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電導率的作用
水電導率的作用:
1、水電導率是用數字來表示水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與水中礦物質含量有密切的關系,可用於檢測水中溶解性礦物質濃度的變化和估計水中離子化合物的數量。
2、測定水的電導率還可以檢查實驗室用水的純度及校核水分析結果的誤差。
3、水的電導率與其所含電解質的量有一定的關系,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離子的濃度越大,所帶的電荷越多,電導率也就越大,因此,該指標可間接推測水中離子的總濃度或含鹽量。
水的電導率受影響的因素:
1、溫度,如測定過程中溫度變化≥0.2℃,要重新測量;;
2、pH;
3、雜質。
不同類型的水電導率各不相同,電導率對水質的影響:
新蒸餾水或離子交換水的電導率在0.5~2uS/cm,存放數周後,由於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及氨等,可上升到2~4 uS/cm。
一般天然水的電導率在50~500uS/cm之間,清潔河水電導率在100~300uS/cm之間,高度礦化的水可達到500~1000uS/cm。
工業廢水可超過1000uS/cm,而含無機鹽高的水可達10000uS/cm以上。
測量的水電導率注意事項:
①應根據水樣的電導率范圍正確選用電極:若被測溶液的電導率<10uS/cm,使用光亮鉑電極;被測溶液電導率在10~40uS/cm范圍時,則用鉑黑電極;
②鉑黑電極在使用前後最好浸在水中,防止鉑黑的惰化。測量時電極表面不得有氣泡。如果發現鍍有鉑黑的電極失靈,可浸入10%的HNO3或HCl溶液中2分鍾,用水洗凈後使用;
③電導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溫度每升高1℃,電導率增加2%~2.5%。通常規定25℃為測定電導率的標准溫度。
B. 測量污水的電導率有什麼作用
電導率越高,表示污水的鹽度越大。
1、電導率,物理學概念,指在介質中該量與電場強度之積等於傳導電流密度,也可以稱為導電率。
2、對於各向同性介質,電導率是標量;對於各向異性介質,電導率是張量。生態學中,電導率是以數字表示的溶液傳導電流的能力。單位以西門子每米(S/m)表示。易凈水網為你解答
C. 電導率的測量方法
電導率的測量通常是溶液的電導率測量。固體導體的電阻率可以通過歐姆定律和電阻定律測量。電解質溶液電導率的測量一般採用交流信號作用於電導池的兩電極板,由測量到的電導池常數K和兩電極板之間的電導G而求得電導率σ。
電導率測量中最早採用的是交流電橋法,它直接測量到的是電導值。最常用的儀器設置有常數調節器、溫度系數調節器和自動溫度補償器,在一次儀表部分由電導池和溫度感測器組成,可以直接測量電解質溶液電導率。 電導率的測量原理是將相互平行且距離是固定值L的兩塊極板(或圓柱電極),放到被測溶液中,在極板的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勢(為了避免溶液電解,通常為正弦波電壓,頻率1~3kHz)。然後通過電導儀測量極板間電導。
電導率的測量需要兩方面信息。一個是溶液的電導G,另一個是溶液的電導池常數Q。電導可以通過電流、電壓的測量得到。
根據關系式K=Q×G可以得到電導率的數值。這一測量原理在直接顯示測量儀表中得到廣泛應用。
而Q= L/A
A——測量電極的有效極板面積
L——兩極板的距離
這一值則被稱為電極常數。在電極間存在均勻電場的情況下,電極常數可以通過幾何尺寸算出。當兩個面積為1cm2的方形極板,之間相隔1cm組成電極時,此電極的常數Q=1cm-1。如果用此對電極測得電導值G=1000μs,則被測溶液的電導率K=1000μs/ cm。
一般情況下,電極常形成部分非均勻電場。此時,電極常數必須用標准溶液進行確定。標准溶液一般都使用KCl溶液這是因為KCl的電導率的不同的溫度和濃度情況下非常穩定,准確。0.1mol/l的KCl溶液在25℃時電導率為12.88ms/cm。
所謂非均勻電場(也稱作雜散場,漏泄場)沒有常數,而是與離子的種類和濃度有關。因此,一個純雜散場電極是最復雜的電極,它通過一次校準不能滿足寬的測量范圍的需要。 電導電極一般分為二電極式和多電極式兩種類型。
二電極式電導電極是目前國內使用最多的電導電極類型,實驗式二電極式電導電極的結構是將二片鉑片燒結在二平行玻璃片上,或圓形玻璃管的內壁上,調節鉑片的面積和距離,就可以製成不同常數值的電導電極。通常有K=1.K=5.K=10等類型。而在線電導率儀上使用的二電極式電導電極常製成圓柱形對稱的電極。當K=1時,常採用石墨,當K=0.1.0.01時,材料可以是不銹鋼或鈦合金。
多電極式電導電極,一般在支持體上有幾個環狀的電極,通過環狀電極的串聯和並聯的不同組合,可以製成不同常數的電導電極。環狀電極的材料可以是石墨、不銹鋼、鈦合金和鉑金。
電導電極還有四電極類型和電磁式類型。四電極電導電極的優點是可以避免電極極化帶來的測量誤差,在國外的實驗式和在線式電導率儀上較多使用。電磁式電導電極的特點是適宜於測量高電導率的溶液,一般用於工業電導率儀中,或利用其測量原理製成單組分的濃度計,如鹽酸濃度計、硝酸濃度計等。 根據公式K=S/G,電極常數K可以通過測量電導電極在一定濃度的KCL溶液中的電導G來求得,此時KCL溶液的電導率S是已知的。
由於測量溶液的濃度和溫度不同,以及測量儀器的精度和頻率也不同,電導電極常數K有時會出現較大的誤差,使用一段時間後,電極常數也可能會有變化,因此,新購的電導電極,以及使用一段時間後的電導電極,電極常數應重新測量標定,電導電極常數測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測量時應採用配套使用的電導率儀,不要採用其它型號的電導率儀。
2. 測量電極常數的KCL溶液的溫度,以接近實際被測溶液的溫度為好。
3. 測量電極常數的KCL溶液的濃度,以接近實際被測溶液的濃度為好。 電導率測量是與溫度相關的。溫度對電導率的影響程度依溶液的不同而不同,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求得:
Gt = Gtcal{1 + α(T-Tcal)}
其中:
Gt = 某一溫度(°C)下的電導率
Gtcal = 標准溫度(°C)下的電導率
Tcal = 溫度修正值
α = 標准溫度(°C)下溶液的溫度系數。
下表列出了常用溶液的α值。要得到其他溶液的α值,只要測量某個溫度范圍內的電導率,並以溫度為縱軸繪出 溶液
(25°C) 濃度 Alpha
(α) 鹽酸 10 wt% 1.56 氯化鉀溶液 10 wt% 1.88 硫酸 50 wt% 1.93 氯化鈉溶液 10 wt% 2.14 氫氟酸 1.5 wt% 7.20 硝酸 31 wt% 31.0 相應的電導率的變化曲線,與標准溫度相對應的曲線點為該溶液的α值。
市場上所銷售的所有電導儀都可以參照標准溫度(通常為25°C)進行調節的或自動溫度補償。大多數固定溫度補償的電導儀的α調節為2%/°C(近似25°C時氯化鈉溶液的α)。可調節溫度補償的電導儀可以把α調節到更加接近所測溶液的α。
D. 電解質溶液的電導測定有什麼實際意義
可以得到離子濃度的大小。。。
E. 為什麼要測量電導率
你是做那個品牌洗衣機的啊,應該是不錯了,好像不是國產的智能洗衣機吧。
那我告訴你吧,它是用來代替濁度感測器的,通過判斷水體中的離子濃度大概的判斷下水中溶有廢棄物的多少,只是個大概,電導率低到一定程度說明水比較干凈了,可以認為洗干凈了,不用再次漂洗了。因為濁度感測器很昂貴,所以用小量程的電導記來粗略測量,不過能想到這些已經很不錯了。希望你能夠了解你產品的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