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語文高考全國卷裡面的人物傳記閱讀解答技巧 求解
實用類文本閱讀——傳記
一、【考綱解讀】
《考試大綱》要求:
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評價中外實用類文體,了解訪談、調查報告、新聞、傳記、社科論文等實用類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准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C
(1)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D
(1)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2)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3)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3.探究F
(1)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的深層意蘊
(2)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人文精神
(3)探討文本中的疑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考查方向】
①對傳記中的重要詞語與句子含義的理解考查;
②對傳記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篩選能力的考查;
③對傳記中作者所表現出的創作意圖、文章結構基本特徵和寫作技巧的考查;
④對作者作傳的觀點態度的把握;
⑤對傳記中的疑點和難點,文本的深層意蘊及其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的探究。
三、【閱讀方法】
①要了解傳記的閱讀特點和傳記的有關知識,注意文章一些微小信息的提示;
②要抓住傳記主人公所表現出來的人物個性,把握文章對人物描寫敘述的地方,深入了解傳記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質;
③最好把自己置入書中人物中,閱讀傳主就像和他們交朋友一樣,這樣就會有切膚之感,閱讀起來也順暢些;
④對一些時間性比較強的人物傳記可以採取列表格的形式來達到條理明晰的效果。
四、【傳記有關知識】
(一)傳記的定義和分類
◎傳記是遵循真實性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以及其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
(1)從敘述人稱看,傳記可分自傳和他傳。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寫的,如:魯迅寫的《魯迅自傳》,沈從文的《沈從文自傳》。後者是他人撰寫的,如:《華羅庚》、《「布衣總統」孫中山》、《我的父親》等。
(2)從表達方式看,一般的傳記以記敘為主,還有的傳記,一面記述人物的經歷,一面加以評論,記敘與評論各半,這種傳記則被稱為「評傳」。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鐵肩擔道義》。
(3)從篇幅的長短來說,它可以分為大傳和小傳。
歷史性傳記:以記敘翔實的史實為主,用語比較平實。
(4)從創作方法分
傳記文學: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及其活動的歷史背景等,以史實為依據,但又不排斥某些聯想性的文學描寫。
(二)傳記的文體特點
傳記的文體特點是真實性和文學性。其中,真實性是傳記的第一特徵,因為傳記敘寫的是歷史或現實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實姓、居住地點、活動范圍等,寫作時不允許任意虛構。但傳記不同於一般的枯燥的歷史記錄,它具有文學性。它是寫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內;它通過作者的選擇、剪輯、組接,傾注了愛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藝術的手法加以表現,以達到傳神的目的。
(三)傳記的閱讀要求
根據傳記的文體特點和新課標,傳記的閱讀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陳述的基本事實,把握傳主的人生經歷;
2.分析傳主的性格、情感,把握傳主的性格、情感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
3.理解作者的評論、思想,分析作者的評論、思想與基本事實之間的關系;
4.通過分析作品的選材、表現手法、修辭技巧、語言特色等藝術形式,了解作者這樣處理的意圖;
5.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的觀點和藝術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
因此,學生在閱讀傳記時,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閱讀的把握文章結構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還要注意以上五點。訓練時,建議按照以上五點要求分點訓練。
五、【人物傳記的整體閱讀】
從傳記閱讀的命題上來說,除了關注傳統閱讀材料所考查的重點語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藝術手法的考查等內容外,我們還需要注意掌握關於傳記的文體知識,特別關注如何評價傳主的功過得失,如何從選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啟示這類內容。這就要求閱讀者要善於從傳記中了解傳主的生活經歷,體悟傳主的情感世界,追尋傳主思想演變的線索,剖析傳主成敗的緣由,感受其人生經歷的滄桑。要做到這些就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傳記閱讀方法。
1、閱讀傳記作品必須聯系傳主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
一個人的成長不可能完全取決於內因,他的個性、思想的形成必定會受到所處的特定時代及其成長環境等外因的影響,了解這些重要事實可以使我們對傳主成長的各種因素做出符合實際的分析,以便更立體地了解人物,對其思想、品格及功過做出客觀公允的評價。
2、閱讀傳記作品必須認識到傳主的成長經歷並感悟傳主的心路歷程
只有深刻地認識傳主的成長經歷並感悟其心路歷程,注重分析傳主的先天稟賦和後天環境、志向和命運、奮斗和機遇、挫折和成功、事業和愛情等諸多因素對其人生發展的重要意義,才能讓讀者在評價傳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氣質、成就等方面的同時,也能從中汲取精神養料,獲得有益的啟示,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形成主動規劃人生的意識和能力。
3、閱讀傳記作品必須懂得傳記作品與其他文學作品的區別
傳記屬於紀實性作品,紀實性要求傳記記述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准確的、真實的,不允許有任何誇張與虛構。但歷史的真實,只能是相對的真實,任何已經成為過去的歷史是不可能全面復現的,任何對歷史的敘述,也只能是相對真實的描述。因此,傳記允許作者對個別細節、某些場景進行符合時代環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像,以便豐富、生動地描繪人物,凸現人物特性。了解了傳記作品的這些特點,同學們就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欣賞、品味傳記作品真實性與文學性相結合、哲理性與形象性相結合、思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所產生的魅力,賞析傳記中的想像藝術,多角度地培養自己的鑒賞能力。
4、閱讀傳記作品還要關注傳主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
典型事件往往是傳主一生的關鍵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過,而且可以顯示有關的歷史進程及特點,有利於讀者把握文章的重點,理清其人生發展的脈絡;富有特性的細節描寫猶如人體之血肉,能使傳主的形象更加豐滿,能幫助讀者更准確地了解傳主的性格、理想。同時,關注這些還可以引發讀者的思索,使之從中獲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另外,評傳是傳記中的跨類文體,處於人物傳記和文學評論之間。一方面有對人物生平較完整的敘述,藉以展示傳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結合這些敘述,分析傳主的思想行為,評價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同時因為它的篇幅較簡短,更適合於高考命題時選用,因此考生對這一類型應給予更多的關注。
六、【傳記閱讀方法解說】
(一)如何把握傳主的形象,概括傳主的精神品質
通過閱讀梳理出主要事件。從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來把握其形象。如果是評傳,要區分傳記中的敘與評,把握事件與觀點的關系。同時又要注意細節描寫。細節特別是典型細節往往最能傳神,最能打動人,給人以深刻印象。閱讀傳記時要學會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細節,並對這些細節加以仔細思考。例如,這一細節表現了什麼,它與整個事件之間是什麼關系,它在事件或傳主的生活中起了什麼作用,它表現了人物怎樣的精神特質等。
注意從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的關系去把握傳主形象。「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是理解傳記的經緯。首先要關注時代、社會、家庭背景下的傳主。要理解傳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眾多因素。其次,要理解關系網中的傳主。傳主的人際交往是影響他也是組成他人生經歷的重要方面,通過傳主與他人的關系去把握傳主是閱讀傳記的一條通道。
這類題目通常是簡答題,要注意篩選出文章的主要信息歸納出觀點,並舉出文中的具體例子加以分析論證。
(二)如何分析傳記的語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徵和表現手法
首先明確傳記類別,了解不同類別傳記具有的不同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文本加以辨別分析。如,自傳採用第一人稱,語言或自然親切或幽默調侃,通常以記敘為主,兼有描寫抒情。他傳採用第三人稱,語言或朴實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傳記常用的表現手法,結合文本加以判斷分析。傳記採用的表現手法與一般記敘文相似,有首尾照應、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此外,引用是傳記常用的表現手法,如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
這類題目通常是簡答題。
(三)如何對傳記進行鑒賞與評價和探究
學會鑒別傳記材料。傳記是在搜集資料的基礎上寫成的。傳記作者要通過對材料的深加工來透視人物的性格與命運,並有力地表現出來。在閱讀時,要注意鑒別材料是否恰當,即作者選取的材料是否能充分表現傳主的特點,從這些材料裡面是否能得出令人認同的推理、判斷或結論。
對傳記傳主作出評判。一部傳記裡面既包含傳主的立場,包含傳記作者的立場,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有自己的立場。讀者要學會站在一定的立場上對傳主立場、傳記作者立場做出適當評判。在閱讀中,可以從作者對材料的選擇和敘說的方式上來體會作者的觀點,然後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作出評論,通過對傳記的閱讀要認識傳主對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所產生的正面作用或負面影響,評價其功過得失。
這類題目通常是論述題。答題應像寫作一篇小的議論文,首先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大膽而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後要結合文中的事例、細節加以分析論證,最後再次表明觀點。
◎考綱解讀: 「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D」
傳記文本的觀點和傾向:
作者的觀點
傳主的觀點
文中其他人的觀點
◎思路點撥:傳記(他傳)閱讀分析、評價的思路:
①從傳主的思想、品格入手
抓住成長因素 把握人生軌跡
②從作者的褒貶愛憎入手
抓住議論抒情 把握褒貶愛憎
③從自己的獲益啟示入
感受傳主人生得失 獲得啟示完善自我
◎ 解題提示:
①緊扣文本尋找關鍵詞,
②評價文本觀點要有理、有據、有序
一、文體的基本特徵:
1、定義和類型:
傳記是記錄人的生活歷程和生命軌跡的文體。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傳記可分為不同的類別。從敘述人稱看,傳記可分為自傳和他傳,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寫的,後者是他人撰寫的。根據篇幅的長短,傳記可分為大傳和小傳。從創作方法看,傳記可分為史學性傳記和文學性傳記。從表達方式看,一般的傳記以記敘為主,還有一類傳記則記敘與評論各半,叫評傳。評傳是人物傳記夾雜著作者評述的一種帶有文學評論色彩的體裁。它由傳主、本事、作者的思考與評析三要素構成。「傳中有評,評中有傳,評傳結合」是其特點。「傳要真實,評要中地」是評傳寫作的基本要求。
2、傳記的特點:
傳記屬應用文體,同時兼具真實性和文學性這兩個特點。其中,真實是傳記的生命。因為傳記敘寫的是歷史或現實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實姓、居住地點、活動范圍等,寫作時不允許任意虛構。但傳記不同於一般的枯燥的歷史記錄,它具有文學性。它是寫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內;它通過作者的選擇、剪輯、組接,傾注了愛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藝術的手法加以表現,以達到傳神的目的。
二、傳記考查的切入角度:
1、寫什麼?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語句所要表達的含義。
(2)理清作品陳述的基本事實,把握傳主的人生經歷;
(3)把握傳主的形象,概括傳主的精神品質。
2、怎麼寫和為什麼這樣寫?
把握文章結構,分析傳記的語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運用的表現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的觀點和藝術處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解題指津:
1、解題原則:
總原則:觀點是作者的(探究題除外),答案在原文中。
基本原則:
(1)「還原」原則:現代文閱讀是「還原」閱讀,解題時要遵循「還原」原則。要求還原為文中信息和原文作者的思想觀念,盡可能用原文字詞表達;一般答案都能從文章中找到現成依據。
(2)由已知求未知的原則:其已知有二,一是題乾的字面意思,二是題干所在文段的語境。若將題干文字的字面意思視為橫坐標,將題干詞句在文中的語境可能意義視為縱坐標,可以建立一個坐標,只有從語境與字面意思兩方面鎖定,才能保證正確的求解。
(3)「語境」原則:語境是答題的思維背景,要牢記「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4)「點面結合」的原則:在現代文閱讀理解中從點入手,面上把握,點面結合,看懂文章,審清題目,掌握答題技巧,還是能夠拿到必得分數的。
2、解題技巧:
(1)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及作用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關鍵性語句,通常是指:①結構復雜難懂的長句;②統攝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總起句、段末的總結句以及過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辭格、內涵較為豐富的關鍵句等。重要句子的含義,指的是透過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達的深層內涵。
**方法:
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層次,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從正確理解句子關鍵詞語的字面意思入手。
還原法:將該句還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選文中所處的位置。
瞻前顧後法:找出題干中的相關語句在選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並注意文中過渡句、關聯詞、指代詞的提示,這樣答案就能從原文中「摳」出來。
(2)理清傳記陳述的基本事實:
傳記一般採用順敘的寫法。以時間流變為線索,勾勒傳主的基本生命歷程,概括性地描繪出較為完整的人物形象。傳記涉獵傳主的事實雖多,但這些內容全部編制在時間的年輪之中,組合在傳主生命的轉變之中。因此,對顯示傳主重要生平事件、命運轉折、至關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動的那些時間,應重點標示出來,這樣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脈絡,把握傳主的主要生活歷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時,要抓時間詞語,抓地點以及相應發生的事件,運用合並同類項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3)把握傳主形象:
首先,從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現來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細節描寫)。
閱讀傳記時要學會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細節,並對這些細節加以仔細思考。例如,這一細節表現了什麼,它與整個事件之間是什麼關系,它在事件或傳主的生活中起了什麼作用,它表現了人物怎樣的精神特質等。
其次,從傳主與時代,傳主與他人的關系來把握傳主形象。「傳主與時代」和「傳主與他人」是理解傳記的經緯。
總之,要聯系傳主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根據作品所陳述的與社會進程以及傳主個人成長相關的重要事實,了解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細節,把傳主彰顯出來加以理解。
(4)把握文章結構。
指點:這一部分主要考查開頭、中間、結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應注意區分開進行分析,如:A、開頭、中間、結尾段落的安排用意、某些特定段落的作用都需要從內容與形式兩個角度分兩個步驟進行分析。B、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及作用分析應該注意從以下方法中選擇任意一種進行分析:a、將句子分層進行概括;b、找出其中運用的修辭手法。
(5)分析表現手法:
A、選材的處理:——詳略得當
傳記的選材是與主題密切相關的。對中心有用的,與主題特別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內容,則需濃墨重彩地渲染,要詳細寫;與主題關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內容,則輕描淡寫,甚至一筆帶過。
讀者陌生
詳寫
符合主題/突出人物性格
選材的目的——詳略得當
讀者熟悉
略寫
不符合主題
B.人物描寫方法:
傳記是記載人物生平或事跡的一類記敘文體,它的表現手法比較接近於小說。它往往是通過對傳主的正面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等來突出表現傳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豐滿,栩栩如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傳記作為寫人的藝術,為了渲染人物個性,離不開記敘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和最能表達人物個性的細節。不寫事件,傳記無以表現人物;不寫細節,作者無以使人物生動起來。因此閱讀傳記需要特別關注細節描寫。作者通過傳主的日常生活細節,折射出傳主的思想觀點,保持傳主基本思想的整體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現出傳主的情感個性特徵,使得傳主的個性豐滿而鮮活,使傳主的生命歷程更富有光彩,還可增強文章的可讀性。
另外,還需特別留意有些側面描寫看似與傳主無關,但卻與刻畫傳主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與傳主關系密切者的相關資料來突出傳主的形象。
肖像描寫
行動描寫 表現人物
正面描寫 語言描寫 性格,使形
心理描寫 象血肉豐滿
塑造人物形象 細節描寫
的方法
自然環境
環境 烘
側面描寫 社會環境
托
他人
C.引用:
在傳記中,直接採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點,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對人物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引用詩詞,可以從側面烘托和豐富撰著的思想精神,使傳記顯現出一種古樸文雅的風格。引用故事,可以增強文章的活潑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讀性。引用傳主在書信、日記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證作者的觀點,也可以使傳記具有更為真實感人的力量。
(5)語言特色:
首先明確傳記類別,了解不同類別傳記具有的不同特點。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文本加以辨別分析。如,自傳採用第一人稱,語言或幽默調侃或自然親切,通常以記敘為主,兼有描寫抒情。他傳採用第三人稱,語言或朴實自然或文采斐然。
(6)探究題:
探究題不僅題型開放,而且連答案也常是豐富多彩不拘一格的,只要緊扣要求,思想健康,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條理清晰,即可符合濤求。做這類題,既要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又要遵循「容易論證」的原則。
答題思路可概括為:觀點——引據——論述——小結。觀點:明白無誤地表明觀點。這是第一個得分點。引據:恰當引用論據,遵循「內引外聯」的原則,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聯系現實狀況。論述:即歸結回扣觀點,簡要作結。最後整合信息,分條陳述,⑴要點須全面;⑵陳述有條理。作為綜合闡述題,觀點明確,言之有據,言之成理,是得分的關鍵點。
具體步驟:
第一句:應寫自己的觀點,句式是「我認為??????」或「我贊同??????」
接下來,分析自己的理由,句式是「理由是:1?????2??????3??????」,把理由分點羅列。
最後,可加總結句,句式「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數、超范圍,可不寫總結句。
考點結構圖
通過傳主形象而傳遞的主要觀點及基本傾向
為表現傳主而體現的文本特色
疑難點(取決於傳主與社會的相關關系)
傳記的社會價值及社會影響(取決於傳主的品質)
傳主的形象特徵
為表現傳主形象採用的表現手法
文章結構(為表現傳主形象服務)
篩選、整合文本信息
圍繞傳主而寫的事件
附:傳記閱讀的一般步驟
1. 根據文本,勾勒傳主人生事件,有事件點勾畫時間軸,將傳主人身軌跡形成一維的線;
2. 由傳主的人生軌跡盡可能多的涵蓋所體現出的專著精神品質與性格特點(注意此時是從傳主身上體現的二維空間坐標);
3. 由傳主進入作者,(如果是自傳那就直接進入下一步)找到作者的觀點,或提煉概括出作者的觀點態度,並由此及彼,牽制傳主。構成三維空間;
4. 根據以上就作品的選材,表現手法,修辭技巧與語言特色等藝術形式,了解寫作處理意圖。(注意,由於人物傳記個側重分析綜合以及探究能力,所以在鑒賞這個能力層級上會有所減弱,當提問時,只要有以上四個方面入手便可迎刃而解)
5. 探討作品反映的人生價值與時代精神,能對作者所持觀點與藝術處理提出看法,進行探究。
㈡ 小升初語文閱讀的步驟和方法
一、做閱讀的三個步驟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閱讀理解時,同學們先要快速的瀏覽一下整篇文章,重視標題(中心)、開頭段(觀點)、結尾段(結論)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題句),理清脈絡,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時間花在生詞難句上。每認真讀完一段,要及時概括段意。
2、瀏覽考項,細讀答題。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後,同學們可瀏覽一下短文後面的標題問題,然後帶著這些問題仔細的閱讀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閱讀。(要做到認真讀標題問題中的每個字,並在原文找出大體范圍,就等於答對該題的'一半了。)
3、復讀全文,驗證答案。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准確,簡潔,全面。
簡要概括來說:
1、縱觀全文,駕馭主旨。
2、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3、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二、閱讀答題技巧點撥
1、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體型
在首段——總領全文、首尾呼應、設置懸念,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做鋪墊、與下文進行對比,反襯出……
2、概括某段大意
(1)要准確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讀懂段落每句話的意思,還要弄清楚段內各句的彼此關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謂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數在段首或段末,個別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沒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本身總結概括。
(2)摘句法,即找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師》中的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從來不打罵我們」一句來概括段意。
(3)概述法,用本身的語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鄉》的第二部分,內容很豐富,記述的人物事件很多,可用本身的話概括:「我」回到故鄉的所見、所聞、所感。
(4)聯合法。有些段落講的不止一個意思,概括時必需用簡練的語言把幾個意思表述出來,缺一不行,這就是聯合內容要點加以概述。例如《記一輛紡車》的第四段,就要綜合三層意思:紡線使衣著自給,紡線使大家敬服本身製作的衣服,紡線是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觀念。
㈢ 閱讀文章的步驟和方法
閱讀文章的步驟和方法
閱讀文章的步驟和方法,相信大家都會閱讀,有些朋友就會很喜歡閱讀,而且閱讀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有些人呢閱讀的速度是很慢的,其實閱讀也是有技巧的,下面我給大家推薦的是閱讀文章的步驟和方法,學習起來,更高效的看書。
重點 難點
1、理解詞語的語境意義;
2、閱讀文段中的中心句;
3、文段中的表達方式及表達效果。
教 學 步 驟 及 教 學 內 容 【步驟】
1、初讀:整體感知課文基本內容(了解情節,人物,主要觀點),畫出生字詞,明確音、形、義,學會根據上下文確定詞義(語境義、比喻義、引申義)。
2、細讀,圈點摘要,提出問題(就文章中心、要點、結構、詞句理解揣摩等提問。)
3、研讀:邊讀思考,看能否回答課後練習和自己所提問題。
4、賞讀:寫得好的反復讀,品出味道,說出佳處和感受。
1.概括段意法: (1)找出中心句;
(2)如有幾層意思,可以採用「摘要法」,即選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
(3)如幾層意思是並列的,可採用「歸納法」,即把幾層意思聯結歸納出一個主要的意思;
(4)意思是逐層深入的,摘取最後歸納的意思。
2.歸納文章中心法: 1、看題目;看開頭和結尾;
2、看抒情和議論部分;
3、分析人物的性格;
4、綜合各段段意;
5、分析寫作背景;
6、了解寫作意圖。
3.劃分文章層次法: 1、三段式(起因,經過,結果);
2、時間順序;
3、空間順序;
4、按表達方式劃分;
5、按材料性質劃層次;
6、按作者的認識過程劃分層次。
4、揣摩關鍵詞句法: 1、刪留比較法:
2、把關鍵詞句刪去與原文比較,體會被刪詞句為什麼用的好;
3、換詞比照法;明確指代法:明確文中代詞的具體指代對象;
4、語序易位法;語境體味法:在具體的語言環境里品味詞句含義。
5、分析文章寫作特點的方法:
1、看中心是否突出;
2、看材料是否圍繞中心;
3、結構是否首尾呼應、層次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
4、表達方式如何靈活運用;
5、語言特色是否樸素、准確、精煉、語調是否幽默、諷刺或庄嚴、沉鬱等。
總結: 適用於各類文體閱讀,但又各有差異和側重,具體文章具體分析。
怎麼樣讀懂一篇文章
一、初讀課文,整體認識。
拿到課文,先把全文初讀一遍,其任務是勾畫生字、生詞,不懂的地方,結合看課題,大致了解一下課文寫的是什麼。這是對課文初步的整體認識。如,我們自學《中國石拱橋》的時候,勾畫了生字、生詞、不懂的地方之後,再看看課題,便會知道這篇課文寫的是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這是對課文的整體認識。
二、細讀課文,局部認識。
這個「局部」,指對課文字詞句段的認識。
1、理解字詞。通過查字典、詞典,聯繫上下文,認識生字,理解字詞的含義。所謂「字詞的含義」指包蘊在字詞中的意思,它並不拘泥於字典、詞典中的解釋。如,《背影》中「聰明」一詞,僅僅從字面中去看,認為它是聰明的意思,這便大謬了。再聯繫上下文去看,才能理解它的含義,此「聰明」是反語,指作者自己的反悔自責之心。
2、讀懂句子。指弄明白句子說的是什麼,它的意思是什麼。如,《春》中的:「一年之計在於春」這句話表面寫的是春天對於農時的重要性,實際上文中還蘊涵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在讀懂句子中,我們特別要注意那些反映人物品質、事件意義、事物特點的中心句、重點句。
3、弄清結構。通過讀懂每個詞、每句話、每個自然段,進一步想一想,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哪幾個自然段聯系起來集中講了一個什麼意思,然後給課文分段,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弄清課文的結構。
為此,這里我們主要要掌握常見的5種分段法:
1、事序分段法,即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2、時序分段法,即按照時間推移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地序分段法,即按照地點變換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4、事類分段法,即按照事物的不同類型、不同性質去給課文分段。
5、總分分段法,即按照先總結後分述,或先總後分再總的文章結構去給課文分段。在概括課文的段落大意的時候,主要抓住段中說的是「誰」或「什麼」,再分析其「怎麼樣」、「是什麼」或「干什麼」,去歸納段落大意。這樣,段意的語句就會精煉些。以上三步總的來說,是對課文的局部認識。
三、精讀課文,回到整體。
在局部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再精讀課文。所謂「精讀」,既指細心地讀,又指有重點地讀。這一遍讀課文,要達到三個了解和明白,從而從整體上認識課文:
①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抓」的方法有二:1、用「段意串聯法」認識課文主要內容。即在分段、概括段意後,用自己的話把各段段意串聯起來,認識課文的主要內容。如我們讀了《春》就可以先用小標題的'方式歸納出段意: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這樣我們就了解了全文的大意。2、用「問題歸納法」認識課文重要內容。如,讀了《荔枝蜜》一課,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幾個問題去認識課文的主要內容:一是「我」為什麼討厭蜜蜂。二是「我」參觀後為什麼喜歡上蜜蜂。三是結尾我為什麼要變成一蜜蜂。回答完這些問題,文章的主要內容就出來了。這些方法,都可以讓我們較准確地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②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按語文新教材的說法,文章的中心思想,指文章集中表達的思想感情。我們在領會課文的中心思想的時候,要做到「二看」: 一看作者的寫作目的或寫作意圖。如《愚公移山》一課,作者的寫作目的在於倡導一種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精神。課文的中心思想便可以概括為:干什麼事只要向著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就能達到目的。二看人物表現、事件意義、事物特點。也可以去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小橘燈》,寫小姑娘的懂事、能幹、堅強,就是通過她的言行舉止來表現的。而本課的中心又是通過小橘燈這特殊事物來深化的。
③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
文章的寫作特點,指文章通過語言文字,用什麼技法去表達中心思想的。在這方面,適合於我們學生用的方法有兩個:a、借鑒法。就是平日注意老師對一篇一篇課文的寫作特點的分析,從觀察、中心、選材、組材、選詞造句、語句修飾手法等方面去分析自己讀的這篇課文,通過聯想、對比、對照去認識。b、讀寫例話法。為了給學生們介紹一些讀寫知識和技能,教材在語文課本中,都安排了一些「讀寫例話」。我們學了讀寫例話之後,可用從讀寫例話中學到的讀寫知識和技能,去分析課文的寫作特點。
按照以上的「標准」和方法,我們就可以讀懂課文了。
㈣ 如何閱讀理解人物形象
如何閱讀理解人物形象
從分析人物活動的環境入手,探究人物命運與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環境是人物活動和故事發生發展的場所。特定的人物總是在特定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對小說環境描寫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個重要方面。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自然環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景物等,有時起渲染氣氛的作用。社會環境主要是渲染時代特徵。另外環境對人物性格的體現也起著強化作用,作者為了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性格,往往為人物設置各種不同的環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記錄其種種行為,從而顯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選小說《烏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寫就為我們提供了主人公烏米的生活環境,突出了她孤獨無助的處境,暗示了人物的命運。
3、從分析情節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
情節是人物性格的歷史。情節一般是通過描寫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慾望的沖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命運的變化來展開的。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狀態,再現活生生的鮮明個性。因此,欣賞人物形象,可以從情節入手,據情論人。
根據故事情節分析人物性格特徵,必須注意以下四點:
第一,全面、恰當、實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徵是從情節中引出的結論,反過來可以解釋情節。只有全面而恰當的結論才能正確解釋全部情節。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多重性,多角度進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徵。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
4、從人物間的關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許多小說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個,這就要求我們准確分析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確定主次,從他們之間的復雜關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2008年高考江蘇卷所選小說《侯銀匠》,雖然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可是小說的主要文字卻是寫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確地把握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很難全面總結出侯菊的形象特點。
㈤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包括哪些方法
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都是以教師教學為主,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以學生為主,也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需求,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閱讀 方法 包括哪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1小學語文閱讀方法包括哪些方法
怎樣閱讀寫人 文章
一、抓住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個性和品質。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也一樣。每個人的外貌特徵, 言行舉止 都不盡相同,所以在閱讀時,認真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內容,從而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以及人物的美醜善惡。
二、抓住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
寫人離不開記事,人,是全文的中心,事,則是為表現人物的形象服務的。有的寫人文章是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表現某一特徵,有的則是通過幾件不同的事表現某幾方面的特徵。所以在閱讀時,我們應抓住典型的事例,認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徵、道德情操。
三、理清文章層次,明確寫作目的。
在理清文章段落層次的基礎上,了解文章寫的是什麼,還要弄清作者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看文章通過記敘或者描寫表現、歌頌了什麼,這也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確了中心,有利於更進一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怎樣閱讀寫事文章
寫事文章,就是通過一件事情發生、發展、結果的全過程,表達某些觀點看法,讓更多的人從中領悟生活的道理。閱讀寫事文章,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弄清記事的「六要素」
記事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經過、事件的結果這「六要素」。閱讀時,要初步了解這件事發生的時間、發生的地點、有哪些人物,事情是怎樣發生的,又是怎樣發展的,結果怎樣,弄清了這些,有利於更好地理解全文。
二、理清敘事的順序。
一般來說,敘事的順序包括三種:①順敘,是按照事情的先後順序來敘述。②倒敘,就是把事情的結局先寫出來,然後再寫事情的發生、經過等。③插敘,在敘述某一事件的過程中,要對所敘的事情進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的敘述。
當插敘的內容結束後,原來的敘述繼續進行。我們弄清了事情的發展順序,閱讀後,才能留下清晰的印象,從而有助於我們更透徹地理解文章。
三、抓住敘事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敘事文章一般都有詳有略,凡是能反映文章中心思想的地方,作者都要選取典型的事例進行詳寫。閱讀時,我們要抓住重點,認真分析,體會作者從中表達的看法、觀點。
怎樣閱讀寫景文章
寫景的 記敘文 ,主要是以描寫大自然的美麗風光為中心,通過對景物的生動描繪,來抒發作者的某種感情。閱讀此類文章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通讀全文,抓住景物的特點。
景物的特點,就是指景物的姿態、色彩、景物在動態或者靜態時的樣子等。了解了景物的特點,可以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一個清晰的印象,有助於進一步理解文章。
二、明確寫景的寫作順序。
寫景的文章都是按一定的觀察順序來寫的,因此,在閱讀時,要明確文章的寫作順序。寫景的文章通常有以下幾種順序:①按觀察的先後順序。也就是以移步換景的方式寫景。②按空間順序。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從中間到四周等。③按時間的推移順序。如春、夏、秋、冬、早、中、晚等。
三、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寫景的文章,並不是單純為寫景而寫景,而是藉助對景物的描繪來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時,我們要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盡可能融入其中,與作者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小學語文閱讀方法包括哪些方法
一、小學語文的閱讀方法
(一) 快速閱讀
學生在進行第一遍閱讀的時候可以採用快速閱讀法,快速閱讀需要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閱讀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然後快速地從所給的材料中找出與問題答案有關的信息。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聯系材料的上下文去理解問題,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把信息進行篩選,選取關於問題答案的主要信息。
(二)目的性閱讀
學生要根據自己的閱讀目的去選擇讀物。在進行閱讀的時候,無論是在文章的思想內容,還是遣詞 造句 上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迅速找到與閱讀目的有關的內容,然後進行分析。在掌握了讀物中心思想的基礎上,排除無關的材料,節省大量的時間,快速地達到自己進行閱讀的目的。
(三)標記閱讀
學生在閱讀時對文章上重要的 句子 、詞語、段落進行標記,在空白的地方寫上自己對文章某句話、某段話或者整篇文章的感想。整個閱讀就是對文章內容讀透的過程,特別是小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符號對文章做標記有利於加深記憶,增強對文章的領悟能力。
二、提高和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把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差,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感悟文章的內容,抒發自己的情感。
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對所讀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學習興趣。
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引導的工作,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 想像力 ,放飛思維,不能束縛學生自由想像的空間。即使學生是對文章中一個字、一個詞或者一段話的理解,都能體現出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課本上的幾十篇課文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除了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外,還要指導學生在課外積極閱讀。把課內的學習與課外的閱讀結合起來,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增長了其他方面的知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建立在大量的閱讀上。
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適當地介紹學生適合他們的讀物,然後在下次課堂上利用部分時間讓學生分享閱讀書籍的感想,讀過同樣書籍的學生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這樣能激發學生在課外進行廣泛閱讀的興趣。
(三)關注學生知識的落實
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導致學生對課堂的學習知識沒有很好的掌握, 教學方法 只是流於形式。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能學到知識,所以語文基礎知識的落實才是關鍵。小學語文教師每節課的教學形式應該是圍繞學生需要掌握的某個知識點去設計,閱讀課也不例外,不然學生既學不到知識,也提高不了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還要關注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語文素養,培養小學生豐富的情感和積極的態度。在語文閱讀中,文章中含有生動的人物形象,高尚的情感以及簡單明了的道理等等,這些出色的品格都值得學生的學習。
除此之外,也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人格的培養。語文教師要通過文章的內容,引導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
(五)啟發學生質疑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的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處在被動地接受知識狀態,學生不能真正學到閱讀的技能。所以教師應該通過對文章的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形成自己的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自行閱讀的習慣。
當然,這個過程還需要教師的引導,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並提出質疑,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養成 課前預習 的好習慣,不懂的字詞自己動手翻閱字典進行查找,實在不能解決的可以向老師求助。
或者引導小組互相監督學習,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提出問題和建議,對於學生不能解答的難題,教師可以為他們講解。
3小學語文閱讀方法包括哪些方法
一、對人物描寫類文章的閱讀
人物描寫主要包括對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細節的描寫,通過這些細節來反映人物的外貌特徵及性格特點。對於此類文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解讀分析:
1、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主要包括作者對文中主人公容貌、神態、服飾等方面的描寫。外貌描寫不僅能描繪出該人物的外在形象,還能刻畫出他內在的個性特徵,給我們塑造出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物。閱讀時可以從作者描寫的外貌來了解該人物個性特徵及心理變化。
如小學 五年級語文 下冊(北師大版)《燈光》一文,對郝副營長的外貌描寫,就給讀者展示了一位在艱苦環境中熱愛學習憧憬美好生活的偉大英雄形象。
2、分析人物的動作描寫
閱讀時我們常常發現,好多人物都是通過抓住其動作描寫而獲得了成功。從人物的動作中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個性特徵,因此,閱讀時要多注意文中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例如《凡卡》一文中「老闆揪
著我的頭發,把我托到院子里,拿皮帶揍我??」中的「揪」、「托」、「揍」等幾個簡單的動作描寫,就充分的反應了凡卡在鞋店裡遭受的悲慘命運,讓我們不禁聯想到舊俄國時代窮孩子的悲慘生活。
3、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
心理活動是指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思想活動的描寫,其直接反映了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才能把人物特點理解得更加深入細致,才能完全把握 故事 的發展情節。人物的心理活動與所處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而且往往要受到所處在的社會環境的局限。
因此,要在閱讀中了解人物,還需要結合其所處的社會環境,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理解人物的行為、語言及心理活動。
二、對記事類文章的閱讀
1、弄清 「六大要素」
記事文章的六大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事件的起因以及事件的結果。閱讀時,可以從時間的先後和地點的轉移兩方面去掌握文章敘述時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最後講什麼。這樣就能把握文章的脈絡,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最後體會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弄清寫作順序
閱讀文章時,只有弄清楚作者的敘述順序,才能從整體上把握事情的的發展情節和最後結果。記述文的一般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順敘是按時間順序或事情發展的前後順序寫,這是記事的最基本的方法。例如小學五年級閱讀《西門豹治鄴》和《牛和鵝》這兩篇課文就
採用了順敘的描寫方法。倒敘是指先敘述事情的結局,然後再寫事情發展的經過和結果。這種方法往往給讀者留下了懸念,使讀者產生產生急於尋找答案、不睹不快的感覺。如小學五年級中的《禮物》先敘述父親買了自行車,卻並沒有告訴讀者父親為什麼要買自行車,從而使讀者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案,引起繼續讀下去的興趣。
插敘是在敘述某件事的過程中,要對所敘述的某一件事進行必要的交代而插入一部分情節的一種寫作順序,當交代結束後,文章原來的敘述將繼續進行。例如五年級語文《獻你一束花》一文中,在敘述的過程中插入了兩年前她 出國 參加比賽出入意料的拿了兩項冠軍,回國後的驕傲和自豪。有了這部分插敘,使讀者對原文更加清楚明白。
3、弄清處典型事例
閱讀記述文章,注意體會文章所選取的典型事例。因為典型事例均能深刻的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4、弄清處事物中的議論和抒情
敘事時作者往往要在敘述描寫中,表達自己的感情和認識,也就是直接對人物和事件進行評價。這些部分往往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抓住文章議論的同時就掌握了文章的主題,有利於理解文章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對寫景類文章的閱讀
寫景文章以描繪地理環境、山川風貌、名勝古跡為中心。閱讀時抓住兩點:其一,通篇文章都寫景物,反映景物的狀態和作用;其二,作者通過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這類 文章閱讀 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抓住景色特點,寫景順序及描寫順序
景色特點包括景色的姿態特點、靜態特點、動態特點,閱讀此類文章要善於把握景色特點描寫。另外,要抓住作者的寫景順序,寫景順序一般分四種,即:觀察的先後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按景物的類別順序。只要抓住特點描寫,掌握描寫順序,就能很輕松地理解文章的內容。
2、分析文章的情與景
景,指作者對客觀事物的描寫;情,指作者在描寫景物時產生的思想感情。二者在文章里常常交織在一起,在閱讀時一定要區分開來。
4小學語文閱讀方法包括哪些方法
一、劃分段落層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義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節。它是作者在表達內容時,圍繞一個意思說一句話或幾句連貫的話,是構成篇章的最小單位。意義段又叫邏輯段,它可 以由一個自然段組成,也可以由幾個相關的自然段合並而成。自然段著重文字表達的需要,意義段著眼思想內容的劃分。
我們學習段,一是弄懂怎樣把話一句一句地連起來,表示一個主要意思;二是進行 思維訓練 ,培養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層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劃分層次,就是通過對一段話的分析,看出這段在有個意思,這幾個意思又是怎樣一層一層有順序地寫下來的。
自然段常見的組合方式有:
1、順承式。
即按事情或動作的先後順序表達。
例如:7月27日凌晨兩點,九江賽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聞訊趕到。支隊長一聲令下:「上!」頓時,一條長龍在崩塌的堤壩下出現了。官兵們 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來回穿梭。有的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腳奔跑起來。
嶙峋的片兒石割破了腳趾,他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大堤,保住大 堤!」//狂風卷著巨浪,猛烈地撕扯著堤岸。戰士們高聲喊道:「狂風為我們吶喊!暴雨為我們助威!巨浪為我們加油!」一個個奮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 軀築起了一道人牆。
//經過幾個小時的鏖戰,大堤保住了,官兵們渾身上下卻是傷痕累累。「風聲雨聲濤聲,聲聲震耳; 雨水 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這是人民子 弟兵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決戰中的真實寫照。
這一自然段共有四層意思,把四層意思歸納起來概括段意:
當九江賽城湖大堤塌陷時,官兵們聞訊趕到,扛沙包,築人牆,終於保住了大堤。
2、並列式。
在一段話中,分別寫幾種事物的幾個方面,它們層與層之間的關系是並列存在的。
例如《精讀與泛讀》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對一大堆讀物,我們可以將每本書的內容提要、前言、章節目錄等很快地從頭到尾看一遍,這樣就能大致了解每本書的梗 概、特點及應用范圍等。//對一本讀物來說,可以幾段幾段地粗讀,也可以幾頁幾頁地翻閱,而不必逐一探究某個字、詞或句子的意思。俗話說的「一目十行」, 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這一段前後兩部分分別介紹了面對許多讀物和一本讀物時不同的讀書方法。前後顯然是並列並系的。
3、總分式。
先總述後分述或先概括敘述後具體敘述,也包括先總述再分述最後 總結 以及先分述再總結。
4、轉折式。
全段分兩部分,前後兩部分意思轉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轉折詞分開。
例如《灰椋鳥》第一自然段。「早就聽說林場的灰椋鳥多。我想,灰椋鳥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遠遠望去黑乎乎的,有什麼好看的呢?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就再也忍不住了,決定親自去看一看。」
這一段可概括為:原以為灰椋鳥沒什麼好看的,可是自從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像,我決定去看看。有時,前後兩部分內容間沒有轉折詞,但其中的轉折關系仍顯而易見。
轉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轉折後的內容概括段意。上面這段可概括為由於煙台是我國少數北面臨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結果的關系表達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後果和先果後因兩種情況。
二、劃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劃分文章段落,可以參考上述分層的幾種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還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總起句;有的在段尾,即總結句;也有的在中間議論部分或人物語言中)。抓住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話概括段意。用小標題的方式進行概括。
分別舉列如下:
1、《夾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並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又如《秦兵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馬俑規模宏大」,就是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沒有中心句,可根據主要意思概括為:「江澤民同志來到南開大學閱覽室,與青年學生一起吟誦詩詞並談論古典文學常話。」
3、《碧螺春》各段則可以小標題形式概括各段內容。a、久負盛名;b、名稱來歷;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寫文章的主要內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是讀懂文章的主要內容,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要太具體,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節、主要事件或敘述的幾個要點簡要地寫出來。
抓主要內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連起來,稍加整理;
2、按所敘述的問題來抓文章的主要內容;
3、根據文章的標題,加以補充。
如《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可以分為五段:第一段寫了五壯士接受任務;第二段寫誘敵上山,痛擊敵人;第三段寫了把敵人引上絕路;第四段寫頂峰殲 敵;第五段寫英勇跳崖。
把這五段段意連起來,稍加整理,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篇文章寫了五位壯士接受了上級交給的掩護群眾的任務,有計劃地誘敵上 山,痛擊敵人,終於把敵人引上絕路,殲敵於頂峰,最後英勇跳崖的經過。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包括哪些方法相關文章:
1. 小學語文短文閱讀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2.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3. 小學語文閱讀基本方法,
4. 小學生語文閱讀題做題方法有哪些
5. 小學生語文現代文閱讀方法有哪些
6. 小學語文閱讀方法
7. 小學語文有哪些具體閱讀方法
8. 語文小學閱讀方法有哪些
9. 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及方法步驟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