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s72三極體的測量方法

s72三極體的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4 13:49:11

『壹』 三極體的測量方法哪些

利用指針型萬用表可以判別三極體的類型和極性,其步驟如下:

①判斷基極B和管型時萬用表置R×1K檔,先將紅表筆接某一假定基極B,黑表筆分別接另兩個極,如果電阻均很小(或很大),則假定的基極是正確的。基極確定後,紅筆接基極,黑筆分別接另外兩個電極時測得的電阻均小,則此管為NPN型三極體,反之為PNP型,測試電路如圖1.3所示。

②判斷發射極E和集電極C如圖1.4所示。若被測管為PNP三極體,假定紅筆接的是C極,黑筆接的是E極。用手指捏住B、C兩極(或在B、C間串接一個100KΩ電阻)但不要使B、C直接接觸。若測得電阻較小(即I大),則紅筆接的是集電極C,黑筆接的是發射極E。如果兩次測得的電阻相差不大說明管子的性能較差。按照同樣方法可以判別NPN型三極體的極性。

③利用數字型萬用表測量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將功能開關置於hFE檔。對NPN三極體,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NPN邊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對PNP三極體,同樣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PNP邊對應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該管的電流放大倍數β 。

『貳』 測量三極體的方法

這里告訴你萬用表測量晶體三極體好壞的方法:
1.
任意測 pnp三極體的兩個腳,當發現固定紅筆接的一腳不動,
用黑筆分別接另外兩腳時,萬用表的指針擺動,電阻是相同.反過來對調表筆,黑筆固定的一腳不動,
用紅筆分別接另外兩腳時,萬用表的指針不擺動,電阻是無窮大.就確定;固定的一腳確定是b極
2.
(確定c極和e極)
三極體好壞的判斷(r×10k檔來測量)
(1)(確定c極和e極)
npn好壞的判斷:上面已確定了b極,r×10k檔來測量.用黑筆和紅筆分別接觸另外兩極,保持紅筆和黑筆現在狀態不變用手指捏b極+紅筆接的一極,發現指針擺動的幅度大,放大倍數大,黑筆接的是c極,紅筆接的是e極(壞的三極體,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紅,黑筆測量c.e極,接法和二極體測量相同,一邊相通,對調表筆另一邊是不通,例如;r*10k檔的黑筆接c極紅筆接e極指針擺動一點,說明是漏電損壞.經驗總結:如果是好的三級管,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c.e電阻一邊不通,極筆對調後,另一邊是相通的有電阻,電阻大的和原來沒有用過的同型號的三極體對比.b極e極輸出電壓偏低的.
3.
(確定c極和e極)
pnp好壞的判斷
r×10k檔來測量.用黑筆和紅筆分別接觸另外兩極保持紅筆和黑筆現在狀態不變用手指捏b極+黑筆接的一極,同時捏兩極,發現指針擺動的幅度大,放大倍數大,黑筆接的是e極,紅筆接的是c極(壞的三極體,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紅,黑筆測量c.e極,接法和二極體測量相同,一邊相通,對調表筆另一邊是不通,例如:r×10k檔的黑筆接e極紅筆接極c指針擺動一點如果指針擺動一點,說明了是漏電是壞)
注:
可用萬用表自帶測三極的功能來測。分出b.c.e
三極,沒有的情況下按上面方法來測分辨三極,,然後用r×10k檔來測量c.e極來決斷是否漏電.

『叄』 三極體的詳細測量方法是什麼

具體方法是將萬用表調至電阻擋的R×1k擋,先用紅表筆放在三極體的一隻腳上,用黑表筆去碰三極體的另兩只腳,如果兩次全通,則紅表筆所放的腳就是三極體的基極(B)。如果一次沒找到,則紅表筆換到三極體的另一個腳,再測兩次;如還沒找到,則紅表筆再換一下,再測兩次。如果還沒找到,則改用黑表筆放在三極體的一個腳上,用紅表筆去測兩次看是否全通,若一次沒成功再換。這樣最多測量12次,總可以找到基極。三極體只有兩種類型,即PNP型和NPN型。判別時只要知道基極是P型材料還N型材料即可。當用萬用表R×1k擋時,黑表筆代表電源正極,如果黑表筆接基極時導通,則說明三極體的基極為P型材料,三極體即為NPN型。如果紅表筆接基極導通,則說明三極體基極為N型材料,三極體即為PNP型。

『肆』 如何測量三極體

首先將萬用表打到測試二極體端,用萬用表的紅表筆接觸三極體的其中一個管腳,而用萬用表另外的那支表筆去測試其餘的管腳,直到測試出如下結果:

1、如果三極體的黑表筆接其中一個管腳,而用紅表筆測其它兩個管腳都導通有電壓顯示,那麼此三極體為PNP三極體,且黑表筆所接的腳為三極體的基極B,用上述方法測試時其中萬用表的紅表筆接其中一個腳的電壓稍高,那麼此腳為三極體的發射極E,剩下的電壓偏低的那個管腳為集電極C。

2、如果三極體的紅表筆接其中一個管腳,而用黑表筆測其它兩個管腳都導通有電壓顯示,那麼此三極體為NPN三極體,且紅表筆所接的腳為三極體的基極B,用上述方法測試時其中萬用表的黑表筆接其中一個腳的電壓稍高,那麼此腳為三極體的發射極E,剩下的電壓偏低的那個管腳為集電極C。

另一種方法是使用 hFE 擋來進行判斷。在確定了三極體的基極和管型後,將三極體的基極按照基極的位置和管型插入到盧值測量孔中,其他兩個引腳插入到餘下的三個測量孔中的任意兩個,觀察顯示屏上數據的大小,找出三極體的集電極和發射極,交換位置後再測量一下,觀察顯示屏數值的大小,反復測量四次,對比觀察。以所測的數值最大的一次為准,就是三極體的電流放大系數盧,相對應插孔的電極即是三極體的集電極和發射極

『伍』 三極體怎麼

三極體的測量三極體管腳極性的識別多數小功率三極體的管腳是等腰三角形排列,其頂點是基極,左邊是發射極,右邊是集電極。有的是從管底看,由管帽突出處順時針排列為發射極,基極,集電極。有的管型用管帽色點或者管腳塑料護套顏色來標明極性的,紅色為集電極,綠色為發射極,白色是基極。有的管型管腳是一字形排列,用集電極管腳較短,或者集電極與其它極距離最遠來區別電極,中間是基極,另一個腳是發射極。大功率管一般直接用外殼做集電極引出端。有的在較高頻率工作的三極體,為了屏蔽高頻電磁干擾,管殼用一支腳引出,以准備接地或者接零,符合為d,從管底看,由管殼邊凸出處順時針依次是發射極,基極,集電極,管殼引線。大部分國產硅酮塑封三極體,從正對截角或剖去平面的方向看,從左到右依次是發射極,基極,集電極。超小型三極體將截角的管腳焊片定為發射極,對面是腳是基極,垂直的第三個腳是集電極。另外一種半球形超小型三極體,將球面朝上,從左到右,依次是基極,集電極,發射極。 三極體用萬用表測量管腳極性用萬用表R×100或者R×1K檔分別測量各管腳間電阻,必有一隻腳對其它兩腳電阻值相似,那麼這只腳是基極,如果紅表筆(正表筆)接基極,測得與其它兩腳電阻都小,那麼這只管子是PNP管。如果測得電阻很大,那麼這個管子是NPN管。找到基極後,分別測基極對其餘兩腳的正向電阻,其中阻值稍小的那個是集電極,另外一個是發射極,這是因為集電結較大,正偏導通電流也較大,所以電阻稍小一點。 三極體好壞大致判斷利用三極體內PN結的單向導電性,檢查各極間PN結的正反向電阻,如果相差較大說明管子是好的,如果正反向電阻都大,說明管子內部有斷路或者PN結性能不好。如果正反向電阻都小,說明管子極間短路或者擊穿了。 三極體穿透電流測量判斷用萬用表檢查管子的穿透電流Iceo,是通過測量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的反向阻值來估計的,如果穿透電流大,阻值就較小。測PNP小功率鍺管時,萬用表R×100檔正表筆接集電極,負表筆接發射極,相當於測三極體集電結承受反向電壓時的阻值,高頻管讀數應在50千歐姆以上,低頻管讀數應在幾千歐姆到幾十千歐姆范圍內,測NPN鍺管時,表筆極性相反。測NPN小功率硅管時,萬用表R×1K檔負表筆接集電極,正表筆接發射極,由於硅管的穿透電流很小,阻值應在幾百千歐姆以上,一般表針不動或者微動。測大功率三極體時,由於PN結大,一般穿透電流值較大,用萬用表R×10檔測量集電極與發射極間反向電阻,應在幾百歐姆以上。如果測得阻值偏小,說明管子穿透電流過大。如果測試過程中表針緩緩向低阻方向擺動,說明管子工作不穩定。如果用手捏管殼,阻值減小很多,說明管子熱穩定性很差。三極體放大系數β的測量估計:按測量三極體穿透電流的方法,再用手指同時捏住管子的集電極與基極,表針會迅速向低阻端擺動,擺動范圍越大說明三極體放大系數β值越大。

『陸』 三極體怎麼測量 有什麼訣竅公式呢

大家應該都是聽過三極體,但是很多的人都覺得三極體的使用較難。那麼,三極體怎麼測量呢?三極體的測量其實並不會很復雜,只要掌握了有效的方法的話,再加上多加練習的話很快就能學會如何使用三極體的,現在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使用三極體的步驟以及每一個步驟使用的訣竅以及公式,幫助大家學會三極體怎麼測量。

三極體怎麼測量

三極體的管型及管腳的判別是電子技術初學者的一項基本功,為了幫助讀者迅速掌握測判方法,筆者總結出四句口訣:「三顛倒,找基極;PN結,定管型;順箭頭,偏轉大;測不準,動嘴巴。」下面讓我們逐句進行解釋吧。

一、三顛倒,找基極

大家知道,三極體是含有兩個PN結的半導體器件。根據兩個PN結連接方式不同,可以分為NPN型和PNP型兩種不同導電類型的三極體,測試三極體要使用萬用電表的歐姆擋,並選擇R×100或R×1k擋位。假定我們並不知道被測三極體是NPN型還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腳是什麼電極。測試的第一步是判斷哪個管腳是基極。這時,我們任取兩個電極(如這兩個電極為1、2),用萬用電表兩支表筆顛倒測量它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接著,再取1、3兩個電極和2、3兩個電極,分別顛倒測量它們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在這三次顛倒測量中,必然有兩次測量結果相近:即顛倒測量中表針一次偏轉大,一次偏轉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顛倒測量前後指針偏轉角度都很小,這一次未測的那隻管腳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基極。


二、PN結,定管型

找出三極體的基極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基極與另外兩個電極之間PN結的方向來確定管子的導電類型。將萬用表的黑表筆接觸基極,紅表筆接觸另外兩個電極中的任一電極,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大,則說明被測三極體為NPN型管;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小,則被測管即為PNP型。

三、順箭頭,偏轉大

找出了基極b,另外兩個電極哪個是集電極c,哪個是發射極e呢?這時我們可以用測穿透電流ICEO的方法確定集電極c和發射極e。


四、測不出,動嘴巴

若在「順箭頭,偏轉大」的測量過程中,若由於顛倒前後的兩次測量指針偏轉均太小難以區分時,就要「動嘴巴」了。具體方法是:在「順箭頭,偏轉大」的兩次測量中,用兩只手分別捏住兩表筆與管腳的結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頭抵住)基電極b,仍用「順箭頭,偏轉大」的判別方法即可區分開集電極c與發射極e。其中人體起到直流偏置電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顯。


以上,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了三極體怎麼測量,主要是四個步驟,其實就是四個使用三極體的訣竅,小編以口號的形式將各個步驟的使用重點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樣消費者要是記不起來的話用記口訣的方法的記得會比較牢,學的也是比較快的,還有每一個操作的注意點也是需要大家多加留心的,希望小編的介紹可以幫到大家。

『柒』 三極體怎麼檢測

可以用萬用表檢測三極體。具體如下:

1、判別基極和管子的類型:選用歐姆檔的R*100(或R*1K)檔,先用紅表筆接一個管腳,黑表筆接另一個管腳,可測出兩個電阻值,然後再用紅表筆接另一個管腳。

重復上述步驟,又測得一組電阻值,這樣測3次,其中有一組兩個阻值都很小的,對應測得這組值的紅表筆接的為基極,且管子是PNP型的;反之,若用黑表筆接一個管腳,重復上述做法,若測得兩個阻值都小,對應黑表筆為基極,且管子是NPN型的。

2、判別集電極:因為三極體發射極和集電極正確連接時β大(表針擺動幅度大),反接時β就小得多。因此,先假設一個集電極,用歐姆檔連接,(對NPN型管,發射極接黑表筆,集電極接紅表筆)。

測量時,用手捏住基極和假設的集電極,兩極不能接觸,若指針擺動幅度大,而把兩極對調後指針擺動小,則說明假設是正確的,從而確定集電極和發射極。

3、電流放大系數β的估算:選用歐姆檔的R*100(或R*1K)檔,對NPN型管,紅表筆接發射極,黑表筆接集電極,測量時,只要比較用手捏住基極和集電極(兩極不能接觸),和把手放開兩種情況小指針擺動的大小,擺動越大,β值越高。

(7)s72三極體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三極體的腳位判斷,三極體的腳位有兩種封裝排列形式,三極體是一種結型電阻器件,三極體的三個引腳都有明顯的電阻數據。

測試時(以數字萬用表為例,紅筆+,黒筆-)我們將測試檔位切換至 二極體檔 (蜂鳴檔)標志符號,正常的NPN結構三極體的基極(B)對集電極(C)、發射極(E)的正向電阻是430Ω-680Ω(根據型號的不同,放大倍數的差異,這個值有所不同)反向電阻無窮大。

正常的PNP 結構的三極體的基極(B)對集電極(C)、發射極(E)的反向電阻是430Ω-680Ω,正向電阻無窮大。集電極C對發射極E在不加偏流的情況下,電阻為無窮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極體

『捌』 三極體是怎樣測量的

① 管型的判別
一般,管型是NPN還是PNP應從管殼上標注的型號來辨別。依照部頒標准,三極體型號的第二位(字母),A、C表示PNP管,B、D表示NPN管,例如:
3AX 為PNP型低頻小功率管 3BX 為NPN型低頻小功率管
3CG 為PNP型高頻小功率管 3DG 為NPN型高頻小功率管
3AD 為PNP型低頻大功率管 3DD 為NPN型低頻大功率管
3CA 為PNP型高頻大功率管 3DA 為NPN型高頻大功率管
此外有國際流行的9011~9018系列高頻小功率管,除9012和9015為PNP管外,其餘均為NPN型管。
② 管極的判別
常用中小功率三極體有金屬圓殼和塑料封裝(半柱型)等外型,圖T305介紹了三種典型的外形和管極排列方式。
(2) 用萬用表電阻檔判別
三極體內部有兩個PN結,可用萬用表電阻檔分辨e、b、c三個極。在型號標注模糊的情況下,也可用此法判別管型。
① 基極的判別
判別管極時應首先確認基極。對於NPN管,用黑表筆接假定的基極,用紅表筆分別接觸另外兩個極,若測得電阻都小,約為幾百歐~幾千歐;而將黑、紅兩表筆對調,測得電阻均較大,在幾百千歐以上,此時黑表筆接的就是基極。PNP管,情況正相反,測量時兩個PN結都正偏的情況下,紅表筆接基極。
實際上,小功率管的基極一般排列在三個管腳的中間,可用上述方法,分別將黑、紅表筆接基極,既可測定三極體的兩個PN結是否完好(與二極體PN結的測量方法一樣),又可確認管型。
② 集電極和發射極的判別
確定基極後,假設餘下管腳之一為集電極c,另一為發射極e,用手指分別捏住c極與b極(即用手指代替基極電阻Rb)。同時,將萬用表兩表筆分別與c、e接觸,若被測管為NPN,則用黑表筆接觸c極、用紅表筆接e極(PNP管相反),觀察指針偏轉角度;然後再設另一管腳為c極,重復以上過程,比較兩次測量指針的偏轉角度,大的一次表明IC大,管子處於放大狀態,相應假設的c、e極正確。
3.三極體性能的簡易測量
(1) 用萬用表電阻檔測ICEO和β
基極開路,萬用表黑表筆接NPN管的集電極c、紅表筆接發射極e(PNP管相反),此時c、e間電阻值大則表明ICEO小,電阻值小則表明ICEO大。
用手指代替基極電阻Rb,用上法測c、e間電阻,若阻值比基極開路時小得多則表明 β值大。
(2) 用萬用表hFE檔測β
有的萬用表有hFE檔,按表上規定的極型插入三極體即可測得電流放大系數β,若β很小或為零,表明三極體己損壞,可用電阻檔分別測兩個PN結,確認是否有擊穿或斷路。

『玖』 怎樣用萬用表測量三極體

一、工具:

指針萬用表、塑封三極體,以9018為例

二、具體步驟:

1、三極體內部實際是兩個二極體組成的,只不過是公用一個極。既然是二極體就可以有萬用表電阻檔來測量。所以用RX1K檔,再調零。

『拾』 三極體怎麼測量

用萬用表判斷其好壞。

管型的判斷:
先將萬用表歐姆檔調到RX100或RX1K(一般不允許使用RX1或RX10K),然後將黑表筆(內接表內電池的正極)接觸假定的基極,紅表筆(內接表內電池的負極)依次去接觸另外兩個管腳。
若兩次測得的電阻都較小(小功率三極體約為幾百歐);當對調紅黑表筆重復上述測量時,
兩次測得的電阻都較大(小功率三極體約應大於幾十到幾百千歐),則原假定 的基極成立,且該管為NPN型,反之為PNP型。

好壞的判斷及Iceo的估計:
將萬用表歐姆檔調到RX1K,使黑表筆接觸集電極c、紅表筆應接觸發射極e(對於PNP型管應將表筆對調)。對於質量較好的三極體,此時測得的阻值應較大,小功率硅管應大於數百千歐,鍺管應大於數十千歐。
如果阻值太小就表明Iceo較大,三極體的熱穩定性能差,已經基本不能使用

3.放大系數的估計:
先測三極體c、e間的電阻,然後用手捏住c、b兩管腳但又不使它們相碰(或在c、b間接入一個100千歐左右的電阻)。此時c、e間的電阻越小,即指針偏轉角度越大,就表明三極體的放大倍數越大。若此時偏轉角度變化甚微,或根本不變,則表明三極體的放大能力極弱或已失去放大能力,不能使用。

閱讀全文

與s72三極體的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6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3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7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3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8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2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09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5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6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6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3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5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79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3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7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