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禪凈雙修
這個是新浪博客上寫的一篇叫做禪凈雙修的文章,復制了轉發給你,希望對你有用。
禪凈雙修
在絕大多數人的觀念里,一提到禪,可能就會聯想到盤腿打坐,以為這樣就是禪,其實這是比較錯誤的觀念。所謂禪,達摩祖師的說法是:外不著相為禪,內不動心為定。與打坐並不相關,如果打坐坐到瞌睡連連,妄念紛飛,與禪其實相去甚遠,徒勞無功。不過打坐對於我們調身養神也有益處,可以使人比較容易把心安定下來,也是我們修行路上的助道品。在永嘉玄覺大師「證道歌」中有一段話:「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夠時時不被境界轉,能夠隨時隨地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一言一行都合乎道法自然,我們就已經達到禪的標准。這才是禪。
當我們領悟到禪的真諦,自然會對一切眾生生起悲天憫人之心,佛陀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於過去世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親人,兄弟子女等,當我們明白此理,自然會對一切眾生都生起了慈悲心。繼而發心要把眾生都度化得到佛一樣圓滿的無上智慧,這就是我們的菩提心,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發心為一切眾生修,這樣便是至臻圓滿、沒有任何瑕疵的修行。
那麼禪師呢,自然就是把禪的智慧教給別人的老師,叫做禪師,把自己具備的已經能夠洞察宇宙人生真相的這些技能教授給與自己有緣分的人,因為他們已經不會著在任何相上,所以看事情的角度非常透徹,非常人能及,不會被世間萬象所迷惑,這就是已經悟了佛知見。禪師在世間上所做的事就是行菩薩道、續佛慧命,教會更多人掌握這個真理。他們在行菩薩道的這個過程中,也在各種不同的境界上得到鍛煉、強化,如同煉金,每一次錘煉都在去掉金屬里邊的雜質,從而讓純度更純。故而自己的業障種子也在不斷被削減掉,快速的增加了成佛的資糧。所以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他方世界的大菩薩來到娑婆世界度化眾生,完成這個最後的跳級任務。但是因為娑婆世界實在太過於污穢,故很多菩薩也會經過入胎之迷,把過去世的事情忘掉了,需要以後重新修行再連接上,只有少部分大菩薩的定力才能確保入胎不迷,例如觀音彌勒之類十地以上的大菩薩。因為菩薩來此世界都是在過去生中發了菩提心要度化眾生成就佛智慧的,所以盡管迷失也少有造下惡業,無非在今生停滯不前而已,所以我們修行一定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子修行過程中厚厚的保護罩,因為有菩提心的這個保護作用,縱然我們這一世修行沒有即身成就,也會有很多的增上緣,我們在修行中才會有強勁的動力。如果我們只是為了自己解脫,自然動力會小很多,效率變得比較低下,一段時間沒有成就還有可能退轉,那就太不值了,浪費了今生得到人身的這個寶貴機會。所以華嚴經上講:忘失菩提心,等於菩薩死。忘了發菩提心,等於我們這輩子就白來了,浪費了今生的暇滿人身,所以今生就是我們的因地修行,要想後世能證到佛果,千萬千萬不要忘了發菩提心,這個是我們成佛的第一之因,請同修一定要牢記在心。
剛才講到了禪師教禪的目的,即是用我們的肉身做為工具,在利他中成就我們的法身慧命。 那麼我們學會了禪,當我們也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知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道理,是否就可以了,當然不夠,我們還要修定,這個叫做悟後起修,也叫悟後真修,因為在我們阿賴耶識還堆積存放著很多過去的業障種子,要把這些惡因都清理干凈,以免這些惡因在恰當的時機再次暴發,把我們拖入了惡道,那就很不劃算。所以我們在今生必須盡量多的清理掉我們的業障種子,才可以隨心所欲的隨意往生任一佛世界。修行時如果只是看得破,因為定力不夠,境界來了不一定能轉得掉,可能就又一次隨波逐流了。所以我們還需要鍛煉我們的定力,直到一切時一切處都不被境界轉,才算成功。比如阿難尊者就是最好的案例,雖然多聞第一,但是沒有修定,沒有定力,結果被摩登伽女的母親用先梵天咒迷惑心智,幾乎破了戒體。所以我們學禪開啟智慧時,一定再輔以修定,這就是定慧等持。 當我們學懂了禪,再去修其它任何法門,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謂磨刀不誤砍柴時,正是省心省力,優質又高效,這是絕對可以保證的。鍛煉定力的方法很多,有讀經持咒念佛打坐等等諸多法門,我們在學禪時加上持咒就是禪密雙修,念佛就叫做禪凈雙修,都是比較不錯。這里給同修推薦的是念佛法門, 這個修行方法很有特色,有兩大優點,就是教理也通了,定功也具備了,縱然沒有即身成就還有極樂世界這個好歸屬,所以說禪凈雙修是非常適合末法世代的同修修行的法門。永明延壽(阿彌陀佛化身)大師就說過:「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這實在就是對我們莫大的鼓勵,只要我們學懂了禪,就懂得去如何教授別人佛法,讓更多人破迷開悟,讓法雨滋潤無量的父母眾生,在此過程中也快速的消除掉我們的業障種子,在有生之年足以積累深厚的福報功德,大乘菩薩道就是如此給力,所以很多佛經上都講了發菩提心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麼大德都在強調:發菩提心,一心專念。就是要發一顆度化一切眾生入佛智慧的心,有同修以為,念佛就是發菩提心,這是錯誤的理解。《阿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條件是什麼?一看我們是否真能放下;二看我們是否善根福德具足。如果善根福德不具足,縱然往生,也不會是上品上生,那麼距離成佛就還有相當遙遠的一個時間,這個時間是非常的漫長,上品上生到成佛只有一步之遙。所以我們還不如用我們身體這個工具在穢土盡力的行菩薩道,讓更多人在佛法中受益,積累到我們足以上品上生極樂世界的資糧。
但是現在有很多的同修一提到禪就皺起了眉頭,覺得禪很是莫測高深,非上根利器不能得入,自己是業障深厚的凡夫,沒能力去突破這道大門,只能靠拚命念佛得度,在意識里就已經把這扇門給封閉了,結果導致自己念佛不得力,實在說有些冤枉。我想告訴同修的是,禪並不復雜,哪怕我們資質平平,只要我們肯努力的去積累福報功德,同樣有可能突破禪的大門。現在我們就來循序漸進,一步步解開禪的智慧,讓禪在生活中為我們服務,得到禪的大受用。
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我們就知道,禪師看問題的角度,已經非常接近於真理,但是因為還有肉身的包裹、阻隔的原因,還不能保證講出來的就是絕對的真理,有極少的錯漏這是可能的。我們都知道,絕對的真理就只有一個,真理是只能被發現而不能被創造。我們生生世世顛沛流離在六道輪回中,為什麼我們就沒有發現呢?那是因為我們被蒙蔽了,而那個蒙蔽我們發現真理的東西叫做『我執』,就是以我們身體為出發點,而在我們大腦產生的一系列思維做為衡量事物的標准。比如說:我的看法,我認為,我感覺等等,一百個人就有九十九種說法。而這種以個體為標准去衡量真理的方式往往是錯誤的,所以佛陀在很多經典上教導我們要破我執。當我們既不以這個身體為我,也不以我們頭腦里的一系列思維看做為我,那麼剩下的那個了了靈知就是我,才是我們真正的主人翁,而到最後,就連了了靈知這個我的概念都要破去,如同鏡子,我們就是如實的關照,而不要有鏡子的概念,這就是大圓鏡智。舉個例子:當我們走在路上,心裡沒有起任何念頭時,我們也知道抬腿邁步,身邊有車經過我們也會避讓,紅燈了也知道停下,所以我們知道這些都是我們佛性的功用。只要我們認這個了了靈知,而不是這個身體和大腦的思維為我,我們就是破了我執。然後繼續在生活中念佛持咒觀照長久保任,自然就會根塵脫落,如六祖開悟後仍在獵人隊伍中隱身十五年,即是等待根塵脫落,始出山弘法。
破了我執後的妙處是非常多的,就等於作繭自縛的人用一把剪刀剪去了纏繞在身上的繭絲,很快就會化繭成蝶。 破了我執之後我們的人生會立刻變得很灑脫,表面看雖和常人無異,實際上已經有了很多的變化,我們不再把身體和思維看做是我,不會為了身體去隨便造業而帶累和綁架我們的天真佛性。便會把身體轉變為我們借假修真的工具,在世間上努力做事服務社會大眾來打磨掉我們的業障習氣。所以禪的第一步就是教我們破我執,知道身體和頭腦的思維都是虛妄不實的,既然我們的身體和思維是如此,每一個人和其它眾生的身體也是如此,也都是因為執著於自己的身體而產生了我執。我們破了我執,就做到了無我相,當然很容易的就會做到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了。佛陀在《金剛經》上說:若見所相非相,即見如來。只要不著相,我們就見到那個讓身體起一切作用的真如佛性了,這個真如佛性在任何時候都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並不會隨著我們色身的生而生、死而死,那麼生死還有什麼可怕。那些菩薩可以隨時穿越而來度化眾生,都是完全明白佛性是本無生滅,為了踐行過去修行發的菩提心大願,圓成佛果,便會不辭辛勞的多次進入紅塵普度眾生。
很多人以為只要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了百了,這是不靠譜的,只要業障種子還在,就要清理干凈才能究竟成佛。所以我們盡量要在穢土修行到可以上品上生才算沒有白乾,因為穢土才是修行的最佳環境。正所謂大菩薩愛穢土,小菩薩愛凈土,那些大修行人都知道在娑婆世界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提升速度最快,如同發射火箭一樣,扶搖直上,都不會吝惜這個色身,盡力的弘揚佛法、續佛慧命,所以才能夠即身成就,即是此理。 我們破了我執,因為在過去生中還遺留下大量的業障習氣,還需要在生活中進一步的修行打磨掉,直到完全圓融無礙,才能夠生死自在。而修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在紅塵中發菩提心踐行四弘願,這是成就我們法身慧命最好的方法。就是說我們要把掌握的這些了生脫死的方法教給有緣分的人,讓其他人也學會離一切相才不會被命運所束縛,這樣去做就是行菩薩道。如六祖聽到五祖講解『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是恍然大悟,原來無所住就是教我們不要住一切相,既無我相,也無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生其心就是要發菩提心,要發把眾生都度入佛的智慧彼岸的心。所以我們不著一切相之後一定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要發大願救度眾生入佛智慧彼岸,這才是標准禪師的風格。如果整日價遊山玩水,吟詩作對,置父母眾生於不顧,就成了口頭禪惡空狂禪,所以開悟的人一定會不著相,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把自己掌握的知識教授給別人。如果終其一生都沒有弘法度人,基本上就是佛教里邊的啃老族敗家子,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修行人掉入這個陷阱,成了悟後迷。不但浪費了自己的大好天真佛性,又再次墮入了不得解脫的生死洪流中,所以我們應該引以為戒。 所以禪的標準定義是不著相、發菩提心、踐四宏願、行菩薩道,自古以來的大禪師都是在如此去做,他們就是撐起佛教這棟大廈的頂樑柱,他們可以在社會中扮演任何一個角色。
所以我們能做到了不著相,就應該生起菩提心,讓佛性生起無邊妙用,這才是真空妙有。不去隨緣起用,天真佛性就死到那兒了,縱然打坐可以坐到千年萬載,也如石頭土塊,得不到真實的受用。六祖開悟後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的佛性同樣可以生一萬種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這樣我們就得到大自在了,這才是修行目的。這樣便是是諸佛的法王子,能得到諸佛菩薩無窮的加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發願呢?可以每天早起後念七遍加倍咒,然後發願:弟子某等,今發願,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苦海,入佛的智慧彼岸,求諸佛憫我,加持我,早成此大願。然後我們再去做每日例行的功課,比如讀《金剛經》、持楞嚴咒、念佛號等。平時里隨時隨地把佛號提起,心念耳聞、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久之自然雜念不起,根塵脫落。這樣去修即是大乘凈土宗,又曰禪凈雙修,古大德修行得力,皆是在生時就能得到大受用,而不是等到壽終時的孤注一擲,所以我們要有信心,要學習大德認真求道的精神。然後把每日所修功德迴向一切眾生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往生凈土、共成佛道,如此去修,沒有不會成就的。
❷ 南懷瑾先生:初修禪定入門方法
南懷瑾先生:初修禪定入門方法
定慧入門,首重發心,次當修諸福德資糧,方能入道。顯密修法,各以四無量心為重,若無人大願大行,終入歧途。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吾人六根外對六塵,逐妄迷真,隨流不止,《楞嚴經》中稱謂六賊,如雲:「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今欲依禪定之力,而返還性真,亦當如世俗成事,而有藉於工具。修定工具,不待外求,即吾人六根是也。無論眼耳鼻舌身意任取何種,繫心一緣,熟練漸純,即可得初止境。但每一根塵,可產生若干差別法門,分析難盡;佛說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故雲:「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吾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今言修定入門方法,亦隨吾人根器相契者,任擇其一,為所依止。試列通常習知者數種言之,廣則應習顯密諸經論(《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圓通法門,已多匯列)。
一、眼色法門
納為二類:系緣於物,與系緣光明。緣物者,如於眼可見處,平放一物,或為佛菩薩像,或其他任何物件,但以稍能發光者為宜,而於光色選擇,亦須配合個人心理、生理。例如:神經過敏,或腦充血者,用綠色光;神經衰弱者,用紅色光;個性暴躁者,用青色柔和光體。凡此須視現實情況而定,未可執泥一端,既選定一種,即不變更,若時常變易,反為累矣。
系緣光明者,如對一小燈光(限用清油燈),或香燭光、日月星光等(催眠術家用水銀晶球光),此又納為一類;但以光對視線,稍偏為宜。此外如觀虛空,或空中自然光色,或觀明鏡,或觀水火等物光色,亦統納此類。唯鑒鏡觀形,習之純熟,未達理趣,可致神離,幸勿輕試。
若斯諸法,內外諸道通用。其在佛法,首須知為盡是權設,不過初用繫心,為入門方便耳。若執著為實,即落魔外,因心不能止於一緣,用作制止。而修定過程中,有種種差別境象,光色境中,易生幻象,或發眼通,不依明師,終為險道。而有上根利器,不即不離,於色塵境中,豁然而悟者,則非常例可拘;如睹明星,或瞥見物,即洞見本性。禪宗古德靈雲禪師,睹桃花而悟道,甚為奇特。悟後有偈曰:「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後賢有步其後塵,復頌曰:「靈雲一見不再見,紅白枝枝不著花。叵耐釣魚船上客,卻來平地摝魚蝦。」誠能如是,自非諸小法所可囿矣。
二、耳聲法門
約有內外二種。內則自作聲音,如念佛念各種經咒等;此復分為三:有大聲念、微聲念(經稱金剛念)、心聲念(經稱瑜伽念),當念此聲,即用耳根返聞其聲。初則聲聲念念,漸漸收攝,終歸於專心一念一聲,即得繫心初止。外則任緣何種音聲皆可,但最好以流水聲、瀑布聲、風吹鈴鐸聲、梵唱聲等。凡緣音聲,最易得定,《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圓通法門,獨以觀音為最,故雲:「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當初專一聲音,不沉不散。已得定矣,持此有恆,忽入寂境,於一切聲,皆不聞矣。此乃靜極境象,定相現前,經稱「靜結」,不可貪著,當離動靜二相,不住不離,證知中道,瞭然不生,則已由定而進於觀慧之域矣。慧觀聞性,非屬動靜,不斷不常,體自無生。然此猶為次第漸法,若禪宗古德,不歷階梯,一句瞭然,言下頓悟,聞聲解脫,忘其筌象者,為數至多,故禪門入道者,統皆謂觀世音法門可也。如百丈會中,有僧聞鍾聲而悟,百丈即曰:「俊哉!此乃觀音入道之門也。」他如香嚴擊竹而了,圓悟見雉飛而知聲,又若五祖演之「薰風自南來,殿角生微涼。」又如舉唐人艷體詩曰:「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等,皆於言下證入,偉域勝矣!世之修習耳根圓通者多矣,於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句下死者,亦復甚眾。縱然離外境音聲,了不相關,自能寂然入定;孰知定相現前,仍為靜境,不了自心自身,皆本來在於動靜二相之中,猶為外見。若能超越於此,可許入門矣。
三、鼻息法門
統納一類,即緣呼吸之氣也;進而呼吸細止,即謂是息。凡修氣修脈,練各種氣功數息隨息等法,皆攝此門;天台藏密二家,尤所注重。其最高法則,即為心息相依。凡思慮過多,散亂心盛者,依息緣心,易見功效,既得止已,細微體察,可見心息本來相依為命;念慮非緣息而不生,氣息以念慮而起用,氣定念寂,泊然大靜。然斯二者,皆為本性功能之用,非道體也。道家之言,有先天一氣(氣或作炁)散而為氣,聚而成形之說。一般外道,誤執氣為性命之根本,認物迷心,不知體性為用,內外之道,於是分歧。若了自性,工用日深,得心息自在之用,則歸元無二,一切皆為權法矣。
四、身觸法門
此分廣狹兩類:廣義者,如上所述諸法,莫不依身根而修,苟我無身,六根何附?狹義者,如專注想色身一處,如眉間、頂上、臍下、足心、尾閭、會陰等;或作觀想,或守氣息,修氣修脈之類,統攝於此。依身修法,易見感受、觸覺、涼暖、和軟、光滑、細澀等,不一而足。執此者,常視氣脈現象等見,以定道力之深淺,終至陷於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密宗道家,易陷此過,終不易脫法執。身見難忘,黃檗禪師嘗以為嘆。《圓覺經》雲:「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古今愚昧,同此一例,故永嘉雲:「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或曰:功未齊於諸聖,何能如此?要當借假修真,以此為方便,豈非入德之門耶?曰:苟知如此則可,唯恐迷頭認影,終難自拔耳!老子曰:「我所以有大患者,為我有身!」至哉言乎!從知禪宗古德,絕口不言氣脈者,信有以也。
五、意識法門
統攝諸類,廣繹如八萬四千,大體如《百法明門論》之所具。若上來諸法,雖有五根塵境,五識之所對攝,而五識由意識為主,如傀儡登場,中藉一線牽系。意識如統牽諸線之主力,心王為牽線之主人公,凡諸法相,無非心之所生。故一切法門,皆意識所造作也。獨指意識自性,強為規范,則觀心、止觀、參禪等法,當屬此門所攝。所謂觀心,入門之初,非指具體真心,乃謂念頭生滅之妄識心也;靜坐觀心,唯內觀返照,覓此生滅妄心,來蹤去跡,相續生滅之流頓斷,前念已滅,滅而不追,後念未生,未生不引,當體空寂;喻如香象渡河,截斷眾流,當體此境,即為「奢摩他」之止。然猶未也,此猶住空,非為究竟,當體觀有自空起,空自有立,生滅為真如之用,真如為生滅之體,不住二邊,而見中道,中亦不立,邊見舍除,即為「毗缽舍那」之觀慧。由此而止觀雙運為因,得定慧等持之果,地地上進,可證圓滿菩提。天台之學,與藏密黃教《菩提道炬論》,中觀正見等學,不出斯門也。至於參禪,初期禪宗,不立一法示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何有於斯。後代參禪,以參話頭,起疑情,做工夫,非意識而何?唯其用意識入門,而不同於他法者,即疑情之為用也。所謂疑情:非如止觀之觀心慧學,亦非百法所攝之疑。疑而曰情,實徹第八阿賴耶本識,帶質而生;此心此身,互和而凝為一,如有物橫胸,不可拔鍥,必待遇緣觸物,豁然頓破,故曰:「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矣。若「末後一句,始到牢關,把斷要津,不通凡聖」,此為踏破「毗盧」頂上,拋向「威音」那畔,千聖聚議,難措一詞,豈是思知慮得,擬議所及哉!
--南懷瑾先生《定慧初修》
❸ 禪修的步驟
1. 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凈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凈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
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❹ 禪凈雙修(一)
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
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永明延壽大師
佛陀來到娑婆世界,告訴我們本覺真心【一切俱即,一切俱非】,目的是什麼?他不可能只來告訴我們真心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弘法就結束了。
眾生都有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佛陀告訴我們本覺真心是萬能的,目的就是幫助眾生明確趨利避害的方向。如果眾生修三惡道的因和緣,就會得三惡道的顯相;如果去修凈業的因和緣,就會去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要把阿彌陀佛推薦給眾生的目的,其實是讓我們相信阿彌陀佛這位他方佛,以及極樂世界這個他方世界,都是真實存在的。在眾生沒有破煩惱和無明之前,心還是有所住的,根本做不到《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煩惱和無明的程序控制下,眾生的因地心需要一個住處,住到哪裡?要麼住在六道,繼續輪回;要麼住在化城的偏空涅槃;要麼藉助佛力住在極樂世界。眾生在成佛之前,包括等覺菩薩在內, 像《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仍要導歸極樂世界,因為從初住位菩薩到等覺菩薩,仍然住在無明裡,也做不到《金剛經》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從事上來講,極樂世界是存在的;從理上來講,極樂世界也是真心的顯相,只不過極樂凈土並不是眾生因地心的顯相,而是阿彌陀佛果地覺的顯相,是阿彌陀佛清凈本然的真心的顯相,眾生的因地心帶有煩惱和無明,不能顯相凈土,只能顯相娑婆世界的穢土,充滿了八苦和無常。眾生的因地心,要信願持名,與阿彌陀佛的願力感應,在佛力加持下才能顯相凈土。這就是凈土法門不可思議的地方,充滿煩惱和無明的因地心,卻能憑借信願持名,在佛力加持下,顯相出由果地覺才能顯相的清凈、庄嚴、平等的世界。
因地心顯相娑婆世界,果地覺顯相極樂世界。
世間法總結成功者的經驗,說「成功源於選擇,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對於修持佛法,這句話同樣正確。選擇什麼樣的修行法門,對於解脫極端重要。如果選擇了成功率極低的方法,那麼就算你再努力,繼續輪回仍然是大概率事件,一旦輪回,再得人身的概率是極低的,遇到佛法的機會也很難估計。
如果選擇了成功率高的法門,就算你不太努力,仍然有機會解脫輪回的束縛。所以選擇確確實實比努力更重要。
龍樹菩薩,即身證得歡喜地,仍然求生極樂世界。他把佛法修持的方法簡單劃分為兩類:易行道,難行道。
以自力解脫,就像螞蟻爬須彌山,難度極大,成功率很低,豎出三界,最少要破八十八品見惑和八十一品思惑。屬於難行道。
靠佛力解脫,難度小,成功率高,橫出三界,無需破見惑、思惑,直接跳出三界,進入極樂世界,得到與佛一樣的無量壽,而且能夠快速成佛。是易行道。
在學佛之初,我特別喜歡《地藏經》。主要是地藏菩薩確實有巨大加持力,幫助我和父母親解決了很多無法想像的問題。後來我才明白,如果選擇自力,真的非常艱難,而且很可能效果甚微。對於我們群里很多找不到聞性的師兄,除了清晰地告訴他們找聞性的方法,我通常還會建議他們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原因自然是通過地藏菩薩的他力加持,消除修行障礙。
如果大家感興趣,課後我們可以分享一些關於地藏菩薩的話題,尤其是他力確實解決了大量不可思議的問題,而這些問題自己根本解決不了。
由此咱們展開想像力,地藏菩薩是十地菩薩,而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以分別心來看,阿彌陀佛的加持力肯定要比地藏菩薩要大很多。
在工作當中,在生活當中,在修行當中,我們一直都在選擇。一旦選錯,你的努力有可能是白搭,甚至有可能出現越努力越糟糕的結局。後面佛陀講到,因地眾生選擇修行之根,如果選錯了,選了不圓通的根,很深的根,與圓通根相比, 速度是日劫相倍。
眾生業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因地眾生業力太重,主要表現就是八十八品見惑、八十一品思惑和四十二分無明。我們以為自己搞搞不倒單,行住坐卧全部用來努力,定要靠自力解脫,看上去自己已經使出了蠻荒之力、洪荒之力;在業力面前,可能微不足道,在佛菩薩的他力面前,可能更加微不足道。
阿彌陀佛是梵文Amitābha的音譯,A是前綴,「無」(空)的意思,mita,是「量」(有)的意思,bha是「覺」的意思,阿彌陀佛中文意思是「無量覺」。阿彌陀佛名號即中道義,一念前是空,一念後化現無量世界。此佛在因地發了48大清凈願,因此他的佛土顯相為凈業修行者所感知的極樂世界。
佛身,佛像,名號,光明,所變之共命鳥等一切諸相,皆是我們真心隨凈業之緣化現,心外無佛,心外無極樂世界。能念之心即是阿彌陀佛,所念之佛是阿彌陀佛。因地心是眾生,果地心是佛!
自力和他力:未開悟中道實相者,第六識會分別計度自力和他力二種邊論。開悟者明白自力他力雖皆是心力,實修上不妨充分藉助佛力。因為諸佛果上已圓,有無量神通力加持眾生。「眾生只求自力解脫,屬執理而廢事,成功率極低。反而是凡夫愚婦老實念佛、單純求佛力的人成功率高」(印光大師雲)。
❺ 南懷瑾教如何打坐禪修
現在世界各地都在流行靜坐,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靜坐的意義都沒有弄清楚。靜坐的目的主要是使身心學靜,而不是學座,靜是所有生命恢復本有自然規律狀態。人要增強自己生命的功能,並且活的健康長壽,那麼建議您來學習靜坐。
「靜」和「靜坐」是世界上各學派各宗教的共法,從靜坐得到定靜的境界,不屬於哪一家,所以是共法,另外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真正的佛法是不共法,和其他各宗各派都不一樣,那是無上智慧成就的大學問。
不過靜坐不一定就是學佛、修道,也不是一定要信仰任何宗教,靜坐的目的是要使自己的身心達到決對的寧靜。
靜為什麼重要呢?道家老子說過,「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這是天地間不易的原理。宇宙萬物,不管哪種生物形態,它的生、發、茂、盛,都要歸元到本身根本的蘊藏,就像草木一樣,要有根。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就是恢復自己本有的靜態生命,這個宇宙究竟是「恆動」還是「恆靜」呢?這是最高深的哲學問題,暫時不在這里討論。
中國的道家、儒家和佛家,各家的修養想要求得「入定」,「入定」是要進入某種程度的靜的專有名稱。宋代理學家主張,在靜中養其端倪,認為在靜中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能力。
西方宗教要禮拜、禱告,並且講究慧思,也要很寧靜的時候才能產生高超的智慧,這些都足以說明靜的重要。
靜坐的種類
您現在看到的是印度瑜伽術里的單腳站立,由南懷瑾先生示範,這種姿勢和釋迦牟尼佛涅槃時候的卧姿以及許多各式各樣的坐姿都是靜坐的姿勢,統計起來大約有96種之多。
在這么多姿勢當中,以坐姿勢最容易讓身心進入靜的境界,現在我們要介紹的是毗盧遮那佛的七支坐法。
毗盧遮那佛是法界體性佛,又稱為「中央佛」,佛家認為宇宙萬物總歸一體,一切眾生本性都屬於一尊佛,一切佛也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七支坐法是指這種靜坐的方式,包含有七個要點。
這種靜坐方式採取雙盤足,端容正坐的姿態,好像大家在中國廟宇里看到的端正庄嚴的菩薩像一樣,這種坐法能讓我們的身心達到靜態的最高功效,乃至超越物質與精神,超越生理與心理,得到最大的寧靜享受。
靜坐前注意事項
在介紹這種坐法以前,先要說明靜坐之前必須先注意的幾個重點。
第一,靜坐的地方該如何選擇呢?很多宗派講在靜坐的時候要面對東方,因為按照五行來看,東方屬木,是生氣方,氣都從這里生發上來;西方屬金,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是死方;北方是完全冷凍的方位,南方又太熱了,所以有些人認為打坐一定要面向東方。
另外有些宗教的人,為了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主張要面向西方。又有些道家的修行人,要坐北朝南,像當皇帝似的南面而王,南面是光明面,也屬於生旺面。
還有些人修神通的,又認為需面對北方,北方屬於不空成就佛,面對北方修法才會有效。世界上就有些對方位執著的觀念。也有些國家學了中國禪宗的末流,認為打坐一定要面壁而坐,把被背對著外面,這些都是誤解,執著的觀念,雖然都各有理由,但是都不圓滿、不究竟。
真正學靜坐,是學「靜」,而不是學「坐」,所以到處都可以靜坐,無往而不靜,無處而不靜,如果被空間、方位限制,而不能靜,坐得再好也沒有用,因為坐的目的是「靜」,靜到最後得「定」,至於得了定以後又如何呢,,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所以我們學靜坐,必須自己得定,找一個最適宜的地點,在家裡、在房間裡面,甚至在床鋪上面,都可以,最好准備一個大的坐墊和一個小的坐墊,坐墊要柔軟而平穩,並不一定要棉花墊,也可以用草做成,比如榻榻米,或者好幾層地毯堆起來,但是不能像沙發一樣柔軟而有彈性。
在沙發上打坐,坐起來軀干是傾斜的,會妨礙生理的氣血運行,還有要有蓋腿的毛巾或毯子等,兩個膝蓋頭和後頸這三點,對靜坐特別重要,一定要准備穿的衣服,遇到氣候或個人感覺氣體變化的時候,就要遮蓋兩個膝蓋頭以及兩個頸肩背部。
靜坐的地方第一個要注意的是空氣,假使開門窗,不能對著身體正面,更不能對著身體背面,空氣需要對流,但是要在座位前方使空氣左右對流,決不能夠使身體正前方和正後方的空氣對流,這是錯的。
因為靜坐的時候體溫容易降低,所以不要直接吹風,這樣會生病的。身上也一定要准備披掛的東西,就像人在睡眠中一定要蓋被子一樣,等到將來功夫到了某一步,就算脫光了裸體,在雪地里靜坐,雪都會融化,那是以後的事,不能混為一談。
第二,練習靜坐還要保持光線,與其他事項。初學靜坐的人,光線太強的地方不能坐,容易散亂,因為光線會刺激眼部神經,不得安詳,腦神經也不能安靜。
太暗的地方不能坐,容易昏沉而陷入睡眠狀態,而且有些膽子小的還會引起恐懼感,所以光線要恰到好處。什麼叫恰到好處呢?因性別、體能和年齡而有不同,要自己內醒而注意體悟的。像您現在看到的這個畫面,光線就很適合初學靜坐的人練習。
七支坐法的要點
現在我們來看看七支坐法的標准姿勢,為了讓大家看得清楚,所以南師懷瑾先生在示範動作的時候,並沒有加蓋衣服或毛巾。當您學靜坐的時候,這樣容易受風寒,請大家要特別注意。
1七支坐法的第一個要點是盤腳。
從梵文翻譯過來叫做「跏趺」,趺是腳背、後跟,把你的背後跟疊起來,叫跏趺,中國話叫「盤腳」。
盤腳分三種姿勢,雙盤是正跏趺,正坐,有人會問,右腳在外面還是左腳在外面呢?這就要先量自己的腿,一般人的兩條腿都不一樣長短,或者差一分,或者差半寸、一寸,在雙跏趺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長的那隻腳在外面就舒服。
有的人不懂,這條腿長,卻拚命搬另外一隻腿,那是不對的。另外身體柔軟功夫到家的人,兩只腳掌都可以向上反過來,就向畫的佛像一樣。西洋人學雙跏趺很容易,因為他們的腿長,就算腳掌沒有翻過來,也容易做到雙跏趺。
另外學跏趺坐一定要加坐墊,雙跏趺更要加高一點,尤其是腿部練習得不夠熟悉的人。
(南懷瑾老師設計的打坐墊)
為什麼要墊坐墊呢?尾椎骨也就是最後一塊坐骨下面,兩邊是凹進去的,空的,如果不加坐墊,平著坐著,身體整個力量就會支撐到後面去了,否則就會前傾後仰,或者左倒右斜。
這樣的姿勢身體不平衡,為了身體平衡,尾閭中正,督脈氣通,不管雙盤怎麼純熟,最好還是加一點坐墊,貼近身體正規地擺著,就會下意識去支持身體,姿勢也比較自然,就中了。
另外單跏趺右腳在下,左腳在上,叫做「如意坐」;左腳在下,右腳在上,叫做「金剛坐」,名稱為什麼有這樣的不同呢?這兩條腿一交換,氣脈就變了,左邊屬陽,右邊屬陰,右邊在下,左邊在上,負陰而抱陽;左邊在下右邊在上,負陽而抱陰,作用自然有所不同,這是根據易經的解釋。
實際上左右兩邊的神經是交叉的,金剛坐和如意坐身體的氣脈會有不同的作用,單盤最好的標準是足底心抵到膝彎,你做不到,下面一隻腳的後跟蓋不要踮起來。
如果如意坐的話,右面膝蓋頭放這里,左面的膝蓋頭剛好踮在後跟上面,身體就不正了,後跟剛好壓住腿彎,也就是下面一隻的腿彎,上面一隻也正好在腿彎,身體就比較正。
萬一初學靜坐的人,雙盤盤不起來,不妨將腿拉開,左右的幅度放寬,腿就盤起來了。如果再不行,就夾馬而坐,不過後跟千萬不要貼到大腿里頭,否則身體姿勢不正,後跟足心抵到大腿內緣,這樣就平正了。
單盤盤不起來,或者盤腿盤得酥麻,而還想靜坐的人,也可以採取其他姿勢,像獅子坐、六灶坐、仙人坐、菩薩坐和跨鶴坐等等輔助姿勢,跨鶴坐又分跪坐和交腿而坐兩種姿勢,完全看自己的需要和舒適而定。
靜坐的時候盤兩條腿有什麼重要呢?非常非常重要!人和動物不同,人的頂天立地就靠這兩條腿支柱,所以這兩條腿是氣脈、氣血和神經總匯聚的地方,尤其是臀部,關系很大,拿血脈來講,是血庫的支柱。
「精從足底生」,人的生命力由生到死,從兩條腿就可以看出來。胎兒在母體里,腿是交叉盤著的,胎兒就是靠兩條腿盤曲,才成長得快,因而生下來,還在玩兩條腿,躺在床上凈蹬腳,越長大了腿就慢慢少動了。
我們看小孩子,手還不大拿得動東西,可是一天到晚跑,到了十幾歲,到處玩、運動,青年人也喜歡東跑西跑。中年人就不不行了,坐的時候,腿要翹起來才舒服。
再老一點,翹起來還不夠,一定要蹺起來才舒服,這時候兩條腿差不多已經死亡了,可見人的一生,兩條腿是重要,如此也可看到盤腿護腿下行神經的重要。
2七支坐法第二個要點在背脊。
人老了背就馱了,一般人兩肩都是不平的,背脊骨也很容易彎,背脊骨一個一個骨節必須使它兜緊,但並不需要挺腰,而且我們的背脊骨有個弧形的線條,並不是直豎的,在腰部這里彎進去,到了臀部翹起來,背上也有點弧度,所以真要端正得像古人講的「背脊豎立如銅錢」。
尤其現在有一幫學密宗,或者日本學禪的,坐起來要勉強挺胸,把背也勉強挺直,這就犯了最大的錯誤,不但身體保養不好,還會出毛病。要順其自然,等功夫到了,自然會挺直,自然就調理正直才好。
此外有些人從小習慣養成背脊骨比一般人都彎,身體是彎曲的,勉強完全正坐,不但對健康沒有好處,還會出毛病,最好順其自然,稍加註意,比較端正就可以了。
如果長期的自己慢慢體會糾正,靜坐坐好,體型會慢慢校正過來。大家要注意,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體型是否正直都沒有絲毫感覺,注意力等於死了一半。
總之,初學靜坐要記住一個原則,背脊骨保持生理自然姿勢的直,不一定要像筷子、筆桿那樣的直,背脊並不是筷子、筆桿,所以體型不好的人,在初學靜坐的時候,要先學自然坐正,不要硬挺直而挺壞了。
那將來姿勢坐對了,氣機發動了時候,自然會突然挺起來,比塑起來的菩薩還要正,這是自然的,而不是有意的。
背脊骨豎立這個姿勢,尤其同坐墊的姿勢關系很大,所以必須要把背脊骨端正,但是不要硬把它挺直,要合乎自然法則,尤其是腰鼓這里,我們身體的骨架子,從後面胸腔的肋骨,一直下來到骨盤這里,只有一個背脊骨,這個支柱是空的。
假如故意挺胸,這個支柱可沒有力量,而且這兩邊的內臟包括腸子、腎臟等,故意挺直反而傷了腰,等到腰的氣滿了,背脊骨自然會挺得很好,所以要求身體坐直,只要從尾椎骨上來到一半,也就是夾肌這里,這些骨節一個一個地都對得很正,這就算直,不要故意挺直。
有些人學佛打坐,胸腔張開,兩個肩膀拉開,把背脊骨和腰拉得直直的,這是氣功運動,和靜坐沒有關系,而且背脊骨往往因此受傷,尤其是腰椎骨這里,一定受傷。
所以背脊骨坐直,是要先把骨架子坐好,等於練拳打樁一樣,所講的部位到頸椎骨為止,也就是到後頸這里,比較鼓出來的骨頭為止,和督脈的觀念是聯系的。
道家的術語,背上的氣脈叫做督脈,督脈是沿著背脊骨裡面的氣脈,氣脈和骨節是兩回事,在佛法里,骨頭屬於地大,氣脈即不是地大,也不是火大、水大、風大,在唯識學叫做凈色根,那是脈的作用。
3第三個要點是肩膀。
一般人打坐,肩膀往往都不對,有些圖畫所畫的佛像,肩膀部位也不對,尤其東方人喜歡把兩個肩膀向前方撾下來,這樣一撾,肺部兩邊的肋骨就閉攏了,這是很嚴重的錯誤。
有些中國畫最喜歡這樣畫,看起來叫做老僧入定,其實在生理上是違反自然的,因為這樣一來,沿背脊骨的五臟六腑統統被壓迫,這就不對了。
所以肩膀一定要拉得平,兩邊肩膀同背脊骨要平整得要像個十字架一樣,就像這樣,輕輕拉平了兩只手能放攏來結成一個圓圈,換句話說,肩膀不能向前面撾,也不能向後面拉,只要平整,然後把它松開,這些都要自己注意調整。
4第四個要點是手結定印。
七支坐法的定印是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在肚臍下面,丹田這里,也就是恥骨這里,有些學密宗的人,還特別端高,那是練武功架勢,對靜坐有妨礙的。
要把手收好,剛好放在胯骨中間,甚至在丹田下一點,兩個大拇指相對,輕輕抵到就行了,如果手指拄得很用力,那就變成練氣功了,違反靜坐原則。
有人右手在下面,左手在上面,叫做彌陀印,這個是差別名稱,同兩腳的原理一樣,左陽右陰,屬於氣脈問題,手印的姿勢很多,不止這兩個手印,暫時不加以討論。
但是法身佛的成就,毗盧遮那佛的手印就是這個大三昧印。結手印要注意,有些人上身很短,兩只手長,叫他接這個手印很苦,不知道把手放在哪裡才好。
有些人左右手長短不一樣,手印也就有偏差了,像這種情形就要注意了,可以找東西或毛巾墊在手下,至於手長的人,宜結金剛拳印,放在膝蓋頭上,或者用道家所謂的五心朝天方式,也就是手心、腳心、頭頂心向上,仰著也可以,但是效果就不如大三昧印了。
但是各有各的作用,比如夏天天氣熱,不妨把拳放開,這樣結的印叫做「說法印」,冬天的時候就可以把手合龍,氣也比較容易歸元,有的時候靜坐會碰到一些境界,心中感到畏懼就可以結金剛印了。
手印有很多種,比如道家有一種手印叫做掐子午,五指相錯,掐在子午的位置,一貫道也用這種手印,同時這也是佛家的手印,北方不空如來的另一種手印,道理是陰陽交齊。
介紹到這里,也許有的人會問,為什麼跏趺坐法一定要兩腿夾足交盤,手結定印呢?因為人體以背脊骨為中心,背脊骨上來有中樞神經,督脈系統,全身的血管神經,是左右交叉,我們的生命能量天天都放射出去,向外走。
現在科學儀器已經可以照出人體的光,這個光能也是左右一叉向外輻射出去,所以打坐的姿勢是兩邊合攏起來,像一朵花一樣。
自己本身的電能、光能循環交流,所以坐著和站著的光絕對兩樣,七支坐法的姿勢一擺,所有的電能、光能自己收回,而自己本身左陽右陰,陰陽交媾,自己交,所以我們對七支坐法的姿勢一定要研究好。
5第五個要點,頭要正。
頭太低,變成這樣,就不對了,頭太仰變成這樣也不對了,所以頭一定要擺正。
現在教大家一種調整姿勢的方法,就是坐下去把身體趴著,完全趴平,這樣背脊骨就拉平了,然後以背脊骨為中心,慢慢地起來,背脊骨就擺正了。
姿勢坐好了松下去,然後把腦袋勾下去,對准頜骨,勾得很緊,然後沿著頸骨立正起來,這樣頭就擺正了。
盡管調正了,到了坐得不舒服的時候,又會慢慢歪過來,自己都不知道,因為人體多半都不是完全正的,所以身體要坐得標准,就看頭。
頭擺的正對頸部,尤其頸部這兩根靜脈管最重要,心臟把血液送到腦部,就是通過這兩根動脈管,血壓高或者思想多,生氣的時候,這兩根動脈管會暴出來,所以打坐一定要把頸部擺好,輕輕壓住兩根動脈管,怎麼樣才叫壓住呢?
用剛才我介紹的方法,把頭擺正,它自然就壓住了,這樣血液輸送到腦部的力量,就緩慢下來,心臟負擔也減輕了,打坐姿勢對了,輕鬆了,自然就慈悲喜舍,面帶喜氣,那是自然的,不是裝的。
6第六個要點是舌抵上顎。
現代醫學主張有胃病的人,多咽口水,道家則吃自己的口水叫做「玉液還丹」,更高明的是打坐坐好了,頭頂會感到清涼,咽喉就有甜的口水,甘露水出來,細細咽下去走咽喉到胃,通丹田,這叫做「津液還丹」,不但可以治胃病,還可以調和荷爾蒙。
按照中國古代醫學的劃分,人體背上是督脈,督脈上來由舌頭抵到上顎,也就是嘴巴張開,上顎有個穴道,從這里通到前腦,叫上顎闋穴道。
(舌抵上齶)
如果打坐坐到入定的時候,氣住脈停,舌頭就會立起來,接住兩個鼻孔裡面的上咽喉,這時候,呼吸就不靠鼻子,而靠腦呼吸,緩慢出入,這樣身體是個完整的生命,比嬰兒還要完整。
人老了舌頭會向外伸,白痴也是這樣,這是自律神經失調。修道人口水都是向內吸的,因為口水是很好的液體,也是荷爾蒙,如果打坐坐得好,自己會聞到身體里的液體都是香的,這是功夫做得好,真正究竟了,身體整個都轉變過來。
所以大家試試看,舌頭用力縮回,身體會感到特別充實。將來靜坐坐好了,舌頭自己向上頂,這里的氣脈就圓滿了,這是正入定的大圓滿。
所以我們看氣脈通的人下顎必定圓滿,舌頂上顎就有這個作用,接到腦下體荷爾蒙的下降,再接到甲狀腺的荷爾蒙。
7第七個要點是眼神半開半閉。
按照古代規定,眼睛要像初生嬰兒的眼睛,只有一條縫,在道家叫做「含光渦漠」,含光包括外光及內光,乃至自己的神光,不外露,打坐到某一個境界,自然就充滿了,眼睛閉也閉不住,就會含光渦漠,可是也不是張開。
你看畫的菩薩像,就是含光渦漠,可以看到一點眼珠子,這是正像。不過現代人的眼睛用得多,初學靜坐最好還是閉上眼睛,可是眼珠子還是要正,不要掉下來,你試試看,把眼睛閉上,眼珠向下掛,就變成昏沉境界了。
眼睛張開,就容易變成散亂境界,所以最好是眼睛閉著,眼珠子還是正的,靜靜地定住。關於眼珠的道理很多,不要左右分開,也不要斗雞眼,更不要凝視,要很靜。
以上是七支坐法的要點,最重要的是腳、背、肩,手、頭、舌、眼。
這幾個重點部位的姿勢都坐好了,臉上肌肉放鬆,怎麼放鬆呢?要面帶微笑,但是不是笑,而是由嘴角開始,讓臉上的肌肉鬆開,尤其中國人始終臉上肌肉不松,容易綳緊面孔,這種神經和細胞都很緊張,臉部神經松開,前後腦神經跟著松開,才寧靜得下來,希望大家都能養成習慣,使每一位學習靜坐的人,都有一張慈悲喜樂的面孔。
在靜坐下坐以後,讓我們掌心相對,兩只手掌互相揉搓,使掌心發熱,在臉上由下往上,按摩幾下,從太陽穴繞過耳後,重復的做。同時由中指沿著眼窩按摩,接著揉搓鼻翼,按摩到舒服為止。
接著是放鬆雙腿,適當地按摩、敲擊大腿和小腿,接著兩腳伸直,腳尖內拗,兩腳轉圓圈,兩腳腳跟靠打,疏鬆兩腳關節之後,人稍微向外靠,並以手肘的另一支撐,雙腳彎曲,兩腳腳跟輪流拉直,往外蹬出,這些動作可以幫助血液循環,使我們打坐之後不至於受到風寒。
❻ 如何叫禪凈雙修[佛教]
就是禪宗與凈土宗一起修;
無論修習哪一宗,其目的都是成佛度眾生,如果把目標比喻為山頂,那麼宗就相當於上山的路,每一條路都可以上山,然而,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選擇,身體弱的人,走平緩一些的路,身體好的走便捷一些的路,但是,有沒有人可以同時走兩條路呢,怎麼走呢!
禪宗要求根性非常好的人,有累世所積之智慧,方能有所證悟,也就是說,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備修習禪宗的條件。
凈土宗是以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為往生目標,靠佛的願力,帶業往生,繼續修行;而往生的條件是一心清凈,不再貪戀輪回,這樣的標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達到的。
兩個宗派,說起來容易,實修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若能一生持其一宗,決定成就,為何還要多此一舉,混在一起搞所謂雙修呢。
法應廣聞,學要專修。由於其他宗派對個人的要求較高,所以有許多修行其它宗派的人,在即將去世前,覺得所修宗派難有成就,轉而修習凈土,因其往生之念清凈,所以,多能實現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成後,再倒駕慈航,普度眾生,這是轉到凈土,而非雙修。
❼ 好多人講要禪凈雙修,是啥意思啊咋用啊
以念佛為媒介進入禪定境界。一個勁地念佛很有可能只能到達無念無想的境界,不再進步,其實也是天界之一,比如無煩天,那是不究竟地。但是單純的禪修也有可能進入這個境界。或許當初提倡禪凈雙修的人就是想通過雙修來避免這種止步不前的情況出現。但,這不是必需的,而且也保證就能避免,總歸也是一種選擇。所以,自己知道停在那個境界不夠好是關鍵。
❽ 怎樣做到禪凈雙修
雙修,不是同時並行,二者入手不同,若一起並行,勢必相損相破。專一念佛求生凈土,此為凈,念佛念念一心不亂,乃至念而無念,此為禪,不是一個念佛一個坐禪,那樣的話禪是禪,凈是凈,並不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