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的步驟
不同的科目,學習步驟就會不同。這里就先說說文科的基本學習步驟(但是你必須記住,不是每一個步驟都是適合每一個人的,而且每一個人的學習步驟都會不同):
(1) 上課的時候留心聽書:
這個是最重要的,有些人只靠聽書就能夠考取非常好的成績,因為聽書是能夠幫助記憶和理解。
(2) 理解課文內容:
打開書本,看看內容,最主要就是理解內容。其實,讀書真的很講究效率,不是時間的長短。一個人無論讀多長的時間,如果不知道自己讀什麼的話,其實是在浪費時間。你要明白這一點,每一次讀書,告訴自己,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讀些什麼。最好是自己能夠教自己,那就代表你已經理解了。讀書效率增高,你溫習的時間也會減少,有更多的時間去玩。
(3) 然後就是將內容的重點寫/畫出來,你還必須能夠把每一個重點聯系起來,你必須用一個容易讓你記的方法寫/畫出來。這里很講究個人的學習創意。你要想一個讓你能夠增加讀書興趣的方法。你可以考慮以下的學習方法:
你可以把要讀的課文畫成一幅畫/連環圖/漫畫,用圖來簡單解釋,把復雜的內容縮短成一幅簡單的圖解,一眼能夠觀四面八方的方法,把復雜的內容變成簡單的內容,空閑的時候默畫出來,然後貼在牆壁上/廁所門上,每一天看一次,讀書就會很有樂趣的了。如果你喜歡運動的話,你可以拿出一粒有彈性的球,把球打在牆壁上貼著的紙張然後接球,每一次玩球,就解釋紙張上的內容,把讀書的活動變成激烈一點,讓自己頭腦能夠清醒,充滿活力。你也可以把要背的詞句寫成笑話,利用你的老師或者你朋友或者偶像的名字,或者寫成一個有意思的句子,如果你對圖片特別有記憶,你也可把你要背的內容想成一個動畫片,或者把幾張照片聯系起來,變成一個故事,等等,這樣你就不會覺得背書很累了。你也可以自己當老師,把紙貼在牆壁上,當成是黑板,自己教自己,增加讀書的樂趣。你也可以自己創出一個很有效的讀書方法,最適合你自己讀書的方法。
(4) 做練習:
做練習是讀書的重要過程,尤其是往年/上期的試題,你要多做,多分析,看看老師喜歡出什麼樣的題目,你就會知道哪裡應該下功夫,看看答案,你就會知道什麼樣的答案才是最佳的答案。考試就如戰場一樣,你了解試題越深,你打勝戰的機會越高。多做試題,考試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怎樣分配時間(每一題大概用多少時間,不能超過多少時間),不會緊張,心情從容成績也會好很多。
(5) 不停的溫習:
你要有自律,每天的功課一定要做好。還有,不要老是只會溫習新的課文,你要分配時間溫習久的課文。你自己做一個簡單的時間表,一定要是你自己能夠做到的時間表,不要太過誇張,例如:一天讀3小時,其餘的時間可以玩。每一天一定要先溫習功課,最後才玩,這樣你就不會玩到忘記溫習了,溫習時間也不會太晚。
(6) 如果有時間,可以考慮預先溫習老師即將(明天)教的課文,效果會更好。
每一個人的讀書步驟真的不同,就好像以上的步驟,有些人喜歡先做練習,然後才去溫習老師今天教的課文。說真的,學習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步驟,你的步驟次序可以調亂,但是你必須做到以上所列下的要點,(1)到(6)。你自己找出一個適合你自己學習步驟,這才是最重要的。
語文科的步驟又如何呢?
有點不同,因為語文不能夠死背的,也不能一下子就能夠掌握,所以就要注重多用,多聽,多寫,多講,才會進步。比如說,學英文 - 學習語文的辦法有很多:閱讀書本,看電視/電影(尤其是有正確英文字幕的),多跟朋友聊天(用英語),多寫作。你可以上網看看你有興趣的網頁,不過一定要選擇英語的網頁,例如:你喜歡周傑倫,可以上網看他的消息(英文網頁),然後打開金山詞霸來幫助你。如果你喜歡寫日記,可以用英語多寫,不必擔心自己寫錯,只要多寫就可以進步了。如果你喜歡設計網頁,就用英語來設計,盡量用英文(google網頁)搜查,等,總之就是盡量運用英文,這樣的話你就會進步的啦!
其他科學的科目有怎樣學習呢?步驟可以跟文科一樣,不過要注重「理解」的步驟,自己找出一個讓自己能夠明白的方法來讀。例如:化學,要怎樣去學習呢?你可以嘗試把自己當成是一個原子(atom),每一次遇到變化,你就問問自己,自己變成什麼了。比如說:你是一個oxygen(氧)原子,你遇到了兩個hydrogen(氫)原子,你會變成什麼?然後告訴自己,你會變成水(H2O),嘗試用自己的邏輯來想出一個讀書的方法,這樣可以增加你讀書的興趣,而且還能夠明白自己讀了些什麼。
物理又怎樣學習呢?每一次用現實世界來思考,用用自己日常生活的例子來思考,也許你會明白更多,例如: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力為零時,原先靜止著恆靜止,原先運動者恆沿著直線作等速度運動。這定律又稱慣性定律。這個怎麼明白呢?想想你站在一個草地上用手拉著一輛玩具汽車走著10mph(時速),當時的風很大(風力不變),你逆風行走著,汽車所受的合力(force)是零,因為你的拉力,還有風力都是相同的(這里假設沒有其他的摩擦力)。如果風力變大了,玩具汽車就會減速,如果你加快拉動汽車的話,玩具汽車就會加速。多用用一些你能夠明白的例子來解釋,這樣的話,你就會更加明白了。物理首先要明白,然後就是懂得運用公式,這個要靠練習。
讀書其實是一種創意,單是讀書的方法已經是一種學問,是一種試驗,而且也是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其實一點也不簡單,所以你也不必太過灰心,很多人同你一樣都是不能控制自己去學習。你不要放棄,再接再厲,把讀書當作是一個科學的試驗,不成功就再想辦法。
如果讀書沒有動力,你可以把自己的房間布置成一個有動力的地方。你可以在你的房間內,貼上一些優秀學生的照片,貼上你的老師,父母的照片,你也可以寫些金玉良言,比如說:溫故知新,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堅持就是勝利,自律是勝利,等等,把自己的房間變成一個提醒你自律和努力的地方,好像一個戰場一樣,你就會有動力去學習的了。
讀書也不能忽略了運動和娛樂,你要懂得分配時間,到了自己真的很累的時候,你就要停下來,放鬆自己,學會分配學習和游戲的時間,你就不會變成一個書獃子了,也不會太過抗拒讀書了。記住: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2. 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步驟有那些
下課預習,上課認真,放學認真做作業,有空多看書,厚積薄發。
說是這樣說,但堅持下來的人寥寥無幾,貴在堅持,祝你學業有成!
3. 學習方法
初中階段,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對於初一新生來說一定要對自己今後各方面的發展方向有個初步的構想,要確立自己的奮斗目標。首先,要學會學習,學會交流。要想搞好初中文化課的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把「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
同學們最好對自己每天的時間作個具體的安排,列一份切實可行的作息時間表,科學地安排好各科的學習。
另外,每天在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後,可根據自己的能力,抽些時間來自學,不僅要將所學的知識去歸納、總結,還要敢於質疑,要不斷培養自己獨立思考、勇於探索和創新的能力。一定要注意不能偏科,要扎實地打好各科的學習基礎,這樣才能更加有利於今後自身的發展。
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可以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要學會把別人的經驗靈活地組合起來為自己所用。一定不能和同學們拉開距離。
其次,要學會自律。進入初中階段,面對周圍的環境,要學會和同學、老師相處。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融洽的關系會令你身心愉悅,還會使你的個人修養和心理品格得以健康地發展。另外,我們要對照學校制定的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同學們不僅要有較強的自我約束能力,還要有正確的是非觀念,對來自外界的誘惑和干擾,要自覺地去抵制,要增強對社會、對家庭、對自己的責任感。梅花的香艷來自風雪的孕育,寶劍的鋒利來自不懈的磨礪。只要今天你播下勤奮和智慧,明天你將收獲希望和成功。
五遍讀書法「五遍讀書法」,是以613分的高分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譚曙光同學創立的。學習離不開讀書,讀書必講求方法。「五遍讀書法」的確是一個符合人類認識規律的好方法。這「五遍」是:第一遍,是指上課前對老師講的課本上的內容預習一遍。只需粗略地看一遍,了解一下大致講些什麼就行了,不必逐字逐句地細看,也不要求把內容吃透。第二遍,是指上課完了後,把老師講過的書上的內容復習一遍。這時就需要認真仔細地看了。要邊看邊想,力求把內容吃透。看書過程中應不斷向自己發問,多想想為什麼。加深對概念定理的理解。萬一有些地方一時不太明白,可暫放下先看後面的,過一陣子再回過頭來思索,往往就能明白了。第三遍,是當書上的每章講完之後,從頭到尾把它仔細看一遍。對定義概念加深記憶,對定理推論看看它們是怎樣證明的。第四遍,是當一本書全講完之後,把整本書再讀一遍。不要求太仔細,主要是列個表,將各章知識整理一下,找出它們的脈絡和相互之間的聯系,對全書內容形成一個整體性的了解。第五遍,也是最後一遍,即當考試前幾天,花一引起時間把書粗略地翻一遍,看看其中的概念性的東西,與筆記相配合,看一看平時老師在課堂上的重點、難點。老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當然是一種泛指,強調書要多看,看熟,並非真的要看百遍。其實,不要說百遍,如果能夠像譚曙光同學所言老老實實看上五遍,也一定會見些成效的。
相互復習法在學校學習與在家自學相比,一大優勢就是有小夥伴、有朋友。聰明的孩子應該會利用這一優勢。具體步驟如下:(1)三四個同學在一起,復習並探討有關學科的重點、難點和一些容易混淆的問題。答案不能統一或者不懂的問題就記下來,回去分別尋找正確答案。(2)經過一段時間的復習,模擬老師出的卷子,每人在理解的基本上出一張卷子。同時將做好的答案寫在另一張紙上,標好每一道題的分數,以便批改時計分。(3)相互交換出好的試卷,然後答題。做題目的同學要認真對待,不要看書也不要問別人,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4)把做完的題目交給出題的同學,進行批改計分。然後大家一起針對錯題進行研究分析,找出原因,因為通常做錯的題目一般都是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如果對有些題目大家說法不一,那麼第二天可以去問老師。這種方法既針對性,又可以讓每個同學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在運用這一學習方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相互復習前,每個同學都應認真作好准備,不打無准備之仗。復習時應積極發言,暢談自己的想法,不能只當「旁聽生」。(2)復習時注意力要集中,要認真聽別人發言,不能嬉鬧,不能閑聊,以免浪費時間,一無所獲。(3)答題時要仔細,把它當做一次測驗,檢驗一下自己對基本階段知識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早發現問題。(4)批改時要負責,不要因為一味地追求高分而對錯題也不加指正,這樣對做題的同學是極不負責的。這種方法適用於各種學科,特點是在數學方面十分有效,通過運用這種方法,吳海雯的數學成績由原來的85分左右提高到95分左右,和她一起復習的同學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
答案補充
對於語文,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平時的積累. 教課書上的古詩\文言要會背,重點段落要會翻譯和默寫.生詞表上的單詞要會寫. 這是前面基礎的10分. 後面的閱讀一定要注意平時的積累, 首先要多讀好的文章, 注意積累其中的詞彙. 讀完一篇好的文章不僅僅是讀了就完了,要像在語文課上一樣做分析,分析一定要透徹,這樣才有助於閱讀水平的提高. 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礎上. 讀不懂就再讀, 要是真的讀不懂,那麼就是基礎功不夠了...關於作文首先卷面一定要整潔,有必要的話練下字去.平時要多讀好文章\好作文,並深刻解析,這樣對作文也會有幫助.但關鍵還是靠自己的感覺. 數學平時如果作業不多的話,自己多做一點題吧!一定記住:熟能生巧!對於理科,做完了都要檢查.檢查的時候如果時間還多,那麼把答案蒙起來,重新做一遍吧!時間緊就把你認為你沒有把握的題目做一遍.最後加一點:切忌驕.
4. 求學習方法,詳細點的,有步驟的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成功的必經之路,與小學生相比,初中生的學習方法顯得更加多樣和復雜,學習內容的變化要求初中生做到:
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以免造成學習上的忙亂。
課堂上,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學會記聽課筆記。
隨著學習內容的擴大加深,要求學生能夠學會獨立思考,對學習材料進行邏輯加工,做到學得活、記得牢、用得上。
如何盡快適應初中學習
學習方法的轉變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科目相對較少,能按時完成作業就可以了,以語文為例,只要把課本上的知識基本掌握,考試就不成問題,但初中階段,課程設置增多,考試題更為靈活,講究活學活用,學生必須改變以往寫完作業萬事大吉的做法,主動復習當天所學的知識,除了老師所留的作業,還應該多做參考資料,加深理解,拓寬知識面,由依賴性學習向主動、獨立性學習轉變。
生活習慣的轉變
中學課程緊,內容多,在學生生活上必須有規律,緊張起來,制訂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表並自覺遵守,保證作息有規律。
看電視的轉變
一些家長不許孩子看電視,其實翻翻一些高、中考題就會發現,部分考題與電視有不小的聯系,如上海市近年高考題有一題目就是讓考生推薦看一部電影(電視劇、或戲曲),因此學生應將電視作為學習的工具,有目的的有意識的看,不能在電視前一看就是一兩小時,或總看一些連續劇,應選擇與學習有關的積極向上、能陶冶情操的影視劇。
三種學習方法
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思考習慣。
總是站在系統的高度把握知識
很多同學在學習中習慣於跟著老師一節一節的走,一章一章的學,不太對意章節與學科整體系統之間的關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隨著時間推移,所學知識不斷增加,就會感到內容繁雜、頭緒不清,記憶負擔加重。事實上,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的知識結構系統,學習一門學科前首先應了解這一系統,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學習每一部分內容都要弄清其在整體系統中的位置,這樣做往往使所學知識更容易把握。
追根溯源,尋求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學習最忌死記硬背,特別是理科學習,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論學習什麼內容,都要問為什麼,這樣學到的知識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問題超出了中學知識范圍,甚至老師也回答不出來,但這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對什麼事都要有求知慾,好奇心,這往往是培養我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重要的是養成這種思考習慣,有利於思維品質的訓練。
發散思維,養成聯想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中我們應經常注意新舊知識之間、學科之間、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等方面的聯系,不要孤立的對待知識,養成多角度地去思考問題的習慣,有意識地去訓練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及獨創性,長期下去,必然會促進智力素質的發展。知識的學習主要通過思維活動來實現的,學習的核心就是思維的核心,知識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過知識的學習提高智力素質,智力素質提高了,知識的學習會變得容易。所以上面講的學習的三個學習習慣實質上是三種思維習慣。學習的重點就是學會如何思考。
三種學習境界
第一層為苦學
提起學習就講"頭懸梁、錐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處於這種層次的同學,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對他們來說學習是一種被迫行為,體會不到學習中的樂趣。長期下去,對學習必然產生了一種恐懼感,從而滋生了厭學的情緒,結果,在他們那裡,學習變成了一種苦差事。
第二層為好學
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達到這種境界的同學,學習興趣對學習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對學習的如飢似渴,常常注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的學習不需要別人的逼迫,自覺的態度常使他們能取得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更濃的興趣,形成學習中的良性循環。
第三層為會學
學習本身也是一門學問,有科學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規律。按照正確的方法學習,學習效率就高,學的輕松,思維也變的靈活流暢,能夠很好地駕御知識。真正成為知識的主人。
目前,中學生的學習中,第一層居多,第二層為少數,第三層次更少。我們應當明確,學習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學會學習,這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21世紀中的文盲將是那些不會學習的人。所以,同學們在學習中應追求更高的學習境界,使學習成為一件愉快的事,在輕輕鬆鬆中學好各門功課。
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應用力、自覺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等,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可想而知,一個連課都聽不懂的人要想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則無從談起。所以,要提高學習能力,必須以聽課為重,提高聽課水平,在預習和上課階段,讓你的學習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然後利用復習,將學習的要點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應用能力,從而由征服一門學科到到征服所有不擅長的學科,全面提高學習成績。
提高聽課水平
積極主動地聽課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看法,所謂的上課就是被動的聽老師講課,如果真是如此,那你也不必事先預習功課了,只要把老師的講過的內容像鸚鵡學舌那樣重復幾遍,不就能圓滿完成任務了嗎?
實際上,中小學的課程(尤其是中學)並不好對付,在毫無准備(預習)的情況下聽老師講課,頂多隻能懂些「雞毛蒜皮」的東西,想要做到徹底理解,幾乎不可能。
真正所謂的「上課」,就是把自己事先做過或思考過,但又不怎麼理解的問題,放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里去求得解答的線索,然後再去思考更深一層的問題,這樣你必須做好預習和復習。
預習
通常分為三個階段(預習三部曲)
n 預習第一階段,先把教科書通讀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個記號,上課時就針對這些疑點提出問題,直到了解為止
n 預習第二階段,研究課本後的問題或習題,將它們解答出來,上課時將答案與老師講解的正確答案對照
n 預習第三階段,利用參考材料,將沒有學過的內容(後幾課)做一番預習,能做到這一部,不僅預習的興趣會迅速增加,而且預習的功夫也會漸漸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當然在預習階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你得立刻回過頭來復習以前的部分,所以「預習」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復習」因素,兼有雙重功能。正如有人曾說過的「七分預習,三分復習」。
復習的過程也分為三個階段
復習第一階段:把課堂上學過的內容重溫柔一遍、實際上,這是最愚笨的方法,很多人都是這樣:「點到為止」,不求甚解,但總比一點都不復習好得多。
復習第二階段 :把課堂上學過的重點摘出來,整理在筆記本上,這並不需要太多時間。
復習第三階段 :做練習(這是加強應用能力的問題)
總而言之,要提高學習能力,必須以聽課為重,在預習和上課階段,讓你的學習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然後利用復習,將學習的要點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應用能力。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集中精神學習
一個人注意力不集中,那麼學習效率會相當差,我們在精神散漫無法讀書的時候,往往會歸咎於環境不適合,我們常可聽到這樣的抱怨:「沒有一間象樣的書房,想學習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或者說:「附近噪音太大,所以看書的效率就很差」。等等,並且強調:「如果住在一個環境幽靜,沒有人車的地方,學習效率不知會提高多少倍!」乍聽起來,這種想法似乎很有些道理,但隔絕了外界的刺激,我們就能精神集中嗎?
科學實驗表明,如果與周圍的環境隔絕,刺激太少,太過於限定性的話,很難有正常的精神活動,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找出妨礙精神集中的干擾因素,並能用適當的方法加以排隊使精神的集中力能持續下去。
排除干擾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許有過這種體驗,當你在看書的時候,有人在附近講話,雖然只是悄悄話,卻會使你看不下去書,然而在火車上,雖然車子在隆隆的向前開,你卻很容易就能集中精力看書,可見周圍的音量的高低,強弱與對精神集中的妨礙度並不成正比,反而是其他的因素影響較大,此外,感冒了身體不舒服,或其它煩惱事,都會影響精神集中,因此我們必須想辦法消除和避免這些因素。如果一本正經談集中力,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一種特殊能力,其實不然,只要你多用心想辦法除去會妨礙「集中精神」的因素,就可以辦得到,你只要當前的問題的重點抓住並加以適當的處理,使身心保持最佳狀態,集中就可以提高很多。
如果你還是覺得精神不能集中就必須晝客觀地分析目前所處的情況,找出其中的原因,當你能夠覺察到「啊,我在這種狀態容易分散注意力」的話,也就能想出對付的辦法了。如果你覺得周圍細小的聲音干擾你,你或許可用嘗試發出聲音的學習方法來加以對抗。如果是聲音與聲音之比,因為遠近的原理,遠處的聲音會讓你覺得更小更不在乎這些。有的人面對各種的干擾,只要一做自己喜愛的習題,精神就會很集中。
暫拋開煩惱
一旦有了煩惱及雜念,就會妨礙集中精神及注意力,如果有了,就必須分析它並想出能解決問題的辦法。面對煩惱而能集中精力學習,那需要極大的耐力和意志力,在必須集中精神的時刻,把煩惱暫時忘掉。
一般說來,所謂煩惱,都是那些在腦海中繞來繞去的雜念:「如果真是那樣該怎麼辦?哎呀!或許那樣做也有問題……」諸如此類的總是碰到這樣的情形,可以用紙把它記下來,並分析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煩惱,慢慢思考,這些煩惱漸漸有了頭緒,隨即可以想出解決的方法,同樣也把這些解決的方法記在紙上。
把煩惱寫下來,你就能用比較客觀的觀點去正視它,自然情緒也會比較安定下來,也就比較能找出理想的方案了。即使不能立即找出理想的答案,但把它寫下來也可改變一下你的情緒。不管怎樣,把煩惱暫擱一旁,對於目前集中精力處理眼前之事會有極大的好處。
除了精神的健康外,一個人的身體也很重要。一個人如果患了感冒了或身體不適,這時候還勉強坐在書桌邊學習的話,效果一定不太好,如果覺得疲倦的話,那就要休息一下,不要太執著於學習了,身體健康了,學習效果肯定會好些。
讓注意力集中、持續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持續多久的注意力呢?有人實驗過,小學生大概可以持續三十分鍾,中學生大至是四十分分鍾到五十分鍾,,成年人大概是一個半小時,這當然還要考慮到具體的個人當前的環境問題,以及工作內容等,這些情況不同,持續的時間也會有所不同。
每一個人最好都要了解一下自己的「集中限度」。如果集中限度只有七十分鍾的話,這樣可以在七十分鍾後設定一段十分鍾的休息時間,使用這種間歇性的方法,比起長期不冷不熱的在那熬要好多了。
如果有人說:「我老是注意務不集中!」不必擔心,找一種能訓練集中注意力的游戲玩一玩兒益智又有趣,一個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時,也正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
當一個人疲倦了的時候就必須轉換一下狀態,一個人站久了就想要做下來,累了就會想睡,一個人的生理,是在緊張與鬆弛的節拍中取得平衡而發揮出本來的機能,一個人累了還在那兒強撐著,是沒有意義的。
學習到了某個階段而覺得疲勞時,這時就得馬上休息一下,以便恢復,要是你不顧這些,繼續用功,學習效率必然低落,如果說仍硬撐著,反而會搞壞身體,因此遇到這種情形,乾脆改換一下情結,方法很多,並不一定要休息,你可以出外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也可以找朋友玩玩兒,還可以找些內容不同的書看,這也是換換氣氛,調節情結的一種手段。
坐在書桌邊久了,人就會疲勞,這也許是由於長時期向前傾斜坐著,胸部被壓迫著,腰部也被固定著,身體有負擔而產生的,血流不暢,筋肉疲勞,這時候就應該起來走走,轉換一下姿勢,做一做簡單的運作,這對你恢復精力是大有益處的
5.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呵呵,想到了我上學時候的樣子,其實和你差不多,這里沒有家長什麼觀念落後固執,純粹是中國教育體系的問題,相信等你當了家長的時候也會這么要求自己的孩子,你現在只是初中,已經算是很幸福了,到了高中更有你受的了,勸你現在還是做好心理准備勉為其難的盡量接受吧,多少人都是這么過來的
6. 怎樣學習有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求步驟!!!
1)學生在校的學習, 必須是高效的, 快速的, 只有這樣, 才能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課前預習就是高效快速學習的基礎.課前預習可以初步了解新教材的內容和思路, 做到提前思考;可以把教材中容易解決的問題先解決掉, 掃清學習上的」攔路虎」;可以發現知識上的薄弱環節, 抓緊復習鞏固.
(2)課前預習能夠提高聽課的效果.學生聽課, 大致有這樣兩種情況: 雖全神貫注聽講, 但自己進行分析的機會甚少, 或者有聞必錄, 手用得多, 腦用得少;帶著預習解決不了的問題去聽課, 就能手腦並用.前一種同學, 沒有思想准備, 又做筆記又聽講, 十分緊張, 沒有精力去思考問題, 新舊知識銜接不上, 又不能停下聽講去問同學或查書, 一步跟不上, 步步跟不上, 長此以往, 會造成學習上的惡性循環.
(3)課前預習能夠提高記筆記的能力.通過預習, 對新課內容心中有數, 課堂筆記就可以抓住講授中的重點、難點、疑點, 有選擇地加以記錄.不預習, 聽課時不知道哪些是書上有的, 哪些是老師補充的, 哪些是重點, 哪些是關鍵, 忙著聽、忙著記, 」眉毛鬍子一把抓」, 這種」錄音機」式的筆記, 除了能鍛煉速記能力外, 絲毫無助於思維能力的提高.
(4)課前預習能夠培養自學能力.有人說, 預習是自學的演習, 的確是這樣.我們正處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 總有一天要走向社會, 那就要靠自學來獲取知識.如果在中學時代, 能夠通過預習, 培養自己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就能為將來到高一級學校深造或走向社會的學習帶來很大好處.將來, 就不會在大量更新的知識面前無所措手足, 就不會落在時代的後面.至於預習的方式, 可以根據學科特點和個人的情況, 選擇以下幾種: ① 了解基本內容, 掃清字詞障礙的瀏覽式;②圈點、勾線、批註、摘抄的評點式;③研討課文重點、難點的探討式;④試做各種練習的技能訓練式;⑤從復習舊知識轉入接受新知識的復習式;⑥精讀博覽、拓寬知識面的輔助式, 等等.
下面著重介紹兩種課前預習的操作方法: 閱讀法和回顧法.閱讀法注重對新學的知識的理解;回顧法注重對已學知識的復習.
第一種課前預習實用方法: 閱讀法.預習首先要」讀進去」.要細讀、深思;對讀不懂的地方和思不透之處, 要提出疑點, 找出問題, 帶著這些疑問上課, 力爭聽懂, 以便取得較好的效果.
預習開始的時候, 首先從頭到尾把課文朗讀一遍或默讀一遍, 邊讀邊思考: 新課文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是按什麼思路來闡述的? 這個思路的道理是什麼? 讀過之後懂不懂? 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用筆記錄在預習筆記本上.
這種預習方法, 表層目的是對新課文知識的預習, 深層目的是以此理出一條檢驗自己學識的水平線.看在獨立學習情況下, 自己能掌握住多少內容.上課的時候, 除了聽老師講課以外, 還要比較一下, 自己的理解和老師的講解有哪些差距, 這種差距是屬於知識方面的, 還是方法上的, 找到原因也就找到了補短的目標.
經過閱讀預習以後仍不能理解的那部分內容, 不必強求理解, 把它記下來作為聽課的重點.
第一步: 縱覽章節
為什麼要縱覽、概括閱讀呢? 這里有兩個很實際的理由:
(1)縱覽會幫助你掌握背景知識.如果對一個指定章節的內容, 你事先一無所知, 那麼閱讀和理解這個章節會既慢又困難.可一旦你在這樣的章節里讀到一個熟悉的觀點——即你認出是以前曾學到過的東西, 就可讀得快些, 理解得深一些.差別就在於先前的背景知識, 而縱覽則能使你很迅速地掌握背景知識.
在縱覽一個章節時, 可以讀一讀部分或段落的主次標題, 來發現並抓住主題, 讀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話來了解其思想, 瀏覽一下詞語, 可熟悉書中的人名和地名, 閱讀第一段能幫助你了解該章的總目的, 閱讀本章末尾的摘要段落, 你就能有一個總的看法.當然, 這樣對書中的思想和事實你不會非常了解, 但是, 以後在你仔細閱讀中遇到它們的時候你就幾乎會像老朋友一樣把它們認出來, 而這種熟悉感能夠給予你信心並提高你的理解力.(2)通讀章節可以提供事前的組織者.對章節一般內容的熟悉, 能夠形成學習上的事前組織者.熟悉的標志可以充作標題或類目, 將思想、事實以及細節都集中在裡面.所謂的」磁力中心」, 把事實、思想和細節像磁鐵吸鐵屑一樣吸在它的周圍.
下面是一種如何縱覽課本章節的有效方法, 可一試:
首先花兩三分鍾試圖從每一章的題目中來了解這一章的完整的意思.簡略地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題目, 隨後就撇開這個問題對自己說: 」讓我們來瞧瞧對這個題目他說了些什麼? 」
其次, 再用正常的方法將開頭的幾個段落讀一下.如果不這樣做, 那就好比從半中間插入別人的談話.
然後, 根據印刷字體的不同來讀.目光投向以粗體字寫的大小標題上.這些標題像報紙上一則新聞的小標題, 它們等於小摘要.然後再讀一讀這些小標題下面的一兩個句子.再後, 瀏覽著其餘材料, 找尋其它部分的信息, 它們可能用斜體字、劃線字或改變鉛字大小等不同的標記.
不要略過插圖、曲線圖以及圖表, 只要讀讀圖片下的解說詞, 弄明白圖表和曲線圖上線條的含義就能夠很容易地學到許多東西.
注意去閱讀最後的一個段落或標有」摘要」的最後一個部分, 在這一部分, 作者常常將所有他在章節里講述的思想匯集在一起.
最後, 在開始閱讀這一章節並記筆記之前, 再花上幾分鍾把從略讀中所獲得的各種片段知識拼湊起來.有時為了把這些材料匯集起來, 要再回到一章開頭的地方, 只是翻翻書頁, 看一看已經看過的地方.
縱覽這一方法的重要一點是能夠幫助克服惰性.許多學生覺得打開書本學習是件很困難的事.如果你也是這樣的學生, 那麼就可以試用縱覽這個方法, 因為它不是涉及實質性問題式的閱讀.用這個方法可以使你學習得輕鬆些.
在略讀的時候, 不能偷懶, 要集中注意力.但要讀得慢一點以便你能正確地理解事實、思想以及原理.一旦你吸收了一個錯誤, 就很難再將它除去.
第二步: 圈點勾畫
預習時, 應該邊讀邊劃, 邊讀邊批, 邊讀邊寫.」劃」就是劃層次、劃重點.讀了一段如果看不出層次, 抓不住要點, 那就沒有讀進去, 要再讀幾遍.」批」就是把自己的體會、看法寫在旁邊.這些體會、看法究竟對不對, 可以在聽課中驗證.」寫」就是把自己不懂的問題簡單地整理出來.
」劃」、」批」、」寫」這是閱讀的」犁鏵」.思考的種子, 只有在耕耘過的土地上才能更好萌發.
第三步: 提問
在讀完書後, 能夠回答問題的人, 一般在閱讀前和閱讀時就能夠提出各種問題.這是獲得高度理解的令人驚奇和有價值的技能.
提問行之有效的一個主要原因: 提問能迫使你集中注意力以及敏銳、直接和有選擇地注意你所閱讀的字句.如果腦子里沒有任何問題, 那麼你的眼睛只是略過段落中所有的字句卻不會認識到就是這些字句包含了各種答案.沒有提問題, 也就不會有答案.
在閱讀和鑽研課本內容的時候, 如何預先提出問題呢? 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辦法是將每一個標題都變成問題.例如, 主標題為」記憶的幾個基本方面」, 那麼就立即可將它變為」什麼是記憶的幾個基本方面」, 聽上去很簡單, 事實上也很簡單——但卻起作用.
下面是另外的一些例子:
小標題問題
記憶的蹤跡什麼是記憶的蹤跡?
遺忘率我們遺忘得有多快?
回憶的組織如何組織回憶?
衰退理論什麼是衰退理論?
把標題變成問題後, 就會為了回答問題而閱讀標題下面的材料.一遇到標題就將它變成一個問題.這樣, 在讀完一頁時, 就會有新的收獲.還有一些對幾乎任何標題都能適用的一般問題, 有的讀者喜歡通過提出這些一般問題來引出具體的事實和思想.有的讀者喜歡通過提出問題與回答問題的方式來與作者交談.不管哪一種方式都產生一種積極探索的態度.下面是一些一般問題:
這一段落告訴我什麼?
這一段落在這一章中起什麼作用?
對於這個段落, 我能提些什麼問題呢?
重要的論據是什麼?
這個例子是不是能夠把主要問題講清楚?
如果這個事實或思想是真實的, 那麼按邏輯說, 接下去應該談些什麼呢? 如果這是對的, 那麼對我已經接受的知識有什麼影響呢?
第四步: 預習後想一想
預習後, 自己關上課本想一想: 下節課老師要講什麼? 自己懂不懂? 與這個新問題有聯系的舊知識是什麼? 自己是否已經掌握? 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需要上課時聽老師講? 這樣檢查, 可以看出自己預習的效果怎樣, 以便進行調整、改進.
第二種課前預習實用方法: 回顧法.回顧法主要是在預習新課文的時候, 要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 以發現自己掌握知識的薄弱環節.
本來, 已經學過的知識是應該記住的, 可是事實上, 由於種種原因, 學過的知識或者忘記了, 或者記不全了, 或者記錯了而不自知, 從而變成了對新課文理解的」絆腳石」.有的同學感到聽課效果差,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沒有掃除這些」絆腳石」, 缺少聽好新課所必備的知識, 對課堂上老師講的新課很難立即理解, 課堂上某一處卡殼, 後面就更聽不懂了.通過回憶, 查一查不懂的概念在哪一章哪一節中講過, 如果還回憶不起來, 就找出舊的課本或筆記本認真看看, 直到弄懂為止.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 這和新課內容不同, 新內容不懂可以擱著, 到課堂上聽老師講;而已學過的知識, 老師在課堂上是不會講的, 如果預習時沒搞懂, 就會影響聽課了.
7. 學習方法有幾個步驟呀
關於學習方法: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跟著老師走,上課聽講,下來之後總結、歸納、理解記憶、做題實戰運用。學習要有自己的計劃,計劃要根據自己的學科情況、薄弱科目,合理規劃時間,查缺補漏、復習提升。
學習另一個重點就是效率,只有高效的學習才能事倍功半。我通過練習「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來激發大腦潛能,提高學習和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復習方法,其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我們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消除頭腦中潛在的發音現象,越過由發聲到理解意義的過程,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飛躍。
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我們的閱讀速度提高5-10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目前,我們學校很多班級開展的假期速讀速記訓練班,用的就是精英特快速閱讀記憶訓練系統。
更多關於學習的內容可以到網路貼吧《高效學習法》吧交流討論,裡面有很多值得借鑒學習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