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測血壓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自測血壓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家庭血壓計品種現在很多,都可以用
Ⅱ 什麼時候測血壓最准確呀
血壓監測無論是早晨、中午、晚上,均應該規律測量,了解血壓水平。測量血壓時要求姿勢正確、安靜休息,這些是保證血壓測量准確的關鍵因素。對於血壓的監測時間,通常早晨6:00-10:00,容易出現血壓高發的時間段,因此會非常關注6:00-10:00的血壓水平。有些患者的血壓高峰出現在下午,甚至晚上,則需要更加關注下午、晚上的血壓峰值時間的血壓水平。
因此血壓測量的准確時間,實際是要根據血壓峰值出現的時間選擇,每個人存在一定差異。對於血壓測量的方法,只有保證充分休息的狀態下測量血壓,才會更准確,不能在運動過程中,或者運動後立即進行血壓測量。這些情況下,身體交感神經仍處於過度興奮狀態,測血壓會出現偏高,而並非真實的血壓水平。
Ⅲ 測量血壓時怎樣才能決定測量時機及規律
關於血壓測量:左右手臂各測量三次,分別取平均值,哪個手高以後一直測量這只手。最高點的血壓降下來了就更安全了(降壓從高原則)。前幾天每天測量四個時間點的血壓:上午十點左右,下午四點左右,睡前,晨起(都可以睡在床上測量)。這樣就可大致了解二十四小時的血壓情況。掌握自己血壓規律後,以後只要每天或每周有針對性監測即可。在降壓防治階段必須每天測量至少二次,需要評估降壓效果。切記!
關於血壓計,一定要選配一款聽診法自動血壓計。示波法電子血壓計會誤診
電子血壓計為什麼不準?並不是因為壓力感測器不準,國產的壓力感測器誤差都能控制到1mmHg.是因為示波法測量原理有先天的缺陷性。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獲取在放氣過程中血液流動產生的振盪波根據樣本規律來換算血壓值。二個問題 :一是振盪波是否被干擾無法知道,二是個體差異無法識別。這就是為什麼幾十年來示波法電子血壓計一直無法替代水銀血壓計的根本原因。因為柯氏聽診法是血壓測量的金標准,水銀血壓計是聽診法,聽診法自動血壓計將醫生人工聽診的過程自動完成。剔除了醫生聽覺與視覺客觀誤差以及醫生主觀聽診判錯柯氏音的誤差。操作使用正確,測量結果比醫生用水銀測量結果更客觀更真實。
Ⅳ 測血壓的方法怎樣才准
1、測前須休息片刻,取坐位或卧位,露出一臂至肩部(袖口不要太緊)。伸直肘部,手掌向上,(使肱動脈與心臟在同一水平面上。坐位時肱動脈平第四肋軟骨卧為時在液中線)。
2、放平血壓計,驅盡袖帶內空氣,平整無折的纏在上臂中部,松緊須適宜。太緊測得的
血壓偏低,太松則偏高。
3、在肘部摸出肱動脈的搏動點,將聽診器放於幗窩肱動脈搏動點,關閉氣門,握住輸氣球打氣至肱動脈搏動音消失,在打約20毫米汞柱,在慢慢放開氣門,使汞柱緩慢下降,並注意汞柱所指的刻度。聽到第一聲搏動時汞柱所指刻度為收縮壓,搏動聲突然變低或消失時,所指刻度為舒張壓。
Ⅳ 如何准確測量血壓是應該早上測量還是晚上測量
一般來說水銀血壓計檢驗結果相對性最准確,且具有較好的可靠性但人為因素因素非常大。水銀血壓計使用的是柯式音法,簡單而言是由用聽診來聽毛細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難點在於聽診器,放空氣環節中聽見第一聲博動是收宿壓其實就是髙壓,隨後博動響聲不斷直至漸漸地變弱,最終聽不見時血壓值為收縮壓便是低電壓。假如說您是家裡用建議使用血壓計,血壓計選用的基本都是是示波法,根據精確測量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所產生的震動來得到血壓值。血壓是指血夜在流通環節中應用於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壓力,
精確測量期內,患者和精確測量者均不應當講話,請勿喧嘩;量血壓時,不要將衣袖擼上來,會影響到血壓值,血壓袖帶最好是直接和手臂觸碰,血壓袖帶處在病人手臂的右心房水準(肩胛骨中心點),應用尺寸合適的血壓袖帶,應圍繞胳膊的75%~100%;肥胖者得用專用型血壓袖帶;胳膊不可握緊拳頭,釋放壓力;手臂血壓值都應精確測量,哪一側血壓值讀值比較高,則後面使用該測胳膊進行測量;以高一側為標准;僅有正確測量法,才可以精確的精確測量!僅有精確的測量血壓,才可以精確的判
Ⅵ 怎樣測量血壓
用含有水銀柱血壓計來測量血壓,現在還有可直接讀數的電子血壓計。測量前應先檢查血壓計有無破損。首先,水銀柱血壓計的水銀必須足量,刻度管內的水銀凸面應正好在刻度「0」處,標尺必須垂直,還要觀察水銀是否溢出。若使用電子血壓計,指針起點應在「0」處,還要檢查電源是否充足等。一般不推薦使用手腕式或指套式電子血壓計。
測量時多以輕松的坐姿為宜,被測的上臂應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與心臟水平,也可躺著測量血壓。
首先在椅子上做1~2次深呼吸,使情緒安定,再將袖帶纏繞於右上臂,氣囊中間部位正好壓住肱動脈,氣囊下緣應在肘彎上2.5厘米。此時袖帶的緊度約可伸入1~2指。
其次將空氣充入袖帶,壓迫動脈使血流停止。從感覺脈搏消失起,再繼續加壓使水銀柱上升30毫米汞柱。
將聽診器置於袖帶下肘窩處肱動脈上。一面聆聽脈搏,一面將袖帶的壓力放鬆,放鬆袖帶壓力的速率,約每秒鍾2~3毫米汞柱。
當聽診器中開始聽到血液流動的聲音,此時血壓計上的數值就是「收縮壓」。
繼續放出袖帶內的空氣,聽診器中聽到的聲音會漸漸微弱,最後完全消失,此時血壓計上所記錄的數值,就是「舒張壓」。
測量結束後,應注意將測定的日期、時間、室溫、受測體位、部位和收縮壓值、舒張壓值一並記錄下來。
Ⅶ 測量血壓最佳什麼時間
一般正常人的血壓在一天里,不同情況、不同精神狀況及不同姿勢血壓也不一樣。
最佳的測量血壓時間應該是清晨起床後,這時人處於一種靜息狀態下,比較能真實地反映血壓水平。同時,要注意在測血壓前要保證安靜,測量方法正確,情緒放鬆,環境適宜。
監測情況下,一天如果測三次的話,時間分別是:早6-7點 上午:10-11點 下午4-6點。一般情況下,上午10-11點(血壓高峰期),一周1-3次即可。為了掌握全部動態,下午4-6點(血壓高峰期)加測一次。血壓是動態變化的,有些波動(5-10mmhg)屬於正常現象,不必太在意。
Ⅷ 一天之內量血壓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早上還是晚上
一天之內測量血壓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在早上6-8點或者是在下午4-6點這兩個時間段,因為人的血壓在這兩個時間段屬於一天之內的高峰值,在這兩個時間段測量出來的血壓會反應出一個人一天中血壓的最高水平,從而對血壓的測量會比較有意義。如果是已經患有高血壓的患者,那麼測量血壓也應該是在晨起後一小時內,服葯之前安靜情況下進行測量血壓。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自測血壓的時候如果出現測量數據有誤的情況,你可有在休息幾分鍾之後再次按照正確的方式測量,如果感覺還是有偏差,可以換一個血壓計測量。不要因為一次的測量值引起情緒的波動,竟可能的多測兩次。特別是針對本就有高血壓的患者來說,在自測血壓的時候更是應該注意,如果自己對血壓值非常的在意,建議不要自測血壓,否則會因為測量值的小小偏差而引起情緒的過大波動,反而不利血壓的良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