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簡答題膠連式製作可摘局部義齒的全流程是什麼
1、首先復制模型,製作可摘局部義齒基托蠟型。
2、其次包埋鑄造可摘局部活動義齒支架,製作合堤和排人工牙,義齒的包埋和熱處理(充膠)。
3、最後調磨及拋光。
❷ 技術 | 全口義齒製作流程(二)
3.頜位關系記錄
排牙
1選擇人工牙
質地:塑料牙和瓷牙
形態,色澤,大小
2排牙原則
美觀原則 :恢復患者面下1/3的形態,達到面下1/3與整個面部比例協調,使人顯得年輕,給人以美感。牙列弧度要與頜弓型一致,有方圓型,尖圓型,卵圓形,上前牙的位置要襯托出上唇豐滿度,達到以下幾點:排牙要體現患者的個性,根據面型,年齡,膚色,等選牙。
組織保健功能
1)人工牙的排列要不防礙舌唇頰肌的活動,處於肌平衡位置。
2)牙合平面與鼻翼耳屏線平行,其高度位於舌側外緣最突出處,便於舌將食物送至後牙牙合面,利於義齒在功能狀態下穩定。後牙功能要盡量排在牙槽嵴頂上,使牙合力沿垂直方向傳至牙槽嵴
3)假如牙槽嵴吸收較多,要根據牙槽嵴斜坡傾斜方向調整後牙傾斜度,使牙合力盡可能以垂直方向傳至牙槽嵴,假如牙槽嵴嚴重吸收,則要求注重牙合力要最大處放在牙槽嵴最低處,減少義齒在功能狀態下的翹動。
4)前牙排列成淺覆牙合,淺覆蓋,正中牙合時前牙不接觸並在前伸及側方運動時至少有1mm范圍內,下牙沿上牙斜面自由滑動。
5)在上下牙間自由滑動時,要有平衡牙合接觸,
6)減少功能狀態下的不穩定因素,要適當降低非功能尖,如,上磨牙頰尖和下磨牙舌尖,減少研磨食物時義齒的擺動。
咀嚼功能原則
3排牙的具體方法
上前牙的排列。前牙排列的注重事項:
1)上前牙的排列要在患者口內調整合適,經患者同意
2)對上頜前突下頜後縮的患者,要適當加大覆蓋,留講說話咀嚼空間
3)對下頜前突上頜後縮的患者,要盡可能排成正常牙合或對刃牙合
4)切導以15度為宜
5)下前牙排列可在上前牙排後進行,也可在排上前牙及所有後牙後進行
上後牙的排列。後牙排列的注重事項:
1)後牙的功能尖為第一前磨牙的頰尖,上第二前磨牙的舌尖,以及上頜磨牙的近中舌尖,功能尖需要排在牙槽嵴頂連線上,並與頜的頜面窩有良好的尖窩接觸關系。
2)在任何方向水平運動時,所有非功能尖不能有咬合干擾,個別牙之間及雙側牙弓之間要有咬合平衡。
3)當牙槽嵴條件良好且上下頜關系正常時,後牙的排列無論在矢狀面還是額狀面觀均應互相平行對稱。
4)如下牙弓較短,可減數排牙,減去一個前磨牙或第二磨牙。
5)如牙槽嵴嚴重萎縮,可減數排牙,並確認咀嚼中心將牙槽嵴最低點確立為咀嚼中心,排列最大的磨牙與其上。
平衡牙合
平衡牙合:指在正中牙合及下頜前伸,側方運動等非正中牙合時,上下頜相關的牙都能同時接觸。是全口義齒與天然牙列咬合形式的主要區別。
1平衡牙合的分類:
1)正中牙合平衡:下頜在正中牙合位時上下頜人工牙間有尖窩交錯的最大面積的廣泛均勻接觸叫正中牙合平衡。
2)非正中牙合平衡:前伸牙合平衡:當下頜前伸至上下前牙相對,在滑回正中牙合位過程中前後牙都有接觸,多點接觸,三點接觸,完全接觸的前伸牙合平衡。側方牙合平衡:當下頜向一側作咬合接觸滑動運動時,兩側後牙均位側方牙合平衡。
2平衡牙合理論:五因素十定律
五因素:
1)髁導斜度:髁槽與水平面的交角,用前伸牙合關系記錄將髁道斜度轉移到牙合架上
2)切導斜度:為切導盤與水平面的交角。
3)補償曲線:雙側尖牙到第二磨牙頰尖頂相連,形成凸向下的曲線。
4)牙尖斜度或牙尖高度:當下頜作前伸運動時,下後牙頰尖的近中斜面和下後牙的遠中斜面相互摩擦相互摩擦的牙尖斜面與各自牙尖底的交角稱為牙尖斜度。
5)定位平面斜度:從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第二磨牙頰尖頂相連而成的三角平面定位平面與眶耳平面所交的角度稱為定位平面斜度。
十定律:
髁導斜度增加,補償曲線的曲度也增加。
髁導斜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
髁導斜度增加,切導斜度減小。
髁導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補償曲線曲度增加,定位平面斜度也增加。
補償曲線曲度增加,切導斜度也增加。
補償曲線曲度增加,牙尖斜度也減小。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切導斜度也增加。
定位平面斜度增加,牙尖斜度減小。
切導斜度增加,牙尖斜度也增加
全口義齒的試戴
1義齒在頜架上的檢查
檢查基托:義齒基托邊緣伸展是否適當,基托在模型上是否穩定
檢查排牙:前牙是否有正常的覆牙合覆蓋,後牙是否排列在牙槽嵴頂連線的適當位置
2義齒戴入口腔後的檢查
局部比例是否協調:側面觀,正面觀患者外形是否和諧。
檢查頜位關系:雙手放在患者顳部,反復作正中咬合動作。
檢查前牙:檢查人工牙的外形,位置,排列,及前牙與唇的關系。
檢查後牙:後牙排列是否適當,牙合平面是否在舌側緣或略低處,檢查義齒是否穩定,可用器械輕輕在下頜後牙中心窩及上頜後牙舌尖處加壓,檢查義齒是否在功能狀態下穩定。
檢查基托:邊緣是否合適,尤其是上頜後緣,下頜磨牙後墊處檢查垂直距離和發音
全口義齒的完成
1蠟型的完成
固定蠟基托在工作模型上,義齒蠟型試戴後,如使用的所暫基托,應將其與工作模型密貼,適當加蠟,保持義齒基托厚薄盡量均勻一致,邊緣厚度在2,5-3mm緩沖區加厚,伸展到移行溝內。
牙齦外形的形成:用雕刀在人工牙面呈45度角由一側牙間隙順著人工牙頸部導另一側牙間隙,雕刻出牙齦緣的外形。
磨光面外形的形成:蠟模上相當於牙齦的位置,形成牙根的長度和突度,在後牙頰舌齶面形成凹面,適應舌的活動。
義齒蠟型的擦光:將牙上多餘的蠟刮除干凈在形成蠟型時,切忌碰動牙的位置,而影響下,上頜牙的咬合關系。
2裝盒
3開盒除蠟
4填塞塑膠
5熱處理後再上牙合架檢查咬合
文章來自【茄子口腔雲】
❸ 全口義齒的製作中,失臘法裝膠煮盒的具體操作是怎樣的
這下有的我忙了手機打字這么慢!
排完牙後裝盒應該知道怎麼做吧!(要是不懂就在看到我回答後補充上)
首先你的術語用得不對,是煮(脫)蠟填膠。因為裝盒時有石膏固定,在加上牙齒的切端和『牙合』面比牙頸部大,所你根本沒必要擔心牙齒會掉下來。
第一步是煮蠟,將裝盒好的型盒放到開水裡面煮,直到有蠟浮出水面(大概十幾分鍾)。
我們裝盒時在上下型盒間要塗布一層分離劑,所以打開並不難,用雕刻刀把一團一團的蠟除去,剩下地用我們剛才煮蠟的開水去沖。最後再用干凈的開水沖一遍,以保證模型上無蠟。
第二步填膠,將調好的到達面團期的塑料填入模型上的空腔內,用螺絲旋緊,一排出多餘地塑料,再放到開水裡面煮1.5到2個小時,取出後讓其自然冷卻後開盒。
(詳細步驟明天用電腦回答你,手機打字好累!)
❹ 義齒製作流程
模型休整工藝流程(石膏組)
一、接模(檢查工作模型)
接到牙模時首先由師傅看清楚醫生的要求,以及來模的製作條件是否合格,即來模是否完好,印模是否清晰等。如有疑問請馬上送到質檢部門處理。把檢查過的模型分別放在合格區、待判定區、待檢驗區、不合格區。用鉛筆標明需要加工的牙位以避免出現做錯貨的現象。
二、工作模型的修整
用模型修整機修整底部及四周,修整後的底部至牙齦的厚度應為0.9~1.2cm。開好固位槽以增加模型與底座的結合。注意不能損壞基牙以及對應的對頜牙、能確定咬合關系及需做的游離端等重要部位。
三、上復位盒(俗稱膠盒)
在復位盒內灌滿石膏,將修整好的模型壓入。可先在固位槽的部位先填入少許石膏再壓入。待稍干時刷干凈復位盒和基牙上粘著的多餘石膏,復位盒面至整體牙齦部的距離應為6~8mm左右。
四、修整頸緣
先由部門師傅根據每位員工的技術水平進行分貨。看清楚模型基牙的肩台與牙齦的位置,用手術刀在基牙上輕刮一圈,以保證牙齦邊緣的准確,使頸緣清晰圓滑。注意:模型上的石膏小瘤應先切除,辨認出肩台與牙齦,略做修整,不允許刮至肩台位置,否則將使頸緣過長。基牙兩側的鄰牙的接觸面可以刮除0.1~0.2mm以良好的恢復冠的接觸區。橋體的處理應根據牙齦的豐滿度來確定,刮除的時候應該均勻一致。
五、倒凹的處理(俗稱扣位)
檢查該加工的基牙是否有倒凹,如果有即補石膏至垂直,至同一個就位道為止,用鉛筆將牙齒頸緣線畫出,以方便邊緣修整的准確。注意:切牙一般情況下唇側和後牙的頰側肩台上不能補石膏,否則將導緻密合度下降,影響修復效果。
六、分離模型
用0.2mm薄的U形石膏分離鋸分別沿患牙(基牙)近遠中鄰面向齦方並且與患牙(基牙)牙長軸平行的方向向下鋸開。鋸時注意模型不能太濕,以免粘鋸片,鋸縫要窄。切割時不得傷及患牙(基牙)保持垂直向切割。鋸開線在兩邊相互平行。
七、修整代型(俗稱車邊)
在畫出的頸緣線0.5mm以下,寬為3mm的范圍內用技工打磨機夾持大球鑽進行修整,修整成凹面,再用尖銳的器械將游離齦部位的石膏修去,暴露齦溝底。根據頸緣肩台的形狀及不同鑄造條件的要求,對代型的頸緣做適當的延長,以補償合金的收縮。這樣可形成清晰的牙頸線,方便蠟型的頸緣形態的製作。如果醫生沒有備出肩台的,瓷牙要留0.3~0.35mm、鋼牙可留0.3mm左右的邊緣台,要求厚薄均勻不能有鋸齒形狀。
八、塗間隙塗料(俗稱塗油)
先在頸緣部塗一層硬模水,待稍干後在離開頸緣0.5~1mm左右,由頸緣開始向合面方向均勻塗布一至兩層間隙塗料。要求整個牙冠表面塗上一層光滑、完整、均勻的間隙塗料。間隙塗料的塗布目的是補償合金鑄造時的硬固收縮,保證修復體完成後能順利就位,同時給粘固劑預留一定的間隙。
九、調整咬合
將上好復位盒的牙模檢查咬合關系,如有咬合蠟固定咬合關系的,必須先將咬蠟適當處理好後,再定咬合,上咬合前,首先將頜面的多餘石膏削去,使其不影響咬合關系,檢查復位盒的固位力是否牢固,然後用滴蠟法固定好咬合。
十、上頜架
把固位好的牙模與頜架用石膏連接起來,石膏注意做到小巧圓滑,上下不能倒置,中線對正。
十一、質檢 出貨
以上每個工序過程都不允許磨損和弄斷基牙。完成後由部門主管進行檢查是否按設計單製作、對編號、檢查咬合。同時看貨籃和牙模是否干凈。都符合要求後簽好字送往質檢部檢查合格後轉入下個部門。
蠟型設計工藝流程(蠟型組)
蠟型部是金屬烤瓷內冠和金屬全冠設計製作部門,即製作金屬烤瓷的第二個工序.
一、檢查
檢查上一個部門製作的模型是否合格,有無備件,如比色板、樁釘、咬蠟、舊牙等。檢查是否符合製作金屬烤瓷的條件,能不能按其要求進行完成,把檢查過的貨物分別放在合格區、不合格區、待判定區、帶檢驗區,有問題請速與質檢部或上一個部門進行溝通處理。
二、製作上蠟
檢查合格的貨由師傅根據每位員工的技術進行分貨。在基牙表面上塗上一層分離劑,在溫度85~95度的蠟水中浸一秒鍾,使基牙表面粘上一層均勻的黃蠟。黃辣冷卻後取出,檢查是否光滑,有無裂紋。完成後用青蠟均勻的加一層在原來的黃蠟上,蠟要保證光滑。然後在基牙舌側頸緣均勻加上一層似梯形厚約0.6mm、寬度在1.0~1.2mm的肩台。用紅蠟恢復缺牙區的基本形態然後回切使牙的各個面預留上瓷的位置,大約為1.5~1.8mm。要求蠟型不能有任何銳利的尖角存在。蠟型的厚度在前牙約為0.35~0.4mm,後牙厚度約為0.4~0.45mm。
鋼牙用紅蠟加至基牙頜面與對頜牙能接觸為止,並且恢復出牙的解剖形態,用手術刀雕刻出牙頜面的形態,前牙舌側應該做出舌面窩。咬合整體離開0.1~0.2mm,確保能拉出一到兩張咬合紙為宜。單冠的四軸面形態應准確,蠟型表面光滑無菲邊。橋體的連接應該仔細。總之,蠟型應該有一定的厚度,而且厚薄均勻,與基牙密合,而表面光滑無菲邊。注意加蠟時,蠟到溫度不宜過高,以恰好熔融為准,以免產生內應力,導致蠟型的變形。最後檢查邊緣,咬合,鄰接等。
三、安插鑄道
用2.5mm厚的蠟條在蠟型最厚最光滑的地方接插一條或兩條長度大約在4cm左右的蠟條,與牙長軸成45度角。取下蠟型時應與鑄道成相反的方向取出,取牙時候應該輕柔,以防蠟型變形、產生裂紋。
四、包埋
將取出的蠟型以圓形地放置在鑄圈的上2/2~3/5,必須擺放整齊,與傘頂相似。蠟型離膠圈邊的距離為5~7mm,一個圈不能多餘60克,即蠟型總重量必須小於6克。噴上洗蠟水清洗蠟型。包埋前用氣槍吹乾,將水與膨脹水按比例倒入攪拌杯中混合,在加入適量的包埋料中,用石膏刀快速攪拌8到10秒,再用真空攪拌機攪拌40到60秒後,勻速的把攪拌好的包埋料倒入鑄圈,可使用震盪器協助包埋。注意包埋料中的氣泡,以及比例合適。根據蠟的重量成比例包埋,如蠟型重為5克,需配包埋粉300~350克,及膨脹水70~84毫升。
五、 質檢出貨
師傅將牙模整理好,再次檢查設計單里有沒有備件,是否齊全,確定後簽字,然後送往質檢部檢查合格後轉入車金部。
車金處理工藝流程(車金組)
車金部分三組完成,即鑄造組、車金組、鋼牙組。
一、鑄造組
1、 鑄圈在室溫下凝固後至少半個小時後開始操作。在鑄圈的外表寫上用金屬的重量和標識,即修復體的類型及合金的使用量,以免在鑄造過程中出錯。
2、 焙燒溫度標准根據包埋料而定,烤瓷、鋼牙、鋼托等鎳鉻合金為950~980度,黃金為800~850度,鈦合金為900~950度。第一次的溫度為300度,升溫時間為1小時,維持30分鍾,鑄道口向下放置。第二次為最終溫度,950度時要維持30分鍾,且鑄道口向上。溫度達到以上標准後立即開始鑄造。
3、 將離心機搖3~4圈,鑄造時火焰長度在3~4厘米,合金與火尖距離在2厘米,氧氣控制在3.5~3.8巴,不能超過4巴,到金屬開始熔化成可看到耀眼的亮點並出現晃動現象時立即鑄造。注意合金應該疊放在一起,並加入少量的熔媒,促使合金熔化。熔化的溫度不能過高,否則容易導致牙體穿孔,鋼質脆化。鑄造完成後在室溫冷卻後取出鑄件噴砂。
4、 鑄造完成後把各種金屬的鑄圈分清,做好標記,鑄造後的金屬頭上不能有任何殘渣和包埋材料。打磨完成後用流水清洗干凈,回收。
二、車金組
1、 將蠟型送來的貨籃逐一按設計單進行檢查,看附件是否齊全,分別放在合格區、待判定區、待檢驗區、不合格區。
2、 將噴砂處理後的鑄件進行切割,按牙位對設計單逐個分好。確定後由師傅按員工的技術能力進行分貨製作。
3、 將內冠在基牙上進行調試,在戴牙過程中不允許磨損基牙和弄斷基牙,不能過緊或者過松,邊緣不能有短缺現象,拿起輕輕晃動是否脫落。
4、 將整個內冠都戴合適後,開始調整牙體形態、弧度、外形、長度。可參照鄰牙或者對側牙,必須考慮有足夠的上瓷空間。正常金屬標准前牙內冠完成後厚度為0.23~0.28mm,後牙為0.35~0.4mm。金屬表面保持圓滑,邊緣清晰、大小一致。肩台寬度為1~1.2mm。以上的整個過程,都不允許斷牙和損壞基牙。檢查產品、牙模、貨籃是否干凈、核實產品與設計單是否符合其要求。各工序完成,由師傅逐一檢驗確認簽單後放行。
三、鋼牙組
1、 先按設計單檢查上部門送來的貨,附件是否齊全,若附件不齊全,馬上與上部門溝通或交與生產技術部長處理。
2、 在基牙上試戴密合後裝上復位盒,把近遠中接觸區戴密合,以面接觸為宜。將咬合調整到有0.1~0.2mm的間隙,即能拉出兩張咬合紙為標准。調磨時應該注意鋼牙的厚度不能小於0.3mm。如鋼牙厚度已為0.3mm,標明要調改對頜。
3、 按蠟型設計好的形態來修整,牙形盡量參照鄰牙對側牙。長度弧形與余留牙一致,有條件者的必須將牙花和峰位做出來,牙花要參照標准模型製作。盡可能做到左右協調後再進行打磨拋光。拋光首先使用膠輪,此時應注意如果邊緣過短,以免邊緣過於鋒利把毛輪和布輪劃破。另外注意頜面不能磨的過平應有一清晰的合面,鄰接面應盡量少磨。打磨後的鋼牙應該是光滑、明亮,沒有砂眼,粗糙的痕跡,無肉眼可見的斑痕、裂紋、銳角、毛刺,殘渣等缺陷。以上這個過程,都不允許有斷牙和損壞基牙。檢查產品、牙模、貨籃是否干凈。核實產品與設計單是否符合其要求。各個工序完成後,由師傅逐一檢查確認簽單後送往質檢部門。
上瓷工藝流程(上瓷組)
一、OP組(上遮色瓷)
1、收到車金組交來的貨,按要求分別放在合格區,待判定區、待檢驗區、不合格區。然後檢查附件是否齊全,牙模是否損壞,橋體設計是否有長短,有沒有變形等技術上的問題,並且查看設計單上醫生的工作要求是否和收到的貨相符。貨籃和牙模進行清洗干凈,車金部門的粉末較多,應該去除干凈。確認沒有問題後由師傅根據每位員工的技術水平進行分貨製作。
2、檢查後的金屬橋冠用氧化鋁砂均勻地噴在金屬表面,金屬表面成均勻粗糙狀即可,噴砂後用清水沖洗後放入蒸餾水中,用超聲波清潔器清洗二到三次,然後用干凈的紙巾擦乾水分或者放入爐內烘乾。排氣預氧化時溫度應為980度,處理好的金屬不能用手接觸,預防手上的油脂引起氣泡。
3、根據製造商作業指導書程序處理,爐溫的程序參照製造商所指定的說明,每種金屬都有其特性,如有些金屬處理後需要再經過噴砂處理,有些則可以立即上底瓷(WO)處理後的金屬顏色是淺金黃色。
4、上一層遮色瓷,先用關刀調均勻後用小毛筆很薄而又均勻地塗在金屬表面,千萬不能塗太多或者太厚,否則會令金屬和遮色瓷之間產生氣泡。燒結程序參照瓷粉製造商的作業指導書的指引即可。第二層瓷才能完全的遮住金屬的顏色,這層瓷應該厚薄適中,太薄便會把金屬的灰暗色暴露出來,過厚會導致顏色偏黃或者裂紋起泡影響所要求的顏色。
5、以上工作完成後檢查產品、牙模、貨籃是否干凈,內冠不允許有多餘的遮色瓷出現。核實產品與設計單,由師傅逐一檢驗確認後簽單後放行。
二、上瓷組
上牙本質瓷時,玻璃板上的瓷粉必須分清和標色,以免弄亂。先把瓷粉和水拌成糊狀,水分不能過多也不要研磨過度,否則會影響顏色,或者出現小水泡現象。堆砌牙體形態時,應根據每顆牙齒的特徵來堆砌,把堆砌好的體瓷每份都要給師傅檢查、修改後方可堆牙釉質瓷和透明瓷。堆砌的時間越短,顏色便會越自然。長時間堆砌及拍打推壓瓷粉,都會影響顏色的自然通透度。堆砌時應該把牙堆大一些,放大約18%~25%。牙合面瓷層厚度約為1.8~2.5mm,軸面厚度約為1.0~1.2mm,預備燒結後的收縮.燒結程序參照作業指導書進行製作。由師傅檢查所有的牙齒燒結後顏色及牙體形態是否標准正確,有無鄰接過大,邊緣顯露金屬,起泡,斷裂等現象。如果沒有達到其要求的再進行一次加瓷,直到跟工作單上的要求相符合。最後檢查附件是否齊全,簽字後才可以送去車瓷部。
三、上釉
上釉是為了模仿出更加逼真的效果,用染色粉可以提高彩度或者使牙鄰面的顏色加強或者個性化。將車瓷部送過來的貨進行檢查,是否和設計單要求一致,牙模是否完整,上下是否協調,咬合關系是否良好等。確認沒有問題後,由師傅進行分貨。先用牙刷將表麵灰塵洗去,再用超聲波清洗器加蒸餾水清洗。若有要添加瓷的必須在上釉前把瓷加好。尤其應該注意鄰接面。上釉時的光油粉及各種色素不能過稀或過稠,過稀會做成沒有光澤,過稠會做成表面顏色不均勻。每份後牙必須要有頸緣及花色。上釉必須按照設計單上要求的顏色對准比色板,對比顏色時不要在光線過強或者過弱下進行,否則顏色會有偏差。按作業知道書程序進行燒結,完畢後用比色板再次對比是否一致,近遠中橋體頸緣是否缺瓷,是否光滑、明亮,有無肉眼可以看見的斑痕、裂紋、孔洞、黑點等。確認後檢查設計單上的要求是否有問題,是否附件齊全,沒有問題則可簽字後送往拋光。
車瓷形態調整工藝流程(車瓷組)
一、車瓷部檢驗員將上瓷部門送來的貨,進行逐一的檢查。看其設計單編號和模型編號是否一致,牙模和附件是否齊全等。按要求放在合格區、待判定區、待檢驗區、不合格區,由師傅根據每位員工的技術水平進行分貨。
二、先將燒結後的烤瓷牙戴在基牙上,使其密合,檢查並調整兩鄰接面,檢查橋冠是否密貼。再調整咬合關系,在有位置的情況下比原咬合關系低0.1~0.2mm,瓷的厚度必須不小於1mm,要保持顏色的准確性。必須注意不允許折斷基牙。
三、完成後的瓷牙,能與模型緊密貼合,做到上下左右協調。後牙頜面形態不完全與標准頜面形態一致,每個牙都有變化,應該注意模仿對側的形態來製作。前牙的鄰接點是有獨立性,具有模擬效果,每個牙的鄰接點應盡量向舌側移。注意軸面的外形高點及頜面的窩溝點隙。形態與原模同名牙或按要求製作。舌側瓷有明顯的分界線,形態符合生理解剖形態。完成後再使用白膠輪研磨一次,使瓷表面粗糙部分磨去,由師傅逐一堅持附件是否齊全,經檢驗合格後簽字送往上釉。
❺ 製作蠟型常用的方法不包括
研究模型的製取:精細修整模型,使其外形美觀且咬合關系穩定
顏色蠟及牙色模擬蠟:遮色蠟:遮蓋石膏模型顏色象牙色蠟:堆塑牙本質層透明蠟:製作釉質層半透明效果黃色蠟:製作暴露的牙根,牙合面染色及頸部染色等。紅色蠟:製作牙齦效果紫色蠟:溶於透明層,利用其冷色調特徵增加透明效果。黑色蠟:製作齲壞等效果。
蠟條可預先製作,其方法是 – 將碎蠟放人鍋內煮化後,倒入有熱水的搪瓷 盤中,初凝後用刀切成10cm x 6mm x 6mm 的蠟條備用。 – 也可將蠟片用電吹風機或酒精燈烘軟後,折 疊成軟蠟條使用。
蠟型製作是指牙體預備完成後製取修復體的蠟型。蠟型是用嵌體蠟或其他加熱易揮發的材料製成的鑄件雛形,用包埋材料包埋後,加熱將蠟熔化揮發,即形成鑄模腔,再將金屬熔化後澆入鑄模腔中即形成鑄件,因此,嚴格地說蠟型應稱為熔模,因為製作熔模的材料不僅僅是蠟。製作蠟型的方法一般有直接法、間接法以及間接直接法三種。
。製作蠟型的方法一般有直接法、間接法以及間接直接法三種具體怎麼製作的
直接法是直接在患者口內已預備好的牙體上製作蠟型的方法。其優點是蠟型准確,不致因取模、灌模、製作代型等操作過程誤差影響鑄件的精度。缺點是長時間在患者口內操作,患者感到不適,操作難度高。間接法將口內預備好的牙體洞型取模,並翻製成石膏模型,在石膏模型上完成蠟型的製作。優點是便於建立正確的鄰接和咬合關系。減少患者的的不適感。間接法要求模型十分准確,否則會造成鑄件的誤差
直接發1、清潔牙面及洞型,隔濕、乾燥,在牙面及洞型內均勻塗一薄層液狀石蠟。2、將嵌體蠟用微火烤軟,取適量的蠟置人洞內,壓緊,使其充滿洞內各處。3、在蠟未硬固前,囑患者做正中及非正中運動。4、用蠟刀雕出正確和合適的解剖外形。檢查蠟型與洞緣之間是否完整和密合。鄰始洞者還應注意檢查和清除鄰面懸突,以及與鄰牙的接觸關系。5、用探針插人並取出蠟型,蠟型組織面應清晰、完整。6、安插鑄道,用直徑1.2~1.5mm的鋼絲或蠟線插人或固定在蠟型適當部位。單面嵌體鑄道安置在蠟型中央。雙面嵌體安置在邊緣嵴處,三面嵌體安置在對稱的邊緣處。7、再一次檢查嵌體是否完整,將蠟型固定在蠟型座上,寫明患者姓名及日期,送交技術室製作。
二、間接法1、選一合適局部義齒托盤。2、排齦,止血,清潔預備體表面。3、選擇專用的精細印模材,如硅橡膠類等,製取工作及對頜印模。檢查印模是否清晰、完
❻ 義齒製作過程
1、印模及灌模。製作義齒首先要做的就是義齒的模型要求印模必須完整清晰。一般印模使用彈性印模材料,然後用普通石膏灌注成模型。如果鑄造固定橋和金屬烤瓷橋,那麼就需要採用雙層硅橡膠印模法取全牙牙印進行印模,用硬石膏灌模。
2、固位體製作。取集合模將初步磨光的固位體分別在各基牙上試合,要求固位體能正確與基牙頸部密合,邊緣伸展合適鄰接關系,良好咬合協調要保證沒有翹動。固位良好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集合模,但應注意固位體在印模中的位置必須正確。倒模後再根據蠟液記錄做好記錄。
3、固定義齒試合。固定假牙試合是製作義齒的最後一步,也是製作義齒最重要的一步。粘固固定假牙試合時,主要檢查橋體非金屬部分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問題加以處理後,處理方法可以進行磨光和粘固。金屬烤瓷橋在需要在接觸牙齒前試合,可以進行適當的外形修整和調整後,再上釉粘固。
❼ 假牙如何做的
口腔修復中活動假牙的製作並不復雜,但也是個精細活,需要口腔修復醫生的耐心和細心,才能製作出舒適、美觀和耐用的假牙—口腔修復體。活動假牙的製作第一步:口腔修復—鑲活動假牙前醫師首先要對余留的牙齒,牙齦黏膜、唇頰部、系帶、舌、齒槽骨、頜骨及顳下頜關節等進行全面檢查,並根據病人的口腔及全身情況,以及病人的要求和醫院的條件進行設計,決定鑲什麼假牙,並且要對基牙進行磨改調整。 活動假牙的製作第二步:基牙預備合適後進行取模,獲得病人缺牙區和基牙及基托區的印模。 活動假牙的製作第三步:在印模內灌制石膏或人造石,再翻成印模並在其結固後對模型進行修整,印模的情況與口腔內的情況是一致的。假牙就是在這個模型上進行製作的。 活動假牙的製作第四步:製作卡環和假牙的支架。卡環和支架以下不銹鋼絲制或以鑄造方法製成。而這兩種方法可以根據假牙的情況選擇使用。 活動假牙的製作第五步:在卡環完成後,則將人造牙以蠟為基底排列到缺牙間隙上,並雕出各個假牙的形態。 活動假牙的製作第六步:將假牙邊模型一起裝在特定的型盒內,隨之再將蠟基托燙化沖洗掉,使蠟的部分換成塑膠充填。接著壓緊型盒,進行熱處理,使塑膠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逐漸完成聚合、結固。 活動假牙的製作第七步:熱處理後,待型盒自然冷卻。打開型盒,取出活動假牙,對其進行調整,修改形態及初步磨光假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