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孫犁《風雲初記》在寫作手法上有哪些特點
長篇小說《風雲初記》以滹沱河沿岸的兩個村莊——子午鎮和五龍堂為背景,展現了「七七」事變後,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組織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的壯麗畫卷。小說圍繞著高、吳、田、蔣四姓五家在抗戰初期的生活史和變化史;細致地勾勒了冀中平原各階級和各階層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通過他們對於抗戰的不同態度,展現了那個時期關於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的極為復雜而壯觀的一頁。作者沒有把生活簡單化,這里既寫了農民群眾保家衛國,堅決抗戰的積極性,也寫了在抗戰這個問題上地主階級內部的分化;既寫了春兒、芒種等年青一代農村兒女在民族自衛戰爭中的茁壯成長,也寫了象李佩鍾那樣的從雙重封建家庭(婆家和娘家都是地主)內部反叛出來的、性格較為復雜的革命知識分子。即使對反面人物,作者也沒有做直線式的簡單化處理,而是寫了他們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問題上的態度變化,如俗兒,就是這樣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人物:在抗日風暴剛剛掀起的時候,她曾在一定程度上擁護抗戰,後來終因積習難改,又追隨她的男人高疤走向了破壞抗戰的道路。這些地方,反映了作者一向嚴謹的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使得他這部小說所反映的內容,真正呈現著生活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多彩的色調。正因為這樣,小說雖然題名為《風雲初記》,暫時還沒有出現宏偉的斗爭場面,但卻已經彤雲密布,危機四伏,使讀者從小說所提示的錯綜紛紜的矛盾線索中,洞見了那更大的革命風暴的即將到來。
作者是一位散文大家,又是一位長於抒情的藝術能手,一方面,它常常閃現著詩所特有的語言、旋律和意境,另一方面,又顯示著散文的自然、流暢與舒捲自如的特色。作者確實具有了幾副筆墨:「既能以金鉦羯鼓寫風雲變色的壯麗,也能用錦瑟銀箏傳花前月下的清雅」。「他的小說好象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絕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這些評論,正說明了這部小說的最主要的藝術特色。
⑵ 孫犁的小說語言清新自然,結構洗練,被稱為「---------------------」
孫犁的小說語言親信自然,結構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說),創作風格被稱為(荷花澱派)
⑶ 孫犁小說的語言特點
孫犁小說語言清新自然、樸素洗練,被稱為「詩體小說」。
用散文詩的語言來寫小說,是孫犁創作的又一個特點。這就使他的小說帶有濃郁的抒情味道。
語言簡潔、優美,富於詩情畫意。大家常喜歡用「詩的語言」來概括孫犁的作品的語言。孫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詩意,並善於運用飽含詩情的筆觸來表現它。不論是對話,還是敘述、描寫,用的哪怕是最通俗的口語,都能像詩句一樣優雅。
⑷ 簡述孫犁小說創作的基本風格
孫犁小說的獨特風格在於:
(1)善於營造環境氣氛,敘述不起眼的小事。
(2)作品語言明快、平實,講求一種靈性、恬淡的美。意境雖不一定深遠,但作品讀起來清新雋永。
這也是孫犁乃至「荷花澱」派作品的一貫風格。
⑸ 誰能用論文形式幫我寫一篇《孫犁的小說風格》論文
孫犁的小說風格
寄風雲變幻於詩情畫意,是孫犁「自己一貫的風格」。在革命歷史題材小說的形成和發展中,由通訊和故事衍生而來的小說一直看重對於事件和故事的質朴敘述,孫犁的不少作品也不例外。但真正形成他個人風格的,則是在延安時期創作的《蘆花盪》、《荷花澱》等,正是這類作品開了將革命斗爭生活詩意化的先聲。孫犁早年受到歐洲文學的影響,讀過普希金、梅里美、果戈理和高爾基的短篇小說,他說「我喜歡他們作品裡那股浪漫氣息,詩一樣的調子,和對美的追求。」到了晚年他還回憶自己少年時「也很喜好這種手法,以為兼小說與詩歌為一體,實便於情感的抒發盡致」。孫犁的抒情浪漫風格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對民間鄉土的熱戀
為了便於個人「情感的抒發盡致」,孫犁更多的是根據自己的喜愛和偏好來選擇描寫對象,而並非以是否「重大」為唯一準繩。因此在他敘述抗日戰爭時代風雲的小說中,正面敘述的往往不是炮火硝煙、刀光血影,而更多的是戰爭背景下抗日軍民和社會各階層人士的生活方式、人際關系、心理和情感變化等,其著眼點始終放在民間的鄉土中國如何對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作出自己的回應。他的藝術處理方式不是將革命斗爭史詩化、戲劇化,而是將其日常化、鄉土化。在《荷花澱》中,「妻子送郎上戰場」這樣一個解放區文學中習見的主題,被作家表現得極富人倫情感:小家庭院的溫馨、中國婦女的忠貞、青年夫妻間的恩愛。而這一切一頭系結著白洋淀的風物人情,一頭升華到民族大義的神聖情感,開創了納「革命」主題於鄉土文學的先例。
出現在孫犁作品中的人物也大多帶有濃郁的民間鄉土生活氣息。如《風雲初記》中單純、熱情的春兒,憨厚、質朴的芒種,耿直、剛毅的高四海,厚道、樂觀的長工老溫,聰明又有幾分迂執的民間藝人變吉等;反面人物也不是臉譜化的,如蔣俗兒渾似一個俏麗的盪婦加潑婦,高疤整個兒就是江湖上的土匪兼兵痞,老蔣是個傍著有錢人謀食的二流子,田大瞎子則是鄉間精於算計的土財主。這形形色色的人物構成了鄉土中國的社會基礎,他們之間的錯綜關系既表現出傳統的人倫關系和人倫情感,又在抗日戰爭這個特殊的年代注入了新鮮的歷史內涵。作家以這種方式寄寓了自己對這片土地、對這里的人民的深切眷戀、深厚情感和深情贊頌。
對純美和詩意的追求 作為一位在革命隊伍中成長起來的作家,孫犁自然是滿腔熱忱地謳歌革命戰爭如何促成了民眾的覺悟提高和精神解放,但作為一位執著眷戀於鄉土鄉親和鄉情的作家,孫犁也斷難割捨那些悠久、厚重、美好的民風民情民俗。於是革命戰爭在孫犁的作品成為充分展示民風之淳樸、民情之濃馥、民俗之溫馨的「典型環境」,被突現出來的並不是戰爭本身,而是在戰爭背景下還能頑強維持和保存下來的鄉土之美、人情之美。孫犁說自己「看到真善美的極致,我寫了一些東西。看到邪惡的極致,我不願意寫」,他看重的是對純美的追求。早在《荷花澱》中孫犁就把戰爭中的鄉土之美、人情之美凝縮在女人月下編葦席的院落場景中,在《囑咐》中,水生媳婦的美好形象和心靈在駕冰床子送丈夫重上征途的細節中有所延伸。在《風雲初記》中,給人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堤埝紡織、叼草縫衣、瓜棚夜話、沙岡送別等場景,這些日常化的人情風習,在戰爭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溫馨,也就愈發值得懷念和和富於詩意。在他看來,戰爭造就的特殊環境不僅會使那些司空見慣的人和事顯出格外美好的一面,而且因為它打破了常規的約束,而暴露出平時難得一見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婚姻》這篇不為人注意的小說中,作家告訴讀者,「戰爭使人忘記了祖宗的封建禮法」,於是「愛情在一種特殊殘酷的環境里,以一種非常熱烈的狀態形成了」。這也可以視為《風雲初記》中若干愛情故事的注腳:春兒和芒種的赤誠的愛,秋分對高慶山忠貞的愛,李佩鍾對高慶山含蓄的愛,老溫對寡婦孤獨無靠而相濡以沫的愛等等,都因戰爭的緣故而提純、提升,顯得那麼明朗而健康。鄉土風情和愛情故事使得孫犁的作品成為革命歷史題材小說中難得一見的「戰爭田園詩」和「戰地浪漫曲」,在藝術上則如茅盾所說,「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
多種抒情手法的運用
為了以詩意的方式表現對純美的鄉土風物、純朴的人際關系、純厚的人倫情感、純真的童年生活的深切眷戀和嚮往,孫犁的小說採用了多種抒情方式:
直抒
即直接吐露,直抒胸臆。在孫犁的作品中,常用於開篇、插於其間,或者用於結尾,是作家自我情感和主觀感受的直接表達,往往與議論結合在一起。如《碑》的末尾:「那渾黃的水,那捲走白沙又鋪下肥土的河,長年不息的流,永遠叫的是一個聲音,固執的聲音,百折不回的聲音。站立在河邊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紀念碑。」《吳召兒》敘說的是「在阜平三將台小村莊我的一段親身經歷」,作品的開篇「得勝回頭」和結尾「聯想」是直抒的典型的例子。《山地回憶》的開頭,雖然不是獨立抒情,似在敘事,但也是以一事勾起懷念、眷戀之情,然後展開故事。
移置
即作家把自己主觀的情緒感受情感放到人物身上,借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或行為表達出來,亦即「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己心中之塊壘」。如在《囑咐》中,離開故鄉八年的水生回到家中面對妻子時:「他望著她身上那自紡自織的棉衣和屋裡的陳設。不論是人的身上,人的心裡,都表現出的是叫一種深藏的志氣支撐,闖過了無數艱難的關口。」這是將作家的感受移置給人物來表現。在《鐵木前傳》中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如通過九兒的冥想來表現作家對家鄉和童年生活的懷念。
投射
即把作者的主觀情緒投射到被描寫、被表現的事物上,使被描寫的對象著上強烈的主觀色彩;或者由對物的描寫牽引出主觀的情感,再以主觀情感來渲染對物的描寫。這也如古人所說:「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如在《鍾》中為表現村民抗敵的頑強意志,作家寫了一棵小榆樹:「廣場前面長起一棵枝葉茂盛的小榆樹,這棵小樹向南伸出一個枝幹,它頑強的伸出又固執的微微向上,好像是專為懸掛什麼東西的。」孫犁作品中寫景寫物多用這種方式。
多種抒情方式的運用,使孫犁小說中經常出現情景交融、詩意綿綿的優美畫面。如《風雲初記》中的這段文字,堪稱孫犁抒情性文字的經典段落:
這時候,春兒躺在自己家裡炕頭上,睡得很香甜,並不知道在這樣的夜深,會有人想念她。她也聽不見身邊的姐姐長久的翻身,和夢里熱情的喃喃。養在窗外葫蘆架上的一隻嫩綠的蟈蟈兒吸飽了露水,叫得正高興;葫蘆沉重的下垂,遍體生著象嬰兒嫩皮上的茸毛,露水穿過茸毛滴落。架上面,一朵寬大的白花,挺著長長的箭,向著天空開放了。蟈蟈兒叫著,慢慢爬到那裡去。
⑹ 孫犁小說有____小說之稱特點是_______和_______相結合
「詩體小說」 革命現實主義 浪漫主義
描寫、鋪陳、誇飾
賦是介於詩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學樣式
⑺ 孫犁小說的主要特點
孫犁一生筆耕不輟,是中國解放區文藝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眾多經典性的作品,描繪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一幅幅壯麗、清新的文學畫圖。被認為是著名文學流派「荷花澱派」的創立者.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體的創新,藝術風格的鮮明和爐火純青,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影響。 他的作品有:淡雅疏朗的詩情畫意與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的完美結合。
⑻ 孫犁的山地回憶里哪些地方運用了簡筆或是繁筆
《山地回憶》是孫犁小說代表作之一。它用第一人稱回憶的筆法,扣住一個小物件——一雙襪子展開故事,通過河邊「爭吵」、販棗、買機等生活片斷,從中也體現了孫犁小說以小見大,讓「細枝末節」放射出時代光芒的特點。小說顯得情濃意深,耐人尋味,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情韻,具有詩的意境。
⑼ 孫犁散文小說筆法的採用有什麼特色
對真善美的刻意追求,是新時期孫犁散文的主要特色,也是他一貫的美學追求。他認為「文學的職責是反映現實中的美和善的。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都是這樣」。這在早期的創作中就有充分的體現。但是相對於荷花澱「單純的明麗與溫馨」,晚年的孫犁對美的認識更加成熟和富有深度,對筆下所表現出來的美好的人事所傾注的情感也更加強烈,更加沉重,更多地給人以壓抑和蒼涼之感。比如在《亡人逸事》、《保定舊事》、《鄉里舊聞》這樣的篇章里,雖然同早期作品一樣回顧的仍是凡人小事,但透過如詩如畫的敘述,很快就能感覺出這些作品所描寫的人、事隱含著悲劇的氣氛,作者所流露的感情亦不是早期的愉快與喜悅,而是深深的感傷與無奈。而且,作者描寫的人物多是「平凡的人,普通的戰士,並不是什麼高大的形象,絕對化了的人」。因此,這類散文在真實地懷念友人的長處時,不誇飾、不溢美,種種感慨和情懷融化在看似輕描淡寫的小事中,字里行間透出真切厚重、質朴純真的特色。此外,與早期作品中較少描寫美的對立面不同,孫犁晚年的散文開始了對那些現實生活中破壞美、扼殺美的丑惡事物無情的揭示。比如,在《小d》、《雞缸》、《馮前》等篇中,小d、大雜院的門房老錢、憑著察言觀色爬上總編寶座的馮前等平庸的小人物一個個「風雲際會」,在作者的眼前表演了一幕幕人性變異的話劇:或前恭後倨,或自我作踐,或小人得志。作者「在無數事實面前,摒棄了只信人性善的偏頗,兼信了性惡論」,從而用犀利的筆鋒憤怒地撕開了他們各種各樣的偽裝,露出其毫無價值或價值虛妄的本質。當然,揭露醜,並不意味著對美的失信,相反,正由於認識到丑的可憎與可怕,孫犁對美的追求與捍衛才愈益堅決與執著。所以,在作品中,我們看到孫犁將丑與美並立起來寫,其目的就是讓「美」在這些丑惡事物的映襯下,更見尊嚴,更顯崇高。可以說,孫犁直到晚年都一直是個不折不扣的唯美主義者。孫犁散文的一大特色是小說筆法的採用。前文提到的《小d》、《亡人逸事》等很多作品就是以「小說」名義發表的,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仍應屬散文范疇。小說藝術特色在孫犁散文中主要表現為:一、從述事轉向立人,注重刻畫散文的中心人物,塑造人物性格;二、借用了小說中的人物表現手法,常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對話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段。三、結構上模仿《聊齋志異》體式,先敘正文,正文結束後再由作者直接站出來對作品中所寫的人事做一番評論,這種「異史氏日」的做法與一般的抒情敘事散文直接切人人心的審美方式不同,易產生一種別有風味的「間離效果」。
⑽ 孫犁的小說有什麼特色
孫犁的小說善於在濃郁的地方風情的背景上展示人性;將時代風雲與北方農民革命的自覺性和解放精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人物鮮活清新;不以情節曲折見長,卻以極儉省的筆墨,抒發濃郁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