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WSR系統方法論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以 赫爾 所代表的系統工程方法 論是我國以及西方國家主要的 系統分析方法 。在美國,由於 系統工程 和系統分析方法在航天航空等工業界的成功應用, 人們便力圖將之用於解決社會、 經濟 問題。 但後來的現實說明過分的定量化、過分的 數學模型 化難以解決一些社 會實際問題。
⑵ WSR系統方法論的WSR系統方法論概述
國外學者將WSR與TOP(Technical perspective,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Personal perspective)、TSI(Total Systems Intervention)一起列為整合系統方法論一類。WSR方法論認為,現有的一些系統理論和方法盡管對那些表面上看來物理結構、甚至事理結構比較清楚的問題分析起來可行,但實踐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主要是忽視了或不清楚人理而事倍功半的原因。從問題結構來看,傳統的系統分析方法適合解決結構化的問題,或者說機械的可還原的問題,而對現實大量存在的非結構、病態結構的問題,如大量的社會、經濟、環境和管理問題等,靠原來的「硬」方法或「軟」方法是不夠的,特別是對那些議題(Issue)和堆題(Mess)一類的系統問題更是如此。
顧名思義,物理一事理一人理(WSR)系統方法論就是物理、事理和人理三者如何巧妙配置有效利用以解決問題的一種系統方法論。表1簡要列出了物理、事理、人理的主要內容。「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就是WSR方法論的實踐准則,形容一個人的「通情達理」,就是對其成功實踐了WSR的概括。
⑶ WSR系統方法論的方法
1、物理、事理中常用方法
有關處理物理的方法主要用fl然科學中各種科學方法。而事理主要使用各種運籌學、系統工程、管理科學、控制論和一些數學方法。特別是近年來軟計算方法(進化計算、模糊計算和網路計算等),各種模型和模擬技術等,還有一些定性方法以及定性和定量結合的方法,如特爾斐法、層次分析法都是經常採用的。
2、物理、事理、人理中人理的考慮
人理可以細分為關系、感情、習慣、知識、利益、斗爭、和解、和諧、管理等。
1)關系
人之間都有相互關系,需要去深入了解,並將它們適當表示出來。
CATWOE:軟系統方法論中了解要解決的問題所涉及的各方法[9]。社會網路圖:用復雜網路可以表達社會上人群之間的各種復雜關系[15]。關系圖:用一般的圖和網路也可表達人們之間的各種關系。
2)感情
人之間是有感情的,我們也可以用各種方法去直接或間接地找出來。
直接感覺;計算機測量;心理訪淡;情商、權商或反商。
3)習慣
人們在待人、處世、辦事和做決策時都有一定習慣,就像物體運動時會有慣性。人們可以從一個人過去的習慣去判斷這個人會怎樣做事,也可以改造一些不好的習慣和建立一些好的習慣使今後辦事更合理、更聰明。
4)知識
人能擁有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因此找到知識的表達,特別是把隱性知識如何變成更多人可以掌握的顯性知識。
知識圖:知道有哪些知識,在哪裡?誰擁有?知識網路圖:知識的創造過程,知識的合作。知識轉換:從隱知識如何轉換成顯知識,場,知識引導。
人不單擁有已有的知識,而且還能創造新知識,因此要個人和群體知識的創造過程,還要形成能激發人們創造的場。
5)利益
各種不同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利益,如何去協調,爭取利益。
斗爭、對策論;和解尋找協調解、妥協解;和諧。
6)在協調管物、管事中人的管理
例如計劃協調技術和統籌法中要安排好項目中時間、設備還要考慮人的資源。
⑷ 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論系統方法的主要內容
1、世界的物質性原理
內容: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意識也依賴於物質;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於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
2、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原理
內容: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事物的運動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方法論:①遵循規律,不違背規律;②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規律,利用規律,造福人類。
3、物質決定意識原理
內容:物質世界是先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
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4、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
內容:人的意識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還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正確的意識能促進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會阻礙事物的發展。
方法論:重視意識的作用,樹立正確意識,克服錯誤意識。
5、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方法論: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又要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6、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即實踐決定認識)的原理
內容: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准;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方法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勇於實踐,大膽探索。
7、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內容: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方法論:既要參加實踐,又要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8、認識反復性、無限性原理
內容:正確認識的形成總是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回到實踐不斷上升和無限發展的過程。
方法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9、聯系的普遍性原理
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於普遍聯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沒有的。
方法論: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
10、聯系的客觀性原理
內容: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方法論:①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②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⑸ WSR系統方法論的主要原則
在運用WSR方法論時我們經常注重遵循下列原則: 人們的認識過程是交互的、循環的、學習的過程,從目標到策略到方案到結果的付諸實施體現了實踐者的認識與決策、主觀的評價、對沖突的妥協,等等,所以運用WSR的過程是迭代的。在每一個階段對物理、事理、人理三個方面的側重亦會有所不同,並不要求在一個階段三者同時處理妥當。系統實踐中對於極其復雜的沒有經驗的情況,需要「摸石頭過河」,付出一些代價是難免的,不可能洞察一切,但實踐人員應盡可能地作到事前想周全。
⑹ WSR系統方法論的介紹
WSR是「物理(Wuli)一事理(Shili)一人理(Renli)方法論」的簡稱,是中國著名系統科學專家顧基發教授和朱志昌博士於1994年在英國HULL大學提出的。它既是一種方法論,又是一種解決復雜問題的工具。在觀察和分析問題時,尤其是觀察分析帶復雜特性的系統時,WSR體現其獨特性,並具有中國傳統的哲學思辨,是多種方法的綜合統一;根據具體情況,WSR將方法組群條理化、層次化、起到化繁為簡之功效;屬於定性與定量分析綜合集成的東方系統思想。
⑺ WSR系統方法論的WSR系統方法論的應用
我們把應用分成兩類:一類是我們自己直接或部分參與過的應用,一類是其它部門自己做的,當然這里只能列舉其中一部分。
1、直接或部分參與過的應用
區域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系統(1991—1994); 商業設施與技術裝備標准體系制定(1995—1996); 科技周轉金項目評價(1996—1997); 商業自動化綜合評價(1997—1998); 高技術開發區評價(1998); 海軍艦炮武器系統綜合評價(1996—1998); 勞動力市場評估(1996—1998); 航天飛行器安全性評價(1996—1999); 企業管理軟體包的研發(1999—2000); 大學評價(1999—2000); 支持宏觀經濟決策的人機結合的綜合集成體系研究(1999—2004)。
2、國內其它單位搞過的部分應用項目
交通運輸結合部; 智能交通系統; 塔里木地區可持續發展; 企業咨詢; 國有企業的有效實施; 醫院管理; 供應鏈協作; 客戶關系管理系統; 高新農業示範園區可持續發展; 投資項目後評價; 信息系統; 價值工程; 文化遺產保護; 電子政務; 城市開發; 從東方系統思維到新資訊理論(葉祖德,M.Yolles); Integrated pest and nutrient management(Jahn G.C.,et al);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Attwater R.,); Livelihood improvement through Ecology(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2004)。
最近朱正祥對所有已發表的4百多篇文章和其他網上和內部報告作了一個匯總,並建立了一個有關WSR的資料庫,並且經行了知識網路的分析。他對148篇WSR文章有關理論和應用領域進行統計,共涉及24個不同領域(截止Et期為2007年10月18日)。其中2篇以上的共計有:系統科學(34),信息科學(18),評價領域(16),管理科學(13),價值工程(9),交通運輸(9),社會科學(8),決策科學(5),企業管理(5),軍事領域(4),電子商務開發(3),經濟領域(3),項目管理(3),知識管理(3),供應鏈管理(2),安全領域(2)等(上面括弧內為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