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修辭方法和步驟視頻

修辭方法和步驟視頻

發布時間:2022-08-09 18:04:36

1. 修辭手法的步驟

古代詩歌鑒賞之修辭手法鑒賞
目錄
★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及例句 ★修辭手法的概括 ★常見設問形式 ★總結答題步驟 ★歷年高考修辭題例

1、比喻; 例: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望洞庭(劉禹錫) 2、比擬; 例 :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閨意獻張水部》 朱慶餘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3、借代; 例:笑語盈盈暗香去(《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4、誇張; 例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
5、排比: 例: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鐺鐺一粒銅豌豆。《南呂 一枝花》關漢卿 班定遠飄零玉關,楚靈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黃犬悲,陸機有華亭嘆。張柬之老來遭難。把個蘇子瞻長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懶。」 張養洗《雙調.沉醉東風》
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及例句

6、對偶: 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遊子吟》孟郊)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7、設問; 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杜牧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8、反問; 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王安石《迭題烏江亭》 9、雙關 ; 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過零丁洋》文天祥)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杜甫《歲暮》)
10、互文; 例:主人下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 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11、反復; 例:花非花,霧非霧(《花非花》白居易)
12、通感 例;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塞上.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木蘭花 宋祁) 春風又綠江南岸 " 綠" (王安石 )

修辭手法的概括

1、比喻:生動形象、化虛為實 2、比擬:色彩鮮明、啟人聯想 3、借代:特點突出
4、誇張:烘托氣氛、引發想像
5、排比:使內容凝練,形式整齊,節奏鮮明,氣勢酣暢。 6、對偶:整齊和諧、表意凝練 7、設問:啟發思考、加強印象 8、反問:加強語氣
9、雙關:含蓄委婉、趣味性強 10、互文:言簡意賅 11、反復:強調突出
12. 通感:突破語言的局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採的藝術效果

2. 什麼是修辭方法

修辭方法,也叫修辭手法,是為提高表達效果,用於各種文章或應用文,在語言寫作時表達方法的集合。
修辭手法一共有63大類,79小類。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

3. 修辭的方法和作用

比喻

比喻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把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的修辭手法。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

擬人

擬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的修辭手法。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

明日黃花蝶也愁。

——蘇軾《南鄉子》

借代

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被替代的叫「本體」,替代的叫「借體」,「本體」不出現,用「借體」來代替。

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朱門」代指富貴之家。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管弦」指音樂。

誇張

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也叫誇飾或鋪張。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望廬山瀑布》

排比

排比是一種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種修辭方法。

菊,花之隱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頤《愛蓮說》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詩經·柏舟》

反復

反復就是為了強調某種意思,突出某種情感,特意重復使用某些詞語、句子或者段落等的修辭手法。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對偶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方式。

對偶句語言凝練,句式整齊,音韻和諧,富有節奏感和音樂美,加強語言的感人效果。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滕王閣序》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設問

為了強調某部分內容,故意先提出問題,明知故問,自問自答。這種修辭手法叫設問,常用於表示強調作用。

正確的運用設問,能引人注意,啟發思考;有助於層次分明,結構緊湊;可以更好地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起波瀾,有變化。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李白《清平調》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觀書有感》

反問

反問是藉助疑問句來傳遞確定信息,以加強肯定或否定語氣的一種修辭方式。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如夢令》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詩》

4. 修辭手法和有哪些

修辭手法是通過修飾、調整語句,運用特定的表達形式以提高語言表達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其中大類修辭手法包括:
比喻, 白描,比擬(又名比體,分為擬人、擬物),避復,變用,層遞,襯墊(襯跌) ,襯托(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頂針、聯珠),對比,對偶(對仗、隊仗、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婉曲,通感(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共計63種。
其中比喻可以分為:明喻、暗喻(隱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可分為強喻,弱喻)、譬喻、曲喻、飾喻、引喻。
其中摹繪可分為:摹形,摹聲,摹色。
其中委婉可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

5. 如何運用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方法,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

包括:比喻、排比、擬人、對比、誇張、借代、反問、設問、對偶、反復等。

詳細看完,也差不多了~~~~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種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本體)如(喻詞:像、似、若、猶、好像、彷彿)乙(喻體)。暗喻的形式可簡縮為:甲是(喻詞:成、變成、成為、當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關系,暗喻則是相合關系。借喻:只出現喻體,本體與比喻詞都不出現。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2)借代。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關系的名稱來替代,如以部分代全體;用具體代抽象;用特徵代本體;用專名代通稱等。如:
①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一針一線代群眾的一切財產)
②不要大鍋飯。("大鍋飯"代抽象的"平均主義")
③花白鬍子坐在牆角里吸旱煙。(花白鬍子是以特徵代本體)
④千萬個雷鋒活躍在祖國大地上。("雷鋒"以具體的形象代抽象的共產主義思想)

(3)比擬。把人當物寫或把物當人來寫的一種修辭方法,前者稱之為擬物,後者稱之為擬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翹尾巴,也不可夾著尾巴。(擬物)
②蠟炬成灰淚始干。(擬人)

(4)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描繪的一種修辭方法。如:�
①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三千丈"為擴大誇張)
②芝麻粒兒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兒"是縮小誇張)
③太陽剛一出來,地上已經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來"與後一事物"下火"誇張到幾乎是同時出現,有人稱此種誇張方式為超前誇張)

(5)對比。是把兩種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並舉加以比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6)對偶。用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相等的一對短語或句子對稱排列起來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滿招損,謙受益。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③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流水對)
④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扇面對)

(7)排比。把內容相關、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一般要三個或三個以上)短語或句子連用的方法。如:
但這回卻很有幾點出於我的意外。一是當局者竟會這樣地兇殘,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國的女性臨難竟能如是之從容。

(8)反復。根據表達需要,使同一個詞語或句子一再出現的方法。反復可以是連續的,也可間隔出現。如:
①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
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敵人從哪裡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裡滅亡。

(9)反語。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實際要表達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從此可以不必"驚詫莫名",只請放心來瓜分就是了。

(10)反問。是用疑問的形式來表達確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難道中學老師和小姐騎自行車還成體統嗎?(《裝在套子里的人》)

(11)設問。為了突出所說的內容,把它用問話的形式表示出來。如:這七人端的是誰?不是別人,原來正是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三阮。設問是自問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現較多的修辭方法還有:引用、雙關、頂針(或稱"聯珠")、呼告、疊字、警策、通感、婉曲、諱飾等。

6. 修辭手法大全

語文中主要修辭手法有以下:對偶、比喻、擬人、借代、誇張、排比、反復、比擬、象徵、寄寓(寄託),互文、設問、引用、呼告、反問、頂真等。其中比喻可以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又名強喻)、譬喻、飾喻、引喻、隱喻。

其他特殊性描寫方法:有白描,比擬(又名比體),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 ,襯托(又名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復疊,頂真(又名聯珠、頂針),對比,對仗(又名對偶、排偶),翻新,反復,反問,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合說,呼告,互體,互文,換算,回環,迴文,降用,借代,設問,歧謬,排比,拈連,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誇張,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須真(又名聯珠),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踏,拈連(又稱:順捏)。

閱讀全文

與修辭方法和步驟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裂項求和方法 瀏覽:669
圓振篩的篩分效率計算方法 瀏覽:487
手機防護欄的正確方法 瀏覽:423
績效考核名額最佳方法 瀏覽:117
一個好的方法用英語怎麼說謝謝 瀏覽:914
獲得國內外研究進展的方法 瀏覽:87
如何避免催婚的方法 瀏覽:103
汽車車身塑料件鑒別方法 瀏覽:219
手持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瀏覽:168
離婚前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38
設置234g網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60
黴菌治療方法 瀏覽:593
案例研究方法的應用第三版 瀏覽:256
電腦屏幕漏電修復方法 瀏覽:384
牛頓流體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95
電子門禁卡復制方法圖片 瀏覽:220
提升學歷教學方法 瀏覽:953
足球腰椎的鍛煉方法 瀏覽:24
固廢環境檢測的方法 瀏覽:238
一些簡單的語言能力訓練方法 瀏覽: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