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用大手指測量高度方法

用大手指測量高度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03 05:49:39

① 一個大拇指就可以測量距離嗎,電視里的拇指測距法是什麼原理

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用來簡略的估計距離的。它其實是利用了一個很簡單的幾何原理,相似三角形兩條對應邊的比例相同。

大拇指測距也就是“跳眼法”,但是不會太精確,這取決於一個人的距離敏感性、訓練程度和經驗等,總之是一個因人而已的“簡易”測距法。

② "大拇指測距法"到底怎麼

向前伸直手臂樹起拇指,閉上左眼,右眼、拇指、目標形成直線,閉上右眼,睜開左眼,此時記住左眼、拇指延長直線目標右側那一點,目測那一點與目標的距離並乘以10,即你到目標的大概距離。 豎起大拇指。手臂放平目光通過指尖是與水平線的夾角約120密位,看目標高度估算出視線經過目標頂部和目標底部的兩條實現的夾角為多少密位,用密位乘以目標高度(憑經驗)即為目標距離 例如,日軍身高約1.5米,視線通過其頭頂和腳底的夾角約100密位,距離為150米 這個幾何學中有介紹。由於通常情況下,某些物體的長度是一個已知量,比如汽車、房屋等,那麼根據在目測中占據多大角度(軍事測量中採用密位),就可以推算出其距離遠近。用伸直手臂之後豎起的大拇指所遮擋的范圍的密位數是固定的,由此參考被測目標,就可以得到這個角度值。經過換算就可以得到距離的大致數據。 密位是一個圓平分為6000份每一份是一密位,還有伸出右手,閉上左眼,對准一個物體,讓他恰好挨著你的大拇指左側,手不要動換一下眼,你會發現物體產生跳動一段距離,根據物體目測寬度,跳動寬度,之比乘以50.為大約距離。還有經驗積累,。密位計算也是實際物體在你手上相對應的一個密位數通過計算得出的大約距離。 理論上講,將胳膊伸直,豎起拇指,根據眼睛到拇指的距離(約為臂長),拇指長和所測物的高進行相似計算。但實際上,使用這項技能時,基本是憑經驗測距,要長時間練習才能熟練掌握。而且,要更正的是,手指測距多用於行軍和炮兵定位粗測,且是每個士兵必修。而狙擊手很少用手指測距,因為手指測距要將手臂伸直,很容易暴露自己,狙擊手多直接用目測。手指測距一般能估測2-4公里(有明顯地物,如房子,樹等時適用),經驗豐富的士兵誤差不超過200米,目測一般用來估測一公里內距離,誤差50米以里。 手指測距和目測都是需要長期練習的,還要了解一般地物的大小,及其在不同距離的視覺大小,能熟練利用距離已知的參照物進行比較等。如果你能刻苦練習,相信你一定會成功。 "大拇指測距法"是根據直角三角函數來測量的假設距離我們N米有一目標物,測量我們到目標物的距離: 1、水平端起我們的右手臂,右手握拳並立起大拇指 2、用右眼(左眼閉)將大拇指的左邊與目標物重疊在一條直線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動,閉上右眼,再用左眼觀測大拇指左邊,會發現這個邊線離開目標物右邊一段距 離; 4、估算這段距離(這個也可以測量),將這個距離×10,得數就是我們距離目標物的約略距離 另附中國和美國軍隊中常用肉眼測距法: 傳說中國軍隊及警察中的狙擊手一般用的測距法是跳眼法:右拳緊握,拇指向上,平伸右臂,閉上左眼,用右眼在拇指的一側剛好觀察到目標,這時保持姿勢,閉上右眼,用左眼在拇指的同一側觀察到另一參照物---參照物和目標之間的距離乘以10,即為你和目標之間的實際距離。 美國軍隊的,有點相似:右拳緊握,拇指平放,平伸右臂,閉上左眼,用右眼在拇指的上側剛好觀察到目標,如果目標剛好一步跨過,則你和目標相距100碼,如果目標剛好兩步跨過,則你和目標相距200碼……………… 其它目測以物體為準的 目測距離,就是根據視力、目標清晰程度和實踐經驗來判定距離。目測距離的基本方法有比較法和判斷法。 (l)比較法。就是把要測距離與某段已知距離(如電線桿距離、已測距離或自己熟悉的100米、200米、500米……等基本距離)相比較以求出距離。也可將要測的距離折半或分成若干段,分段比較,推算全長。 (2)判斷法。就是根據目標的清晰程度來判斷距離。在正常視力和氣候條件下,可以分辨的目標距離可參考下表。但因各人的視力不同,使用此表時應根據自己的經驗靈活掌握。 根據目標清晰程度判斷距離表 距離(米) 目標清晰程度 100 人臉特徵、手關節、步兵火器外部零件可見。 150~170 衣服的鈕扣、水壺、裝備的細小部分可見。 200 房頂上的瓦片、樹葉、鐵絲可見。 250~300 牆可見縫,瓦能數溝;人臉五官不清,衣服顏色可見。 400 人臉不清,頭肩可分。 500 門見開閉,窗見格,瓦溝條分不清;人頭肩分不清,男女可分。700 瓦面成絲,窗見襯;行人邁步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1000 房屋輪廓清楚瓦片亂,門成方塊窗襯消;人體上下一般粗。1500 瓦面平光,窗成洞;行人似蠕動,動作分不清;樹干、電桿可見。 2000 窗是黑影,門成洞;人成小黑點,行動分不清。 3000 房屋模糊,門難辨,房上煙囪還可見。 用臂長尺測 人都有一雙胳臂,如果問他:你的臂有多長?他可能搖頭說沒量過。若要再問「臂長尺」是怎麼回事?恐怕就更無法回答了。這是因為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胳臂還能測距離。其實,說開了,臂長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劃的鉛筆(或木條)。可是和手臂一結合起來,就變成一具非常靈活方便的測距「儀器」了。 鉛筆上的分劃,是按每個人臂長(手臂向前平伸,從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離)的百分之一為一個分劃刻畫的,所以叫臂長尺。比如,某人的臂長是60厘米,那麼臂長尺上的一個分劃就是6毫米。有了臂長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標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長尺測出距離。 那麼距離是怎樣計算的呢?前面已經說過,臂長尺上的每個分劃是臂長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標的高度(或寬度)佔一個分劃時,也正好是距離的百分之一,占兩個分劃,就是百分之二。這樣,根據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離:目標高度(間隔)=100(臂長)∶分劃數(臂長尺),就可以得出求距離的公式: 距離=高度(間隔)×100分劃數 例如:測得前方電話線桿的一個間隔,約5個分劃,我們知道一般電話線桿間隔是50米,那麼到電線桿的距離是: 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體的寬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長尺來測量距離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創造一個已知距離條件,才能計算出所求距離。 當你用臂長尺觀測各種物體的分劃時,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觀測某物體的間隔(或高度0時,離物體越近,測的分劃數越多;反之,離物體越遠,測的分劃數越少。根據這個情況,我們就可以在前後兩個位置上對同一個目標測出大小兩個分劃數,並測出前後兩個觀測位置間的距離,有了這三個已知數,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計算出距離了。 距離=前進(或後退)距離×小分劃 大分劃-小分劃。 例如,某工兵部隊,為了完成架橋任務,先派出偵察員測量河寬,這個偵察員先在河岸用臂長尺測得河對岸兩地物的間隔為8個分劃,然後照直後退30米處又測得該兩地物的間隔是5個分劃。把這些數值代入公式,計算出河寬是: 30×5=50米。 8-5 還有一種目測法,也可大約估算出距離 目測,就是根據視力、目標清晰程度和實踐經驗來判定距離,通常採用的方法是比較法和判斷法。 (1)、比較法 就是把要測的距離和已知距離相比較。也可將要測量的距離分成若干段,分段比較,推算全長。 (2)判斷法 就是根據目標清晰程度來判定距離,如下表,但因各人的視力不同,加上目標受大小、顏色、天氣、光線和角度等因素的影響,使用時可根據自己的經驗靈活運用掌握。 距離(米) 目標清晰程度 100 人臉特徵、手關節、步兵火器外部零件可見 150-170 衣服的鈕扣、水壺、裝備的細小部分可見 200 房頂上的瓦片、樹葉、鐵絲網的鐵絲可見 250-300 牆可見縫、瓦能數溝;人臉五官不清、衣服顏色可分 400 人臉不清、頭肩可分 500 門見開關、窗見格,瓦溝條條分不清;人頭肩不清、男女可分 700 瓦面成絲、窗見襯,行人邁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1000 房屋輪廓清楚瓦片亂,門成方塊窗襯消;人體上下一般粗 1500 瓦面平光,窗成洞;人成小黑點,行動分不清 2000 窗是黑影,門成洞;人成小黑點,行動分不清 3000 房屋模糊,門難辨,房上煙囪還可見

③ 軍事用大拇指測量坐標的方法是什麼

九七式軍用指北針主要技術指標及使用說明
詳細說明:主要功能:
- 方位角測量
- 快速圖上作業
- 標定地圖
- 確定掩蔽目標行進的行軍方向。
- 估測目標距離。
- 測量俯仰角。
- 測量高度
- 估測目標距離
- 距離固定器測距
- 輔助點測距
- 全球磁偏角測量
- 坐標梯尺測距
- 里程錶測距
- 地圖任意兩點目標測距
- 密位換算、輔助點測距附表
- 高度表、中國大中城市磁偏角(97年)附表

97型軍用指北針是我國最新裝備、最先進的新型軍用指北針,目前僅配備部分精銳部隊。與62、80式指北針相比,97型軍用指北針的磁針、油式表盤、阻尼油、熒光材料、鋁合金基體全部採用了先進的新材料、新工藝,除了結構上具有突破性的設計,另外增加了多功能掛鉤、反字表牌等附件,功能非常強大,各項性能指標均達世界先進水平,從而使我國的軍用指北針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軍用指北針之一。

詳細說明

97型軍用指北針功能強大而小巧輕便,在各種惡劣環境下性能可靠。除軍事用途外,也是登山、探險、野營、旅遊等戶外活動的首選裝備和軍事愛好者的收藏珍品。

性能特點:
- 採用高強度鋁合金基體,堅固輕巧,結構緊湊,可承受各種惡劣環境考驗。
- 高真空油式防水阻尼表盤,完全防水設計,惡劣環境下指針更穩定。
- 配備黃牛裝具革真皮腰包,便於攜行。
- 採用高級軍用熒光材料,穩定性更強,無有害輻射。
- 配有多用途掛鉤,便於圖上作業。
- 反字表牌,方位量測更加迅速准確。
- 磁針採用強力磁鋼,靈敏度極高。
- 精度可達±1o的方位測量機構。
- 照門準星式距離估定器,具有熒光點,精度可達5%。
- 俯仰角測量機構,測量精度±2.5o。
- 指針式齒輪里程錶機構,測量精度1%。
- 精度可達0.5mm的坐標梯尺。

全套組成:
97型指北針一塊
黃牛裝具革皮盒一個
絨布一塊
絲帶一根
塑料袋一個
合格證一份
操作手冊一份
外型尺寸:30mmX75mmX75mm
重 量:220g

九七式軍用指北針主要技術指標及使用說明

一、用途 九七式軍用指北針(97式軍用指北針)是測定方位、距離、水平、坡度(俯仰角度)、高度、行軍間速度及測繪簡單地圖的一種簡易 測量器材,為便於夜間使用,在其各相應部位上塗有夜光粉。 二、結構簡單介紹 儀器主要由羅盤、里程計兩部分構成,如(附圖1)。
羅盤部分有提環(l),度盤座(2),在度盤座上劃有兩種刻線、外圈為360度分劃制,每刻線為1度。內圈為6000( 密位)分劃制,圓周共刻300刻線.每刻線線值為20(密位),內有磁針(3),測角器(4),俯仰角度的分劃單位 為度.每刻線為25度.可測量俯仰角度士60度。里程計部分主要由里程分劃表、速度時間表(8)、測輪(9)、齒輪指針等組成。里程分劃有l:50000,l:100000兩種比例尺刻度值。1:100000比例尺每刻線相應代表1公里。l:50000 每刻線相應代表0.5公里.可與具有相應比例或成倍比例的地圖配合使用。速度時間表分劃有外側表盤上有13、15、17 、19、21、23、25公里/小時,內側表盤上有10、14、16、18、20、22、24、30公里/小時。(以V代表),共15種 速度。時間刻度中每一刻線相應代表5分鍾(V25為10分鍾)。儀器的側面有測繪尺,兩端為距離估定器。估定器兩尖 端長12.3毫米,照準與準星間長為123毫米.即為尖端長的10倍。
三、使用方法 (一)測定方位
1、測定現地東南西北方向
(1)打開羅盤儀.使方位指標「△」對准「〇」;
(2)轉動羅盤儀.待磁針指北端對准「〇」後,此時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方位玻璃上就可直接讀出現地東、南、西 、北方向。
2、標定地圖方位
標定地圖方位就是利用羅盤,使地圖上的方位和現地方位一致
(1)打開儀器,調整度盤座,使方位指標「△」對准本地區的磁偏角度數;
(2)以測繪尺與地圖上的真子午線或座標縱線(即東、西圖廓的內圖廓線)相切;
(3)轉動地圖,使磁針北端指向「O』」,則地圖上的方位和現地方位完全一致。
3、測定磁方位角
A.測定圖上目標的磁方位角
(1)用指北針精確標定地圖並保持地圖不動;
(2)將測繪尺與所在點和目標點的連線相切,調整度盤座,使指標「△」對准「O」刻劃線;
(3)待磁針靜止後,其北端所指度盤座上的刻度即為所在點至目標點的磁方位角數值。
B.測定現地目標的磁方位角
(1)打開儀器,使方位指標「△」對准「O」並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
(2)用大拇指穿入提環,平持儀器,由照準經準星向被測地目標瞄準;
(3)從反光鏡中注視磁針北端所對準度盤座上的分劃即為現地目標的磁方位角數值。
(二)測量距離
1、用測繪尺直接量算圖上距離
2、用里程計量讀圖上距離
(l)先將紅色指針歸「O」;
(2)平持儀器、把里程計測輪輕放在起點上,沿所量取的路線向前滾動至終點;
(3)根據指針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線,即可直接讀出相應的實地距離。例如在1:50000地圖上由甲點量至乙點 ,儀器表面上1: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個刻線,則甲乙兩點間的實地距離為7公里。若在1:100000地圖上量得14個刻 線、則甲乙兩地的距離為14公里。另外,與有相應比例的(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 地圖也可經換算量讀之。
圖二位置
3、用距離估定器概略測定現地目標的距離。
儀器上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為照準與準星間距離的1/10,利用相似三角形關系就可測定現地目標的距離。
(1)已知兩目標(物體)與所在點的距離,求此兩目標(物體)之間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
兩目標之間的間隔=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XI/10
打開儀器用眼緊靠照準瞄準目標,如兩目標(物體)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住(如附圖)
(2)又已知兩目標 點與所在點之間的距離為100米,則兩目標點間的間隔為
100X1/10=10米。其餘可按此方法計算。
此外,前方兩目標(物體)間的間隔、不一定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住、而小於或大於其間隔時,可採用下列公式:
兩目標點間的間隔=兩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X1/10X兩目標所佔兩尖端間隔的倍數
例:已知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00米,測得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隔的7/10,則兩目標間間隔為:100X1/10x710=7米。同樣.若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信定器兩尖端間隔的1.5倍、則兩目標間的間隔 為:
100X1/10X1.5=15米。
(3)已知物體的寬度或兩目標之間的間隔,求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已知目標的間隔X10例:已知前方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2米,正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照準,則目標點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2x10=120 米。
此外,已知目標的間隔,但在瞄準時,小於或大於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 目標的實際間隔X10目標與所在點的距離=———————————————————— 目標占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的間隔的倍數 註:用距離估定器測定現地目標距離的方法是簡便的,但精度不高。 (三)行軍時間及速度計算
用儀器上的速度時間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時,可測定行軍所需要的時間或在規定時間內的行軍速度、其方法如 下:
l、行軍時間計算:打開儀器,使里程錶指針歸零(表盤紅線上)。在求出到達目的地里程的同時,速度時間表便 按照1: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時(外測表,順時針讀數)及10、14、16 、18、20、22、24、30公里/小時、(內側表,逆時針讀數)速度行軍各所需時間.若為在l:50000比例尺地圖上所量 得里程,則用手指輕撥測輪,使里程減半,指針所指示的速度和時間即為所求。例如:在1:50000比例圖上量得距離為 40公里.若按「V20」」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時間。首先將指針撥至1: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處,在V20圈內指針所指即 為所求。若規定的速度為表上沒有顯示之速度,則找出有倍率關系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時間,如每小時行軍速度為5 公里、量得里程為30公里,求時間,便可讀:「V10」為3小時,由於「V10」是V5的2倍即將得數乘2或撥測輪使指針指示60 公里處讀V10得6小時,再如「V6」時可讀「V18」,將得數乘3或撥測輪使指針指示90公里處讀「V18」得5小時,余類 推。 (注意:以上計算均未包括行軍休息,調整及道路量取時的坡度和彎曲系數等,在組織行軍時,應在表上加入有 關數據)。 2、行軍速度計算,在求出到達目的地里程的同時,根據要求到達的時限,便可依速度時間計算表選擇規定時限內 的適當速度(注意:若為1:50000比例尺的里程應將規定時限加倍進行選擇)作為行軍速度。
(注意:在求行軍速度時,同相應加入有關行軍數據再進行計算)
(四)測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
打開儀器,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度,側持儀器,沿照準、準星向斜面邊瞄準、並使瞄準線與斜面平行、讓測角器 自由擺動,從反光鏡中視測角器中央刻線所指示俯仰角度表上的刻度分劃,即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
(五)測量目標概略高度
已知目標(物體)與所在點之間的水平距離,先測定目標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見附表1)即可得知目標的高度。其 方法如下:
1、由地圖上或用距離估定器,求得所在地與欲測目標(如山頂、煙囪、塔尖等)的水平距離。
2、側持儀器、沿照準、準星向目標頂端瞄準,讓測角器自由擺動,看清測角器刻線所指示的俯仰角度值。
3、查看高度表(附表1)或用米位公式計算即可得知高度。例:已知測點至被測物水平距離為100米,用儀器測得 俯仰角度為30°然後查高度表,在100米橫格對准30°豎格,查得被測物高度為57.74米。 四、儀器的維護與保養 1、放置儀器不要靠近鐵磁性物質.以免損耗磁性。
2、不可用測繪尺敲打物體,以免影響測量精度。
3、反光鏡勿扭彎,以免影響瞄準和看讀分劃,表面要保持光潔,不要用臟布、手去揩擦。
4、儀器不用時應關閉。放入盒中。注意不要碰撞。

④ 大拇指測距原理

通過估判被測物的尺寸大小,結合相似性三角形原理和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可以計算出被測物離我方的大致距離。

這種方法是根據兩瞳孔的間隔約為自己臂長的十分之一,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

其實拇指測距法並不是專業術語,真實名字叫做跳眼法。用跳眼法來測量距離是以前常用的一種軍事測量方法。跳眼法是中國軍隊經常使用的一種以自己的肉眼估計來測距離的方法。

跳眼法指的是用手指和眼睛測距的方法,是通過估計跳眼所見實地寬度的方法進行的估略測量。是我國軍隊常用的一種估測距離的方法。

(4)用大手指測量高度方法擴展閱讀:

局限性

根據跳眼法的原理,可以發現:要使用跳眼法,必須能夠估測出被測物體的大小(高度或寬度等),從而才能估測出被測物體到大拇指所指位置的橫向距離(ΔL)。

如果被測物的大小無法判斷(如:遠處不知道海拔高度的山丘等等),那麼也就無法估測出被測物離我方的距離了。另外,即使被測物的大小可以估測,跳眼法的誤差也較大,只能估算出大致的距離。

⑤ 炮兵如何用大拇指測量距離

伸直右手手臂,豎起拇指放在右眼正前方位置。先閉左眼,對右眼沿拇指看到第一個點事物(測量目標)做出記錄,右手大拇指不動,然後閉上右眼,用左眼沿大拇指記錄第二個點事物,然後根據經驗估算兩點事物間目視的大致距離乘以10倍,便是目標距離。

如一個士兵正常每步75厘米,普通成年人身寬五十厘米左右,樓房層高三米以內、三扇的窗戶寬在兩米左右,兩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為50米。用目視測距范圍內可利用的地物估算出兩眼間目視的大致目標區域距離。

人的瞳孔間距約6cm,單臂長約60cm,二者之比為10倍。相似三角形原理。因此:兩點事物間距的10倍便是目標距離。

(5)用大手指測量高度方法擴展閱讀

用指北針測距離:指北針不但能給東西南北方向,還能測目標的距離。

工廠在設計製造指北針時,就已經考慮到用它測量距離的問題了。打開指北針,你馬上就能發現有準星、照門。準星座兩側尖端的寬度恰好是準星座到照門距離的十分之一。準星座就是估計判定距離的,所以叫「距離估定器」。

測量距離時,將指北針放平,用右眼通過照門、準星觀察目標,記住距離估定器照準現地的寬度,然後目測現地的寬度,並將該寬度乘以10,就是到目標的距離。若目標太窄也可以用估定器的一半照準,則應乘以20。

例如,測得敵坦克約為估定器的一半,已知敵坦克長約7米,則可以算出到坦克的距離為:7米×20=140米。

⑥ 如何用手指進行測距

跳眼法:把手伸直,置於兩眼間,豎起大拇指,用先用左眼看目標,然後用右眼看東西估算右眼看見的物體與目標之間的距離,然後乘以10就是測量者與目標的距離
拇指法(只適合步行的人):右臂伸直,豎起拇指,對著目標,如果目標一步跨過整個指甲的寬度,距離目標約50碼(45左右),如果2步就是100碼.依此類推到200碼多了會有誤差.

⑦ 如何用手指測距離和高度如題 謝謝了

幾種方法,"大拇指測距法"是根據直角三角函數來測量的假設距離我們N米有一目標物,測量我們到目標物的距離:1、水平端起我們的右手臂,右手握拳並立起大拇指 2、用右眼(左眼閉)將大拇指的左邊與目標物重疊在一條直線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動,閉上右眼,再用左眼觀測大拇指左邊,會發現這個邊線離開目標物右邊一段距 離; 4、估算這段距離(這個也可以測量),將這個距離×10,得數就是我們距離目標物的約略距離 另附中國和美國軍隊中常用肉眼測距法: 中國軍隊及警察中的狙擊手一般用的測距法是跳眼法:右拳緊握,拇指向上,平伸右臂,閉上左眼,用右眼在拇指的一側剛好觀察到目標,這時保持姿勢,閉上右眼,用左眼在拇指的同一側觀察到另一參照物---參照物和目標之間的距離乘以10,即為你和目標之間的實際距離。 美國軍隊的,有點相似:右拳緊握,拇指平放,平伸右臂,閉上左眼,用右眼在拇指的上側剛好觀察到目標,如果目標剛好一步跨過,則你和目標相距100碼,如果目標剛好兩步跨過,則你和目標相距200碼

⑧ 怎樣用大拇指測距離

大拇指測距離技巧

大拇指測量距離輪流用左眼和右眼來看,具體用的原理是數學的相似三角形原理。訓練時先找一系列有確切距離的標的物,然後,伸出手臂,豎起拇指,先閉左眼看指頭與標的物的位置,再閉右眼,觀察指頭與標的物的位置。

據此認定實際距離與左右眼分別觀察到的指頭與標的物的位置的關系。在實際使用時,利用左右眼分別觀察到的指頭與標的物的位置的關系來判斷實際距離。

技巧須知

向前伸直手臂樹起拇指,閉上左眼,右眼、拇指、目標形成直線,閉上右眼,睜開左眼,此時記住左眼、拇指延長直線目標右側那一點,目測那一點與目標的距離並乘以10,即你到目標的大概距離。

手臂放平目光通過指尖是與水平線的夾角約120密位,看目標高度估算出視線經過目標頂部和目標底部的兩條為多少密位,用密位乘以目標高度(憑經驗)即為目標距離。

⑨ 軍人用大拇指測試距離採用了什麼原理

軍人用大拇指去測量距離,這其實是採用了跳眼法的原理。軍人將大拇指擺放在想要對比的建築物前,用左眼觀看手指頭,然後再用右眼去觀看手指頭,所看到的手指在建築物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他們之間會有一點細小的差距。因為我們的眼睛之間有距離,所以看到的建築方向也是有差距,軍人利用這樣的方式,然後有一個大概的計算,就可以預估出建築物炮樓的具體方位,只不過這樣的方法有太大的偶然性,並不是很准確。

在現在科技這么發達的時代里,人們已經逐漸開始學習,用其他有效的方式去代替這樣的辦法。而在當時武器缺少,科技含量比較低的世界裡,這樣的方法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

閱讀全文

與用大手指測量高度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3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7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6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8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