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同軸度的量測方法。
同軸度測量方法,用三坐標進行同軸度的檢測不僅直觀且又方便,其測量結果精度高,並且重復性好。同軸度公差公差帶是直徑為公差值Φt的圓柱面內的區域,該圓柱面的軸線與基準軸線同軸大圓柱面的軸線必須位於直徑為公差值Φ0.08且與公共基準線A—B(公共基準軸線)同軸的圓柱面內。
1、同軸度公差
2、影響同軸度的因素
三種控制要素:
①軸線與軸線;
②軸線與公共軸線;
③圓心與圓心。
因此影響同軸度的主要因素有被測元素與基準元素的圓心位置和軸線方向,特別是軸線方向。如在基準圓柱上測量兩個截面圓,用其連線作基準軸。在被測圓柱上也測量兩個截面圓,構造一條直線,然後計算同軸度。
假設基準上兩個截面的距離為10 mm,基準第一截面與被測圓柱的第一截面的距離為100 mm,如果基準的第二截面圓的圓心位置與第一截面圓圓心有5μm的測量誤差,那麼基準軸線延伸到被測圓柱第一截面時已偏離50μm(5μmx100÷10)。
此時,即使被測圓柱與基準完全同軸,其結果也會有100μm的誤差(同軸度公差值為直徑,50μm是半徑),測量原理。
(1)機組軸線測量的方法和步驟擴展閱讀:
同軸度是定位公差的一種,理論正確位置即為基準軸線。由於被測軸線對基準軸線的不同點可能在空間各個方向上出現,故其公差帶為一以基準軸線為軸線的圓柱體,公差值為該圓柱體的直徑,在公差值前總加註符號「」。同軸度公差是用來控制理論上應同軸的被測軸線與基準軸線的不同軸程度。
對於規則軸類零件,一般可採用V型支架、鋼球加杠桿百分表或偏擺儀等專用檢具及組合輔具來檢測同軸度;對於箱體孔類零件,一般可採用芯軸加杠桿百分表或利用圓度儀來檢測同軸度。但對於一些大型零部件(如機床主軸等)或不規則軸類零件以及箱體零件的不規則內孔,採用常規方法測量同軸度則很難實現或非常麻煩。
② 曲軸檢查方法和步驟
這種檢驗一般是在 發動機進水搗釭 砸瓦曲軸虧損過度 在磨軸之前 進行檢測 看看是否彎曲變形 檢測過程一半都是膛釭磨軸的檢測【
③ 同軸度如何測量
兩個孔的公共軸心線是指兩孔各自被測表面長度的中點連線;假使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圓柱表面,它們的公共軸心線應該在圖樣上另做規定。
幾種測量機通常採用的同軸度測量方法:
一、應用系統功能法:
即測量機軟體系統中自帶的同軸度和同心度測量標准子程序,用戶在測量時可方便地進行調用。
二、極坐標測量法:
這是一種類似於平台測量的檢測方法,其基準元素可以通過圓柱、階梯柱、直線以及圓/圓等測量後構造的直線獲得。可以說,幾乎所有用作基準元素的單一基準或組合基準都將包括在內,而被測要素則更為簡單,通常情況只是圓的測量。
其操作步驟如下:
1、測量單一基準軸線或公共基準軸線並用其建立第一軸(同心度測量除外);
2、將基準軸線清零(即平移原點到基準中心);
3、在被測元素(孔或軸)上測若干截圓(通常測兩端);
4、輸出被測截圓極徑(PR值);
5、取其輸出較大PR值的2倍為所測同軸度誤差。
三、求距法:
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計算圓心到基準軸線距離的方法求得同軸度誤差。與極坐標測量方法不同的是,被選定的基準軸線無須清零,但評定同軸度誤差時同樣要取計算結果中最大距離乘以2。
-關於兩個相鄰較遠的短基準同軸度的測量:
這是一個比較典型困擾測量機用戶的問題,事實上已經證明由此單從測量數據上來看將有相當一部分工件被視為「超差品」,而那些「超差品」經裝配實驗後證明大多數沒有問題。這就不得不需要引起測量機操作員的注意。分析其原因,既不是機器精度太低,也不是系統軟體計算錯誤,主要是圖樣標注不妥。
對此,可採用以下幾種相應的測量方法:
1、當基準元素為孔時,可插入配合間隙較為合適的心棒,以延長基準軸線的實測長度;
2、採用建立公共基準的測量方法,模擬專用心棒進行檢驗的方法,分別測量兩圓柱對公共軸心線的同軸度;(參看前面公共基準軸線的建立方法和極坐標測量法);
3、在基準圓柱表面內測量更多的點,(多用於連續掃描測頭)以加大計算的信息量,使系統確定最大內接圓或最小外接圓時有充足的表面形狀信息。
④ 聯軸器的徑向、軸向測量方法
聯軸器有分圓周面和端面。
水平方向找正不需要計算可動端的前、後腳量,在1點位將軸向和徑向千分表清零,讀取3點位軸向和徑向千分表讀數,用銅棒敲打可動端進行軸線調整。
先觀察軸向千分表讀數,用銅棒敲打可動端的前、後腳,將3點位的軸向讀數調到原來的一半。
再觀察徑向千分表讀數,用銅棒敲打可動端的中部,將3點位的徑向讀數也調到原來的一半。這需要反復進行調整。調整結果應使和在允許誤差范圍內。
(4)機組軸線測量的方法和步驟擴展閱讀:
根據軸徑計算間隙一般說明書上都有不精密的用塞尺或用手估有經驗的估出來和測的一樣,精密件很麻煩要專業的鉗工。
用保險絲放到軸上擰緊之後打開用卡尺量保險絲。
聯軸器找正原理
將電機可動端端面圓在固定端端面上的投影近似看成正圓,由於可動端中心到固定端端面的距離不變。
若想同時滿足,可動端軸線與固定端軸線絕對是在一條線上,只是理想的找正狀態。實際找正時,先設定允許誤差,當找正時產生的誤差在允許誤差范圍內時,找正結束。
在很多場合中,泵的下檢測點無法進行檢測,找正工作將無法進行。
⑤ 聯軸器找正方法和計算步驟
直尺塞規法
利用直尺測量聯軸器的同軸度誤差,利用塞規測量聯軸器的平行度誤差。這種方法簡單,但誤差大。一般用於轉速較低、精度要求不高的機器。
外圓、端面雙表法
用兩個千分表分別測量聯軸器輪轂的外圓和端面上的數值, 對測得的數值進行計 算分析,確定兩軸在空間的位置,最後得出調整量和調整方向。這種方法應用比 較廣泛。其主要缺點是對於有軸向竄動的機器,在盤車時端面測量讀數會產生誤 差。它一般用於採用滾動軸承、軸向竄動較小的中小型機器。
外圓、端面三表法
此法是在端面上用兩個千分表,兩個千分表與軸中心等距離對稱設置,以消除軸 向竄動對端面測量讀數的影響,這種方法的精度很高,適用於需要精確對中的精 密機器和高速機器。如:汽輪機、離心式壓縮機等。
外圓雙表法
用兩個千分表測量外圓, 其原理是通過相隔一定間距的兩組外圓測量讀數確定兩 軸的相對位置,以此得知調整量和調整方向,從而達到對中的目的。此方法的缺 點是計算較復雜。
單表法
此方法只測定輪轂的外圓讀數,不需要測定端面讀數。此方法對中精度高,不但 能用於輪轂直徑小且軸端距比較大的機器軸找正, 而且又適用於多軸的大型機組 (如高速軸、大功率的離心式壓縮機組)的軸找正。用這種方法進行軸找正還可 以消除軸向竄動對找正精度的影響。
⑥ 測量曲軸連桿軸頸方法
用外徑分厘卡在各道軸頸前後兩端圓角內側約五六毫米處,分別測量出垂直於軸頸中心線平面上的最大和最小磨損直徑,並按照測量所得的各個數值,分別計算出每一道曲軸頸和連桿軸頸的最大橢圓度和錐度,同一端最大與最小直徑之差為最大橢圓度,同一方向的前後端直徑之最大差數為最大錐度。
正 加工曲軸連桿軸頸時,需測量軸頸端面至曲軸端面的五個距離尺寸(見圖),我廠採用過多種類型的卡板及測量工具,但效果均不理想。經多次改造,現用圖示的測量工具且稍微移動量具,就可進行多種尺寸測量。該量具的構造及使用方法如下: 支承軸6是一空心棒料,上面固定五個檢驗柱銷,柱銷7左側製成平面,各柱銷平面到固定在軸6右端的檔塊14測量面間的距離正好等於曲軸上需要測量的距離尺寸。右V形塊總成12通過圓柱銷13與件6固定聯接;左V形塊總成V可在件6上滑動,借螺釘16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