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準測量的特、一、二、三級和一、二、三、四等有什麼區別
在國家技術標准中,有水準測量規范(有一、二等的,也有三、四等的)。
在城市測量規范中也有水準測量的等級規定。大家都是一樣的。
在一般國標或專標中,都規定水準測量從高向低分為一、二、三、四等。水準測量沒有級。平面控制測量中除了等,還有級,一至三級。
水準測量除了四個等,還有一個是「等外」。這是個較低的級別。
在實際工作中,按甲方要求、面積大小、精度高低、起算情況來綜合確定要使用哪個等。
沒有特等或特級。
補充:以前沒關注過建築方面的標准。《建築變形測量規范》是專標,它的水準測量是有級的,新標中特級已去掉,一至三級是按地基基礎設計的等級確定的。
❷ 工程勘察設計收費管理規定里一等二等測量是什麼意思
精密水準測量一般指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在各項工程的不同建設階段的高程式控制制測量中,極少進行一等水準測量,故在工程測量技術規范中,將水準測量分為二、三、四等三個等級,其精度指標與國家水準測量的相應等級一致。有相應的國家規范。
❸ 二等水準測量技術要求
二等水準測量屬精密水準測量,使用精密水準儀和因瓦精密水準尺,水準儀應採用S1以上精度的儀器,測站觀測順序為往測奇數站後前前後,偶數站前後後前。
返測奇數站前後後前,偶數站後前前後,前後視距差不得超過1米,累積差不得超過3米,高差閉合差不得超過正負4倍根下L,基輔差不得超過0.4mm,基輔高差之差不得超過0.6mm。
搜狗問問
(3)二等水準測量方法意思擴展閱讀:
DS3水準儀望遠鏡主要由物鏡、目鏡、對光透鏡和十字絲分劃板所組成。物鏡和目鏡多採用復合透鏡組,十字絲劃板上刻有兩條互相垂直的長線,豎直的一條稱豎絲,橫的一條稱為中絲,是為了瞄準目標和讀取讀數用的。
在豎絲的上下還對稱地刻有兩條與中絲平行的短橫線,是用來測定距離的,稱為視距絲。十字絲分劃板是由平板玻璃圓片製成的,平板玻璃片裝在分劃板座上,分劃板座固定在望遠鏡筒上。
十字絲交點與物鏡光心的連線,稱為視准軸或視線。水準測量是在視准軸水平時,用十字絲的中絲截取水準尺上的讀數。
對光凹透鏡可使不同距離的目標均能成像在十字絲平面上。再通過目鏡,便可看清同時放大了的十字絲和目標影像。從望遠鏡內所看到的目標影像的視角與肉眼直接觀察該目標的視角之比,稱為望遠鏡的放大率。DS3級水準儀望遠鏡的放大率一般為28倍。
❹ 工程測量水準測量從高向低分為一、二、三、四等依據是什麼
水準測量的等級是根據國家水準網來定的。國家水準網布設成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四個等級。其布設原則採用從高級到低級,從整體到局部,分級布置,逐級加密的原則。等級劃分是根據環線周長、符合路線長、偶然中誤差、權中誤差來分的。
原則問題就是分級布設,逐級控制,保證足夠的精度,一定的密度。就是低級的點是在高一級點上布置的。在一般國標或專標中,都規定水準測量從高向低分為一、二、三、四等。水準測量沒有級。平面控制測量中除了等,還有級,一至三級。
水準測量除了四個等,還有一個是「等外」。這是個較低的級別。在實際工作中,按甲方要求、面積大小、精度高低、起算情況來綜合確定要使用哪個等。
水準尺和尺墊
水準尺是水準測量時使用的標尺。其質量好壞直接影響水準測量的精度。因此,准尺需用不易變形且乾燥的優質木材製成;要求尺長穩定,分劃准確。常用的水準尺有塔尺和雙面尺兩種。塔尺多用於等外水準測量,其長度有2m和5m兩種,用兩節或三節套接在一起。
尺的底部為零點,尺上黑白格相間,每格寬度為1cm,有的為0。5cm,每一米和分米處均有注記。雙面水準尺多用於三、四等水準測量。其長度有2m和3m兩種,且兩根尺為一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水準測量
❺ 二等水準測量什麼意思
通俗講就是精度要求,各項條件必須滿足2等水準的測量規范標准,各項規范標准你查閱下資料
❻ 二等水準測量
三等的單站前後視距差限差是2米,累積不超過5米。一下是我網路來的,供參考:二等水準前後視距離差分你用的儀器,如果光學小於1M,前後視距累計差小於3M。如果數字,小於1.5M,前後視距累計差小於6M。
❼ 什麼是二級水準測量的閉合法
是二等水準測量閉合法,不是二級水準測量的閉合法。
二等水準測量屬精密水準測量,使用精密水準儀和因瓦精密水準尺,水準儀應採用S1以上精度的儀器,測站觀測順序為往測奇數站後前前後,偶數站前後後前,返測奇數站前後後前,偶數站後前前後,前後視距差不得超過1米,累積差不得超過3米,高差閉合差不得超過正負4倍根下L,基輔差不得超過0.4mm,基輔高差之差不得超過0.6mm。
❽ 什麼是二等水準測量方法
二等水準測量屬精密水準測量,使用精密水準儀和因瓦精密水準尺,水準儀應採用S1以上精度的儀器,測站觀測順序為往測奇數站後前前後,偶數站前後後前,返測奇數站前後後前,偶數站後前前後,前後視距差不得超過1米,累積差不得超過3米,高差閉合差不得超過正負4倍根下L,基輔差不得超過0.4mm,基輔高差之差不得超過0.6mm
❾ 二等水準測量規程
1、 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的要求根據沉降觀測精度要求高的特點,為能精確地反映出建構築物在不斷加荷作下的沉降情況,一般規定測量的誤差應小於變形值的1/10——1/20,為此要求沉降觀測應使用精密水準儀(S1或S05級),水準尺也應使用受環境及溫差變化影肉小的高精度銦合金水準尺。在不具備銦 合金水準尺的情況下,使用一般塔尺盡量使用第一段標尺。人員素質的要求,必須接受專業學習及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規程,熟悉測量理論能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觀測方法及觀測程序,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會分析原因並正確的運用誤差理論進行平差計算,做到按時、快速、精確地完成每次觀測任務 2、 觀測時間的要求 建構築物的沉降觀測對時間有嚴格的限制條件,特別是首次觀測必須按時進行,否則沉降觀測得不到原始數據,而是整個觀測得不到完整的觀測意義。其他各階段的復測,根據工程進展情況必須定時進行,不得漏測或補測。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准確的沉降情況或規律。相鄰的兩次時間間隔稱為一個觀測周期,一般高層建築物的沉降觀測按一定的時間段為一觀測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築物的加荷情況每升高一層(或數層)為一觀測周期,無論採取何種方式都必須按施測方案中規定的觀測周期准時進行。 3、 觀測點的要求為了能夠反映出建構築物的准確沉降情況,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徵且便於觀測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築物上設置的沉降觀測點縱橫向要對稱,且相鄰點之間間距以15-30米為宜,均勻地分布在建築物的周圍。通常情況下,建築物設計圖紙上有專門的沉降觀測點布置圖。再就是,埋設的沉降觀測點要符合各施工階段的觀測要求,特別要考慮到裝修裝飾階段因牆或柱飾面施工而破壞或掩蓋住觀測點,不能連續觀測而失去觀測意義。 4、 沉降觀測的自始至終要遵循「五定」原則所謂「五定」,即通常所說的沉降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工作基點和被觀測物上的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定;觀測人員要穩定;觀測時的環境條件基本一致;觀測路線、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所測的結果具有統一的趨向性,保證各次復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的結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 5、 施測要求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與觀測程序要熟悉、正確。在首次觀測前要對所用儀器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校正,必要時經計量單位予以鑒定。連續使用3-6個月重新對所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校。在觀測過程中,操作人員要相互配合,工作協調一致,認真仔細,做到步步有校核。 6、 沉降觀測精度的要求根據建築物的特性和建設、設計單位的要求選擇沉降觀測精度的等級。再未有特除要求情況下,一般性的高層建構築物施工過程中,採用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就能滿足沉降觀測的要求。我們在河北省交通培訓中心工程施工過程中就採用二等水測量的觀測方法。 各項觀測指標要求如下: (1)往返較差 、附和或環線閉合差: △h=∑a-∑b≤l√n—,表示測站數。(或△h=∑a-∑b≤1.0√L—, L表示觀測路線距離);(2)前後視距 : ≤30m;(3)前後視距差 : ≤1.0m; (4)前後視距累積差 ≤3.0m; (5)沉降觀測點相對於後視點的高差容差:≤1.0mm;(6)水準儀的精度不低於N2級別 7、 沉降觀測成果整理及計算要求原始數據要真實可靠,記錄計算要符合施工測量規范的要求,依據正確,嚴謹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有效的原則進行成果整理及計算。 觀測中的注意事項: (1)嚴格按測量規范的要求施測。(2)前後視觀測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3)各次觀測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進行。(4)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各觀測環境基本一致。(5)成像清晰、穩定時再讀數。(6)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氣阿成。(7)在雨季前後要聯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8)將各次所觀測沉降情況及時反饋有關部門,當建築物每天(24h)連續沉降量超過1mm時應停止施工,會同有關部門採取應急措施。 希望有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