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好、有宮寒的女性,可以經常艾灸腹部和尾骨部位,因為這兩個部位有很多穴位,可以暖腸胃,腸胃暖了,附近的子宮也會好起來。今天,我為你帶來了腸胃不好艾灸的 方法 。
腸胃不好艾灸的技巧
1、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氣運行,調節胃的功能。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鍾,至局部產生發熱感。
2、揉按心窩
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溫暖、舒暢,有調節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症狀明顯,可由心窩處開始重復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3、推按兩肋
兩手掌在身體兩側由乳房下緣向下推按至側腰部,使局部發熱,能夠疏通肝膽經,調暢氣機。
經常練習這些手法可以有效調節胃功能,達到養胃、暖胃,調暢中焦氣機、預防胃疾病的療效。
4、艾灸中脘穴
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鍾,或用艾罐灸20-30分鍾。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的寬度。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
5、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鍾或艾罐20-30分鍾。經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補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胃虛弱飲食調理
1、飲食調養基本原則
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干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2、常見健脾養胃的食物
粳米性平,有補脾益氣之功。脾胃虛弱可以多吃點黃顏色的東西,比如玉米、土豆、鯽魚湯、薏米等,它們都是調脾胃非常好的選擇,如果不想那麼麻煩可以直接服用蟲草薏米糊。其實何為虛弱,就是功能不強,知道原因就簡單了,還是從容易消化著手,每餐以豆漿牛奶,及沒餡的饅頭及易消化的粥最好是加些薏米、蕎麥、燕麥、紅棗等一類補脾胃的東西更好,生冷硬及刺激的東西盡量不吃,還有葷的也要吃些易消化的魚類, 其它 肉類少吃為好。
女性艾灸有什麼好處
1、灸後會有經絡竄感又叫得氣,有酥酥的感覺,這是好的現象。
2、灸完後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打通任脈。
3、做完艾灸後,面色變得紅潤有光澤,皮膚飽滿滋潤。色斑快速變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後,人的心情變得舒暢很多,心情很放鬆。非常好的感覺。
5、寒感,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氣,這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除身體的濁氣,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7、做艾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不怎麼熱的那半身的經絡不是很通。
8、做完後口乾燥,咽喉難受,說明上焦有虛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頸灸,療效就會很好了。
9、夏天要出大汗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體比較虛的人。
10、做艾灸過程中,下腹中感覺有一股熱氣在形成,並能隨著人的意識而形成氣流,在人的經絡內來回的流動,上到頭頂,下到足底,經過的地方有酸、麻、脹、痛的不同感覺,就像是練氣功一樣,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脾胃不好的艾灸治療
1、要健脾胃,先養心情
脾胃是有“感情”的,“情志養生”也是養脾胃。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體會:心情抑鬱、情緒低落時,會茶飯不思,而放鬆的環境和愉快的心情則會使你胃口大開。
研究發現,在胃病患者中約七成跟情緒有關,而胃功能失調者,患抑鬱症等各類情緒病的機會比一般人高3.1倍至4.4倍。由於“情緒”變化常可引發胃腸功能的改變,所以胃被稱為人體情緒變化的“晴雨表”。
中醫學很早就認識到“情志傷胃”,古代先賢對於胃病的治療多重“調節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情緒對脾胃具有重要影響,所以要養脾胃,先養心情。
2、飲食適宜,脾胃安
脾胃者,倉廩之官也,飲食養生從養脾胃開始。
人以水谷為本,胃主受納水谷,所以養脾胃最好的莫過於五穀。《黃帝內經》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意思就是穀物(主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水果、蔬菜和肉類等都是作為輔助,發揮補益作用。
養脾胃不僅要多吃五穀糙米,還要注意飲食有節和多樣化,順應四時,各種美味食物,如:粳米、糯米、鍋巴、番薯、薏苡仁、飯豇豆、白扁豆、牛肉、牛肚、鯽魚、鱸魚、大棗、蓮子肉、花生、栗子、藕、香菇、高粱、玉米、豇豆、馬鈴薯、芋頭、麵筋、花菜、大白菜、胡蘿卜、薺萊等。
3、適當運動,益脾胃
最好選擇和緩、低強度、少量、持續堅持的運動方式,運動後身體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過度勞累為宜。運動後大汗淋漓的項目並不適合,因這種運動方式耗氣傷津,反而會加重氣短乏力的症狀,降低我們的機體免疫功能。
易氣短喘息的人首選的運動項目是打太極,因太極動作緩慢、流暢,在運動過程中同時有調息要求,如最常見的‘氣沉丹田’要求練習者以意引氣達於腹部,使之不能上浮。實際上這些練習對動則氣喘的人大有裨益。
可以常做一些類似太極、八段錦、五禽戲、扇舞以及各式各樣的養生功等具有中醫養氣功能的運動,此外,像慢跑、廣播 體操 、踢毽、打撞球、 廣場舞 、 交誼舞 等項目也是不錯的選擇。
4.穴位養生,強脾胃
(1)捏脊
捏脊療法通常用於小兒,但對成年人一樣有效,適用於消化不良、口臭、胃脹、胃痛、腹瀉、萎靡不振、乏力等患者。每日捏1-2遍,堅持1周即可見效。
操作方法: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鬆,然後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膚,沿脊柱自下而上,雙手交替向前捻動。
每捏三下將皮膚提一下,這叫“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膚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適當,不可擰轉;且要直線前進,不可歪斜。
(2)揉臍周
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鍾,每日1-2次。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多用於消化不良、胃寒、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的患者。
還可以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至發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2-5次。肚臍兩側旁開2寸為天樞穴,這個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積食、嘔吐、腹瀉、便秘等。
(3)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的保健要穴,位於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
(4)灸法補氣健脾滋腎
愛喘的人多是由於腎陽虧虛,不能納氣,所以容易出現喘息氣短,呼多吸少的症狀。要想改善動則氣喘的狀況,可以通過灸法、食療等方法助力,以提升運動能力。
艾灸是不少人常用的保健方法,可以用艾條來灸大椎、定喘、足三里、肺俞、脾俞、腎俞等穴位。這些穴位或是定喘順氣的要穴,或為補脾益肺健腎的強壯穴,以艾灸之可振奮陽氣,改善虛勞氣喘的症狀。
猜您感興趣:
1. 什麼時候艾灸肚臍最好
2. 實用的艾灸養生方法
3. 艾灸的六大功效和作用
4.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有哪些
5. 艾灸經絡養生的方法
6. 中醫艾灸治療胃寒效果好
② 治療胃寒有什麼簡單實用的好方法
"要想胃好,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飲食
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胃;
2.每頓七八分飽
飢一頓飽一頓,面對不喜歡的食物寧願餓著,而見到愛吃的就一下吃到撐。長此以往,腸胃就要「罷工」了。哪怕是愛吃的東西也不要「一次吃個夠」,每頓最好都只吃七八分飽。
3.在人小腿上,位於膝關節下脛骨前緣外側4橫指處,有一個叫「足三里」的穴位,按壓該穴對因受寒或飲食所傷引起的胃痛可起到緩解的效果。
4.其實胃寒最適合的調理方法就是艾灸,因為艾灸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是溫補陽氣、散除寒濕:胃寒就是冰,而艾灸就是火,火融化冰,
艾灸克制胃寒!如果放著艾灸這么直接的方法不用,其實就是在繞遠路!艾條燃燒的熱力具有超強滲透力,可深入胃部祛除寒濕之氣
。
可以用一款胡大爺黑土溫灸器套裝做艾灸,網上都可以淘到的,具體效果可以看案例:央視我艾我健康,故事中的胡大媽辛辛苦苦撫養大4個孩子,可自己卻積 勞 成 疾,就在胡大爺為腿疼發愁的時候,她的胃也到了最難受的時 候,想吐,一犯病了就是喝水,胡大爺看著妻子受罪,情急之下,他拿起了醫書,希望能找到辦法,減輕自己和妻子 的病痛,而就在翻閱醫書的過程中,他無意中看到「灸」這個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