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評價測量方法

評價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7 16:15:10

1. 研究教學評價與測量的方法有什麼意義

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教育測量與評價是教育科學體系中極其重要的學科之一。這是因為,教育測量與評價科學理論不僅在教育教學及教育管理等實際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而且在社會各個領域的人才選拔與評價過程中也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所以,了解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學科地位和作用,反思我國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學科建設和學科地位之現狀,對學習教育測量與評價這門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教育測量與評價是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三大領域之一

20世紀教育科學研究發展迅速,形成一個龐大的教育科學體系。在教育科學體系中,有許多已經形成研究對象相對明確、研究內容相對獨立、研究成果已相對完整的學科分支。這些學科分支主要有教育學、教學論、課程論、教育心理學、 教育史、比較教育、教育統計學、教育測量學、 教育評價學、 教育管理學、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教育經濟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實驗設計、教育技術學、教育評估與督導、教育生態學等。在課程設置與學科建設中,教育測量與評價既可看成是教育測量學與教育評價學內容的整合並側重於教育測量的一門綜合性教育課程,又可以看成是一個兼容了教育統計、教育測量、心理測量、教育評價、教育評估、教育督導甚至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等在內容的學科群。因此,教育測量與評價在教育科學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教育科學體系中帶有綜合性、技術性、實踐性、應用性等特徵的應用性學科,是人們依據教育基礎理論和教育規律來指導教育實踐通常所依賴的技藝與方法,它對體現教育科學學科的價值在許多方面起著「代言人」的特殊作用。
綜觀當今世界許多發達國家,教育基本理論研究、教育測量與評價科學研究以及教育發展理論研究已成為現代教育科學研究的三大領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研究和實踐也取得一定的進展。教育統計、教育測量、心理測量、教育評價等課程得到恢復和一定的重視。 為了盡快縮短與國外的差距,我國有關部門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辦法,了解國外的科學發展動態,翻譯與編寫了一些教科書,以適應高校教學與科研的迫切需要。與此時,在老一輩專家的帶領下以及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國內一批教學與科研人員大力開展考試學、教育測量、心理測量、教育評估、教育評價、教育統計學的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成立了全國性的教育統計與測量、心理測驗、教育評價、考試學、人才測評等學術團體;國家及地方政府紛紛建立有關考試機構;創辦多種期刊雜志, 如《中國考試》、《中國高校招生考試》、 《考試、目標、評價》、 《考試研究》、《教育評價》、《中國高等教育評估》、《教育督導與評估》、《教育統計與測驗》、《考試報》、《自學考試雜志》等;促進我國教育測量、教育評價、教育評估、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各類資格證書考試的理論研究與實際工作的發展,體現了「教育測量與評價」學科重要的社會價值和應用領域。
然而,從我國教育科學學科專業建設、學位點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應該說,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理論研究還不能適應我國教育實踐的需要。許多人對教育測量與評價學科重要性的認識還不到位。特別在教育學科分類和有關學位專業目錄中,找不到教育測量與評價學科的名稱。這與國外的情況很不一致,值得人們深思。

二、教育測量與評價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測量與評價在教育系統中的作用

教育本身是一個系統。所謂系統,指的是具有一定目的、有輸入和輸出的、且具有反饋功能的有秩序的整體結構。在教育系統中,學校、教師、學生、教育方案、課程、教材、教學訓練、考試評價等都是這個系統的組成部分。顯然,我們期待教育方案、課程、教學等都能給學生帶來某種變化,但不是說所有的教育方案、課程、教學都同樣有效地改變學生,也不是所有的學習者會按同樣的方式發生變化或有同樣的變化程度。因此,當我們根據教育目標和計劃, 把教育方案、課程、教學等因素(輸入條件)作用於學生身上後,需參照教育目標和計劃,對教育效果(輸出)及其輸入條件的妥當性予以測量評估、價值分析和判斷。然後,把這一測量與評價過程所獲得的信息反饋給教育者、學習者以及有關教育決策者,以便改進教育的策略與方案,更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可以想見,在教育系統運轉過程中,除了對教育效果(輸出)要進行測量與評價外,還要針對影響教育效果的諸因素(輸入)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教育測量與評價在教育系統中對實現教育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改革常常以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改革作為突破口

學校教育考試制度和評價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教育考試和教育評價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俗話說,考試是根指揮棒,就是這個意思。在世界教育發展史與教育改革行動中,因考試指揮不當使教育教 學走上不健康之路繼而引發教育改革運動的典型例子不少。例如,20世紀初的英國在建立了「11歲」考試制度後,競爭異常激烈,導致英國的小學教育為考而學,內容窄化,「應試教育」傾向嚴重。更甚者,有些地方的教育當局還根據「11歲」考試成績來評價學校和教師的教學水平,造成許多不良影響,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擔憂和指責,同時也引發許多教育論爭及其後的教育改革行動。到20世紀70年代末催生了 「英國國家課程改革」 計劃的實施與推廣。類似地,20世紀初期澳大利亞國家的學校中考試之風非常盛行,「周考、月考、學期考」等正規考試次數頻繁,學校根據考試成績作出關於學生升留級或獎勵的決策;有關教育當局則根據各校各科的考試成績,給學校和教師發獎金,甚至以明確的技術標准把考試分數同教師的薪金聯系起來定量發放。這種措施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教師與學校的工作積極性,但也導致「為考而教、為考而學」的教育局面,使教育偏離了正確的軌道。因此,也引發了澳大利亞政府當局對基礎教育進行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他一些國家,如美國、日本、印度等國也有類似的經歷。而我們中國本來就是「考試制度」的發源地,重視考試本來就是無可厚非。「因為,作為一種手段來說,我國的考試,確實是最'古'的,也是'最好'」的(孫中山是山語)。「但由於考試特別是像高考這樣的關鍵性考試具有指揮棒的導向作用,因此,在升學競爭激烈、教育觀念落後的情況下,」應試教育「傾向就會出現,教育就會偏離正確軌道,這對培養跨世紀人才和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來講,顯然是不利的。正是在這種教育與社會發展背景下,我國政府要求所有學校都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並且啟動了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方案,把課程改革、教與學的方式改革以及考試評價制度改革等統整起來。
總之,從英國國家考試制度及其課程改革、澳大利亞國家考試制度及教育改革、美國的教育測量運動及」八年研究「中的課程與教育評價制度改革、還有我國解放以來考試制度改革來看,考試評價制度改革不僅作為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而且有時還作為教育改革甚至政治體制改革或政治運動的突破口。因此,教育測量與評價在教育改革中常常處於突出的位置,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改革要求教育測量與評價更加科學化

教育目標的多樣性,必然要求教育測量與評價方法、手段的多樣化和科學化。中共中央、國務院1999年在《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多處講到考試、評估、 評價等改革問題。例如,針對高等教育,該決定中指出,要」加強對高等學校的監督和辦學質量檢查,逐步形成對學校辦學行為和教育質量的社會監督機制以及評價體系,完善高等學校自我約束、自我管理機制。「再如,針對招生考試和評價制度,該決定的第13條中指出,」改革高考制度是推進中小學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有助於高等學校選拔人才、 中小學實施 素質教育和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原則,積極推進高考改革……逐步建立具有多種選擇的、更加科學和公正的高等學校招生選拔制度……鼓勵各地中小學自行組織畢業考試,採取多種形式改革高中階段學校的招生辦法,改革高中會考制度。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對學校、教師和學生的評價機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不得下達升學指標,不得以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標准。鼓勵社會各界、 家長和學生以適當方式參與對學校工作的評價。「可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需要加快考試制度、考試方法、考試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制度方面的改革,提高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科學化水平。
由於基礎教育 在整 個教育結構和提高國民素質中具有的特殊作用,因此,基礎教育課程及其考試評價改革尤加緊迫。如同2001年國務院在《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所強調的那樣:」基礎教育是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對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培養各級各類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保持教育適度超前發展,必須把基礎教育擺在優先地位並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切實予以保障。「為了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教育部決定要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國家教育部於2001年6月7日頒布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這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和具體的目標。其具體目標用」六個改變「加以表述,其中第五個」改變「指的是要」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此外,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第14條中指出,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的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水平。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周期性地對學校課程執行的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管理,形成課程不斷革新的機制。「還提出要」繼續改革和完善考試制度「;」考試內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 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命題要依據課程標准,杜絕設置偏題、怪題的現象「;」教師應對每位學生的考試情況做出具體的分析指導「等一系列要求。
總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呼喚教育測量與評價科學化。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及教育部頒布的這些重要文件,是指導我們搞好教育教學改革的綱領性文件,也是我們開展教育測量與評價改革的指導性文件。

四、科學運用教育測量與評價是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能力

(一)正確評價學生的發展是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測量與評價對於教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 書育人過程中,教師需要作出一系列決策和判斷,需要對學生的性向、能傾、成就、態度、興趣、潛能及發展等進行較全面的了解,這就需要採用教育測量與評價多種方法,以彌補教師非正式觀察之不足。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技術手段不再是唯一的書面考試,而是涉及到測量與非測量的一整套評價技術。測量與評價的內容,不再是應該牢記和不該死記硬背的內容,而是涉及更廣泛的教育目標。既然學生的發展是生動活潑、多樣性的,那麼,測量與評價的方法及其結論也應當是豐富多彩、多樣化的、個別化的;測量與評價的目的,不再局限於給學生分等級排名次,而是對學生的發展和潛能進行系統的調查,發現學生的優點與長處,指出學生的缺點與不足,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學生確立信心,認識自己的相對優勢與弱勢,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測量與評價的指導思想是為了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環境,而不僅僅是為了選拔適合精英教育的學生。因此,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思想方法對於教師創造性地教學、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測量與評價的知識是教師必備的專業知識修養;評價學生的能力是教師職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科學運用教育測量與評價的有關技術方法,是所有成功教學的基礎。

(二)國外教師教育普遍開設」教育測量與評價「類課程

在許多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雖然教師教育模式不一定相同,但對所有想當教師的學生至少要學習十門左右的教育理論課程,這一點卻是相同的。教育理論課程的學分比重,約占總學分的15~25%之間不等。其中包括」教育統計與測量「、」教育評價「等類型的課程。我國教師教育進入轉型期。教師專業化是國際教師教育的必然趨勢。為了培養能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的優秀教師, 教師教育模式、 課程設置、教育理念等都要進行改革。,包括要適當加大教育理論課程的比重,要開設教育測量與評價之類具有教育專業性、教育技術性的課程。這是順應國際教師教育的趨勢,也是實現教師教育目標的必要措施。
在我國,早在20世紀30年代幾乎所有的師范學生都要學習教育統計與測驗。後來由於戰爭和國際政治斗爭等因素影響,師范院校停止開設這類課程。直到改革開放後,國內才首先在高等師范院校教育系和心理系等少數專業中恢復教育統計學、教育測量學等課程。而教育評價的課程則更落後,不但教材建設不盡人意,而且到目前為止許多學校還只列為選修課,甚至沒開設。與國外相比,我國師范教育課程結構中不僅教育理論課程比重偏小,而且除了教育系與心理系等少數專業外,絕大多數師范專業的學生沒有學習教育統計、教育測量與評價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是不符合國際師范教育的發展趨勢,也不利於教師知識結構的優化。因此,這種現象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不過,在我國台灣地區的情況則不一樣。台灣地區的教師教育在理念、課程設置等方面與大陸有所差異。他們在教師教育過程中重視教育理論課程的教學,教育理論課程學分佔總學分的25 %左右。目前,台灣地區也在進行新一輪的教育改革。比如, 對小學和初中階段,他們准備用四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九年一貫「新課程改革計劃。新課程改革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理論,把課程內容改革、教與學方式改革、考試評價改革作為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三個支撐點,並把多元評價與教材內容及教學活動有機地加以統整。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借鑒與學習。

2. 教育評價學里的記憶力測量和評價方法有哪些

教育測量與教育評價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區別:教育測量是針對教育效果或者針對學生各方面的發展予以測量和描述的過程,旨在獲得有一定說服力的數量事實,是一種以量化為主要特徵的事實判斷。而教育評價是根據一定的標准,對教育事物或現象進行系統地調查,以獲取足夠多的資料事實。
教育評價的根本特徵是做出價值判斷,而教育測量的完結不一定都要做出價值判斷。
聯系:教育測量可以為教育評價提供價值判斷的基本數量事實,教育測量是教育評價的基礎;而教育評價是教育測量過程的延續,是對教育測量結果的解釋與運用,並朝著價值判斷與釋放功能的方向發展。教育本身是一個系統。所謂系統,指的是具有一定目的、有輸入和輸出的、且具有反饋功能的有秩序的整體結構。在教育系統中,學校、教師、學生、教育方案、課程、教材、教學訓練、考試評價等都是這個系統的組成部分。顯然,我們期待教育方案、課程、教學等都能給學生帶來某種變化,但不是說所有的教育方案、課程、教學都同樣有效地改變學生,也不是所有的學習者會按同樣的方式發生變化或有同樣的變化程度。因此,當我們根據教育目標和計劃, 把教育方案、課程、教學等因素(輸入條件)作用於學生身上後,需參照教育目標和計劃,對教育效果(輸出)及其輸入條件的妥當性予以測量評估、價值分析和判斷。然後,把這一測量與評價過程所獲得的信息反饋給教育者、學習者以及有關教育決策者,以便改進教育的策略與方案,更有效地達到教育目的。可以想見,在教育系統運轉過程中,除了對教育效果(輸出)要進行測量與評價外,還要針對影響教育效果的諸因素(輸入)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教育測量與評價在教育系統中對實現教育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態度測量的最常用的態度測量方法

態度量表最常用的態度測量方法使用的前提是假定被試意識到並願意表達他的態度。但是在某些敏感問題上被試可能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態度﹐這時就需要採用間接方法﹐間接方法是使被試不意識到自己受到評價﹐或者雖然意識到但不知道評價的是什麼。 可以假借評價其他方面如邏輯思維能力的名義評價態度。態度量表通常是由一系列有關所研究態度的陳述或項目組成﹐被試就每一項目表達自己同意或不同意的方向以及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把反應分數加以整理得出一個表明態度的分數。

4. 評定測量工具測量精確度的方法都有哪些

評定測量工具在規定條件下的測量精確度。常見的評定方法有檢定法、比對法和誤差分離法。
1、檢定法
測量工具按檢定規程檢定合格後,方能使用。一般是利用長度標准器檢定,例如:用量塊檢定千分尺和卡尺;用標准線紋尺檢定比長儀和測長機等。
2、比對法
利用兩台以上相同精度等級的測量工具相互對比,以確定其精確度。這種方法適用於評定一些精度等級很高的測量工具,例如激光干涉儀、激光干涉比長儀等,因為對於這類高精度的測量工具,沒有合適精度的長度標准器可供檢定之用。
3、誤差分離法
適用於一些高精度(形狀誤差小)和具有封閉圓周角的測量工具。例如檢定1級平晶,如待檢的三塊平晶1、2、3的平面度誤差分別為x、y、z,則把它們按1與2,2與3,3與1組合起來互檢平面度。得出的量值分別為a、b、c。列出方程式x+y=a,y+z=b,x+z=c。解方程式後即可求出x、y、z的量值。此外,檢定圓度儀和多齒分度台也可用這種方法。常用石英玻璃球圓度儀和多齒分度台也可用這種方法。常用石英玻璃球檢定圓度儀,因玻璃球等也有誤差,所以利用多次轉位方法分離出玻璃球和圓度儀精密軸系各自的誤差。多齒分度台也是利用其具有封閉圓周的特性,把兩台多齒分度圓台重疊在一起,各自向相反方向依次轉動一個相同的角度,從單色光自準直儀中讀出其量值,把一系列測得的量值處理後從中求得每台各自的分度誤差。
測量工具還可按工作原理分為機械、光學、氣動、電動和光電等類型。這種分類方法是由測量工具的發展歷史形成的。但一些現代測量工具已經發展成為同時採用精密機械、光、電等原理並與電子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測量工具,因此,這種分類方法僅適用於工作原理單一的測量工具。

5. 測量工作滿意的綜合評價法的要素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遵紀守法,嚴格執行相關技術要求;
2、測量成果准確、可靠、提交及時;
3、服務態度好,處理問題高效;
4、根據客戶需要和自己掌握的相關知識,為客戶提供盡可能周全的參考意見;
5、收費公正合理,不瞞天要價。

6. 評價量表的評價量表的標准

一、測量精度和測量誤差

測量值是指反映一個對象某個特殊的數值。測量值不是所感興趣的真點值,而是它們的一個觀測。有許多因素都會引起測量誤差,可將觀測值O表示成如下的形式:O=T+S+R

觀測值O和真點值T之間的差距稱為誤差,誤差的大小反映了測量的精度的高低。誤差包括兩部分:系統誤差S和系統誤差R。S是一種偏差,代表著影響觀測值的穩定性因素,每次都以相同的方式影響觀測值。可能產生系統誤差的原因很多。

隨機誤差不穩定。代表看影響觀測值的暫時性因素,次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例如暫時性的人員因素或環境因素等。

二、內容效度、標准則效度和建構效度來評價量表。

內容效度是指量表涵蓋研究主題的程度。調研人員必須檢查量表中的項目能否是夠地覆蓋測量對象的主要方面。為了獲得足夠的內容效度,要特別注意設計量表時應遵循的程序和規則。

內容效度的主觀性使其不能單獨地用來衡量表的效度,但可以用來對觀測結果作大致的評價。一個更好的評價量是下面介紹的准則效度。

准則效度是指量表所得到的數據和其他被選擇的變數的值相比是否有意義。准則變數可以是人文學和心理學特好、態度和行為、以及從其他量表得到的數據。根據時間跨度的不同,准則效度可分為同時效度和預測效度。當量表的測量數據和准則變數的值被同時收集時,使用同時效度。

三、建構效度

建構效度要求對每個特徵的測量背後有足夠的理論支持,並且這些被測量的特徵之間應該有合理的關系。建構效度包括同質效度、異質效度和語意邏輯效度。

同質效度是指量表測量同一特徵的其他測量方法相互關聯的程度。異質效度是指量表和測不同特徵的測量方法不同但理論上有關特徵的測量方法之間相互關聯的程度。

在設計量表時,首先建立一個理論模型,然後從中導出一系列推論、測試,逐漸形成一個由幾個特徵系統地聯系起來的語意邏輯網。從表面上看,就是含有多個有關測量對象測量項目的量表。

四、測量的信度

信度指的是如果重復測量,量表所測結果的一致程度。系統誤差對信度沒什麼影響,因為系統誤差總是以相同的方式影響測量值的,因此不會造成不一致性。隨機誤差可能導致不致性,從而降低信度。信度可以定義為隨機誤差R影響測量值的程度。R=0,就認為測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

一般通過使用同一量表進行不同測量,分析各測量結果之間聯系的方法來評價信度。如果聯系密切,各測量結果具有一致性,則認為量表是可信的。

五、評價信度的方法主要有:再預測量、替換形式、內部一致性方法。

再測信度:用同樣的量表,對同一組訪問對象在盡可量相同的情況下,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兩次測量。兩次測量相距一般在兩到四周之間。用兩次測量結果間的相關分析或差異的顯著性檢驗方法,可以評價量表信度的高低。結果越是相關,差異越不顯著則信度越高。

替換形式信度:用兩個形式不同的等價量表,對同一組受訪者在不同的時間(通常間隔兩到四周)進行測量。兩次測量結果間的相關性被用來評價量表的信度。

內部一致信度:內部一致信度用於評價累加量表的信度。在這種量表中,各個測量項目的得分被累加以得到一個總分,每個項目都測量整個量表所要測量對象的某個方面,項目之間就它們各自的特徵而言應該是一致的。內部一致信度強調的是組成量表的一組測量項目內部的一致性。

六、效度和信度的關系

效度和信度的關系可以用前面討論過的測量值的構成公式O=T+S+R來理解。如果測量是完全有效的,即0=T,S=0,R=0,此時測量必然是完全可信的,若量表的信度不足,它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為有O=T+R。

量表是完全可信的,可以達到完全有效,也可能達不到,存在導致誤差,缺管信度缺乏效度,但信度的大小並不能體現效度的大小。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從理論的角度來看,量應具有足夠的效度和信度;從實踐的觀點來看,一個好的量表還應該具有實用性。

7. 如何對一個測量法進行評價

跳出這個測量法,要從一個更高的角度去評判。比如:借鑒其它的測量方法,這個方法的思路中有何不足,有何優點。所選用的測量工具是否能滿足成功測量,是否能有效排除測量者自身帶來的誤差。。

8. 急!評價測量方法的優缺點用什麼方法數學建模!!!

me too

9. 測量結果有效性評價方法指的是什麼

你指的是當監視與測量裝置失效之後對監視和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吧。 我們的做法是,對監測結果造成產品不良或者功能失效的可能性與影響程度進行的評估,從而為1)不做動作,維持出貨 2)返工、返修 3)產品召回 三種措施的實施提供依據的構成,當然以上的動作在有必要的情況下,要與顧客溝通。

10. 評價信息的收集方法常用的有很多種,除了觀察法,聽匯報,測量法還有哪些

科學探究時,除了對比法還常用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 、測量法 、文獻法、理想模型法、統計法、推理法、等效法。
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1、觀察法2、調查法 3、實驗法 4、測量法 5、文獻法6、控制變數法、7、理想模型法。8、統計法、9、推理法。10等效法。

閱讀全文

與評價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感應電筆使用方法 瀏覽:665
說明方法的准確性是什麼 瀏覽:974
常用寶石鑲嵌方法 瀏覽:564
數據連接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63
研究理性的歷史和現狀的方法 瀏覽:469
難度鳳凰的折紙方法視頻 瀏覽:294
腰間盤突出術後腰部屈曲鍛煉方法 瀏覽:133
改善痘印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03
安聯電線安裝方法 瀏覽:292
兩個數據差異計算方法 瀏覽:700
皮蛋簡單減肥方法 瀏覽:991
無痘痘美肌訓練方法 瀏覽:422
頭發少扎頭發的簡單方法視頻 瀏覽:142
三頭肌的訓練方法 瀏覽:759
快速學拼音的方法視頻 瀏覽:562
大戰僵屍貝塔版手機下載方法 瀏覽:669
三星手寫輸入法數字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0
治療癲癇較好的方法 瀏覽:854
彩色水餃皮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458
澳洲牛油果油食用方法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