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分割豬肉
你會使用刀么?賣肉這是必須的!不會切肉不要緊。古話說的好「有錢能買手指肉」--客戶指定要那兒你就切那兒,價格么你自己掌握,可以比旁人的高點、更高點。只要客戶滿意,不會耽誤你的生意的......但願幫到你
B. 豬肉一般怎樣分割
不同國家及我國的不同地方,對豬胴體的切割部位不盡相同。總體來說,一般將豬胴體切割為前腿肉、大排肉、方肉、奶脯、後腿肉和蹄膀等六個部位肉。從胴體第五、第六肋骨中間斬下,前段部位去骨的肉為前腿肌肉。從胴體腰椎與薦椎聯接處斬下,後段部位去骨的肉為後腿肌肉。胴體中段在脊椎骨下約4~6cm處平行於脊椎斬下,上部脊背部位的肉為大排肉;下部割去奶脯,去掉肋骨(肋排)的肉為方肉。前腿沿肘關節剖下的前臂部分的肉為前蹄膀。後腿沿膝關節切割下的小腿部分的肉為後蹄膀。按部位切割的豬肉分三級:
(1)一級原料肉
包括前腿肉、後腿肉和大排肉三個部分。前腿肉,又稱夾心肉。其特點是瘦肉比例高,肌肉間夾脂肪,含結締組織較多,適合做西式灌腸、配式圓腿和中式香腸等製品的原料。後腿肉,又稱臂部肉。其特點是瘦肉多,脂肪和結締組織少,是加工肉製品用途最廣的原料。可甩做加工西式灌腸、中式香腸、肉脯、中式火腿、西式火腿和鹽水火腿等製品的原料。大排肉,前至夾心肉切割線,後至後腿肉切割線。位於腰椎骨下側.呈狹長形的瘦肉稱為裡脊肉;附在脊椎骨上面呈圓柱形的肉,稱為通脊或扁擔肉,解剖學稱為背最長肌,畜牧業稱為眼肌。大排肉肉質細嫩,脂肪和結締組織很少,是質量最好的一級豬肉,可用做各類肉製品加工的原料。
(2)二級原料肉
主要包括方肉和蹄膀。方肉:又稱肋條肉、腹部肉、五花肉。其特點是瘦肉與脂肪互相間層。交錯排列,含結締組織較少。是加工醬鹵製品、臘肉和培根(西式臘肉)等肉製品的主要原料。蹄膀:又稱肘子、腱子。特點是瘦肉多,皮厚,筋多,富含膠質。可用作加工火腿和灌腸等。
(3)三級原料肉
包括頸肉、肥膘和奶脯等。頸肉:為夾心肉前端,從枕骨與第一頸椎交接處直線切下的部分。其特點是肥瘦難分,夾雜大量的結締組織、血管和淋巴結,肉質差。可用做低檔灌腸的原料。肥膘:從大排和前、後腿部位分割下來的皮下脂肪。在肉品加工上,用來切成肥膘丁,與瘦肉等成分一同構成西式灌腸和中式香腸等肉製品的肉餡。奶脯:又稱肚囊。肉質差,幾乎無瘦肉,多為泡狀疏鬆結締組織,食用價值極低。可用作提取油脂。
C. 分割豬肉正確方法
豬肉的做法方面是層出不窮,無論是哪種烹飪方式都會讓人們感覺到非常好吃,這算是一種百搭的食材,但人們在做的過程中就總感覺到自己切不好豬肉,這樣就會讓自己在烹飪的時候豬肉入不了味,若是自己想要去爆炒豬肉就最好還是切成片,片狀要相對來說薄一點,這樣就會更容易翻炒。
製作方法
1、帶皮五花肉冷水下鍋加入蔥段、薑片,花椒7、8粒,黃酒適量煮開。
2、撇凈浮沫,煮至八成熟,取出自然冷卻(筷子可插入即可)。
3、將肉切成薄片,姜、蒜切片,蔥切成斜段。
4、將青蒜的白色部分先用刀拍一下,然後全部斜切成段備用。
5、.炒鍋上火,加很少的油煸香辣椒、花椒及蔥姜。
6、下入肉片煸炒,至肉片顏色變透明,邊緣略微捲起。
7、將肉撥到鍋一邊,下入郫縣豆瓣醬(可以先剁細)炒出紅油。
8、適當的加入少許醬油或甜面醬調色,與肉片一起翻炒均勻。
9、下入青蒜,點少許料酒,糖調好味道即可出鍋。
做法二
1.選肉要精:要當天宰殺的鮮豬肉,肥四後腿二刀,瘦六寬三指,太肥則膩,太瘦則焦,太寬太窄都難成型。
2.煮肉要調味:清水煮肉,難出肉香,因此,水滾開以後,要先放入生薑(用刀拍開)、大蔥節、大蒜、花椒吊湯,等湯氣香濃,再放入洗凈的豬肉,六成熟就撈起備用,不能煮得太軟。
3.切肉要巧: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肥瘦易斷,熱的時候又燙手,下刀難以均勻,懂行的廚師,把撈起的肉放在冷水裡浸一浸,趁外冷內熱時下刀,如果有冰箱,可以把剛煮好的肉放到急凍室里兩三分鍾,這就更好切了。
4.配料要正當:豆瓣一定要正宗的郫縣豆瓣,用刀剁細,醬油要濃稠可掛瓶壁。
5.煎熬要拿準火候:掌握火候是回鍋肉的關鍵。用中火,下肉片後,即下剁細的郫縣豆瓣,混合熬炒,使豆瓣特有的色澤和味道深入肉中。火候油溫拿捏得當的師傅,能把肉片熬製成一個一個的卷窩形狀,俗稱「燈盞窩」。肉片成窩時,立即放入甜面醬、醬油少許,也可適當放幾滴料酒,放一點雞精,以增加香味和鮮味,然後,馬上加入配料,改為大火,翻炒至熟就可起鍋。
D. 分割豬肉的技巧
一般依據如下部位進行豬肉分割。
按照所處的部位不同,豬肉大體分為10種。不同部位的豬肉在脂肪含量和口感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適合不同的烹調方法。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彈子肉:位於後腿上,均為瘦肉,肉質細嫩、筋少、肌纖維短,適用於炒、煸、炸等。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E. 豬肉的分割標準是什麼
頸背肌肉(簡稱1號肉)
前腿肌肉(簡稱2號肉)
大排肌肉(簡稱3號肉)
後退肌肉(簡稱4號肉)
頸背肌肉(簡稱1號肉)指從第五、六肋骨中斬下的頸背部位肌肉;前腿肌肉(簡稱2號肉)指從第五、六肋骨中間斬下的前腿部位肌肉;大排肌肉(簡稱3號肉)指在脊椎骨下約4-6cm肋骨處平行斬下的脊背部位肌肉;後退肌肉(簡稱4號肉)指從腰椎與薦椎連接處(允許帶腰椎一節半)斬下的後腿部位肌肉。1-4號分割肉肌肉保持完整,表層脂肪修凈,肌膜不破。感官指標,色澤鮮紅或深紅、有光澤、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白色,有豬肉固有的氣味,無異味,冷凍良好,肉質緊密,有堅實感;煮沸後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團聚於表面,具特有香味
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級。
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後肘。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
1.裡脊肉
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
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3.坐臀肉
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向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4.五花肉
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
5.夾心肉
位於前腿上部,質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制餡,制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湯。
6.前排肉
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內夾肥,肉質較嫩,適於作米粉肉、燉肉用。
7.奶脯肉
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多熬油用。
8.彈子肉
位於後腿腿上,均為瘦肉,肉質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裡脊肉。
9.蹄膀
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脖子肉
又稱血脖,這塊肉肥瘦不分,肉者質差,一般多用來作餡。
11.豬頭
宜於醬、燒、煮、腌,多用來製作冷盤,其中豬耳、豬舌是下酒的好菜。
F. 永輝超市生鮮 豬肉是怎麼分割的
前膀,大排,
G. 豬肉分割師的分割方法
以前肉有百種分法,而今變成300多種
「以前,一般一頭豬只有100多種分割法。現在豬肉進價漲了,為保毛利,我們增加到了300多種分割法。」市內一家大型超市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各個超市公開的秘密。因此,各超市的肉攤,要想保證利潤,關鍵要有一個好的分割師。
「我沒算過具體有多少種分法,但分得好壞直接關繫到賺錢虧本。」姜品全為證實分割的重要性,現場分割了一個前腿:他先割下槽頭肉,去掉淋巴,清除血筋,理出排骨,割眉毛肉,分出夾心肉餡,下蓋板肉,去鏟子骨,留出帶皮夾子肉,去皮理出精瘦內餡……僅一隻前腿下來,就有40多種分割方法。其間,所含的技巧包括如何讓骨頭上少帶一些肉,如何讓瘦肉上多帶點肉皮等。
「豬肉漲價,逼著我們在分割上下功夫。」姜品全說,2011年5月1日前,豬肉進價還9.3元/500克,5月1日後進價就漲到9.7元/500克,昨日更漲到了每500克10.7元。進價漲了,零售價不得不跟著漲。前幾天還是每500克12.5元的蓋板肉,昨日已漲到13元;7.5元的鏟子骨,也漲到了8元。
他算了筆賬,他所在的超市每天要賣5頭豬的肉,如果不使用分割技巧,稍不注意每頭豬肉虧幾十元很正常。但使用了分割技巧,每頭豬按增加80元毛利計算,這家超市一天就要多賺400元。
H. 請問誰懂豬肉分割圖啊
豬肉有什麼好學的嗎/我就是做這個行業的 只是自己要把握機會去學了 就是簡單的幾個步驟 從頭往下分割就是了
滿意請採納
I. 超市豬肉分割方法步驟
有的超市會貼一張豬圖,並在圖上劃線,表明各部位名稱,豬肉則按部位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