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測量日高的方法有哪幾種
日高公式怎麼來的? 《周髀算經》沒有說.趙爽為《周髀算經》作注時,畫了一幅「日高圖」並附有圖說,實際是對日高公式的證明。趙爽原圖已佚失,根據殘存但是原始的信息,利用《九章算術》中經常出現的「出人相補」原理,吳元俊復原了趙爽的「日高圖」,並補出了日高公式的證明[2]。
其中三角形△ABI 全等於△AJI,△ACG 全等於△AQG,而△FGI 全等於△GRI。根據「出人相補」原理,應有
△AJI 的面積一(△AQG 的面積十△GRI 的面積)
=△ABI 的面積一(△ACG 的而積十△FGI 的面積)
GD,即:(FI-DH)×AC=ED×DF,亦即
影差× (日高-表高)=表高×表距。
這就得到了日高公式[2]。
❷ 高程測量的方法
高程測量方法包括:
(前提:有已知高程點可供聯測)
1、通過水準測量求出已知點到待定點之間的高差,加上已知點高程即可。---水準測量分一等~四等及等外級別;
2、通過三角高程測量方法來解決,就是測出已知點到待定點之間的坡度角和斜距,進而用三角函數求出高差,再加上已知點高程即可--目前測距儀和全站儀已經很普遍了,三角高程測量很方便,在精度要求不是太高的情況下可以用三角高程代替水準測量。
3、氣壓計測高程,這是最簡便的方法但也是精度最低的方法。
4、高精度GPS聯測,平面坐標和高程同時觀測求解,精度也不錯。
❸ 測量物體高度有什麼方法
臂長尺測量距離
用臂長尺測
人都有一雙胳臂,如果問他:你的臂有多長?他可能搖頭說沒量過。若要再問「臂長尺」是怎麼回事?恐怕就更無法回答了。這是因為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胳臂還能測距離。其實,說開了,臂長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劃的鉛筆(或木條)。可是和手臂一結合起來,就變成一具非常靈活方便的測距「儀器」了。
鉛筆上的分劃,是按每個人臂長(手臂向前平伸,從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離)的百分之一為一個分劃刻畫的,所以叫臂長尺。比如,某人的臂長是60厘米,那麼臂長尺上的一個分劃就是6毫米。有了臂長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標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長尺測出距離。
那麼距離是怎樣計算的呢?前面已經說過,臂長尺上的每個分劃是臂長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標的高度(或寬度)佔一個分劃時,也正好是距離的百分之一,占兩個分劃,就是百分之二。這樣,根據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離:目標高度(間隔)=100(臂長)∶分劃數(臂長尺),就可以得出求距離的公式:
距離=高度(間隔)×100分劃數
例如:測得前方電話線桿的一個間隔,約5個分劃,我們知道一般電話線桿間隔是50米,那麼到電線桿的距離是:
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體的寬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長尺來測量距離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創造一個已知距離條件,才能計算出所求距離。
當你用臂長尺觀測各種物體的分劃時,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觀測某物體的間隔(或高度0時,離物體越近,測的分劃數越多;反之,離物體越遠,測的分劃數越少。根據這個情況,我們就可以在前後兩個位置上對同一個目標測出大小兩個分劃數,並測出前後兩個觀測位置間的距離,有了這三個已知數,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計算出距離了。
距離=前進(或後退)距離×小分劃
大分劃-小分劃。
例如,某工兵部隊,為了完成架橋任務,先派出偵察員測量河寬,這個偵察員先在河岸用臂長尺測得河對岸兩地物的間隔為8個分劃,然後照直後退30米處又測得該兩地物的間隔是5個分劃。把這些數值代入公式,計算出河寬是:
30×5=50米。
❹ 坐高的測量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國際生物學計劃」(IBP)關於坐高的測量方法,它對以營養學為研究目的的測量規定是:
「被測者坐於一桌面,雙足懸空,無支撐。其膝後部位於桌緣的正上方。上身挺直。牽引頦下部稍稍向前,大腿和臀部肌肉應在放鬆狀態。頭部處於法蘭克福平面。測高儀垂直,在骶部和左右肩胛之間與脊柱相接觸。」
對於為人體工程學研究而進行的坐高測量,WHO的測量方法要求被測者將雙足踏於木板之上。
只要在椅面和測高儀上附一簡單裝置,坐深、臀膝距等項目值即可同時讀出。我們認為,在我國今後的人體測量工作中,應該採用這種方法。
❺ 測量建築物的高度的數學方法
給你個簡單的方法站在離建築物100米處,用2個尺子,1個水平1個傾斜對准屋頂,得出夾角角度X,100tanX就是大約的樓高,
❻ 海拔高度的具體測量方法是什麼
海拔高度的具體測量方法是傳統幾何水準測量法、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高程擬合法和GPS大地水準面精化法。
選擇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具有位置適中、外海海面開闊、海底平坦、地質結構穩定、有代表性和規律性的半日潮等特點的港區建立一個長期使用的驗潮站。
根據長期驗潮資料來確定一個平均海水面,把它作為零高程面。然後用精密水準測量聯測到陸地上預先設置好的水準原點,測定出這個點的海拔高度作為一個國家或整個地區的起算高程。
(6)測量高的方法擴展閱讀:
海拔的內涵含義:
它與相對高度相對,計算海拔的參考基點是確認一個共同認可的海平面進行測算。這個海平面相當於標尺中的0刻度。因此,海拔高度又稱之為絕對高度或者絕對高程。而相對高度是兩點之間相比較產生的海拔高度之差。
但海面潮起潮落,大浪小浪不停,可以說沒有一刻風平浪靜的時候,而且每月每日漲潮與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顯差別的。因此,人們就想到只能用一個確定的平均海水面來作為海拔的起算面。
海拔也就定義為高出或者低於平均海水面的高度。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高程或絕對高程。由於地球內部質量的不均一,地球表面各點的重力線方向並非都指向球心一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海拔
❼ 如何測量一棟樓的高度,有幾種方法
8種方法如下:
1、對於長方形的大樓, 可以選擇某些角度, 讓大樓看起來像正方形. 記下此時的位置, 並測量大樓底邊長度。
2、還是這根竹竿, 插在合適的地方, 趴在地下看竹竿頭, 發現竹竿頭和大樓頂重合. 測量眼睛離竹竿距離, 竹竿離大樓距離。
3、測量大樓影子長度. 需要找到一根打狗棒, 或者說竹竿, 插在地上. 尺子測竹竿以及竹竿影子長度. 大樓影子長度可以走路數步數測量。
4、還是這跟竹竿, 橫放在頂樓上, 用紙捲成細筒, 站在地上用一隻眼睛從筒里看竹竿, 退到合適的地方讓竹竿看起來像是細紙筒的直徑. 然後把竹竿插在地上, 站在合適的地方用該紙筒再看一次, 看到一樣的效果為止。
5、觀察大樓外牆任何重復性圖案, 比如馬賽克, 玻璃幕牆, 下水管的節...然後測量每個圖案的長度, 乘以重復次數。
6、用氣壓計測量地面與樓頂的大氣壓力,然後用這個大氣壓力差即可計算出大樓的高度。
7、帶著氣壓計到大樓頂,彎身鬆手讓氣壓計落下,同時用碼表測量氣壓計掉到地面所花的時間,大樓高度等於二分之一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
8、帶著氣壓計爬上樓梯,沿著牆壁以氣壓計的高度為單位做記號,一直標記到頂樓,看有幾個標記,再乘以氣壓計高度,就是大樓高度。
❽ 測量身高時,怎樣的姿勢會量的高些
1、測量方法:被測人赤腳站立,以「直立」姿勢站立在測高儀的地板上,腳跟,可以站在被測人的任一側,將其頭部調整到耳屏的最低點和軌道下邊緣的最低點,然後將高度計的水平板移到頂部使人的頭部緊致。適當時,可以測量身高。
2、測量要求:每次測量的高度都應赤腳,並同時(早上比較准確),使用相同的高度計,前後身體姿勢應保持一致,高度計應放在地面上平坦並靠牆的根部。最好以30秒的間隔進行兩次連續的高度測量。兩次測量的結果應大致相同。高度計的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8)測量高的方法擴展閱讀:
體重變化迅速,因此體重增加或減少常被用作評估健康狀況的客觀標准。事實上,用身高增長來評估生長、發育、健康和疲勞並不比體重更准確。
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一年測量一到兩次(最好是每季度測量一次)是跟蹤他們生長發育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正常的高度生長意味著良好的生長發育,生長緩慢,不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停止。因此,有必要分析原因,採取相應措施,有針對性地修復。
中老年人通常測量身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評估年齡。身高隨年齡而下降。正常人在20到30歲達到巔峰。從40歲開始,身高每增加10年就會增加1-2厘米的高度。平均而言,年長男性的身高下降了2.25%,而女性的身高下降了2.5%。
❾ 測量雲高有哪些方法
測量雲高,普遍採用兩種方法:一種是氣球法,施放定升速的氫氣球,根據從施放到進入雲底的時間和上升的速度,算出雲底的高度;另一種是雲幕燈法,就是用雲幕燈發射一束光柱,垂直照到雲底一點,通過從觀測到的點觀測該點仰角以及觀測點與雲幕燈的水平距離,根據三角方法可以算出雲底的高度。這兩種方法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如氣球法要事先充氣,氣球從地面升到雲底需要一定的時間,雲越高,所需時間也越長,而且氣球有時能從積狀雲塊的縫隙中穿過,不能測到雲底的高度。又如雲幕燈法只能在夜間採用,而且雲幕燈發射光柱的亮度有限,只能測量雲層較低的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