途徑:選用准確度較高的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熟練實驗技能等。在一般實驗中,減小誤差的有效途徑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這種方法對偶然誤差的減小有效)。
⑺ 尺子怎麼量
將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測量尺的一邊對齊被測對象,放正重合。尺子與物體的另一端相交的位置,視線應與尺面垂直讀出讀數,即可完成測量。
(7)刻度尺常見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1、測量誤差的認識:
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
2、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1、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後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
3、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4、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