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m直尺檢測橋梁墩柱如何使用
對於圓柱型墩柱,先用細軟繩子測量橋梁墩柱的周長,然後用2m直尺測繩子,求出墩柱直徑;對於方形或菱形墩柱,直接測量墩柱邊長。
Ⅱ 橋梁立柱的垂直度如何測量
1、垂線法
沿結構物測試部位吊下線錘,待線錘穩定後,用量尺量取測試范圍內的結構物上部表面到垂線的水平距離 a1 和下部表面到垂線的水平距離 a2 ,准確至 1mm 。
適用條件:應在無風的條件下測試。當地垂線為觀測者所在位置的垂線。當地垂線垂直於當地水平面,當觀測者運動時,當地垂線也會隨之變化。
2、經緯儀鉛垂法
利用經緯儀提供的「鉛垂線」,用鋼直尺「量取」測試范圍內的結構物上部表面到「鉛垂線」的水平距離 a1 和下部表面到「鉛垂線」的水平距離 a2 。
a1和 a2值通過儀器望遠鏡中的「鉛垂線」與鋼直尺交點讀取,准確至1mm 。
同時測量測試范圍內結構物的高度H,准確至1mm。為簡化測量,可使「鉛垂線」與結構物上部表面重合,即a1=0。
光學經緯儀: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均用光學玻璃製成的經緯儀。用於測量學中測量地平和垂直角度的一種儀器。包括一架望遠鏡,目鏡上的十字線用於對准目標。
(2)墩柱偏位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1、橋梁一般由上部構造、下部結構、支座和附屬構造物組成,上部結構又稱橋跨結構,是跨越障礙的主要結構;下部結構包括橋台、橋墩和基礎;支座為橋跨結構與橋墩或橋台的支承處所設置的傳力裝置;附屬構造物則指橋頭搭板、錐形護坡、護岸、導流工程等。
2、根據我國國民經濟和橋梁建設的實際情況,橋梁工程測量一般按階段進行,也有將部分階段合並交叉進行的,如初設階段和施工設計階段的橋梁中心線、接線線路的初測、定測工作,也有將初、定測一次完成的。
3、光學經緯儀的主要功能是測量縱、橫軸線、垂直度以及水平角度和豎直角度的控制測量等。光學經緯儀主要應用於機電工程建築物建立平面控制網的測量以及廠房柱安裝鉛垂度的控制測量,用於測量縱向、橫向中心線,建立安裝測量控制網並在安裝全過程進行測量控制。
Ⅲ 關於墩柱偏位的問題,求指導
就你頁面上的數據來看,完全沒有問題啊,就算只是個50cm粗的柱子也沒問題。才這么點偏差
Ⅳ 全站儀測墩柱垂直度怎麼測
樓主你好:
測量墩柱垂直度方法:
1、儀器距離墩柱大約50米處整平,十字絲瞄準墩柱低端(左邊右邊都可以,就是望遠鏡裡面看到的墩柱邊跟空氣相接的地方)然後水平制動鎖死並水平置零,轉動望遠鏡到墩柱頂端(如果偏了你會發現十字絲不在墩柱的邊緣),下一步鎖死豎直制動,然後旋轉水平微動使十字絲豎絲跟墩柱邊緣復合在一起。下一步查看水平角度變化(比如0度0分50秒,說明墩柱右偏50秒,負的說明左偏)。
2、上面的完成後,講儀器以墩柱為中心,圍繞墩柱搬動90度左右的位置。然後整平,然後又完成一次上面講的步驟一步一步完成。如果最後讀數假設是0度0分30秒,說明這次又是右偏30秒。
3、總體結論:如果你是站在第二次假設儀器位置,哪說明墩柱整體向右偏30秒,向後偏50秒。
4、希望你能理解
5、如果還有什麼問題歡迎共同探討
——忠良
Ⅳ 橋梁立柱豎直度怎麼檢測採用什麼標准謝謝!
1、橋梁立柱豎直度的檢測方法:
(1)、垂線法
應在無風的條件下測試。
沿結構物測試部位吊下線錘,待線錘穩定後,用量尺量取測試范圍內的結構物上部表面到垂線的水平距離 a1 和下部表面到垂線的水平距離 a2 ,准確至 1mm 。
同時測量測試范圍內結構物的高度 H ,准確至 1mm 。
(2) 、經緯儀鉛垂法
利用經緯儀提供的「鉛垂線」,用鋼直尺「量取」測試范圍內的結構物上部表面到「鉛垂線」的水平距離 a1 和下部表面到「鉛垂線」的水平距離 a2 。
a1 和 a2 值通過儀器望遠鏡中的「鉛垂線」與鋼直尺交點讀取,准確至 1mm 。
同時測量測試范圍內結構物的高度 H ,准確至 1mm 。為簡化測量,可使「鉛垂線」與結構物上部表面重合,即 a1=0 。
(3) 、 全站儀平距法
在結構物測試正面架設全站儀,利用 全站儀免棱鏡 的測距功能,測量結構物測試范圍內的上部表面到儀器的水平距離 a1 ,和下部表面到儀器的水平距離 a2 ,准確至 1mm 。
同時可用 全站儀 測量測試范圍內結構物的高度 H ,准確至 1mm 。
對於墩柱,應採用 全站儀 對墩柱外表面進行 角度測量,計算墩柱上下部位的中心點後進行平距測試,如圖如示。
2、採用的標准:
公路標准一般是JTG-2004的規范,豎直度不大於0.3%H且不大於20mm。
(5)墩柱偏位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1、檢測需要的儀器:
(1)、量尺:鋼捲尺、鋼直尺,分度不大於 1mm 。
(2)、線錘,質量應按每 1m 檢測高度 100g 取值,且不小於 500g 。
(3)、經緯儀。
(4)、免棱鏡全站儀,精確度 1mm 。
2、計算方法:
(1)、按下式計算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內的斜度(傾斜量)。
D = a1 - a2式中:
D—— 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內的斜度(傾斜量)( mm ) , 結果正負號按 4.5 條 規定計取。
a1—— 測試高度范圍內結構物上部表面到基準的水平距離( mm )。
a2—— 測試高度范圍內結構物下部表面到基準的水平距離 (mm) 。
(2)、按下式計算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內的豎直度(垂直度):
B = D/H × 100式中:
B—— 結構物在測試高度范圍內的豎直度(垂直度) ( % ),准確至 0.01,結果正負號按 4.5 條 規定計取。
H—— 測試范圍內結構物的高度( mm )。
(3)、對結構物豎向上設計為非鉛垂時,如變截面墩柱,當計算 豎直度或斜度與設計偏差時,測試結果應減去設計 傾斜量後計算豎直度或斜度偏差。
(4)、當結構物為對稱截面,如混凝土墩柱等,在測試某一方向的豎直度時,應同時測試對稱兩個面的豎直度後取平均值(若構件為工廠標准件,如標志立柱等,可只測一個面)。
(5)、根據路線前進方向確定結構物的縱橫方向,以前進方向為縱向,垂直縱向方向為橫向, 橫向豎直度向左幅傾和縱向豎直度向路線前進方向傾用「 + 」表示;反之用「-」表示。
參考資料
網路-橋梁工程測量
Ⅵ 墩柱軸線偏位誤差
結構實體的實際軸線與建築物定位軸線之間的距離就是軸線偏差,
實際軸線是指構件中心線,圓心等幾何體或設計所處的軸線位置,定位軸線指放線後彈的軸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