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麋鹿》這篇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記敘、從麋鹿外形到以前發生的事,從時間久遠到相對比較近的事件,但不好之處是沒有結尾。
Ⅱ 《麋鹿》用的說明方法是什麼
列數字所謂的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就是有科學依據的.准確無誤的數字來說明事物或事理,讓讀者看後一目瞭然,獲的明確的對事物的認識。
Ⅲ 麋鹿的分布(急)
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在3000年以前相當繁盛。主要分布在中國的中、東部,日本也有,東海、黃海及其附近海域也曾發現麋鹿的化石。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的獵殺,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蒙古士兵將殘余的麋鹿捕捉運到北方以供游獵,在自然界已經滅絕。1866年,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發現並寄回法國由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愛德華確定拉丁種名,各國公使用賄賂、偷盜等手段,為自己國家動物園搞到幾只。1894年永定河泛濫,沖毀皇家獵苑圍牆,殘存的麋鹿逃出,被飢民和後來的八國聯軍獵殺搶劫,從此在中國消失。 1898年英國11世貝福特公爵花重金將流散到巴黎、安特衛普、柏林和科隆的18頭麋鹿全部購回,放養到烏邦寺庄園,到二戰結束已經繁殖到255頭,為了防止其滅絕,開始向各國動物園疏散。 麋鹿在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協調下,英國政府決定無償向中國提供種群,使麋鹿回歸家鄉。1985年提供22隻,放養到原皇家獵苑——北京大興區南海子,並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隻,在江蘇省大豐市原麋鹿產地放養,並成立自然保護區。 回歸後的麋鹿繁殖相當快,1994年中國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成立第二個麋鹿保護區,從北京前後遷去九十多隻。目前世界麋鹿總數已經繁殖達4000頭。但仍然是一個瀕危物種。
Ⅳ 30年來我國通過了哪些方法保護麋鹿,目前國內有多少只麋鹿
30年來我國通過了哪些方法保護麋鹿,目前國內有多少只麋鹿?
一、麋鹿是一種什麼動物?麋鹿是一種鹿科動物,他的長相非常的奇特,因為他的頭比較像馬角,長得像鹿蹄子,像牛尾巴,像驢,所以它還有一種名字叫四不像,麋鹿一般生活在我國長江中下游的沼澤地帶,並且它的食物主要以青草為主,一般都是群居的,她在水裡可以自由自在的游泳,但是隨著人為活動的不斷發展,麋鹿生長的環境遭到了破壞,在漢朝的時候麋鹿就差點絕種了,之後迷路通過各種人為的介入,數量才慢慢的多了起來,但是直到現在它還是一種瀕危物種,需要得到保護。
Ⅳ 麋鹿在哪
【中文名稱】:麋鹿
【拉丁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四不像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野生絕滅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未列入
【生態環境】:低窪濕地和沼澤(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致危因素】:棲息地破壞,過度捕獵
【國內分布】:北京, 江蘇 (人工引進)
【分類地位】: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亞科: 鹿亞科 Cervinae
屬: 麋鹿屬 Elaphurus,Milne-Edwards, 1866
種: 麋鹿 E. Dravidians
http://ke..com/view/17081.htm更詳細
Ⅵ 麋鹿生活在哪裡
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體長達兩米,重300千克,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當繁盛,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分布西從山西省北到黑龍江省,在朝鮮和日本也發現過麋鹿化石。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的獵殺,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蒙古士兵將殘余的麋鹿捕捉運到北方以供游獵。在自然界已經滅絕。到19世紀時,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約200-300頭。1866年,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神甫發現並寄回法國由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愛德華確定拉丁種名,各國公使用賄賂、偷盜等手段,為自己國家動物園搞到幾只。1894年永定河泛濫,沖毀皇家獵苑圍牆,殘存的麋鹿逃出,被飢民和後來的八國聯軍獵殺搶劫,從此在中國消失。
1898年英國11世貝福特公爵花重金將流散到巴黎、安特衛普、柏林和科隆的18頭麋鹿全部購回,放養到烏邦寺庄園,到1983年已經繁殖到255頭,為了防止其滅絕,開始向各國動物園疏散。
麋鹿在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協調下,英國政府決定無償向中國提供種群,使麋鹿回歸家鄉。1985年提供22隻,放養到原皇家獵苑,北京大興區南海子,並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隻,在江蘇省沿海大豐市原麋鹿產地放養,並成立自然保護區。1987年又提供18隻。
回歸後的麋鹿繁殖相當快,1994年中國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成立第三個麋鹿保護區,從北京前後遷去九十多隻。目前在中國的麋鹿總數已經繁殖達1320頭。但仍然是一個瀕危物種。全世界也沒有超過2000頭。
Ⅶ 麋鹿分布在哪裡
麋鹿是屬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研究人員從已知的近200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推斷出,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南到浙江,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麋鹿的發展曾達到過鼎盛,但商周以後由於各類認為及自然的因素使它們迅速的衰落了下去。
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的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它們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當的繁盛,它們的分布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西到山西省北到黑龍江省。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的獵殺,麋鹿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後來元朝的蒙古士兵將殘余的野生麋鹿捕捉運到北方圈養以供游獵。而自然界的野生麋鹿已經滅絕,在朝鮮和日本也曾發現過麋鹿化石。而人工飼養的麋鹿,到了19世紀時也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的一群。後來麋鹿又經過被國人的獵殺以及外國人的偷運,在中國境內竟然消失的無影無蹤。後又經過多方面的努力,麋鹿終於又重回祖國,並在得到很好的照顧之後,又開始新的繁衍生息。
Ⅷ 簡單概括麋鹿的生活習性
【中文名稱】:麋鹿
【拉丁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
【俗名】:四不像
【英文名】:Pere David's Deer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級別】:一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
【特有種】:是
【瀕危等級】:野生絕滅
【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未列入
【生態環境】:低窪濕地和沼澤(大豐麋鹿自然保護區)
【致危因素】:棲息地破壞,過度捕獵
【國內分布】:北京, 江蘇 (人工引進)
【分類地位】: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鹿科 Cervidae
亞科: 鹿亞科 Cervinae
屬: 麋鹿屬 Elaphurus,Milne-Edwards, 1866
種: 麋鹿 E. davidianus
編輯本段歷史發展
麋鹿是我國特有的世界珍稀動物。麋鹿過去曾經是野生動物。它善游泳,再加上寬大的四蹄,非常適合在泥濘的疏林沼澤地帶尋覓青草、樹葉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棲息活動范圍在今天的黃河流域一帶。黃河流域是人類繁衍之地,生息於此的麋鹿自然成了人們為獲得食物而大肆獵取的對象,致使這一珍奇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其野生種群很快便不復存在了。值得慶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時,麋鹿就被捕進皇家獵苑,在人工馴養狀態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來,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間,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獵苑內尚有二百多頭。這是在中國大地上的人工環境中生活的最後一群麋鹿。根據大量化石和歷史資料推斷,野生麋鹿大概在清朝才瀕臨滅絕的境地。
1865年,法國傳教士兼博物學家阿芒·戴維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動植物時發現了這種奇特的動物,這是世人第一次從學術角度知道了麋鹿。此後的幾十年間,不斷有麋鹿的活體被運出中國,流向西方。此時歐洲一些國家動物園內的麋鹿,由於生態環境的變化,面臨著滅絕的威脅。熱愛動植物的英國貝德福特公爵十一世,出高價把飼養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衛普等地動物園內的18頭麋鹿全部買下,放養在他水草豐茂的烏邦寺庄園內。後經精心護理放養,這18頭麋鹿逐漸繁衍生息。
1894年,永定河水泛濫,沖破了南苑的圍牆,逃散的麋鹿成了飢民們的果腹之物。到1900 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南苑裡的麋鹿幾乎被全部殺光。據說僅剩下一對,養在一處王府里,以後轉送萬牲園(現北京動物園),也死掉了。至此,中國特產動物麋鹿,在國內完全滅絕。而烏邦寺庄園內所飼養的麋鹿也成為了世界上僅有的麋鹿群。中國人想要看一眼本國的特產動物,不得不跑到國外去了。
野生的麋鹿雖然滅絕了,但是通過放養,最終在中國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種群。1985年8月從英國烏邦寺迎歸了20頭年輕的麋鹿,放養在清代曾豢養麋鹿的南海子,並建立了一個麋鹿生態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6年8月,英國倫敦動物園又無償提供了39頭麋鹿,放養在大豐麋鹿保護區至今,這兩處的麋鹿都生長良好,並且繁殖了後代。為此,我國重新把麋鹿列為一級保護動物。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麋鹿體長約200厘米。 肩高:80—85厘米(雄) 70—75厘米(雌), 幼體體 重:35—40公斤(雄) 24—28公斤(雌) 一般雄麋鹿體重可達250千克,角較長,每兩年脫換次。雌麋鹿沒有角,體型也較小。因其頭似馬、角似鹿、尾似驢、蹄似牛而俗稱「四不像」,《封神榜》中是姜子牙的坐騎,更富有傳奇色彩。麋鹿僅雄鹿有角,切角各支向後,在鹿科動物中獨一無二的角,頸和背比較粗壯,四肢粗大。主蹄寬大能分開,趾間有皮健膜, 側蹄發達,適宜在沼澤地行走。夏毛紅棕色,冬毛灰棕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紅,並有白斑。
雄性小鹿在兩歲時長角分叉,6歲叉角才發育完全。頭大,吻部狹長,鼻端裸露部分寬大,眼小,眶下腺顯著。四肢粗壯,主蹄寬大、多肉,有很發達的懸蹄,行走時代帶有響亮的磕碰聲。尾特別長,有絨毛,呈灰黑色,腹面為黃白色,末端為黑褐色。夏季體毛為赤銹色,頸背上有一條黑色色的縱紋,腹部和臀部為棕白色。9月以後體毛被較長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體長達兩米,重300千克,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當繁盛,以長江中下游為中心分布西從山西省北到黑龍江省,在朝鮮和日本也發現過麋鹿化石。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類的獵殺,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蒙古士兵將殘余的麋鹿捕捉運到北方以供游獵。在自然界已經滅絕。到19世紀時,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約200-300頭。1866年,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神甫發現並寄回法國由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愛德華確定拉丁種名,各國公使用賄賂、偷盜等手段,為自己國家動物園搞到幾只。1894年永定河泛濫,沖毀皇家獵苑圍牆,殘存的麋鹿逃出,被飢民和後來的八國聯軍獵殺搶劫,從此在中國消失。
1898年英國11世貝福特公爵花重金將流散到巴黎、安特衛普、柏林和科隆的18頭麋鹿全部購回,放養到烏邦寺庄園,到1983年已經繁殖到255頭,為了防止其滅絕,開始向各國動物園疏散。
麋鹿在世界動物保護組織的協調下,英國政府決定無償向中國提供種群,使麋鹿回歸家鄉。1985年提供22隻,放養到原皇家獵苑,北京大興區南海子,並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隻,在江蘇省沿海大豐市原麋鹿產地放養,並成立自然保護區。1987年又提供18隻。
回歸後的麋鹿繁殖相當快,1994年中國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鵝洲成立第三個麋鹿保護區,從北京前後遷去九十多隻。目前在中國的麋鹿總數已經繁殖達1320頭。但仍然是一個瀕危物種。全世界也沒有超過2000頭。
編輯本段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
石首糜鹿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境內,地理座標為東經112°33',北緯29°49',總面積1567公頃。保護區於1991年經湖北省政府批准建立,主要保護對象為糜鹿及其生境。
本區地處長江天鵝洲故道邊,屬典型的近代河流相沖積,洪積的堆積形成的洲灘平源,地勢低平,海拔在35米左右。區內土壤肥活,水質良好,牧草豐盛,分布有廣闊的蘆葦沼澤濕地。據初步調查,區內高等植物有64科、168屬、238種,脊椎動物有100多種,其中大鴇、白鶴等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本區是為實現麋鹿回歸自然而建立的自然保護區,1993年和1994年分兩批從北京麋鹿苑引進 麋鹿64頭,由於區內發自然環境非常適合麋鹿的生活和繁衍,加之麋鹿可食性植物多達119種,且生物產量高,因此在僅3-4年的時間內,麋鹿種群發展到134頭,且麋鹿的野性恢復良好,實現了自然放養的目標。石首麋鹿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不僅對麋鹿回歸自然作出巨大貢獻,而且為世界大型動物回歸自然以及種群的恢復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為食。求偶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6周左右,7月中、下旬達到高潮。雄獸性情突然變得暴躁,不僅發生陣陣叫聲,還以角挑地,射尿,翻滾,將從眶下腺分泌的液體塗抹在樹幹上。雄獸之間時常發生對峙、角斗的現象。雌獸的懷孕期為270天左右,是鹿類中懷孕期最長的,一般於翌年4—5月產仔。初生的幼仔體重大約為12千克,毛色桔紅並有白斑,6—8周後白斑消失,出生3個月後,體重將達到70公斤。2歲時性成熟,壽命為20歲。
編輯本段保護級別
麋鹿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物種。
中國麋鹿從1985年首批回歸38頭,被放養於北京南海子的千畝鹿苑後,逐漸繁衍壯大,遷往長江之畔的湖北石首,從而成功完成回歸野外的「重引入」工程。另外,在江蘇大豐黃海之濱的麋鹿也蓬勃發展,加上全國20幾處動物園等飼養的麋鹿,至2001年初,已經達到1300隻,麋鹿失而復得、重引入的成功是向國際社會展示的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就,它既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活的教材,也是向公眾表達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之可能性與必要性的重要範例。
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現生麋鹿被稱為達氏種,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麋鹿屬中還有4種,即雙叉種、晉南種、藍田種和台灣種。麋鹿是一種僅限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從已知的190多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確認,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的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到了晚更新世,麋鹿種群迅速發展,到全更新世中期達到鼎盛,但商周以後麋鹿迅速衰落。
原始人類由於人口密度低、生產力水平低,不構成對麋鹿的威脅。而商周以後,由於自然變遷、麋鹿自身的原因和人為干擾等因素,造成了麋鹿的不斷減少。
從自然因素看,由於麋鹿是一種喜愛溫暖濕潤的動物,而中國近5千年來的氣溫是在逐漸變冷,沼澤和水域也明顯減少,自然環境的變化對麋鹿有較大的影響。
從自身因素看,麋鹿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據我們多年的飼養、觀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發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馬鹿、白唇鹿那樣攻擊人,而且占群公鹿見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給幼仔打耳號、測量時,幼仔的叫聲只能吸引母鹿在遠處觀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樣,母鹿為了保護幼仔而攻擊人。雄性麋鹿之間為爭奪配偶的角斗是非常溫和的,沒有激烈的沖撞和大范圍的移動,角斗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鍾,失敗者只是掉頭走開,勝利者不再追斗,很少發生鹿之間的傷殘現象。公鹿占群後,其他公鹿窺視母鹿時、占群公鹿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趕走對方。以上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們逃避敵害的能力差,較易被天敵和人類捕殺。麋鹿主要採食水生和陸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狹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脅的自身因素。
人口增長和農業的發展,侵佔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類的捕殺,嚴重影響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學發現,1萬年至4千年前人類遺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數量,與家豬骨骼的數量相當。可見當時麋鹿是被人類當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獵殺的。甲古文中記載,古代一次獵獲麋鹿的數量達348隻。另外麋鹿還被製成治病和強身的各種葯品,《本草綱目》中記載,「麋茸功力勝鹿茸……麋之茸角補陰,主治一切血症,筋骨腰膝酸痛,滋陰益腎……」《彭祖服食經》、《家藏經驗方》及現代的《中醫方劑大辭典》中,用麋鹿茸、角、骨等做配方的方劑就有幾十項。麋鹿由此也就成為人類為治病而追殺的對象。
自然因素、麋鹿自身的因素是麋鹿分布區逐漸縮小、數量減少的原因,而人類活動的干擾是麋鹿走向野外滅絕的決定因素。
麋鹿作為野生種群早已絕跡多年,1986年8月14日,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和中國林業部的共同努力下,來自英國七家動物園的39頭麋鹿返回故鄉——江蘇大豐,放養在大豐麋鹿保護區。目前,中國麋鹿主要分布在三大保護區內,即江蘇大豐麋鹿國家自然保護區、北京大興麋鹿苑、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面積達117萬畝的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處麋鹿保護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種群,約佔世界麋鹿數量的28% 。大豐麋鹿國家自然保護區林茂草豐,人跡罕至,是麋鹿野生放養的天然理想場所。適宜的生境加上保護區工作人員的精心管護,其野生種群數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經過繁衍擴大,現已達到1000多頭。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有著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約52頭麋鹿在這里被野化放歸。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完全擺脫對人類依賴、可自我維持的麋鹿野生種群,結束了數百年來麋鹿無野生種群的歷史。
受威脅的因素現生麋鹿被稱為達氏種,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麋鹿屬中還有4種,即雙叉種、晉南種、藍田種和台灣種。麋鹿是一種僅限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從已知的190多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確認,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的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到了晚更新世,麋鹿種群迅速發展,到全更新世中期達到鼎盛,但商周以後麋鹿迅速衰落。
原始人類由於人口密度低、生產力水平低,不構成對麋鹿的威脅。而商周以後,由於自然變遷、麋鹿自身的原因和人為干擾等因素,造成了麋鹿的不斷減少。
從自然因素看,由於麋鹿是一種喜愛溫暖濕潤的動物,而中國近5千年來的氣溫是在逐漸變冷,沼澤和水域也明顯減少,自然環境的變化對麋鹿有較大的影響。
從自身因素看,麋鹿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據我們多年的飼養、觀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發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馬鹿、白唇鹿那樣攻擊人,而且占群公鹿見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給幼仔打耳號、測量時,幼仔的叫聲只能吸引母鹿在遠處觀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樣,母鹿為了保護幼仔而攻擊人。雄性麋鹿之間為爭奪配偶的角斗是非常溫和的,沒有激烈的沖撞和大范圍的移動,角斗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鍾,失敗者只是掉頭走開,勝利者不再追斗,很少發生鹿之間的傷殘現象。公鹿占群後,其他公鹿窺視母鹿時、占群公鹿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趕走對方。以上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們逃避敵害的能力差,較易被天敵和人類捕殺。麋鹿主要採食水生和陸生的禾本科及豆科植物,食性狹窄也是麋鹿生存受到威脅的自身因素。
人口增長和農業的發展,侵佔了麋鹿的生活地域。人類的捕殺,嚴重影響了麋鹿的生存。考古學發現,1萬年至4千年前人類遺址中出土的麋鹿骨骼的數量,與家豬骨骼的數量相當。可見當時麋鹿是被人類當作食物而遭到大量獵殺的。甲古文中記載,古代一次獵獲麋鹿的數量達348隻。另外麋鹿還被製成治病和強身的各種葯品,《本草綱目》中記載,「麋茸功力勝鹿茸……麋之茸角補陰,主治一切血症,筋骨腰膝酸痛,滋陰益腎……」《彭祖服食經》、《家藏經驗方》及現代的《中醫方劑大辭典》中,用麋鹿茸、角、骨等做配方的方劑就有幾十項。麋鹿由此也就成為人類為治病而追殺的對象。
Ⅸ 麋鹿的生活習性有哪些
麋鹿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為食,有時到海中銜食海藻,
麋鹿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發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馬鹿、白唇鹿那樣攻擊人,而且占群公鹿見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給幼仔打耳號、測量時,幼仔的叫聲只能吸引母鹿在遠處觀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樣,母鹿為了保護幼仔而攻擊人。
麋鹿求偶發情於5月底至8月。雄性麋鹿之間為爭奪配偶的角斗是非常溫和的,沒有激烈的沖撞和大范圍的移動,角斗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鍾,失敗者只是掉頭走開,勝利者不再追斗,很少發生鹿之間的傷殘現象。公鹿占群後,其他公鹿窺視母鹿時、占群公鹿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趕走對方。
雌獸的懷孕期為270天左右,是鹿類中懷孕期最長的,一般於翌年4—5月產仔。初生的幼仔體重大約為12千克,毛色桔紅並有白斑,6—8周後白斑消失,出生3個月後,體重將達到70千克。2歲時性成熟,雄性小鹿2歲長角分叉,6歲叉角發育完全,理論壽命為2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