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摩擦式離合器基本由哪四大部分組成
摩擦片式離合器基本上是由主動部分、從動部分、壓緊機構、操縱機構四部分組成。
1、主動部分:飛輪、離合器蓋(不是離合器殼)、壓盤;
2、從動部分:帶有扭轉減振器的從動盤組件(從動輪轂、從動盤本體、摩擦片);
3、壓緊部分:16個圓周分布的螺旋彈簧;
4、操縱機構:分離杠桿、帶分離軸承的分離套筒和分離叉(位於離合器內部的部分)<
發動機飛輪是離合器的主動件,帶有摩擦片的從動盤和從動轂借滑動花鍵與從動軸(即變速器的主動軸)相連。壓緊彈簧則將從動盤壓緊在飛輪端面上。
發動機轉矩即靠飛輪與從動盤接觸面之間的摩擦作用而傳到從動盤上,再由此經過從動軸和傳動系中一系列部件傳給驅動輪。壓緊彈簧的壓緊力越大,則離合器所能傳遞的轉矩也越大。
由於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需經常保持動力傳遞,而中斷傳動只是暫時的需要,因此汽車離合器的主動部分和從動部分是經常處於接合狀態的。
摩擦副採用彈簧壓緊裝置即是為了適應這一要求。當希望離合器分離時,只要踩下離合器操縱機構中的踏板,套在從動盤轂的環槽中的撥叉便推動從動盤克服壓緊彈簧的壓力向松開的方向移動,而與飛輪分離,摩擦力消失,從而中斷了動力的傳遞。
(1)摩擦式離合器的安裝方法擴展閱讀:
當需要重新恢復動力傳遞時,為使汽車速度和發動機轉速變化比較平穩,應該適當控制離合器踏板回升的速度,使從動盤在壓緊彈簧壓力作用下,向接合的方向移動與飛輪恢復接觸。二者接觸面間的壓力逐漸增加,相應的摩擦力矩也逐漸增加。
當飛輪和從動盤接合還不緊密,二者之間摩擦力矩比較小時,二者可以不同步旋轉,即離合器處於打滑狀態。隨著飛輪和從動盤接合緊密程度的逐步增大,二者轉速也漸趨相等。直到離合器完全接合而停止打滑時,汽車速度方能與發動機轉速成正比。
摩擦離合器所能傳出的最大轉矩取決於摩擦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矩,而後者又由摩擦面間最大壓緊力和摩擦面尺寸及性質決定。故對於一定結構的離合器來說,靜摩擦力矩是一個定值,輸入轉矩一達到此值,離合器就會打滑,因而限制了傳動系所受轉矩,防止超載。
Ⅱ 離合器的安裝位置
離合器的安裝位置?
汽車離合器位於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的飛輪殼內,用螺釘將離合器總成固定在飛輪的後平面上,離合器的輸出軸就是變速箱的輸入軸。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可根據需要踩下或松開離合器踏板,使發動機與變速箱暫時分離和逐漸接合,以切斷或傳遞發動機向變速器輸入的動力。
能按工作需要隨時將主動軸與從動軸接合或分離的機械零件。可用來操縱機器傳動系統的起動、停止、變速及換向等。離合器種類繁多,根據工作性質可分為:①操縱式離合器。其操縱方法有機械的、電磁的、氣動的和液力的等,如嵌入離合器(通過牙、齒或鍵的嵌合傳遞扭矩)、摩擦離合器(利用摩擦力傳遞扭矩)、空氣柔性離合器(用壓縮空氣胎脹縮以操縱摩擦件接合或分離的離合器)、電磁轉差離合器(用激磁電流產生磁力來傳遞扭矩)、磁粉離合器(用激磁線圈使磁粉磁化,形成磁粉鏈以傳遞扭矩)。②自動式離合器。用簡單的機械方法自動完成接合或分開動作,又分為安全離合器(當傳遞扭矩達到一定值時傳動軸能自動分離,從而防止過載 ,避免機器中重要零件損壞)、離心離合器(當主動軸的轉速達到一定值時,由於離心力的作用能使傳動軸間自行聯接或超過某一轉速後能自行分離)、定向離合器(又叫超越離合器,利用棘輪-棘爪的嚙合或滾柱、楔塊的楔緊作用單向傳遞運動或扭矩,當主動軸反轉或轉速低於從動軸時,離合器就自動分開)。
功用:
1.保證汽車平穩起步
起步前汽車處於靜止狀態,如果發動機與變速箱是剛性連接的,一旦掛上檔,汽車將由於突然接上動力突然前沖,不但會造成機件的損傷,而且驅動力也不足以克服汽車前沖產生的巨大慣性力,使發動機轉速急劇下降而熄火。如果在起步時利用離合器暫時將發動機和變速箱分離,然後離合器逐漸接合,由於離合器的主動部分與從動部分之間存在著滑磨的現象,可以使離合器傳出的扭矩由零逐漸增大,而汽車的驅動力也逐漸增大,從而讓汽車平穩地起步。
2.便於換檔
汽車行駛過程中,經常換用不同的變速箱檔位,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行駛條件。如果沒有離合器將發動機與變速箱暫時分離,那麼變速箱中嚙合的傳力齒輪會因載荷沒有卸除,其嚙合齒面間的壓力很大而難於分開。另一對待嚙合齒輪會因二者圓周速度不等而難於嚙合。即使強行進入嚙合也會產生很大的齒端沖擊,容易損壞機件。利用離合器使發動機和變速箱暫時分離後進行換檔,則原來嚙合的一對齒輪因載荷卸除,嚙合面間的壓力大大減小,就容易分開。而待嚙合的另一對齒輪,由於主動齒輪與發動機分開後轉動慣量很小,採用合適的換檔動作就能使待嚙合的齒輪圓周速度相等或接近相等,從而避免或減輕齒輪間的沖擊。
3.防止傳動系統過載
汽車緊急制動時,車輪突然急劇降速,而與發動機相連的傳動系由於旋轉的慣性,仍保持原有轉速,這往往會在傳動系統中產生遠大於發動機轉矩的慣性矩,使傳動系的零件容易損壞。由於離合器是靠摩擦力來傳遞轉矩的,所以當傳動系內載荷超過摩擦力所能傳遞的轉矩時,離合器的主、從動部分就會自動打滑,因而起到了防止傳動系過載的作用。
4.降低扭振沖擊汽車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其輸出扭矩的不平穩。在做功沖程,燃燒室氣體爆炸產生極大沖擊扭矩,而在其他沖程,卻是靠慣性反拖發動機。雖然發動機本身轉動系具有的慣性可降低扭振,但剩餘的沖擊力仍然對後續的變速箱、傳動軸產生不利影響。而離合器中的減振彈簧(切向分布),可顯著降低發動機帶來的扭振沖擊,延長變速齒輪壽命。
Ⅲ 摩擦式電磁離合器怎麼使用
1.連接與切離動作:驅動部位與起動部位之間安裝離合器,則不須停止驅動處,起動處會依必要反應做連接與切離的動作.
2. 變速:作業途中時有相互轉換速度的情形、此時使用離合器、則不須關閉驅動處即可變速.
3. 正反轉:負荷點的正反轉切換時、配合離合器使用則驅動外只要順向回轉即可
4. 高頻運轉:在快速循環中的斷續運轉、反復利用馬達上的ON、OFF所提供的頻度有限、因此使用離合器、使之迅速反應、高精度的制動.
5. 寸動:機械開始作動與位置接合時、只須以離合器瞬時作動即可。
Ⅳ 離合器摩擦片的安裝有反正嗎怎麼區別
離合器片有凸台的一面朝向變速器,沒有凸台的一面朝向飛輪。
離合的摩擦片在接觸時會發生打滑,然後才是摩擦,而考試車的離合在接觸時打滑時間更短,所以摩擦來得更迅速,所以當你抬離合餓時候最好帶點油門,不然一瞬間帶來的摩擦很容易把發動機憋熄火。
先說濕式離合,其中自動離心濕式多片離合是目前踏板和小排量自動擋摩托車所使用的主流離合器。靠發動機轉速高低來自動控制離合器的分離和連接。手動濕式多片式離合就是目前最常見的離合器,排量從小到大,各種車型,老少皆宜,童叟無欺。嗯嗯,扯遠了。
手動濕式多片離合一般採用3~8個摩擦片疊裝組成,摩擦片與離合器輪轂組成摩擦副,動力通過摩擦副傳遞到變速箱。你可以把這個過程想像成用手掌旋轉摩擦一本書的過程。在兩沖時代,離合器浸入在變速箱機油中,而四沖車則是浸入在發動機機油中。所以無論什麼機油的運用,都要保證機油的摩擦系數足夠。我想這就是很多人對濕式離合機油運用有點懵逼的原因吧。
跟濕式離合相對的當然是乾式離合,乾式離合更加直接,你甚至可以看到離合的工作方式。這種乾脆的工作方式適用於賽道,原因是更加容易更換,但換擋也比濕式離合更加困難,換擋時那種咔咔聲也是很獨特的。乾式離合允許你把離合蓋換成透明或是鏤空的,更漂亮,哈雷和杜卡迪就是最喜歡使用乾式離合的製造商。但使用乾式離合是不能長時間半聯動的,否則沒有潤滑油的乾式離合會很容易燒壞,但它的魅力不可否認。
最後我們來說說雙離合,沒錯,雙離合不僅是汽車上搭載的奢侈品,摩托車同樣有。雙離合自動變速器(DCT),搭載兩套獨立的離合器,分別控制135檔和246檔,交替工作,減少了換擋時的頓挫感,是換擋更加平順,換擋期間幾乎沒有扭矩損耗。但DCT變速器成本太高,又不能滿足激烈駕駛條件(乾式離合產生過多熱量,濕式離合摩擦力不過),摩托車不能激烈駕駛還有什麼意義呢?!但還是有大佬在使用——本田VFR1200,成功者的典範吶。
對了最後啰嗦一句滑動離合,滑動離合跟干濕結構什麼的沒什麼關系,主要是接觸齒輪的背齒使用斜切,可以讓摩托車快速減擋時防止後輪抱死,就是這么簡單。
Ⅳ 離合器片正確裝法
車型不同,就以市場上多數車輛的安裝方法提供給您,平面的一側在飛輪側,凸面的一側在離合器壓力盤。
Ⅵ 簡述摩擦式離合器的工作原理
1、接合狀態
彈簧將壓盤、飛輪及從動盤互相壓緊,發動機的轉矩經飛輪及壓盤通過摩擦面的摩擦力矩傳至從動盤。
2、分離過程
踩下踏板,套在從動盤轂滑槽中的撥叉,便推動從動盤克服壓緊彈簧的壓力右移而與飛輪分離,摩擦力消失,從而中斷了動力傳動。
3、接合過程
緩慢地抬起離合器踏板,使從動盤在壓緊彈簧的壓力作用下左移與飛輪恢復接觸,二者接觸面間的壓力逐漸增加,相應的摩擦力矩逐漸増加,離合器從完全打滑、部分打滑直至完全接合。
摩檫離合器的結構形式
1、圓盤摩擦離合器
摩擦件為圓盤,分單盤和多盤兩種,並有乾式和濕式之分。單盤式結構簡單,只有一對摩擦面,從動部分慣量很小,散熱性好,調整方便,分離徹底,但所能傳遞的扭矩小,一般不超過1000牛.米。多盤式有多對摩擦面,傳遞的扭矩可達8×106牛.米。如要求傳遞大扭矩,可增加摩擦面對數,而不必增大離合器的徑向尺寸和軸向壓緊力,這有利於降低離合器的轉動慣量。
多盤式結構緊湊,可採用不同材料的摩擦面,便於製造、安裝和調整,允許在變速下接合,應用廣泛;但摩擦面對數過多會影響離合靈活性,甚至卸去壓緊力後,主、從摩擦件仍不能徹底脫開,造成摩擦面的過量磨損。通常乾式摩擦面應少於15對,濕式應少於30對。濕式摩擦離合器的摩擦件浸在油中工作,常為多盤式,比乾式磨損小,散熱好,溫升低,壽命長,所能傳遞的扭矩大。
2、圓錐摩擦離合器
摩擦件為截錐體,分單錐和雙錐兩種。這種離合器結構簡單,接合平穩,分離徹底;能產生較大的摩擦力,摩擦面磨損後一般不需人工調整,由於單錐式只有一對圓錐摩擦面,雙錐式也只有兩對摩擦面,如要傳遞大扭矩必須增大錐體的徑向尺寸。
減小錐角可增加摩擦力,但內外錐面不易分離。通常,摩擦面材料為金屬-金屬時,錐頂半形應不小於7°;為皮革-金屬時,應不小於12°。
Ⅶ 摩擦式離合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摩擦式離合器的工作原理:
變速器第一軸的前端由軸承支承在飛輪中心孔內,後端由軸承支承在變速器殼上。離合器片毅借滑動花鍵與變速器第一軸相聯。壓板彈簧將壓板和離合器片緊壓在飛輪上,使離合器經常處於接合狀態。發動機的扭矩就靠飛輪、壓板與離合器片的摩擦作用向變速器第一軸輸出。
當需要使離合器分離時,踏下離合器踏板,使離合器壓板克服彈簧的張力向後移動,離合器片便與壓板、飛輪分離,離合器便處於分離狀態,發動機的扭矩就不能傳到變速器了。當需要離合器重新接合,可以緩抬起離合器踏板。壓板在彈簧的作用下向前移動,將離合器片逐漸壓在飛輪上,直至離合器片完全停止滑磨狀態,離合器便全部接合。
摩擦式離合器的基本組成:
1、主動部分:飛輪、離合器蓋、壓盤;
2、從動部分:從動盤、從動軸;
3、壓緊機構:壓緊彈簧;
4、操縱機構:離合器踏板、分離拉桿、分離叉、分離套筒、分離軸承、分離杠桿等。
摩擦式離合器的性能要求:
1、保證能傳遞發動機發出的最大轉矩,並且還有一定的傳遞轉矩餘力。
2、能作到分離時,徹底分離,接合時柔和,並具有良好的散熱能力。
3、從動部分的轉動慣量盡量小一些。這樣,在分離離合器換檔時,與變速器輸入軸相連部分的轉速就比較容易變化,從而減輕齒輪間沖擊。
4、具有緩和轉動方向沖擊,衰減該方向振動的能力,且噪音小。
5、壓盤壓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數變化小,工作穩定。
6、操縱省力,維修保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