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目測距離、高度
1、目測距離:
向前伸直手臂豎起拇指,閉上左眼,右眼、拇指、目標形成直線,閉上右眼,睜開左眼,此時記住左眼、拇指延長直線目標右側那一點,目測那一點與目標的距離並乘以10,即你到目標的大概距離。
2、目測高度:
豎起大拇指。手臂放平目光通過指尖是與水平線的夾角約120密位,看目標高度估算出視線經過目標頂部和目標底部的兩條實現的夾角為多少密位,用密位乘以目標高度(憑經驗)即為目標距離。
目測距離的常識
看遠方物體的清晰度來目測距離,遠近不同,人的眼睛視線范圍就不同。在300米的視線范圍內,人能全部看清對方的物體。在500米的視線范圍內,人能基本看清遠方的物體。在1000米的范圍內,人能大致看清遠方物體的輪廓。超過1000米,人看到前方的物體就比較模糊。
聽遠方物體發出的聲音來目測距離,人距離前方的物體,遠近不同,所聽到的聲音也是不同的。10米之內,能清清楚楚聽到人正常說話的聲音。200米之內,能清清楚楚聽到汽車的聲音。2000米之內,能清清楚楚聽到大喇叭的聲音。2500米之內,能清清楚楚聽到槍炮聲。
Ⅱ 如何用眼和手測量距離
手臂伸直,豎器起拇指,閉起一直眼用另一隻眼將拇指與目標對成一線.再換另一隻眼,估算另一隻眼看到的拇指所在的位置與目標的距離X,則目標與自己的距離約等於(X*7.5),根據相似三角形的原理。
例:以靜止的俄制ZSU-23-4自行高炮為目標,右眼將拇指對准車頭時,左眼看到拇指距離車頭1.5倍車身,已知該車長6.5米,則X=9.75米,距離估算為9.75*7.5=73米
Ⅲ 如何用手指和眼睛測量距離
跳眼法
跳眼法指的是用手指和眼睛測距的方法,是通過估計跳眼所見實地寬度的方法進行的估略測量。是我國軍隊常用的一種估測距離的方法。通過估判被測物的尺寸大小。
結合相似性三角形原理和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可以計算出被測物離我方的大致距離。這種方法是根據兩瞳孔的間隔約為自己臂長的十分之一,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
簡介
跳眼法是中國軍隊使用的一種簡易測距方法。使用跳眼法,必須熟悉常見物體的尺寸,如:汽車的長度,人的身高,樓房的層高等等。否則無法使用跳眼法估測距離。
使用方法
第一步:水平舉起右臂,大拇指豎直向上,大臂與身體垂直
第二步:閉上左眼,通過旋轉腰部,用大拇指瞄準(遮擋住)被測物體。此時,右眼,拇指,被測物在一條線上。
第三步:閉上右眼,睜開左眼。此時,看到被測物出現在拇指左側,有一段橫向距離。估測被測物的大小。根據被測物的大小,判斷被測物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橫向距離。
第四步:將這段橫向距離乘以10,得到的就是被測物離我方的距離。
跳眼法原理
跳眼法利用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原理。
人的手臂長度為:L臂;
雙眼間距離為:L眼;
閉上右眼睜開左眼後,估算出被測物體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橫向距離為:ΔL;
被測物離我方的距離為:L。
根據相似三角形原理,有:L臂/L眼=L/ΔL
根據一般人體的比例結構,有:L臂/L眼=10:1
所以,L=10ΔL
原理如圖所示:
跳眼法原理圖解
跳眼法的局限性
根據跳眼法的原理,可以發現:要使用跳眼法,必須能夠估測出被測物體的大小(高度或寬度等),從而才能估測出被測物體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橫向距離(ΔL)。如果被測物的大小無法判斷(如:遠處不知道海拔高度的山丘等等),那麼也就無法估測出被測物離我方的距離了。另外,即使被測物的大小可以估測,跳眼法的誤差也較大,只能估算出大致的距離。
怎樣用眼睛和手指測定距離?
2014-11-06
關於現地測量距離的幾種簡易方法
目測法
目測是簡易測距的常用方法。使用目測法由於天氣、光線、角度以及觀測物體的顏色和大小等因素影響,因此會造成目測的誤差。在目測時應注意幾點會造成目標顯得近的因素(反之則顯得遠):
1.天氣晴朗,目標向陽方向(或人背陽方向觀測),物體顯得近;
2.由低向高觀察,物體顯得近;
3.距離相同,大而明顯(或獨立)的物體顯得近;開闊地或隔水面、溝、谷觀察,物體顯得近。
通常目測我們採用的是比較法與判斷法:
1、比較法:比較法就是把要測的距離與某段已知的距離相比較。如果測量距離偏長,可將要測量的距離分為幾段,分段進行比較,然後推算全長。通常可用的比較物有電線桿,房屋,行車道(單車道、雙車道、四車道都有其規定長度)。
2、判斷法:判斷法是根據目標清晰程度來判定距離。
按軍用方式以視力5.0、天氣晴好、無沙塵條件下的各距離目標清晰程度說明如下:
150-170米:衣服的鈕扣、水殼、裝備的細小部分可見。
200米:樹葉、鐵絲網的鐵絲、房頂上的瓦片可見。
250-300米:人臉五官不清但衣服顏色可分,牆壁可見縫,瓦可數清溝。
400米:人臉不清,頭肩可見。
500米:人頭肩不清,男女可分。門不見開或關,窗可見格,瓦溝條條分不清。
700米:行人邁腿可分左右,手肘分不清,瓦面成絲。
1000米:人體上下一般粗,房屋輪廓清楚,門成方塊,瓦片亂。
1500米:行人似蠕動,動作分不清,瓦面平光,窗成洞,樹干及電桿可見。
2000米:人成小黑點,行動分不清,窗是黑影門成洞。
步測法
步測是以步幅來量距離。它適用於站立點與所測點可直線通行的情況下。通常以復步(通常1.72左右個頭的人,其復步長約1.5米)為單位進行實地量測。各人的步幅大小均不同,所以步測需經常練習,掌握自己的平均步幅。量測的結果我想不必說大家也都知道了吧。步測應注意以下幾點:
1、行進時要對正所測終點,照直線行進。
2、行進時步幅要均勻。
3、遇有起伏地面時要適當調整好步幅,防止過大偏差。
相似三角形法測距
相似三角形法多用來測量河寬或其它不便通過的地形。
1.在A點選擇好B點(如求河寬,對岸為B點,其B點的選擇最好是獨立樹或獨立石或其它明顯的突出物)
2.右轉90度,步測到C點,在C點處放一石塊或插一樹枝做好記號。
3.繼續前進到D點(如果地形允許,可使DC長等於AC長。如果條件不允許,也應盡量使AC長為DC長的整倍數)
4.由D點再向右轉90度,前進,並隨時注視BC點,當行至BC延長線上的E點時即停止。此時AB的長度即為AC乘DE再除DC(如果AC等長於DC,則此時DE長即為AB長。如果AC長為DC長的整倍數,則DE乘以此倍數即為AB長。)
臂長尺測量
預先在鉛筆上(或直形物體上),以自己臂長的百分之一為一個單位,刻好一臂長尺,並注以數字。譬如你臂長為65CM,則尺上一個分劃為6.5MM。測量主要有對目標間隔/長度(或高度)已知的和未知的兩種。
1、對目標間隔/長度(或高度)已知的求距離(如已知電線桿間隔為50米,測量時注意臂長尺與電線平行)正對測量目標,用手持尺,將臂向前伸直(注意肩部不要扭曲,兩肩力求與目標平),用尺的0刻度對正目標一端,讀出另一端所對的分劃數(最好用一隻眼瞄,切勿兩眼互跳),然後即可求出距離=間隔(或高度)*100除去所測分劃數。
2、對目標間隔/長度(或高度)未知的求距離 對目標間隔/長度(或高度)的未知目標求距離需要在前後兩點分別測定目標的分劃數及前後兩點間的距離。按距離=前進(或後退)距離*小分劃除以(大分劃-小分劃)的公式求得所測目標距離。
測量BC點距離,在C點一線找兩個明顯獨立物,分別為D、E。在B點測得DE兩點間臂長尺為「大分劃」,然後後退幾十米(如二三十米)至A點,再測得DE兩點間臂長尺為「小分劃」。現在後退的距離和大小分劃的數值都已得出,依上公式即可得知BC距離。
跳眼法
跳眼法是通過估計跳眼所見實地寬度的方法進行的估略測量。根據兩瞳孔的間隔約為自己臂長的十分之一,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乘以10,即為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
測量方法:將臂向前伸直,豎起拇指,閉左眼,使右眼的視線沿拇指一側對准目標左側(基準點),頭和手保持不動,再閉右眼,使左眼視線通過拇指的同一側,並記住視線對準的實地某一點,然後目測目標左側(基準點)至該點的寬度,將些寬度乘以10,即為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
網友回答僅供參考
Ⅳ 看到別人用眼睛測距離,這是怎麼做到的啊
你說的,可能是利用相似性原理的那種吧。具體方法是:
1、伸出(直)右手臂,向上豎起右手大拇指;
2、閉上左眼,睜開右眼,讓眼光經大拇指看到你要測的目標;
3、閉上右眼,睜開左眼,讓眼光經大拇指,這時可看到你要測的目標右邊另一個參照物;
4、估計一下目標和參照物的距離,乘以十倍,就是你和目標的距離。
5、乘以十倍,是因為人的兩眼間距大約6cm,而手臂長大約60cm,利用了相似形的對應邊比例相同的原理。
6、測量的精度和經驗有關,但是,如果對面有人幫你測目標和參照物的距離,就會更加准確。
Ⅳ 怎樣用手指和眼睛測距
用手指我知道,你平時測量一下你的一紮有多長,然後到時候用手測量。用眼睛,你平時就要鍛煉自己的估計能力了。
Ⅵ 如何用肉眼觀察距離
對於較近的距離,對同一個物體,分別在兩個點上進行觀測,兩條視線與兩個點之間的連線可以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根據這個三角形頂角的大小,就可以知道這個三角形的高,也就是物體距觀察者的距離。
利用行人作參照物直接目測距離,要牢記並使用以下口訣觀察行人目測距離:「五清六不清,七空八不空,千米看勞動」。具體目測判斷的方法是:人在500米時可以通過其衣著和體態動作分清男女,在600米時就分不清男女了,所以叫「五清六不清」;人在700米行走時可以看到其邁步時兩腿形成的空間,但在800米時就看不到兩腿形成的空間了,叫「七空八不空」;人在1000米的時候只能看到坐、站和勞動彎腰等大一點的動作變化,其它就分不清了,所以人們把它總結歸納為「千米看勞動」。在2000米的時候人體只是一個小黑圓點,就什麼也分不清了。
但需要強調的是,為了防止人們視覺上的誤差,還要記住「低誤遠,高誤近」,就是說人體目標在比較低的地形上時容易誤遠,人體目標在比較高的地形上時容易誤近。
利用電線桿作參照物目測距離,村莊兩個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是50米。城鎮兩個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是100米。高壓電線兩個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是200米。微波接力塔兩塔之間的距離一般是50000米(50公里)。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距離來目測判斷你要尋找目標的距離。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電力技術的發展和電線桿的製作工藝及質量的提高,電線桿之間的間隔距離逐步加大,這是在目測距離時應該注意的。
利用眺遠法根據三角函數原理目測距離,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三角函數的原理利用人體兩眼之間的間距來進行的。大家都知道在三角函數中,知道兩點就可以求出另一點,人體兩眼之間的間距大約在0.1米(10公分)左右,當你知道前方目標的間隔(米)時,就可以利用眺遠法目測實際距離。具體方法是,向前伸直左胳膊豎起大拇指先閉上右眼,睜開左眼,順大拇指右端對准前方(左眼、大拇指、參照物三點成一線)的參照物一端,如電桿等,然後閉上左眼,睜開右眼再看大拇指右端的移動變化,判斷出這兩點的距離是多少米,再乘以10,就是這個目標的距離。當然這種方法必須經過反復的鍛煉才能提高目測距離的准確性。
利用物體形象目測距離,這種方法,主要是指目測者通過長期觀察已知距離的物體,在一年四季的視覺變化來目測判斷距離的。但是這種方法比較復雜,是作為軍人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門訓練的項目,掌握它的難度很大,一般人員不易掌握。
對於象天體這樣遠的距離需要用儀器才能確定比較准確的距離。
Ⅶ 怎麼用眼睛測量距離,詳細點
1水平端起我們的右手臂.右手握拳.立起大拇指2用右眼將大拇指的左邊與樹重疊在一條直線上3閉上右眼,再用左眼觀測大拇指左邊,會發現這個邊線離開樹一段距離4估算這段距離,將距離×10,就是大概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