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腐敗測量方法

腐敗測量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31 13:26:31

① 抗氧化活性的實驗測定方法有哪些

1、ORAC

ORAC是Oxygen Radical Absorption Capacity(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的縮寫,是一種測試抗氧化能力的評價方法體系。

ORAC抗氧化測試包括對:過氧化自由基(含親水性、親脂性)、羥基自由基、過氧亞硝基、單線態氧、超氧陰離子 這五種人體最主要的活性氧自由基進行全面的分析,能有效得出樣品的抗氧化實際能力及分布情況。

ORAC抗氧化生物測試是比普通抗氧化測試的更高一層的測試方案。利用人體細胞有效測試出樣品的抗氧化力(生物利用度)。

2、其他評價方法

抗氧化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對生物體抗氧化的效果是可以量化測定的,作為動物實驗一般是服用抗氧化劑一定時間後,測定血液中的酯質過氧化產物丙二醛變化、以及肝臟勻漿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變化。

從上述兩種酶和MDA的變化狀況來判定抗氧化的強度及效果。作為人體不可能測肝臟勻漿,可以測定血液或者尿液中的MDA,以及血液中的SOD、GXH-PX來判定抗氧化的效果。

3、抗油脂過氧化力測定

脂類包括的范圍很廣,構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脂類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過氧化,脂類過氧化過程中會產生L、LO、LOO-等自由基以及LOOH,這些產物會損傷生物細胞。因此,能夠抑制脂類過氧化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A硫氰酸鐵法FTC:硫氰酸鐵鹽(FTC)比色法是基於在酸性條件下,脂質氧化形成的過氧化物可將Fe2+氧化成Fe3+,然後Fe3+與硫氰酸根離子可形成在480-515nm內有最大吸收的紅色絡合物。通常用500nm處吸光值的高低表示物質抗脂質過氧化的能力,吸光值越小,表明物質的抗脂質過氧化能力越強。

B硫代巴比妥酸反應物TBARs法:是評價油脂的氧化程度的常用方法。油脂或者亞油酸氧化後的終產物主要是丙二醛,這些過氧化產物與硫代巴比妥酸作用生成有色化合物,該有色化合物在530 nm左右有吸收。

4、清除DPPH能力的側定

DP是一種早期合成的有機自由基,常用來評估抗氧化物的供氫能力,它在有機溶劑中非常穩定,呈紫色,而且在處有一個特徵吸收峰,當遇到自由基清除劑時,DPPH的孤對電子被配對而使其退色,也就是在最大吸收波長處的吸光值變小。因此,可通過測定吸光值的變化來評價樣品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5、還原能力的測定

還原力的測定是檢驗樣品是否是良好的電子供體的方法,還原力強的樣品應該是良好的電子供應者,它供應的電子不僅能使Fe3+還原為Fe2+,也可以與自由基反應。還原力的測定是用來評價抗氧化劑活性的常用方法。

6、抑制 LOX酶實驗

脂肪氧化酶LOX在植物中分布廣泛是一種非血紅素鐵蛋白,分子量為90一100KD。這種酶蛋白有多個多膚鏈組成,含有三價鐵離子金屬輔基則有活性,而包含二價鐵離子的金屬輔基則缺乏活性。

在生物體內的主要作用是,專一催化含有順,順一戊二烯結構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加氧反應,生成具有共扼雙鍵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氫過氧化物。

在生物體內的主耍底物是甘油脂類〔如磷脂)釋放的游離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動物體內的主要底物是花生四烯酸,植物體內的主要底物是亞油酸和亞麻酸,主要產物為過氧羚基型脂肪酸。

(1)腐敗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在機體內抗氧化活性成分發揮作用主要通過兩個機制:第一是鏈的中斷機制,主要中斷自由基的鏈式反應,例如多酌類化合物、VE、VC等天然抗氧化物質可向自由基提供一個電子來中斷鏈式反應。第二是促使產生自由基的催化劑失活而達到抗氧化的目的。

抗氧化物質可與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類或抗氧化物質協同構成抗氧化聯合系統,增強機體的抗氧化能力,修復損傷的DNA,使體內的基因能夠正常的表達。對於食品而言,食品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不但可以防止食品自身的腐敗變質還可以生產加工為抗氧化劑。

田迪英等對41種果蔬進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發現其中大部分果蔬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謝天柱等對添加包括茶多酷在內的多種抗氧化劑的蘋果酒的抗氧化能力的比較,結果發現,添加0.1%的茶多酷可提高果酒的抗氧化能力,並可有效減輕果酒的褐變程度。

② 為了全面分析或評估腐敗行為的後果或影響,通常需要用到下列哪些理論框架或方

為了全面分析或評估腐敗行為的後果或影響,通常需要用到下面的一些條件和上面的一些基礎的東西,其實上下都要知道的。

③ 近,組詞可以組成近方嗎

近不能組成:近方
近組詞如下:
1、近戰
造句:他們需要的只是能活下來(在貓形態下他們做的挺好,相比於熊形態),實際上如果你想找個近戰隊友,你會更青睞帶有致死的職業。
解釋:近距離的戰斗。以抵近火力和白刃格鬥消滅敵人。

2、挨近
造句:他們挨近至聖物的時候,亞倫和他兒子要進去派他們各人所當辦的,所當抬的,這樣待他們,好使他們活著,不至死亡.
解釋:靠近:你~我一點兒|挨得很近。

3、近世
造句:傳統藝術美學,自生發時起便是圍繞這一高尚的人格精神展開的。近世二胡藝術的發展也傳承著這一精神的架構,並被它激活而貫穿之。
解釋:近代。

4、近景
造句:攝影師邁克爾?梅爾佛(MichaelMelford)給動物拍照的時候最喜歡在它們的周圍顯示出棲息地環境??這比用長焦鏡頭拍攝近景照片要更好。
解釋:指電影畫面的一種取景范圍,即表現人物胸部以上的畫面。

5、近旁
造句:一個穿黑褲、白鞋,戴太陽鏡的示威者在警察在其身體近旁點燃一隻小型瓦斯罐時依然面對警察站著,他在站著的地方倒了下去,其他人趕緊把他扶到別處去。
解釋:附近;旁邊:屋子~種著許多梨樹。

6、左近
造句:自己加速啦自己地步幅,必定會呈現道路而且登上步對自己地門廊有自己沒看地設法車道門而且似乎什麼自己以為是一個挪動地暗影在車庫左近。
解釋:附近:房子~有一片草地。

7、附近
造句:而我們沒有這種條件,但我們有不可思議的一社區的人們住在我們附近,我們必須關心他們,他們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回來光顧我們。
解釋:(1)靠近某地的:~地區|~居民。(2)附近的地方:他家就在~,幾分鍾就可以走到。

8、近視
造句:較低的解析度可以有效地應用在較大的屏幕下,這有利於那些近視的用戶,並可以使用戶從較遠的距離來看屏幕上所顯示的內容。
解釋:<輕>(1)視力缺陷的一種,能看清近處的東西,看不清遠處的東西。近視是由於眼球的晶狀體和網膜的距離過長或晶狀體折光力過強,使進入眼球的影像不能正落在網膜上而落在網膜的前面。(2)比喻眼光短淺。

9、近視眼鏡
造句:我的一位朋友要看我的近照,我告訴他去想像一個又老,又矮,又胖,身體虛弱,頂上無毛,戴著厚重近視眼鏡的人,因此,這就是我的照片了。
解釋:由凹透鏡製成的眼鏡。效用是把原先落在網膜前的像移後到網膜上,以矯正視力。

10、靠近
造句:靠近觀察一下他們的鄰居就可以發現,這對夫婦並不是特例:街區上下,很多房子上都掛著「出售」的牌子,一些鄰居已經被迫從房子里搬出了。
解釋:(1)彼此間的距離近:兩人坐得十分~|~沙發的牆角里有一個茶幾。(2)向一定目標運動,使彼此間的距離縮小:輪船慢慢地~碼頭了◇~組織。

11、近代
造句:當然,隱含的信息是:如果以色列要將他們趕出去並不涉及道德問題,因為他們只是在近代移民過來的,而那時猶太人已經建立了國家。而且關於這點有眾多的人口分析結果。
解釋:(1)過去距離現代較近的時代,在我國歷史分期上多指十九世紀中葉到五四運動之間的時期。(2)指資本主義時代。

12、近因
造句:恰好筆者的導師對海上保險領域有較高的造詣,而筆者對海上保險近因原則也十分感興趣,所以斗膽一試,撰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對讀者有所裨益。
解釋:直接促成結果的原因(區別於『遠因』)。

13、切近
造句:作者認為所謂「喪失」就是人之為人的可能性的喪失,雖然「喪失」與異化並無實質性的不同,但它比「異化」概念能夠更切近地揭示卡夫卡小說的內容構成和藝術特徵。
解釋:(1)貼近;靠近:遠大的革命事業要從~處做起。(2)(情況)相近;接近:這樣註解比較~原作之意。

14、就近
造句:但是就近幾個月他的所聞所讀來看,他說,有兩件事他清楚了: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能力強的中產階級,而且中國的學生希望到美國開展學業。
解釋:在附近(不上遠處):蔬菜、肉類等副食品都是採取~生產、~供應的辦法。

15、近東
造句:但是沒有任何上述協定得到全面執行,當大部分近東國家繼續延用復雜的行政程序的同時,全額關稅稅率依然適用。
解釋:指亞洲西南部和非洲東北部,包括亞洲的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區,非洲的埃及和蘇丹。

16、近似值
造句:雖然專家們告誡說,不要把這種指數視為測量腐敗的可靠方法,但他們認為這種指數確實提供了國家間相互比較的大致近似值。
解釋:接近准確值的數值(比准確值略多一些或少一些)。在實際計算上經常使用。如圓周率的值應為3.14159265358979323846…,但實際上多用它的近似值3.1416。

17、親近
造句:我們的調查結果證明,故事的同化性給予我們一個與另一個世界親近的契機,我們可以借機隨心所欲地豐富自己的世界。
解釋:親密而接近:這兩個小同學很~|他對人熱情誠懇,大家都願意~他。

18、晚近
造句:更晚近的時候,華為競購北電網路(NortelNetworksCorp.)旗下資產,但沒有成功。北電目前正在進行破產清算。
解釋:最近若干年來。

19、最近
造句:「我主要的目的是想講好這個故事,使每個人都喜歡它,」郭在最近的一次電話采訪中說。
解釋:指說話前或後不久的日子:~我到上海去了一趟|這個戲~就要上演了。

20、鄰近
造句:北朝鮮表示,它計劃將衛星送入軌道,但鄰近的政府認為這將是檢驗其大浦洞2號導彈的發射,這枚導彈理論上可以達到夏威夷和阿拉斯加。
解釋:(1)位置接近:我國東部跟朝鮮接壤,跟日本~。(2)附近:學校~有工廠。

④ 「似得」 和 「似的」 區別是什麼

區別:一個是狀態動詞 ,一個是行為動詞

⑤ 村主任和村支書貪污腐敗,紀委查出來有問題,卻不處理我該怎麼

報了案派出所一直不處理,報案人可以向上級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如果流量遠遠低於保證精確度的最小流量,將導致無輸出(如渦街流量計)或輸出信號被當作小信號予以切除(如差壓式流量計),這對供方來說都是不利的,有失公正。為了防止效益的流失,對於一套具體的熱能計量設備,供需雙方往往根據流量測量范圍和能夠達到的范圍度,約定某一流量值為「約定下限流量」,而且約定若實際流量小於該約定值,按照下限收費流量收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可以根據需要設置計量檢定機構,或者授權其他單位的計量檢定機構,執行強制檢定和其他檢定、測試任務。執行前款規定的檢定、測試任務的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這一功能通常在流量顯示儀表中實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經上級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企業、事業單位根據需要,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器具,其各項最高計量標准器具經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主持考核合格後使用。計量檢定工作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由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制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應當自覺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辦理治安案件,不嚴格執法或者有違法違紀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向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行政監察機關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機關,應當依據職責及時處理。

⑥ 果蔬腐敗變質及保鮮

微生物廣泛分布於自然界。食品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不同類型和數量的微生物污染,當環境條件適宜

時,它們就會迅速生長繁殖,造成食品的腐敗與變質,不僅降低了食品的營養和衛生質量,而且還可能危

害人體的健康。因此,控制食品的腐敗和食品的保藏,無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實踐中都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11.1 食品的腐敗變質
食品的腐敗變質(food spoilage)是指食品受到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造成其原有化學性質或物理性

質和感觀性狀發生變化,降低或失去其營養價值和商品價值的過程。如魚肉的腐臭、油脂的酸敗、水果、

蔬菜的腐爛和糧食的霉變等,它是由微生物所致蛋白質的變質,稱為腐敗。
食品的腐敗變質原因較多。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和生物性因素。如動、植物食品組織內酶的作用,

昆蟲、寄生蟲以及微生物的污染等。其中由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是最為重要和普遍的,故本

章只討論有關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問題。
11.1.1 微生物引起食品變質的基本條件
食品加工前的原料,總是帶有一定數量的微生物;在加工過程中及加工後的成品,也不可避免地要接

觸環境中的微生物,因而食品中總是存在一定種類和數量的微生物。然而微生物污染食品後,能否導致食

品的腐敗變質,以及變質的程度和性質如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食品發生腐敗變質,與食

品本身的性質、污染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以及食品所處的環境等因素有密切的關系。它們三者之間是相互

作用、相互影響的。
11.1.1.1 食品的基質特性
(1)食品的營養成分。食品含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無機鹽、維生素和水分等豐富的營養成分,是

微生物的良好培養基。因而微生物污染食品後很容易迅速生長繁殖造成食品的變質。但由於不同的食品,

上述各種成分的比例差異很大,而各種微生物分解各類營養物質的能力不同,這就導致了引起不同食品腐

敗的微生物類群也不同。如肉、魚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容易受到對蛋白質分解能力強的變形桿菌、青黴

等微生物的污染而發生腐敗;米飯等含糖類較高的食品,易受到麴黴屬、根霉屬、乳酸菌、啤酒酵母等對

碳水化合物分解能力強的微生物的污染而變質;脂肪含量較高的食品,易受到黃麴黴和假單胞桿菌等分解

脂肪能力很強的微生物的污染而發生酸敗變質。
(2)食品的氫離子濃度。各種食品都具有一定的氫離子濃度。根據食品pH范圍的特點,可將食品劃分

為兩大類:酸性食品和非酸性食品。一般規定pH在4.5以上者,屬於非酸性食品;pH在4.5以下者為酸性食

品。例如動物食品的pH一般在5~7之間,蔬菜pH在5~6之間,它們一般為非酸性食品;水果的pH在2~5之

間,一般為酸性食品。
各類微生物都有其最適宜的pH范圍。食品中氫離子濃度可影響菌體細胞膜上電荷的性質。當微生物細

胞膜上的電荷性質受到食品氫離子濃度的影響而改變後,微生物對某些物質的吸收機制會發生改變,從而

影響細胞正常物質代謝活動和酶的作用,因此食品pH高低是制約微生物生長、影響食品腐敗變質的重要因

素之一。
大多數細菌最適生長的pH是7.0左右,酵母菌和黴菌生長的pH范圍較寬,因而非酸性食品適合於大多

數細菌及酵母菌、黴菌的生長;細菌生長下限一般在4.5左右,pH3.3~4.0以下時只有個別耐酸細菌,如

乳桿菌屬尚能生長,故酸性食品的腐敗變質主要是酵母和黴菌的生長。
另外,食品的pH也會因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而發生改變。當微生物生長在含糖與蛋白質的食品基質中,

微生物首先分解糖產酸使食品的pH下降;當糖不足時,蛋白質被分解,pH又回升。
由於微生物的活動,使食品基質的pH發生很大變化。當酸或鹼積累到一定量時,反過來又會抑制微生

物的繼續活動。
(3)食品的水分。水分是微生物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微生物細胞組成不可缺少水,細胞內所進行的

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均以水分為溶媒。在缺水的環境中,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發生障礙,甚至死亡。但各類

微生物生長繁殖所要求的水分含量不同。因此,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決定了生長的微生物種類。一般來說,

含水分較多的食品,細菌容易繁殖;含水分少的食品,黴菌和酵母菌則容易繁殖。
食品中水分以游離水和結合水兩種形式存在。微生物在食品上生長繁殖,能利用的水是游離水,因而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長繁殖所需水不是取決於總含水量(%),而是取決於水分活度(Aw,也稱水活性)。因

為一部分水是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一些可溶性物質,如氨基酸、糖、鹽等結合,這種結合水對微生物

是無用的。因而通常使用水分活度來表示食品中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
水分活度(Aw)是指食品在密閉容器內的水蒸氣壓(P)與純水蒸氣壓(Po)之比,即Aw=P/Po。純水的Aw=1

;無水食品的Aw=0。由此可見,食品的Aw值在0~1之間。表ll-l給出了不同類群微生物生長的最低Aw值范

圍。從表中可以看出,食品的Aw值在0.60以下,則認為微生物不能生長。一般認為食品Aw值在,0.64以下

,是食品安全貯藏的防霉含水量。
新鮮的食品原料,例如魚、肉、水果、蔬菜等含有較多的水分,Aw值一般在0.98~0.99,適合多數微

生物的生長,如果不及時加以處理,很容易發生腐敗變質。為了防止食品變質,最常用的辦法,就是降低

食品的含水量,使Aw值降低至0.70以下,這樣可以較長期地進行保存。許多研究報道,Aw值在0.80~0.85

之間的食品,一般只能保存幾天;Aw值在0.72左右的食品,可以保存2~3個月;如果Aw在0.65以下,則可

保存l~3年。
在實際中,為了方便也常用含水量百分率來表示食品的含水量,並以此作為控制微生物生長的一項衡

量指標。例如為了達到保藏目的,奶粉含水量應在8%以下,大米含水量應在13%左右,豆類在15%以下

,脫水蔬菜在14%~20%之間。這些物質含水量百分率雖然不同,但其Aw值約在0.70以下。
(4)食品的滲透壓。滲透壓與微生物的生命活動有一定的關系。如將微生物置於低滲溶液中,菌體吸

收水分發生膨脹,甚至破裂;若置於高滲溶液中,菌體則發生脫水,甚至死亡。一般來講,微生物在低滲

透壓的食品中有一定的抵抗力,較易生長,而在高滲食品中,微生物常因脫水而死亡。當然不同微生物種

類對滲透壓的耐受能力大不相同。
絕大多數細菌不能在較高滲透壓的食品中生長,只有少數種能在高滲環境中生長。如鹽桿菌屬

(Halobacterium)中的一些種,在20%~30%的食鹽濃度的食品中能夠生活;腸膜明串珠菌能耐高濃度糖

。而酵母菌和黴菌一般能耐受較高的滲透壓。如異常漢遜氏酵母(Hansenula anomala)、魯氏酵母

(Saccharomyces rouscii)、膜畢赤氏酵母(Pichia membranafaciens)等能耐受高糖,常引起糖漿、果醬

、果汁等高糖食品的變質。黴菌中比較突出的代表是灰綠麴黴(Aspergillus glaucus)、青黴屬、芽枝霉

屬等。
食鹽和糖是形成不同滲透壓的主要物質。在食品中加入不同量的糖或鹽,可以形成不同的滲透壓。所

加的糖或鹽越多,則濃度越高,滲透壓越大,食品的Aw值就越小。通常為了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常用鹽腌

和糖漬方法來較長時間地保存食品。
(5)食品的存在狀態。完好無損的食品,一般不易發生腐敗。如無破碎和傷口的馬鈴薯、蘋果等,可

以放置較長時間。如果食品組織潰破或細胞膜碎裂,則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發生腐敗變質。
11.1.1.2 微生物
在食品發生腐敗變質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微生物。如果某一食品經過徹底滅菌或過濾除菌,則

食品長期貯藏也不會發生腐敗。反之,如果某一食品污染了微生物,一旦條件適宜,就會引起該食品腐敗

變質。所以說,微生物的污染是導致食品發生腐敗變質的根源。
能引起食品發生腐敗變質的微生物種類很多,主要有細菌、酵母和黴菌。一般情況下細菌常比酵母菌

占優勢。在這些微生物中,有病原菌和非病原菌,有芽孢和非芽孢菌,有嗜熱性、嗜溫性和嗜冷性菌,有

好氣或厭氣菌,有分解蛋白質、糖類、脂肪能力強的菌。現將容易引起不同食品腐敗變質的微生物概括為

⑦ 「近」的繁體字是怎麼寫

「近」的繁體字還是「近」。

⑧ 如何利用感測器技術識別食品是否進入臨保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不僅限於營養,更要求健康。目前大多數包裝類食品都會添加防腐劑,防腐劑等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無益,因此人們現在更多的選擇新鮮的食品。在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下,食品剩餘是必不可免的,比如一些未製作的新鮮食品,一些剩飯剩菜。這類食品在一定的存放時間後是會腐敗變質。因此,有針對性的指定控制措施以食品腐敗,就顯得尤其重要。

以上三種測量中,在日常生活中,最適合人們使用的方法是化學測量,實時的測量存放食物環境中的有毒氣體,比如三甲胺、H2S等氣體。一般存放食物的環境無非就是食物櫃、冰箱等等。在這些環境中要測量這些氣體,則需要添加帶感測器的控制器,這樣就可以實時監測到食品是否腐敗,並且都夠及時報警從而不污染食物櫃或冰箱中的其他食物。

日本費加羅的空氣質量感測器TGS2603對於這類氣體的微量測量有著較高的靈敏性,有著壽命長,易使用,體積小,靈活性好等優點。

空氣檢測感測器測量范圍:1-30ppm
電路電壓:5V±0.2V DC
靈敏度(電阻比):< 0.5
感測器加熱器電壓:5V±0.2V(AC/DC)

對胺系列以及含硫的氣味(如食物異味)有高敏感度;可用於空氣質量監測,空氣清新機控制,通風控制及除臭器控制等應用。

⑨ 貪污腐敗量刑標准

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個人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二)個人貪污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
(三)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四)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在量刑時,只要貪污金額上十萬,可以選擇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
這里自由裁量的空間確實很大,通常要看犯罪的具體情節(數額,手段,次數,贓款是否追回,等等),另外,自首立功等情節也是從輕減輕的原因這兩年還來有個趨勢,對於貪污受賄類犯罪,即使數額特別巨大,也不一定判處死刑。這與國際環境有關,也反映了我國對人權的保護,畢竟貪污受賄罪行再惡劣,也只是侵犯了財產權利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廉潔性,用剝奪生命權的方式來懲罰就有點不對稱。

⑩ 黴菌和酵母菌的測定還有什麼方法

黴菌和酵母菌介紹及檢測方法
一、黴菌和酵母菌介紹:
黴菌和酵母菌及其檢驗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大類,通常是單細胞,呈圓形,卵圓形、臘腸形或桿狀。黴菌也是真菌,能夠形成疏鬆的絨毛狀的菌絲體的真菌稱為黴菌。
黴菌和酵母廣泛分布於自然界並可作為食品中正常菌相的一部分。長期以來,人們利用某些黴菌和酵母加工一些食品,如用黴菌加工乾酪和肉,使其味道鮮美;還可利用黴菌和酵母釀酒、制醬;食品、化學、醫葯等工業都少不了黴菌和酵母。但在某些情況下,黴菌和酵母也可造成中腐敗變質。由於它們生長緩慢和競爭能力不強,故常常在不適於細菌生長的食品中出現,這些食品是pH低、濕度低、含鹽和含糖高的食品、低溫貯藏的食品,含有抗菌素的食品等。由於黴菌和酵母能抵抗熱、冷凍,以及抗菌素和輻照等貯藏及保藏技術,它們能轉換某些不利於細菌的物質,而促進致病細菌的生長;有些黴菌能夠合成有毒代謝產物-黴菌毒素。黴菌和酵母往往使食品表面失去色、香、味。例如,酵母在新鮮的和加工的食品中繁殖,可使食品發生難聞的異味,它還可以使液體發生混濁,產生氣泡,形成薄膜,改變顏色及散發不正常的氣味等。因此黴菌和酵母也作為評價食品衛生質量的指示菌,並以黴菌和酵母計數來制定食品被污染的程度。目前已有若干個國家制訂了某些食品的黴菌和酵母限量標准。我國已制訂了一些食品中黴菌和酵母的限量標准。
二、檢驗方法:
黴菌和酵母的計數方法,與菌落總數的測定方法基本相似。主要步驟為:將樣品製作成10倍梯度的稀釋液,選擇3個合適的稀釋度,吸取1mL於平皿,傾注培養基後,培養觀察,計數。對黴菌的計數,還可以採用顯微鏡直接鏡檢計數的方法。
具體檢測標准參見:
GB4789.15-9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黴菌和酵母計數》
三、說明:
1.樣品的處理。為了准確測定黴菌和酵母數,真實反映被檢食品的衛生質量,首先應注意樣品的代表性。對大的固體食品樣品,要用滅菌刀或鑷子從不同部位採取試驗材料,再混合磨碎。如樣品不太大,最好把全部樣品放到滅菌均質器杯內攪拌2min。液體或半固體樣品可用迅速顛倒容器25次來混勻。
2.樣品的稀釋:為了減少櫚稀釋倍數的誤差,在連續遞增稀釋時,每一稀釋度應更換一根吸管。在稀釋過程中,為了使黴菌的孢子充分散開,需用滅菌吸管反復吹吸50次。
3.培養基的選擇:在黴菌和酵母計數中,主要使用以下幾種選擇性培養基。
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PDA):黴菌和酵母在PDA培養基上生長良好。用PDA作平板計數時,必項加入抗菌素以抑制細菌。
孟加拉紅(虎紅)培養基:該培養基中的孟加拉紅和抗菌素具有抑制細菌的作用。孟加拉紅還可抑制黴菌菌落的蔓延生長。在菌落背面由孟加拉紅產生的紅色有助於黴菌和酵母菌落的計數。
高鹽察氏培養基:糧食和食品中常見的麴黴和青黴在該培養基上分離效果良好,它具有抑制細菌和減緩生長速度快的毛霉科菌種的作用。
4.傾注培養。每個樣品應選擇3個適宜的稀釋度,每個稀釋度傾注2個平皿。培養基熔化後冷卻至45℃,立即傾注並旋轉混勻,先向一個方向旋轉,再轉向相反方向,充分混合均勻。培養基凝固後,把平皿翻過來放溫箱培養。大多數黴菌和酵母在25-30℃的情況下生長良好,因此培養溫度25~28℃。培養3d後開始觀察菌落生長情況,共培養5d觀察記錄結果。
5.菌落計數及報告:選取菌落數10~150之間的平板進行計數。一個稀釋度使用兩個平板,取兩個平板菌落數的平均值,乘以稀釋倍數報告。固體檢樣以g為單位報告,液體檢樣以mL 單位報告。關於稀釋倍數的選擇可參考細菌菌落總數測定。
6.黴菌直接鏡檢計數法:對黴菌計數,可以採用直接鏡檢的方法進行計數。
在顯微鏡下,黴菌菌絲具有如下特徵:
平行壁:黴菌菌絲呈管狀,多數情況下,整個菌絲的直徑是一致的。因此在顯微鏡下菌絲壁看起來象兩條平行的線。這是區別黴菌菌絲和其他纖維時最有用的特徵之一。
橫隔:許多黴菌的菌絲具有橫隔,毛霉、根霉等少數黴菌的菌絲沒有橫隔。
菌絲內呈粒狀:薄壁、呈管狀的菌絲含有原生質,在高倍顯微鏡下透過細胞壁可見其呈粒狀或點狀。
分枝:如菌絲不太短,則多數呈分枝狀,分枝與主幹的直徑幾乎相同,有分枝是鑒定霉功得出可靠的特徵之一。
菌絲的頂端:常呈鈍圓形。無折射現象。
凡有以上特徵之一的絲狀均可判定為黴菌菌絲。
觀察視野中有無菌絲,凡符合下列情況之一者為陽性視野。
一根菌絲長度超過視野直徑1/6;
一根菌絲長度加上分枝的長度超過視野直徑1/6;
兩根菌絲總長度超過視野直徑1/6;
三根菌絲總長度超過視野直徑1/6;
一叢菌絲可視為一個菌絲,所有菌絲(包括分枝)總長度超過視野直徑1/6。
根據對所有視野的觀察結果,計算陽性視野所佔比例,並以陽性視野百分數(%)報告結果。計算公式:
每件樣品陽性視野(%)=(陽性視野數 / 觀察視野數)×100

閱讀全文

與腐敗測量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3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7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6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8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