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動脈止血常用的按壓部位
指壓止血法是指較大的動脈後,用拇指壓住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壓閉住,中斷血液。
其中常用的幾種方法和部位有:
1,顳動脈壓迫止血法:用於頭頂及顳部動脈。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前正對下頜關節處用力壓迫。
2,頜外動脈壓迫止血法:用於肋部及顏面部的。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頜角前約半寸外,將動脈血管壓於下頜骨上。
3,頸總動脈壓迫止血法:常用在頭、頸部大而採用其他止血方法無效時使用。方法是在氣管外側,胸鎖乳深肌前緣,將傷側頸動脈向後壓於第五頸椎上。但禁止雙側同時壓迫。
4,鎖骨下動脈壓迫止血法:用於腋窩、肩部及上肢。方法是用拇指在鎖骨上凹摸到動脈跳動處,其餘四指放在病人頸後,以拇指向下內方壓向第一肋骨。
5,肱動脈壓迫止血法: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方法是在病人上臂的前面或後面,用拇指或四指壓迫上臂內側動脈血管。
⑵ 動脈出血,按住哪個部位止血(上方還是下方)為什麼
其實這個不應該用上方還是下方來說,
簡單說,就是要按住出血部位的上游血管。
由於動脈是運送血液離心的管道而靜脈是運送血液回心的管道,所以這個問題得分開來說。
如果是動脈出血,應該按住血管的近心端,因為動脈內血液是離心的:而靜脈出血則應該按住遠心端,因為靜脈內血液是回心的。
所以,說上方下方是不妥當的。比如:
當心臟水平以上的動脈出血時按照上面我說的那麼就應該是按住下方,也就是近心端,然而,對於心臟水平以下的動脈呢,因為其內的血流方向是從上到下(離心)的,所以應該按住上方。如果統一說成上方或者下方是不妥當的,靜脈同理。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⑶ 傷員用手指止血摁哪個部位
一般小動脈和靜脈出血可用加壓包紮止血法,較大的動脈出血,應用止血帶止血。 但在緊急情況下,須先用壓迫法止血,然後再根據出血情況改用其它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可以在較大的動脈出血後,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壓閉住,中斷血液。
⑷ 採用指壓止血法為動脈出血傷員止血,應按壓哪裡
指壓止血法是指較大的動脈出血後,用拇指壓住出血的血管上方(近心端),使血管被壓閉住,中斷血液。
其中常用的幾種方法和部位有:
1,顳動脈壓迫止血法:用於頭頂及顳部動脈出血。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前正對下頜關節處用力壓迫。
2,頜外動脈壓迫止血法:用於肋部及顏面部的出血。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頜角前約半寸外,將動脈血管壓於下頜骨上。
3,頸總動脈壓迫止血法:常用在頭、頸部大出血而採用其他止血方法無效時使用。方法是在氣管外側,胸鎖乳深肌前緣,將傷側頸動脈向後壓於第五頸椎上。但禁止雙側同時壓迫。
4,鎖骨下動脈壓迫止血法:用於腋窩、肩部及上肢出血。方法是用拇指在鎖骨上凹摸到動脈跳動處,其餘四指放在病人頸後,以拇指向下內方壓向第一肋骨。
5,肱動脈壓迫止血法: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方法是在病人上臂的前面或後面,用拇指或四指壓迫上臂內側動脈血管。
⑸ 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方法是
一般可以在動脈的止血點按壓止血,用手指壓迫出血動脈能使之最易止血的部位。人體受到創傷往往會引起出血,嚴重的出血可致生命危險。各類血管出血中以動脈出血危險性較大。動脈出血時血色鮮紅呈噴射狀,並隨心臟跳動而陣陣地向外射出。此時用手指壓迫出血動脈作為應急措施,可使出血暫時停止。動脈血流方向是離心的,因此要在傷口近心臟的一端壓迫動脈以阻斷血源。壓迫動脈應選擇該動脈下方接近骨的部位,用力壓向下方的骨面以閉合血管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如面頰部出血可以下頜體表面,咬肌前緣處向下頜骨壓迫面動脈,使出血停止。
人身上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止血點,臨床上認為,一般的臨時止血,按壓這些止血點都非常管用的……
⑹ 人體各部位出血,各部位按在哪裡止血(附圖)
指壓止血法:只適用於頭面頸部及四肢的動脈出血急救,注意壓迫時間不能過長。
▲頭頂部出血:在傷側耳前,對准下頜耳屏上前方1.5厘米處,用拇指壓迫顳淺動脈。
▲頭頸部出血:四個手指並攏對准頸部胸鎖乳突肌中段內側,將頸總動脈壓向頸椎。注意不能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以免造成腦缺血壞死。壓迫時間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險。
▲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個手指對准上臂中段內側壓迫肱動脈。
▲手掌出血:將患肢抬高,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手腕部的尺、撓動脈。
▲大腿出血:在腹股溝中稍下方,用雙手拇指向後用力壓股動脈。
▲足部出血: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動脈和內踝與跟腱之間的頸後動脈。
⑺ 動脈失血怎麼對應止血
動脈出血 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流猛急,呈噴射狀,一般在外傷時多見。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止血時應行動快,止血徹底,防止失血過多。 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是動脈出血最迅速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傷部上端用力將動脈壓癟於骨骼上,阻斷血液通過,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僅限於身體較表淺的部位、易於壓迫的動脈。 1.肱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餘四指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將動脈壓向肱骨,達到止血的目的。 2.股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溝(大腿根部)中點偏內,動脈跳動處,用兩手拇指重迭壓迫股動脈於股骨上,制止出血。 3.頭部壓迫止血法 壓迫耳前的頸淺動脈,適用於頭頂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骨角前下凹內的頜動脈。頭面部較大的出血時,壓迫頸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 4.手部壓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手指出血時,壓迫出血手指的兩側指動脈。 5.足部壓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時,壓迫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 (三)加墊屈肢止血法 加墊屈肢止血法是適用於四肢非骨折性創傷的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於肘窩或國窩內放紗布、棉花、毛巾作墊,屈曲關節,用綳帶將肢體緊緊地縛於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止血帶應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⑻ 科目四動脈止血按哪裡
科目四動脈止血按近心端動脈。
採用指壓止血法為動脈出血傷員止血時,拇指壓住傷口的近心端動脈位置。
壓迫止血的部位因動脈出血的部位不同而不同。「近心端」壓血,即壓迫心臟附近的動脈,如足部(膝蓋後)壓住動脈搏動位置,大腿內側(肘窩)壓住了動脈搏動,手部(肘)壓迫了肘窩動脈搏動部位,面頰(頰)壓迫了太陽穴部位的動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