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介紹一件手工製作,要抓住手工製作的特徵,安排合理的說明順序,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語言力求准確生動。
我最喜愛的一件小製作
在我的書櫃里,放著許多做的、買的、別人給的小製作,有些可以稱為工藝品,華麗而昂貴但我最喜歡的卻是我親手製作的小擺設
這是一個農戶的院落底部是用一個長12厘米、寬6厘米的橢圓形的小木樁充當的木樁約高1.5厘米,從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木頭的年輪,給人一種自然的感覺
在木樁邊沿,是用長短不一的小木棍,一根挨一根粘成一圈
「籬笆牆」在前面靠左的一方開一個口,算是一扇門,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院落在院落的最裡面,是一個用核桃做屋身的小屋,屋頂是用兩小塊三合板製成的再在上面粘一些黃草、松子,儼然是一座農家小屋在這大屋的左邊是一所用半個核桃殼做成的小屋,製作方法與大屋一樣
在院落的最左邊是一棵「小松樹」,其實是用一根松枝粘在木樁上做成的,給這個小院增添了一些樸素的氣息
最妙的是,在院落的中間,還有一個「水井」,其實這是用小石子黏和而成的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呢!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一件小製作,材料都是我們身邊的東西
可以說它既不華麗,也不昂貴可它卻給我一種清新、甜美的田園氣息,讓人脫離喧鬧都市的困擾,暫時忘卻不開心的事
每當朋友們參觀我的小製作時,看到這件作品,都不免拿起來稱贊幾聲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件小製作
導解:說明一件手工製作,必須抓住其特徵,再安排合理的說明順序來介紹你可以選擇空間順序,選擇好觀察角度,按空間方位順序,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從前到後,先整體後局部等方法,進行具體各部分的說明行文中空間方位詞力求准確,語言簡明、通俗
也可按程序順序具體介紹一件手工製作的過程,各步驟說明時要詳略得當,關鍵步驟要強調注意事項文章結構形式可按總一分、總一分一總、分—總的形式
『貳』 製作風鈴的步驟作文應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想使心情舒暢嗎?你肯定等不及了,好了,心動不如行動,開始風鈴製作旅程吧!!
要做風鈴先要把製作風鈴的 工具和材料准備好。易拉罐、細繩、剪刀、直尺、錐子。這些就是製作風鈴的主要工具和材料了,簡單吧。那麼工具材料准備好了,就可以開始製作。
製作風鈴共分5步:第一,用剪刀把易拉罐的頂蓋和底蓋與罐筒分割開。第二,把割下來的易拉罐底蓋,在它的四角各鑽上一個小孔,而在每個小孔上穿上一根細繩。第三,把這個易拉罐筒展開成長方形,把它們平均分成八個小格,然後用剪刀剪成八個小鐵片。第四,在每一塊小鐵片的一角鑽上一個小孔,再把它們捲成「小喇叭」狀,作成八個小風鈴。第五,把八個小風鈴分成四組,分別掛在四根細繩上。這樣,一個漂亮的風鈴就做成了。
一個普普通通的易拉罐,竟能變得煥然一新,你想不想試試做風鈴,開始行動吧!!!
『叄』 以一種菜的製作過程為內容,寫一篇說明文,要求寫出製作過程,運用說明方法,字數不少500字!
首先介紹「雲邊雁斷胡天月」。這道菜分兩種,一種是白雁胡天月,適合男人;一種是黑雁胡天月,適合女人。
主料[白雁胡天月]:雞一隻,高麗紅參一枚。
配料:枸杞、紅棗、香菇、北芪。
器皿:大土陶燉盅
做法:把主料和配料一同扔進燉盅里,然後加料酒、醬油和少許水,用保鮮膜將燉盅口封住,再蓋上盅蓋,放到蒸鍋里蒸兩個小時左右就好了。這道菜能夠強身健體,大補元氣,呵呵,西北的朋友受得了的話還可以加點肉蓯蓉。當然,您首先要確定您的體質是寒體,就是手腳發涼,舌苔發白。如果您體質是「熱」的,比如手腳發熱,舌苔黃,那麼就適合黑雁胡天月,只要把主料換成烏雞、花旗參;配料換成首烏、淮山、香菇即可。
雲邊雁,說的是老母雞,胡天月,說的是「胡人」的滋補葯才,比如高麗參或者花旗參。「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是溫庭筠寫蘇武的一首律。詩風開闊、悲愴、豪邁,不似溫詞那種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扮香艷滑膩。因此,這道菜當配「西鳳」。(我通常用二鍋頭替代)詩說的是蘇武牧羊茹毛飲血;菜壯的是一身肝膽中氣元神,足見此菜內蘊深厚,做菜做得興高采烈,吃菜吃得氣壯山河,不妨試試。
『肆』 用說明方法寫可樂雞翅的製作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1.雞翅洗凈,在雞翅2面各劃幾刀。姜1塊切片。
可樂雞翅的做法步驟 可樂雞翅怎麼做
2.鍋中放入適量水,放入薑片、雞翅煮開後撈出待用。
可樂雞翅的做法步驟 可樂雞翅怎麼做
3.鍋中放入適量油,油溫燒至6成熱,放入雞翅小火煎至2面金黃,放入薑片、干辣椒、桂皮,倒入可樂、料酒1勺、生抽1勺拌勻後煮開,換小火煮至湯汁濃稠即可裝盤。
『伍』 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順序的連接詞來介紹你製作某個東西的步驟
那是要七言的吧,我試試……
戚戚不再花弄影,
明麗百香繞蕭笙;
馥郁蘭田鶯共舞,
恬然忘我向輕風;
望野風箏喜雁色,
迎風細線振歡聲;
夢里不忘卿是你,
深知摯愛在今生。
(最後一句當總結吧,整首環境就是一片山野花田,鶯舞簫聲,唱伴風箏,心想所夢,只TA一人)
『陸』 關於製作過程的說明文100字有用說明方法
太和板面
太和板面,是安徽北部地區麵食的一面旗幟。由於它起源於太和縣,加之又是在鐵板上摔打而成,故它的這個名字多少年都未曾改變過。 正宗太和板面的製作關鍵在於抻面和鹵肉湯的製作。正宗板面製作要選用高筋麵粉,而輔以鹵牛肉、鹵雞蛋等。板面的製作包括三道程序,味湯製作、麵皮製作和板面製作。味湯是板面製作成敗的關鍵,也是板面風味體現的基礎。
抻面原料和方法:
500克麵粉里加鹽5克、水200克、食鹼面3克攪勻,和成團,反復揉搓後,製成直徑為3厘米粗、長15厘米的小面棒,再滾上乾麵粉,碼在案板上,蓋上濕布,醒1小時即可。 做板面時,案板上排好3根小面棒,先用擀麵杖順長在三個面棒上擀一下,然後左手捏三個頭,右手捏三個頭,稍神一下,猛舉過頭頂,手在空中下落抻拉,狠狠地摔在案板上。反復幾次,邊摔,邊拉,邊閃,板面因此而得名,抻好的面提起來就像古裝戲服裝上的飄帶。
有經驗後可以下面的方法製做
面: 10斤麵粉 3兩鹽 1兩鹼 (用溫水化開),用涼水和面(天冷用溫水),2碗面1碗水(和面要靠自己的經驗的,多和幾次就可以了,不能太軟了,不然是不筋道的。夏天醒30分就可以了,冬天可以頭天晚上和好,這可是真實的經驗)。
一般春秋冬醒3小時,夏天醒30分鍾~~~面醒好後,做面既可以手工也可以用壓面機(建議用壓面機省時省力,我現在就用的壓面機)。我想你是去過板面館的,怎麼做要比我說的更詳細,去看看,不明白再問我。。。
羊肉炸料的製作:
料1:羊肉5000克 大蔥150克 老薑250克 干紅椒750克 精鹽150克 黃酒250克 味精200克 羊油2500克 色拉油1500克 冰糖、醬油各少許
料2:八角700克 花椒30克 丁香15克 桂皮15克 草果50克 毛桃30克 香葉20克 香砂40克 白蔻30克 紅扣20克 良姜15克 砂仁30克 孜然100克 青皮20克 陳皮15克 甘草15克 肉扣40克 白芷15克 小茴香30克 山楂豆20克 豆蔻15克 木香15克.
製作步驟如下
選上等羊油放入鍋內,加入料2中的香料,細火慢熬約30分鍾,等香料充分出味後,用漏勺撈出。
鍋內繼續低油溫加熱,投入干紅椒,使其炸出香味,待油色逐漸轉黑時,再把已經切好的3厘米見方的羊肉塊放進去,改用細火熬煮約30分鍾,最後調入精鹽、黃酒、味精、冰糖等即成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