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岩地球化學測量方法簡介及測區選擇
基岩地球化學測量也稱岩石地球化學測量,是通過系統採集基岩樣品,以了解各種化學元素在研究區二維空間上的分布特徵與規律,以達到查明區域礦產和成礦地質地球化學特徵為目的的一種勘查方法(趙倫山,1993)。
以基岩為采樣對象的區域地球化學測量,與水系沉積物、土壤地球化學測量相比,其突出的優點是樣品的地質背景明確,所得到的地球化學信息直接,能夠和樣品所代表的地質體的其他地質特徵相聯系和對應,有利於對所獲地球化學資料進行地質、地球化學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所得到的元素地球化學背景和異常在測區內均無空間位移,元素含量也未因表生作用而產生貧富變化,因而,各元素之間保持原有的共生組合關系,有利於揭示測區內元素的原生共生組合規律。因基岩地球化學測量所揭示的元素空間分布特徵和共生規律不僅可為解決測區內的基本地質問題提供有意義的地球化學信息,而且可以排除由於表生作用因素而造成的異常的多解性,為地球化學找礦提供更為直接可靠的信息。
以基岩為采樣對象的區域地球化學測量方法有其諸多優點,而另一方面,由於樣品未經表生作用的均勻化,元素在不同地質體中的含量與分布特徵往往存在突變性的差異,這就給基岩地球化學測量在采樣理論上和采樣方法技術上帶來一些問題,集中表現在采樣方法上,諸如采樣布局、采樣密度、樣品構成、樣品代表性等,進而直接影響所獲資料的整理和最終成果的獲得。
根據區域基岩地球化學測量的特點,一個合理的取樣原則就是所取樣品對不同類型地質體中元素的背景分布和因礦化引起的異常分布要有代表性,能充分揭示元素背景分布和異常分布的結構和規律,並能經濟有效地發現致礦異常。因此,對於一個具體地區的區域基岩地球化學測量工作的采樣方案,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
①區域地質構造特徵;
②區域地質演化和礦化作用的基本特徵;
③基岩出露條件。
基於以上基本條件並充分兼顧地質找礦和地質研究兩個方面,選定了本次基岩地球化學測量的重點地區(圖9-1)。該研究區內出露的火山-沉積變質岩層屬五台群柏枝岩組,主要岩石類型有(鈉長)綠泥片岩、絹雲綠泥片岩、絹雲片岩、絹英片岩以及條帶狀鐵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BIF)等,其東側有大面積花崗岩類侵入岩出露,分屬北台岩體和照山岩體,主要岩石類型為花崗片麻岩類和片麻狀鉀質花崗岩(圖9-1),區域范圍內變質地層總體呈北東向展布,地層與岩體的接觸帶也大體與地層展布方向一致;在該區中北部一帶,出露有滹沱群礫岩不整合於五台群柏枝岩組變質地層之上。該區絹雲綠泥片岩、絹雲片岩構造片理極為發育,絹雲母化、硅化較強,顯示出強烈的構造變形及退變質作用疊加改造的痕跡;而作為五台山地區金礦床(點)重要賦礦圍岩的條帶狀鐵建造層在本區亦較為發育,在空間上主要呈兩個出露帶分布(圖9-1);測區東部岩漿岩的形成也展示出了本區強烈的熱-構造事件的存在;該地區北東向含黃鐵礦電氣石鐵白雲石石英脈和含電氣石黃銅礦石英脈的產出表徵了本區區域地質演化過程中存在重要的流體活動的特點,且沿下龍宿溝—上龍宿溝一線,可見存在明顯的銅礦化現象,這些都顯示出本區具有較為有利的成礦地質背景條件。綜合以上特點,選擇本區作為基岩地球化學測量區具有代表性。
2. 古代測量時間的方法,要有簡介
1、漏壺、漏刻
一隻裝滿水的陶壺,底部流失的水就像流逝的時間,漏的水越多,代表流逝的時間越長。公元前1千多年,古埃及人就會用漏水的容器計量時間。
中國古代則用漏刻來測量時間,漏刻是由漏壺箭刻組成,漏壺里頭盛水,箭刻上的刻度用來表示時間。但漏壺漏水的速度並不穩定,滿水時,漏水較快,水快流盡時,漏水較慢。為了穩定水流速度,得多加漏壺,讓原先漏壺的水位固定。
於是東漢出現了二級漏壺,晉代出現了三級漏壺,唐代出現了四級漏壺。
2、日晷
日晷則是白天記錄時間的工具,用的是立竿見影的原理。太陽隨著時間在天空中運行,不同時間會有不同的日影,利用日影位置的變化,就可以來測量當下的時刻。
日晷又稱「日規」,是最早的計時工具之一,日晷本意是指太陽的影子,故而它的計時原理也和太陽有關,通過太陽投影的移動方向來確定並劃分時刻,由晷面和晷針組成,晷面上刻有刻度。日晷上面的刻度並不是都相同的,因為不同的緯度太陽光的照射時長不同。
因此,日晷有水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以及卯酉式日晷等等。
3、月晷
是與日晷相似,用來指示時間的工具。最基本的月晷是與日晷相同的,但只有在滿月的夜晚才能正確的顯示時間。而因為月出時間平均每天延遲48分鍾,因此假設有足夠的月光能讀出時間,滿月之後指示的時間每天平均會快48分鍾。
因此,在滿月前或後一個星期,月晷指示的時間會與實際的相差5小時又36分鍾。 比較高級的月晷會包括一張圖表,顯示如何計算以得到正確的時間,並且有轉盤可以調整經度和緯度。
4、圭表
圭表是另一種利用日影的計時工具,它被用來記錄一年的日變化。圭表是由兩根互相垂直、呈L形的石柱所構成,以正南正北方向平放在地面的稱做圭,垂直地面的稱做表。
當正午時分,太陽經過子午線的時候,會落影在圭上,日影的長短隨著一年四季有所變化,北半球夏至的時候,日影最短,冬至最長,南半球正好相反。圭表不僅可以用來制定節令,而且還可以用來在歷書中排出未來的節令,作為指導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
(2)簡介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其他測量時間的方法
1、火計時 古代中國人通過燃燒一根以固定間隔打結的濕繩子來計時。後來,人們記下了燃燒一根蠟燭或一盞油燈里的油所需的時間。
2、沙漏 沙子以均勻的速率從一個玻璃球流到另一個玻璃球。許多年來,水手們攜帶這些計時工具出海航行。
3、機械鍾(1世紀) 第一台機械鍾通過使用重物驅動轉輪,帶動指針計時。
4、鍾擺(17世紀末) 一個名叫克里斯蒂安·於讓的荷蘭人,最早發明了走時准確的鍾。這些鍾由一個鍾擺控制。相同長度的鍾擺完成每次擺動花去相同的時間。這是義大利著名科學家伽利略1637年發現的 。
5、航海鍾(1世紀)一個英國鍾表匠約翰·哈里森在1735年發明了第一台"航海天文鍾",即在海上工作的時鍾。
6、電子鍾(19世紀初)電池被用來給最早的電子鍾提供動力。今天,我們通常把這種鍾的插頭插入我們家中的電源插座。
7、石英鍾(1929年)石英是一種礦物,當電流通過它時,它每秒鍾振動32768次。今天,大多數的鍾表都有一塊石英晶體。許多鍾表使用數字代替了鍾面。
8、原子鍾(1949年)原子鍾是最精確的。這種時鍾在37萬年裡快慢誤差不會超過1秒。原子鍾以銫原子的振動為基礎,銫原子的振動速率是每秒9192631770次。
3. 測量方法的介紹
測量方法是指人們認識自然界事物的一種手段,例如:要知道某塊金屬的質量,可以用天平這種儀器來測量,而天平就是一種測量質量的方法。
4. 眼圖測量的簡介
如果示波器的整個顯示屏幕寬度為100ns,則表示在示波器的有效頻寬、取樣率及記憶體配合下,得到了100ns下的波形資料。但是,對於一個系統而言,分析這么短的時間內的信號並不具有代表性,例如信號在每一百萬位元會出現一次突波(Spike),但在這100ns時間內,突波出現的機率很小,因此會錯過某些重要的信息。如果要衡量整個系統的性能,這么短的時間內測量得到的數據顯然是不夠的。設想,如果可以以重復疊加的方式,將新的信號不斷的加入顯示屏幕中,但卻仍然記錄著前次的波形,只要累積時間夠久,就可以形成眼圖,從而可以了解到整個系統的性能,如串擾、雜訊以及其他的一些參數,為整個系統性能的改善提供依據。
分析實際眼圖,再結合理論,一個完整的眼圖應該包含從「000」到「111」的所有狀態組,且每一個狀態組發生的次數要盡量一致,否則有些信息將無法呈現在屏幕上,八種狀態形成的眼圖如下所示:
圖 眼圖形成示意圖
由上述的理論分析,結合示波器實際眼圖的生成原理,可以知道一般在示波器上觀測到的眼圖與理論分析得到的眼圖大致接近(無串擾等影響),如下所示:
圖 示波器實際觀測到的眼圖
如果這八種狀態組中缺失某種狀態,得到的眼圖會不完整,如下所示:
圖 示波器觀測到的不完整的眼圖
通過眼圖可以反映出數字系統傳輸的總體性能,可是怎麼樣才能正確的掌握其判斷方法呢?這里有必要對眼圖中所涉及到的各個參數進行定義,了解了各個參數以後,其判斷方法很簡單。
1.2 眼圖參數定義
相關的眼圖參數有很多,如眼高、眼寬、眼幅度、眼交叉比、「1」電平,「0」電平,消光比,Q因子,平均功率等,各個參數如下圖所示:
5. 中國古代怎麼測量角度的簡介大全
中國古代一般是通過尺子,來測量角度的方法來進行使用
6. 請查閱資料並說明除了水準測量外,還有哪些高程測量方法
工程測量教材中關於水準測量的方法介紹了三種:(1)水準測量;(2)全站儀三角高程測量;(3)GPS測量大地高後減去高程異常值換算成水準高程(正常高)。
7. 圖解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測量實例的介紹
《圖解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和測量實例》是2007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才家剛。
8. 工作測量法的介紹
工作測量方法主要用於工作中的績效評估流程。一般用於加工製造行業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測量,為績效評估提供准確可行的數據和模式。
9. 請詳細介紹測量河寬的方法
你從河這頭游到那一頭,記好時間,測出你每分鍾游泳的速度,河寬就能准確測量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