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工降雨的方法
利用乾冰,也就是固態的二氧化碳,打入天空;然後乾冰升華吸熱,形成冷雲層,與熱雲層相遇就會形成雨珠,雨珠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雨滴時就會落下,形成雨。
Ⅱ 人工降雨有幾種方法各是什麼
有冷雲催化、暖雲催化、動力催化3種方法。
1、冷雲催化
在自然雲內冰晶濃度有時不足,這時需要引進人工冰核,使雲中微觀結構發生變化,促進冷雲降水過程而增加降水量。
2、暖雲催化
在溫度高於0°C的暖雲里,降水主要在雲滴碰並過程中得到發展。雲滴越大,碰並增長就越快。計算表明,當雲滴半徑超過0.04毫米時,就可以迅速碰並而長成雨滴。
3、動力催化
通過冷雲催化使雲中產生大量冰晶,所釋放的潛熱將改變積雲的宏觀動力過程而增加降水。它是60年代在人工降水試驗方面的一項進展。積雲中上升氣流的速度,主要決定於雲內外溫差造成的浮力。
(2)人工降雨的方法發生在哪裡擴展閱讀
一般在自然雲已經降水或者接近於降水的條件下,人工降水的方法才能發揮作用。由於降水的自然變率很大,人工增加降水量的幅度較小,如何估價人工降水的效果就顯得十分困難。人工催化增加的降水量,是催化後的實際降水量和不經催化的自然可能降水量之差。
實際降水量可以測定,但能否正確估價自然可能降水量,就成了效果檢驗的關鍵。在對降水的物理規律認識不足的情況下,主要依靠統計學的方法對自然可能降水量作出估價。初期的統計檢驗方法,多數採用回歸統計法
Ⅲ 人工降雨是怎麼弄的
當某地出現乾旱,影響農作物產量的時候,人們經常會採取人工降雨的辦法來減輕乾旱災害,爭取豐收。這項技術的歷史只有50多年,目前仍處於試驗研究階段,但已經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那麼,人工降雨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從人工降雨的對象——雲來講起。自然界的雲分為冷雲和暖雲,從降雨條件來說,二者有很大的不同:冷雲要形成降雨,必須同時具備過冷卻雲滴和冰晶,二者缺一不可;暖雲要形成降雨,其內部要有一定數量的大水滴。因此,這兩種雲的人工降雨方式也有所不同,這種不同主要體現在催化劑方面:對於那些缺少冰晶的冷雲,人們用飛機、炮彈和氣球等工具將冷卻劑(如乾冰)或冰核(如碘化銀)等催化劑送入冷雲之中,使其中出現冰晶,這些冰晶會使過冷卻雲滴蒸發為水汽,並轉移到自己身上。於是冰晶不斷增大變重,上升氣流無法托住它,在下墜的過程中融化為水,形成降雨;對於那些缺少大水滴的暖雲,人們用同樣的工具將吸濕性催化劑(如食鹽、鹽水和氯化鈣等)送入雲中,使其中出現大量大水滴。大、小水滴在下降過程中由於速度和慣性的差異,發生兼並融合,增大為雨滴,形成降雨。
Ⅳ 人工降雨是怎麼形成的
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彈等向雲中播散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促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人工增雨分為暖雲增雨與冷雲增雨。
要使曖雲(溫度高於0℃的雲)降水或增雨,要在雲中播撒鹽粉、尿素等吸濕性粒子,促使大雲滴生成導致形成或增加降水。若要冷雲(溫度低於0℃的雲)降水,就要用飛機等播撒乾冰、碘化銀等催化劑,從而產生大量冰晶,使冷雲上部的冰晶密度增大,促成或增加降水。
人工影響雲的微物理過程,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使本來不能自然降水的雲受激發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應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雲,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雲能供應的水分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經濟價值有限。
撒播的方法有飛機在雲中撒播、高射炮或火箭將碘化銀炮彈射入雲中爆炸和地面燃燒碘化銀焰劑等。是人工影響天氣中進行得最多的一項試驗。
人工影響雲的微物理過程,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使本來不能自然降水的雲受激發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應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雲,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雲能供應的水分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經濟價值有限。
Ⅳ 人工降雨的三種方法
sorry
水 是必備的條件。
有用鹽粉等物質作凝結核的實例。如上海等。我先前找的是一個中學生的選擇題,那上面是水。
其實降雨的方法有很多,不能拘泥那幾種。像現在的北京奧運,運用了多種新的方法去試驗。有興趣可以查查。
希望可以幫到你……
有雨必先有雲,但是有雲不一定有雨。自然界過冷雲降雨(或雪)是由於雲中除小水滴外,還有足夠的冰晶——飽和水汽或過冷卻水滴在冰核(不溶於 水的塵粒)作用下凝華或凍結而形成的冰相胚胎。過冷雲中水滴的水分子會不斷蒸發並凝華到冰晶上,冰晶不斷長大以致下落為雪,如果雲下氣溫高於0 ℃,它們就 會融化成雨。如果自然界這種雲霧中缺少足夠的冰晶,因雲中水滴十分細小,能夠長期穩定地在空氣中懸浮而降不下來,於是就只有雲而無雨。這時候如果向這種雲 霧中播灑碘化銀粒子,則能產生很多冰晶,雲中水滴上的水分經蒸發、凝華迅速轉 化到這些人工冰晶上,使冰晶很快長大產生降雪,如果地面氣溫較高,雪降落過程 中邊融化邊碰撞合並為水滴,最終成為降雨。這就是人工降雨。
碘化銀在人工降雨中所起的作用在氣象學上稱作冷雲催化。碘化銀只要受熱後就會在空氣中形成極多極細(只有頭發直徑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的碘化銀粒子。1g碘化銀可以形成幾十萬億個微粒。這些微粒會隨氣流運動進入雲中,在冷雲中產生幾萬億到上百億個冰晶。因此,用碘化銀催化降雨不需飛機,設備簡單、用 量很少,費用低廉,可以大面積推廣。 除了人工降水(雨、雪)外,碘化銀還可以用於人工消雲霧、消閃電、削弱台 風、抑製冰雹等。
Ⅵ 第一次成功的人工降雨是怎麼出現的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是舊社會我國勞動人民常說的一句古話。在生產力落後、科學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把不幸的遭遇比作變幻莫測的天災,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到了近代,天氣的好壞仍在不同的程度上影響著人類的社會實踐。對人類活動影響較大的災害性天氣是非常多的,但一般說來,旱災和澇災給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害最大,因為它出現的次數多,受災面廣。根據歷史記載,自公元初到19世紀,我國就出現過旱災一千多次。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幻想憑借人工的方法來影響天氣,以達到呼風喚雨的目的。
早在公元1世紀,希臘有個歷史學家普魯泰赫就曾指出戰爭以後常常出現降雨現象。後來有人臆測是不是戰爭中的嘈雜聲能催雲致雨呢?為此,1890年美國國會撥款1萬美元,在雲中進行了爆炸催雲致雨試驗,但並沒有什麼成效。此後,世界各國又有很多的科學家相繼進行了研究和做了不少有意義的試驗,後來也都失敗了。
直到1930年人工降雨才首告成功,是荷蘭人維拉爾特教授取得的。他將乾冰(即固體二氧化碳)用飛機運載到2500米的高空(離雲頂200米處),在飛行過程中向雲中投擲了近1.5噸的乾冰碎塊,並出動4架飛機在雲中檢驗人工降雨的效果,發現在8平方公里的面積上,產生了豐富的降雨。
試驗雖然成功了,但維拉爾特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直到1933年瑞典人貝吉隆提出了「冰水轉化」冷雲致雨理論以後才弄明白。原來,在溫度低於0℃的冷雲中,同時存在冰晶和過冷卻水滴,由於冰晶比過冷卻小水滴的飽和水汽壓更低,因此水汽直接凝華在冰晶上,空氣相對濕度變小,從而促使過冷卻小水滴很容易經過蒸發、凝華而遷移到冰晶上。只要雲中有足夠數量的冰晶,經過冰水轉化,就能迅速增大,並隨氣流在雲中上下「旅行」,互相碰撞並增長,從而形成了降雨。
以後,有人提出和發展了暖雲降水的理論。這樣人工降水的試驗就在全世界推廣開來,並在有些國家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我國的人工降雨試驗自1958年以來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Ⅶ 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怎麼形成的
許多地方的缺水都與乾旱聯系在一起。乾旱使田地龜裂,江河斷流,農作物、牧草、樹木枯死,使農、林、牧業和工業遭受嚴重的影響。不用說前些年在非洲發生的旱災,就是在我國,1928~1930年,陝西省連續3年的大旱,造成了200多萬人的死亡。
在遠古時代,人類的祖先就幻想著掌握呼風喚雨的本領。那時,刀耕火種的初民,每次遇到乾旱就跪在赤熱的陽光下祈求雨水,巫師們為了求雨使盡花招,有時戴上面具手舞足蹈,他們還向冥冥中的神靈祭獻牛羊牲靈,有時甚至祭獻活人;巫師們用葦管向空中吹噴水珠,希望這種象徵性的雨滴能夠帶來豐沛的雨水……但無情的乾旱卻一次次地使他們的希望和田野里的禾苗一起枯萎。
直到1946年,人們才真正發現科學的人工降雨方法。這一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科學家文森特?謝福經過長期的探索,在一次實驗中偶然地找到了人工降雨的關鍵,成了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那個時候,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已逐漸地了解了下雨的來龍去脈。水蒸氣從海洋和湖泊的水面上升,成為空氣的一部分,然後形成雲朵,雨水或雪片就從雲中降下來。但是,水蒸氣究竟怎樣凝聚成雨滴,長期以來始終不甚瞭然。後來,約翰?愛特金證明,水蒸氣是積聚在灰塵等細小微粒周圍形成水滴或冰晶的。這些微粒十分細小,用肉眼根本無法覺察,但如果沒有這些微粒,即使空氣中有足夠的水蒸氣,哪怕溫度在0℃以下,也不能形成一滴雨水。
謝福在研究的時候,製造了一台小機器,它能產生寒冷的濕空氣,和新罕布爾什州山區雲層中的空氣十分相象。可是,盡管濕空氣的溫度已在0℃以下,可就是不能形成冰晶,謝福推測,這也許是由於缺少如愛特金所提到過的結晶中心。謝福往他的小機器里呼一大口氣,然後開始冷卻,再往冷空氣中投放一點點粉未,比如麵粉、糖粉等等。謝福耐心地做了幾個月的實驗,往機器里投了他能夠想出來的各種各樣的粉未,但是,竟然沒有一種物質可以形成雪花或雨珠凝結的中心。
7月的一個上午,烈日當空,謝福繼續耐心地向空氣里一次次地扔進各種粉未,仍然沒有結果。這時,謝福的一個朋友邀請他去吃飯,謝福精疲力盡,很願意藉此休息一下。臨走,他把致冷器蓋好,口朝上,使較重的冷空氣沉到底部,不致逃逸出來。
謝福勿匆吃好午飯,心裡還惦記著機器中的冷空氣。他回到致冷機旁,一看溫度計已經上升到冰點以上,不禁心裡有些懊惱,他轉身找到一點乾冰,想用來加快空氣的降溫過程。
謝福打開致冷機的蓋子,把冒著白汽的乾冰扔進去,這時,他又往致冷器里長長地呼了一口氣。忽然,他看到眼前一片銀色的光芒在閃爍,在射進致冷機的一束金色陽光里,他看見了無數晶瑩的銀色晶體在滾動。謝福立刻明白了,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冰晶,經過無數次失敗,他竟然在偶然的一揮手之間成功了。
謝福想,既然能在實驗室中製造雪花,為什麼不在田野上的雲朵中去試試呢?他決定在飛機上裝一架噴灑乾冰的裝置,飛上天試試看。在11月一個寒冷的日子,謝福與蘭格繆爾看見天邊出現了一片雲,謝福立刻登上飛機,他找到了適於插灑乾冰的雲層,這是一種體積碩大的灰色雲朵,裡麵包含著水氣。謝福選好時機,開動了機器,乾冰像一條拖曳的飄帶落在雲朵中。噴灑了一半,乾冰不但使周圍的空氣溫度降了下來,竟也使飛機的發動機熄了火。謝福急中生智把剩下的乾冰全部從窗口扔到了下面的雲層中。在地面上等待的蘭格繆爾仰望著從天空上飄然而下的潔白的雪花,萬分激動。當謝福從飛機上走下來的時候,渾身凍得發青,蘭格繆爾歡呼著跑過去迎接他,欣喜地喊道:「你創造了歷史上的奇跡!」
謝福發現了用冷凍的方法可以形成人造雨之後,就不再去苦心追求可以形成雨滴中心的物質了。可是,通用電氣公司的另一位科學家伯納得?馮尼古特卻不滿足於謝福的結論。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希望找到一種體積和形狀都適合於形成水珠或冰晶中心的化學物質。馮尼古特最終選擇了碘化銀。他採用地面發射裝置把碘化銀發射到雲層中,果然天上紛紛揚揚地飄下了潔白的雪花。
碘化銀催雨劑一經使用,很快獲得了比於冰更為廣泛的使用。這是因為碘化銀很容易從地面用簡易的裝置發射到雲層中,比乾冰的使用更加簡單,而且也更加安全。後來,法國和澳大利亞又在雲中播灑鹽粉與噴灑小水滴試驗,獲得成功。到此為止,人類終於能夠呼風喚雨了。
隨著人工降雨野外作業的頻繁進行,科學家們收集到的資料也越來越豐富,科學家們逐步認識到,人工降雨與雲的性質、雲的狀態、催化的時間、催化的部位、播灑冰核的數量、周圍的條件等許多因素有關。不弄清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盲目地對雲進行催化,是不會得到預期的效果的。有時反而影響了雲的發展,減少了降水。
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開始於1958年。由於工農業生產迫切需要用水,人工降雨的工作很快就發展起來了,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北京地區的冷雲增雪試驗,吉田水庫和新安江水庫的增水試驗,以及吉林、內蒙、陝西、新疆、山東、四川等地的大量試驗。通過科學家的分析計算,試驗的效果是明顯的,而且,還積累了不少關於雲的知識。
Ⅷ 人工降雨的具體方法
(一)人工影響冷雲降水
影響冷雲降水的基本原理是設法破壞雲的物態結構,也就是在雲內製造適量的冰晶,使其產生冰晶效應,使水滴蒸發,冰晶增長。當冰晶長大到一定尺度後,發生沉降,沿途由於凝華和沖並增長而變成大的降水質點下降,這就是所謂冷雲的「靜力催化」。60年代又提出了「動力催化」試驗,其依據是:在雲體的過冷卻(-10℃)部分,大量而迅速地引入人工冰核。當冰核轉化成冰晶時,要釋放大量潛熱,使雲內溫度升高,形成或增大上升氣流,促使雲體在垂直和水平方向迅速發展,相應延長雲的生命期,加速雲內降水形成過程,從而增加降水量。靜力催化與動力催化都是從影響雲的微物理結構著手,所不同的是靜力催化著眼於雲內水的相態不穩定性,動力催化立足於影響或加強雲內的熱力不穩定。
在雲內人工產生冰晶的方法有二種,一種是在雲中投入冷凍劑,如乾冰(即固體二氧化碳),在1013hPa下,其升華溫度為-79℃。將乾冰投入過冷卻雲中後,在它的周圍薄層內便形成一個冷區,在此冷區內,過飽和度很大,因此水汽分子結合物能夠存在和長大。試驗表明,當溫度低於-40℃時,即有自生冰晶。因此,在乾冰周圍形成了大量的冰晶胚胎,其中較大的冰晶經過湍流擴散到四周空間,以後繼續成長為更大的降水質點而下落。在不同溫度下,乾冰所產生的冰晶數是不同的。理論計算指出,一克乾冰所產生的冰晶數是隨氣溫的降低而增加的。溫度從-1℃降至-20℃時,所產生的冰晶數從5.55×1011個增到1.22×1014個,它比實驗值要大些。按實驗室測定,當雲溫為-2—-15℃時每克乾冰可產生8×1011個冰晶。
另一種方法是引入人工冰核(凝華核或凍結核)。目前人們認為碘化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冷雲催化劑。碘化銀具有三種結晶形狀,其中六方晶形與冰晶的結構相似,能起冰核作用,適用於-4—-15℃的冷雲催化。每克碘化銀所能產生的冰晶數視溫度而定,溫度低,有效冰核數目多,產生的冰晶數也多。例如當溫度t=-10℃時,一克碘化銀能產生1010—1012個冰核,當t=-20℃時則能產生1016個冰核。
對碘化銀成冰作用的機制,多年來爭論很大,有人認為水汽分子直接在AgI質點上凝華形成冰晶,碘化銀起凝華核的作用。也有人認為碘化銀起凍結核作用,一開始碘化銀質點作為凝結核形成水滴,然後再凍結產生冰晶。另外也有人認為碘化銀起接觸核的作用,也就是碘化銀質點與過冷水滴互相碰撞後凍結而形成冰晶。有的雲霧工作者又提出這樣的看法:自然界中的水汽過飽和度一般是小於1%的,當溫度低於-12℃時,碘化銀質點的成冰機制主要是凝華作用。當溫度在-12—-5℃時,主要是起先凝結後凍結的作用。當溫度等於-5℃時,起接觸核的作用比較明顯。
(二)人工影響曖雲降水
整個雲體溫度高於0℃的雲稱為暖雲。我國南方夏季的濃積雲、層積雲多屬於這種雲。在暖雲中,膠性穩定狀態的維持往往是由於雲中缺乏大水滴,滴譜較窄,沖並作用不易進行之故。暖雲內不可能有冰晶效應,促使降水形成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水滴大小不均勻和沖並過程。因此,要人工影響暖雲降水可以引入吸濕性核(如食鹽)。由於其能在低飽和度下凝結增長,故可在短時間內形成數十微米以上的大滴。也可直接引入30—40μm的大水滴,從而拓寬滴譜,加速沖並增長的過程,達到降水的目的。或引入表面活性物質(能顯著減小水滴表面張力又可抑制蒸發的物質),改變水滴的表面張力狀態,以利於形成大水滴並促使其破碎,加速鏈鎖反應,從而形成降水。
我國南方大量的野外試驗中,發現在暖性對流雲頂播撒大顆粒(直徑大於100μm)、大劑量(每千米幾十千克)的鹽粉,效果很顯著。對於發展快、垂直厚度大、含水量豐富而又有上升氣流的暖性對流雲進行反復催化,可以得到大量降水。但是這種方法消耗食鹽量大,效率低。要求飛機有較大的載量。
在美國、澳大利亞和我國都曾對暖雲作過播散大水滴的試驗,用飛機從雲頂或雲下部撒水。
發現能使暖雲降水有所發展,並可使薄雲消散。用這種方法要求飛機有較大的載量,其效能也不如播散吸濕性物質。
Ⅸ 人工降雨方法有那些
1、如何人工降雨 把天上的水實實在在地降到地面上來,不讓它白白跑過去,這就是人工降雨,但更為科學的稱謂是人工增雨,有空中、地面作業兩種方法。 空中作業是用飛機雲中播撒催化劑。地面作業是利用高炮、火箭從地面上發射。炮彈在雲中爆炸,把炮彈中的碘化銀燃成煙劑撒在雲中。火箭在到達雲中高度以後,碘化銀劑開始點燃,隨著火箭的飛行,沿途拉煙播撒。飛機作業一般選擇穩定性天氣,才能確保安全。一般高炮、火箭作業較為廣泛。 2、人工降雨的條件 人工降雨是要有充分的條件的。一般自然降水的產生,不僅需要一定的宏觀天氣條件,還需要滿足雲中的微物理條件,比如:0℃以上的暖雲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雲中要有冰晶,沒有這個條件,天氣形勢再好,雲層條件再好,也不會下雨。然而,在自然的情況下,這種微物理條件有時就不具備;有時雖然具備但又不夠充分。前者根本不會產生降水;後者則降雨很少。此時,如果人工向雲中播撒人工冰核,使雲中產生凝結或凝華的冰水轉化過程,再藉助水滴的自然碰並過程,就能使降雨產生或使雨量加大。催化劑在雲中起的作用,打個不太確切的比方說,就好像是鹽鹵點豆腐,使本來不會產生的降水得以產生,已經產生的降水強度增大。 3、人工降雨對人無害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讓積雨雲中的水滴體積變大掉落下來,高炮人工降雨就是將含有碘化銀的炮彈打入有大量積雨雲的4000至5000米高空,碘化銀在高空擴散,成為雲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圍迅速凝聚達到一定體積後降落。碘化銀由炮彈輸送到高空,就會擴散為肉眼都難以分辨的小顆粒。 和巨量的水滴相比,升上高空的碘化銀只是滄海一粟,太多了不僅不會增雨反而會把積雨雲「嚇跑」,所以,在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人們絕不會感覺到碘化銀的存在。 此外,炮彈彈片在高空爆炸後會化成不足30克,甚至只有兩三克的碎屑降落地面,其所落區域都是在此之前實驗和測算好了的無人區,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人工降雨已有一段歷史,技術較為成熟,所以對人工降雨人們不必心存疑慮。 原理: 雲是由水汽凝結而成;而雲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雲中水汽含量的多寡以及凝結核的數量、雲內的溫度所決定。一般來說,雲中的水汽膠性狀態比較穩定,不易產生降水,而人工增雨就是要破壞這種膠性穩定狀態。通常的人工降雨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在雲霧厚度比較大的中低雲系中播散催化劑(碘化銀)從而達到降雨目的。一是增加雲中的凝結核數量,有利水汽粒子的碰並增大;二是改變雲中的溫度,有利擾動並產生對流。而雲中的擾動及對流的產生,將更加有利於水汽的碰並增大,當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承受不住水汽粒子的飄浮時,便產生了降雨。
Ⅹ 人工降雨是怎樣進行的
人工降雨的方法有兩種:
一是飛機播撒冷卻劑;
二是向雲層開炮或發射火箭,產生強大的沖擊波。
目前我國人工降雨主要使用兩種催化劑:
第一種是乾冰,汽化時使周圍空氣層冷卻到零下幾十攝氏度,從而引起水滴的凝結;
第二類則是碘化銀,「造雨」本領一流。
乾冰其實就是二氧化碳。而碘化銀作為一種化學物質,毒性極低。加上碘化銀製造冰晶的效率很高,通常一塊積狀雲只要播撒十幾克或者幾十克就能奏效,投放量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不會造成任何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