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豬如何保證豬舍通風
豬在惡劣的空氣環境中多數會發生肺炎。戶外飼養的豬幾乎不發生肺炎,這是由於大量的新鮮空氣起了作用。因為每棟豬舍的大小、飼養密度各不相同,所需的氣流類型也不相同。搞好透風要做到對風扇和透風口應能隨意控制。要千方百計防止賊風,由於賊風更易引起應激。除考慮整棟豬舍的透風狀況外,還要考慮局部風的強度,高速的局部氣流可使豬感到嚴寒而引起應激。
B. 誰知道豬舍通風的主要方式是什麼
豬舍通風是保持舍內環境質量的重要保證,在低溫季節也需要進行必要的換氣,以改善舍內的空氣質量。不同規模、不同規格的豬舍可以採取不同的通風方式,簡單地說,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因此,建設豬舍之前,應事先計劃好運行過程的舍內通風措施。豬舍通風除了考慮有效性之外,還要考慮成本並結合當地地理氣候情況。例如,南方種公豬舍(全密閉)通常採用水簾降溫,肉豬舍(半開放)通常採用安裝在側牆通風口兩端的手動卷簾實施自然通風,高溫季節結合噴霧和縱向機械通風增強降溫效果。
C. 豬舍怎樣做好通風調節
對於豬群來說,冬季最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養豬人要想控制豬群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就得做好豬舍保溫、防寒工作。而冬季豬舍室內外溫差較大,在這樣的情況下,養豬人既要確保豬舍通風換氣,又要保持豬舍內部溫度,那麼養豬人該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
一、通風和保溫相互矛盾,可以不通風嗎?
隨著豬群一天天長大,豬舍內的污水、糞便、飼料粉塵和其它有害物質也會逐漸增多,而這些都會產生有害氣體。一般情況下,豬舍內部氨氣濃度在25毫克/公斤。冬季氣溫低的情況下,如果養豬人不給豬舍通風,那麼豬舍內氨氣濃度將會超過100毫克/公斤。豬群生活在高濃度氨氣的環境中,有害氣體引入豬群的呼吸道中,就會引發呼吸道疾病。嚴重的話,會導致大量豬只死亡。所以,養豬人一定要重視豬舍通風工作。
現實生活中,有部分養豬人怕豬群受凍,所以不給豬舍通風,要麼就是只進行短暫的通風。其實這樣的做法,往往是害了豬。這樣會使豬群生活在有害氣體超標的環境中,這些超標的有害氣體進入豬群體內,一方面會引發豬群患呼吸道疾病,另一方面會使豬群免疫力下降,從而誘發多種疾病。所以養豬人要採用合理的方式,給豬舍進行通風換氣。
二、怎樣給豬舍通風效果最好?
晚上外界氣溫低,所以要做好防寒保溫工作,而白天外界溫度相對較高,所以白天可以給豬舍進行通風換氣。
養豬人在給豬舍通風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無風則通風,有風則避風」的原則。
我們給豬舍通風,一是為了降低豬舍內氨氣濃度;二是為了降低豬舍的濕度;三是為了排除豬舍內的粉塵、灰塵,從而給豬群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冬季在豬群生產的前期、中期管理中,養豬人既要做好通風工作,又要做好保溫工作。
冬季,養豬人可以在無風且氣溫回升的時候,給豬舍進行通風換氣工作。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是溫度較高的時間段,養豬人可以在這個時間段打開豬舍窗戶通風。如遇冷空氣來臨,氣溫低的情況下,養豬人要適當地給豬舍通風,可以將豬舍天窗、底窗打開通風。
冬季在豬群生產的後期管理中,養豬舍應以豬舍通風換氣為主。如果養豬人使用機械設備通風的話,建議使用變頻風機通風、比如佳鋒負壓風機就可以配置專用的風機變頻器,可以通過轉速調節風量大小,根據不同氣溫來調節通風量。
如果條件有限,只要豬舍內部不結冰,可以將豬舍的門窗、天窗等通風口打開,一定要確保豬舍內部有良好的空氣質量。
D. 豬舍通風的主要方式是什麼
①一側進風,一側排風
適合豬場:豬舍跨度不超過22米
傳統的縱向通風方式,相對來說建造成本較低,也比較容易維護,但是它缺點是通風量無法控制,不均勻,而且豬舍溫度不恆定。
夏天的時候通風量非常大,非常好用,但當溫度沒有那麼高的時候,通風量不需要那麼大,問題就來了。
冷空氣往下沉,會將接近地面的氨氣、沉屑等帶上來,導致後端的空氣清新度比較差,豬只會氣悶,氧氣供應不足。
在左側進風處設置一個進風窗,並控制出風口。以達到控制進風速度和進風量的目的,能夠避免溫度大范圍波動,解決後端豬舍的溫度變化、氣悶以及氨氣濃度大等問題。但同樣要求豬舍跨度不能太大,否則就會影響出風口的通風。
②天花進風,屋頂排風
適合豬場:北方地區
天花進風和屋頂排風的方式非常適合北方地區。主要的好處是,
第一,進風的溫度是可控的,
第二,進風量是可控的,
第三,空氣分布比較均勻。
出風可以直吹到豬的頭部,可以保證產房內每頭母豬獲得均勻可控的風量,而且,滿足母豬和仔豬所需的不同溫度。
以遼寧一個豬場為例,夏天風通過水簾,帶走部分熱量後,冷卻的空氣通過進氣孔進入天花板上三角區。冬天,卷簾放下蓋住水簾,風從屋檐下進風口進入,經由暖氣片預熱進入天花板。它的優點是進氣均勻,適合北方乾燥地區。缺點是造價比較高一點,施工難度較大,而且不適合高溫高濕地區。比較乾燥的區域,像產房、配種舍都可以選用這種模式。
③地溝進風,中央排風
適合豬場:濕度大氣候
它的優點是進氣效果好,確保每頭豬的通風量均勻,適合高溫不高濕的地區。還需要一套冷簾系統的幫助,通過壓縮機工作保持水的溫度始終在23℃左右,通到母豬產床的胸部,更有效的降溫並除濕。

E. 養豬場如何保持通風
根據豬舍的情況進行通風。最好實在一天氣溫最高的時候,不過如果氣味較大,通風換氣頻率要高些
F. 怎樣搞好豬舍的通風、光照
當前大部分中小型豬場豬舍採用的通風方式可分為屋頂通風、橫向通風和縱向通風三種。
屋頂通風。屋頂通風是指不需要機械設備而借不同氣體之間的密度差異,使豬舍內空氣上下流動,從而使豬舍內廢氣能夠及時從屋頂上方排出舍外。屋頂通風可大大降低舍內的廢氣濃度,確保豬舍內空氣新鮮,減少呼吸道疫病等發生率;對於採用了地腳通風窗和漏糞地板的豬舍,屋頂通風使外界新鮮涼爽空氣從豬舍地腳通風窗進入直吹至豬體,帶走豬散發的熱量和排出的廢氣,可起到明顯的降溫作用,特別是在夏季沖洗豬圈後效果尤為明顯。屋頂通風可以選擇在屋頂開窗、安裝屋頂無動力風扇或屋頂風機等方式。
橫向通風。橫向通風一般為自然通風或在牆壁上安裝風扇,主要用於開放式和半開放式豬舍的通風。為保證豬舍順利通風,必須從場地選擇、豬舍布局和方向,以及豬舍設計方面加以充分考慮,最好使豬舍朝向與當地主風向垂直,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橫向通風。橫向通風的進風口一般由玻璃窗和卷簾組成,安裝卷簾時要使卷簾與邊牆有8厘米左右的重疊,這樣能防止賊風進入;同時要在卷簾內側安裝防蠅網,防止蒼蠅、老鼠等進入以保證生物安全;卷簾最好能從上往下打開,可以讓廢氣從卷簾頂端排出,平衡換氣和保溫。
縱向通風。縱向通風通常採用機械通風,分正壓縱向通風和負壓縱向通風兩種。一般來說,正壓縱向通風主要用於密閉性比較差的豬舍;負壓縱向通風則用於密閉性好的豬舍,通過風扇將舍內空氣強行抽出,形成負壓,使舍外空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通過進氣口進入舍內。通風時風扇與豬只之間要預留一定距離(一般1.5米左右),避免臨近進風口風速過大對豬只造成不利影響。縱向通風豬舍長度不宜超過60米,否則通風效果會變差。

南通悅能風機濕簾通風降溫系統
G. 豬舍冬天是需要通風的,該怎樣通風呢
豬舍冬天是需要通風的,該怎樣通風呢?生豬養殖過程中通風與光照同等重要,為什麼?豬舍內的環境衛生與豬的生長和保健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豬舍陰暗潮濕,通風不好,空氣污濁,就會影響豬的健康和生長發育,增重緩慢。豬在濕度高的豬舍中增重慢,飼料消耗多,並且容易患感冒和其他疾病。豬舍通風透光有保干、保暖、保健、防病的作用,能夠促進豬健康生長。夏天通風不良,豬容易中暑。

養豬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豬舍冬天是需要通風的,該怎樣通風呢?
H. 鋁合金手動通風百葉窗的安裝方法有哪些
1、確定尺寸及測量洞口內空尺寸 首先確定洞口四邊是否垂直。測量洞口寬度,從左到右測量洞口的寬度,窗洞口內上、中、下最窄的尺寸即為最終測量尺寸。高度,從上到下測量窗洞口的高度,窗洞內左、中、右最窄的尺寸即為最終高度。所得最終高度和寬度再扣減3mm-6mm,所得尺寸為通風百葉窗最終製作尺寸。
2、手動通風百葉窗安裝方法 先把通風百葉窗框安裝於洞口內。如洞口內壁為混泥土牆體,可以採用十二公分膨脹螺絲從邊框內側直接打進牆體,上下用八公分膨脹螺絲從上下樑內打入牆體即可。如洞口內壁為方鋼、鋁合金框、木框等,可直接用燕尾螺絲同上理固定。打螺絲時注意松緊度,調正百葉窗框不變形,四面垂直。窗框固定好之後需清潔內部雜物再裝入百葉片。調正葉片夾,葉片是否安裝到位。再整體開啟關閉調試三遍,關閉時葉片需平正,保正密封效果及開啟角度。
3、打密封膠 通風百葉窗框與洞口邊沿處縫隙採用密封膠封閉。需用紙膠貼與窗框洞口邊上,保證打膠是不遺膠在窗框與洞口邊上,打膠需平齊、均勻、美觀。把周圍雜物清潔干凈,通風百葉窗安裝完畢。
I. 豬舍該怎麼建造才好窗口往那面開屋頂還怎麼弄
一.場址的選擇
1.地形地勢
豬場一般要求地形整齊開闊,地勢較高、乾燥、平坦或有緩坡,背風向陽。
2.交通便利
豬場必須選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但因豬場的防疫需要和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又不可太靠近主要交通幹道,最好離主要幹道400米以上,同時,要距離居民點500米以上。如果有圍牆、河流、林帶等屏障,則距離可適當縮短些。禁止在旅遊區及工業污染嚴重的地區建場。
3.水源水質
豬場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質良好,便於取用和進行衛生防護。水源水量必須能滿足場內生活用水、豬只飲用及飼養管理用水(如清洗調制飼料、沖洗豬舍、清洗機具、用具等)的要求。
4.場地面積
豬場佔地面積依據豬場生產的任務、性質、規模和場地的總體情況而定。生產區面積一般可按每頭繁殖母豬40~50平方米或每頭上市商品豬3~4平方米計劃。
二. 豬場的規劃與布局
1.生產區
生產區包括各類豬舍和生產設施,這是豬場中的主要建築區,一般建築面積約佔全場總建築面積的70%~80%。種豬舍要求與其他豬舍隔開,形成種豬區。種豬區應設在人流較少和豬場的上風向,種公豬在種豬區的上風向,防止母豬的氣味對公豬形成不良刺激,同時可利用公豬的氣味刺激母豬發情。分娩舍既要靠近妊娠舍,又要接近培育豬舍。育肥豬舍應設在下風向,且離出豬台較近。在設計時,使豬舍方向與當地夏季主導風向成30~60度角,使每排豬舍在夏季得到最佳的通風條件。總之,應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從而在布局上做到對生產最為有利。在生產區的入口處,應設專門的消毒間或消毒池,以便進入生產區的人員和車輛進行嚴格的消毒。
2.飼養管理區
飼養管理區包括豬場生產管理必需的附屬建築物,如飼料加工車間、飼料倉庫、修理車間;變電所、鍋爐房、水泵房等。它們和日常的飼養工作有密切的關系,所以這個區應該與生產區毗鄰建立。
3.病豬隔離間及糞便堆存處
病豬隔離間及糞便堆存處這些建築物應遠離生產區,設在下風向、地勢較低的地方,以免影響生產豬群。
4.獸醫室
應設在生產區內,只對區內開門,為便於病豬處理,通常設在下風方向。
5.生活區
包括辦公室、接待室、財務室、食堂、宿舍等,這是管理人員和家屬日常生活的地方,應單獨設立。一般設在生產區的上風向,或與風向平行的一側。此外豬場周圍應建圍牆或設防疫溝,以防獸害和避免閑雜人員進入場區。
6.道路
道路對生產活動正常進行,對衛生防疫及提高工作效率起著重要的作用。場內道路應凈、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開。凈道的功能是人行和飼料、產品的運輸,污道為運輸糞便、病豬和廢棄設備的專用道。
7.水塔
水塔自設水塔是清潔飲水正常供應的保證,位置選擇要與水源條件相適應,且應安排在豬場最高處。
8.綠化
綠化不僅美化環境,凈化空氣,也可以防暑、防寒,改善豬場的小氣候,同時還可以減弱雜訊,促進安全生產,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在進行豬場總體布局時,一定要考慮和安排好綠化。
三. 豬舍的建築設計
1.豬舍的形式
(1)按屋頂形式分
豬舍有單坡式、雙坡式等。單坡式一般跨度小,結構簡單,造價低,光照和通風好,適合小規模豬場。雙坡式一般跨度大,雙列豬舍和多列豬舍常用該形式,其保溫效果好,但投資較多。
(2)按牆的結構和有無窗戶分
豬舍有開放式、半開放式和封閉式。開放式是三面有牆一面無牆,通風透光好,不保溫,造價低。半開放式是三面有牆一面半截牆,保溫稍優於開放式。封閉式是四面有牆,又可分為窗和無窗兩種。
(3)按豬欄排利分
豬舍有單列式、雙列式和多列式。
2.豬舍的基本結構
~列完整的豬舍,主要由牆壁、屋頂、地面、門、窗、糞尿溝、隔欄等部分構成。
1)牆壁
要求堅固、耐用,保溫性好。比較理想的牆壁為磚砌牆,要求水泥勾縫,離地0.8~1.0米水泥抹面.
2)屋頂 比較理想的屋頂為水泥預制板平板式,並加15~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溫、防暑.目前,北京瑞普有限公司的新技術產品,其屋頂採用進口新型材料,做成鋼架結構支撐系統、瓦楞鋼房頂板,並夾有玻璃纖維保溫棉,保溫效果良好。
3)地板
地板的要求堅固、耐用,滲水良好。比較理想的地板是水泥勾縫平磚式(屬新技術)。其次為夯實的三合土地板,三合土要混合均勻,濕度適中,切實夯實。
4)糞尿溝
開放式豬舍要求設在前牆外面;全封閉、半封閉(冬天扣塑棚)豬舍可設在距南牆40厘米處,並加蓋漏縫地板。糞尿溝的寬度應根據舍內面積設計,至少有30厘米寬。漏縫地板的縫隙寬度要求不得大於1.5厘米。
5)門窗
開放式豬舍運動場前牆應設有門,高0.8~1.0米,寬0.6米,要求特別結實,尤其是種豬舍;半封閉豬舍則與運動場的隔牆上開門,高0.8米,寬0.6米;全封閉豬舍僅在飼喂通道側設門,門高0.8~1.0米,寬0.6米。通道的門高1.8米,寬1.0米。無論哪種豬舍都應設後窗。開放式、半封閉式豬舍的後窗長與高皆為40厘米,上框距牆頂40厘米;半封閉式中隔牆窗戶及全封閉豬舍的前窗要盡量大,下框距地應為1.1米;全封閉豬舍的後牆窗戶可大小,若條件允許,可裝雙層玻璃。
6)豬欄
除通欄豬舍外,在一般密閉豬舍內均需建隔欄。隔欄材料基本上是兩種,磚砌牆水泥抹面及鋼柵欄。縱隔欄應為固定柵欄,橫隔欄可為活動柵欄,以便進行舍內面積的調節。
3.豬舍的類型
豬舍的設計與建築,首先要符合養豬生產工藝流程,其次要考慮各自的實際情況。黃河以南地區以防潮隔熱和防暑降溫為主;黃河以北則以防寒保溫和防潮防濕為重點。
(1)公豬舍
公豬舍一般為單列半開放式,舍內溫度要求15~20度,風速為0.2米/秒,內設走廊,外有小運動場,以增加種公豬的運動量,一圈一頭。
(2)空懷、妊娠母豬舍
空懷、妊娠母豬最常用的一種飼養方式是分組大欄群飼,一般每欄飼養空懷母豬4~5頭、妊娠母豬2~4頭。圈欄的結構有實體式、欄柵式、綜合式三種,豬圈布置多為單走道雙列式。豬圈面積一般為7~9平方米,地面坡降不要大於1/45,地表不要太光滑,以防母豬跌倒。也有用單圈飼養,一圈一頭。舍溫要求15~20度,風速為0.2米/秒。
(3)分娩哺育舍
舍內設有分娩欄,布置多為兩列或三列式。舍內溫度要求15~20℃,風速為0.2米/秒。分娩欄位結構也因條件而異。
①地面分娩欄:採用單體欄,中間部分是母豬限位架,兩側是仔豬採食、飲水、取暖等活動的地方。母豬限位架的前方是前門,前門上設有食槽和飲水器,供母豬採食、飲水,限位架後部有後門,供母豬進入及清糞操作。可在欄位後部設漏縫地板,以排除欄內的糞便和污物。
②網上分娩欄:主要由分娩欄、仔豬圍欄、鋼筋編織的漏縫地板網、保溫箱、支腿等組成。
(4)仔豬保育舍
舍內溫度要求26~30度,風速為O.2米/秒。可採用網上保育欄,l~2窩一欄網上飼養,用自動落料食槽,自由採食。網上培育,減少了仔豬疾病的發生,有利於仔豬健康,提高了仔豬成活率。仔豬保育欄主要由鋼筋編織的漏縫地板網、圍欄、自動落食槽、連接卡等組成。
(5)生長、育肥舍和後備母豬
這三種豬舍均採用大欄地面群養方式,自由採食,其結構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外形尺寸上因飼養頭數和豬體大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選擇與豬場飼養規模和工藝相適應的先進而經濟的設備,是提高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
1.豬欄
1.公豬欄、空懷母豬欄、配種欄
這幾種豬欄一般都位於同一棟舍內,因此,面積一般都相等,欄高一般為1.2~1.4米,面積7~9平方米。
2.妊娠欄
妊娠豬欄有兩種:一種是單體欄;另一種是小群欄。單體欄由金屬材料焊接而成,一般欄長2米,欄寬0.65米,欄高1米。小群欄的結構可以是混凝土實體結構、欄柵式或綜合式結構,不同的是妊娠欄欄高一般1~1.2米,由於採用限制飼喂,因此,不設食槽而採用地麵食喂。面積根據每欄飼養頭數而定一般為7~15平方米。
3.分娩欄
分娩欄的尺寸與選用的母豬品種有關,長度一般為2~2.2米,寬度為1.7~2.0米;母豬限位欄的寬度一般為0.6~0.65米,高1.0米。仔豬活動圍欄每側的寬度一般為0.6~0.7米,高0.5米左右,欄柵間距5厘米。
4.仔豬培育欄
一般採用金屬編織網漏糞地板或金屬編織鍍塑漏糞地板,後者的飼養效果一般好於前者。大、中型豬場多採用高床網上培育欄,它是由金屬編織網漏糞地板、圍欄和自動食槽組成,漏糞地板通過支架設在糞溝上或實體水泥地面上,相鄰兩欄共用一個自動食槽,每欄設一個自動飲水器。這種保育欄能保持床面乾燥清潔,減少仔豬的發病率,是一種較理想的保育豬欄。仔豬保育欄的欄高一般為0.6米,欄柵間距5~8厘米,面積因飼養頭數不同而不同。小型豬場斷奶仔豬也可採用地面飼養的方式,但寒冷季節應在仔豬卧息處鋪干凈軟草或將卧息處設火炕。
5.育成、育肥欄
育成育肥欄有多種形式,其地板多為混凝土結實地面或水泥漏縫地板條,也有採用1/3漏縫地板條,2/3混凝土結實地面。混凝土結實地面~般有3%的坡度。育成育肥欄的欄高一般為1~1.2米,採用欄柵式結構時,欄柵間距8~10厘米。
2.飲水設備
豬用自動飲水器的種類很多,有鴨嘴式、杯式、乳頭式等。由於乳頭式和杯式自動飲水器的結構和性能不如鴨嘴式飲水器,目前普遍採用的是鴨嘴式自動飲水器。鴨嘴式豬用自動飲水器的結構見。它主要由閥體、閥芯、密封圈、回位彈簧、塞和慮網組成。
3.飼喂設備
(1)間息添料飼槽
條件較差的一般豬場採用。分為固定飼槽、移動飼槽。一般為水泥澆注固定飼槽。 圖中A與B的飼槽一致,都在隔牆或隔欄的下面,由走廊添料,滑向內側,便於豬採食。飼槽一般為長形,每頭豬所佔飼槽的長度應根據豬的種類、年齡而定。較為規范的養豬場都不採用移動飼槽。集約化、工廠化豬場,限位飼養的妊娠母豬或泌乳母豬,其固定飼槽為金屬製品,固定在限位欄上,見限位產床、限位欄部分。
(2)方形自動落料飼槽
一般條件的豬場不用這種飼槽,它常見於集約化、工廠化的豬場。方形落料飼槽有單開式和雙開式兩種。單開式的一面固定在與走廊的隔欄或隔牆上;雙開式則安放在兩欄的隔欄或隔牆上,自動落料飼槽一般為鍍鋅鐵皮製成,並以鋼筋加固,否則極易損壞。
(3)圓型自動落料飼槽
圓型自動藩料飼槽用不銹鋼製成,較為堅固耐用,底盤也可用鑄鐵或水泥澆注,適用於高密度、大群體生長育肥豬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