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照顧植物的方法和步驟

照顧植物的方法和步驟

發布時間:2022-07-26 19:17:49

A. 照顧植物及澆水過程

盆栽植物一般放室內明亮處,盆土干透澆水就可以,瓷盆透氣性差,澆水勤了土濕度大,土不容易干,就容易漚根,所以澆水前看看盆土的干濕度,土不幹不澆水,

B. 家裡的花總是被養死,不同的植物該如何照料

家裡的花被養死是很正常的現象,這幾乎是每一個愛花的朋友都會經歷的事情。有些時候我們的方法不正確還可能導致像多肉仙人掌這些容易成活的花都會被養死。

不管養什麼花都是一樣的養護方法,這是很多新手花友常犯的錯誤。植物種類繁多,生長習性各種各樣,有的喜干、有的喜濕、有的喜光、有的喜陰、有的喜肥等等。像發財樹就是喜干不耐水澇的植物,可能因為犯了這個錯誤,給發財樹大水澆灌,盆土常常過濕,因而悶根爛根,最後把發財樹養死的。

在養某種花之前,需要先了解透徹這種花的生長習性,然後按照它的喜好給它安排合理的養護方案,切不可一刀切。

C. 怎樣照顧好花

花因品種不同而種植方法會有所不同,首先,你應該了解你種的花是什麼品種,是屬於熱帶的,溫帶的植物還是其他什麼,了解這些,你才能知道,自己所處的地方到底合不合適種植該種花.
還有,要了解花對陽光的喜好,有些花是喜陰植物,不能曬太陽,有些卻是喜陽植物,喜歡曬太陽,
還有,不同的花對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當然,施肥也是很有講究的.
不過,總體說來,種花不是說有空澆水就行的,是需要你用心的去了解它,愛護它的.

D. 植物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植物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每種植物會通過自身的形態不同、特性不同,用自身獨特的方法保護自己,例如:

1、月季花梗上有刺。

2、蕁麻的葉子上布滿了帶毒的刺毛。

3、枸骨的葉帶刺。

4、玫瑰、刺莧身上長了刺。

5、輕輕地碰含羞草,它會像個害羞的小姑娘。

6、桉樹、夾竹桃、番茄在生長過程中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氣味,等等。

植物的刺長得最繁密的地方往往是身體最幼嫩的部分,它長在昆蟲大量繁殖之前,以抵禦它們的傷害。



很多植物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植物如何保護自己,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植物如何保護自己,希望這篇經驗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方法/步驟

E. 照顧植物的秘訣是什麼

人們似乎在不必要的時候有時會照顧植物而大驚小怪。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這取決於特定工廠的基本要點,並了解這些要點中的需求是什麼。

當您了解了工廠的需求後,在大多數情況下,保持工廠的存活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困難。因此,如果您遵循基本准則,那麼您也可以擁有綠色的大拇指。

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准則是要理解的是,當您給土壤施肥時,往往會使土壤變得更酸性,因此,如果對施鹼植物的土壤施肥,則在其上撒一點石灰,因為鈣是強鹼性的,可以補償對於酸度。

現在園藝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是植物如何與其他植物及其環境相互作用。那時難題變得更加復雜,但是嘿,有些人為了愛好而製作了1000個拼圖,但是至少通過園藝,您可以享受勞動成果。

F. 怎樣照顧盆栽

盆栽花卉的養護,應注意以下要點:①安全越夏。越夏是關鍵,由於有些植物忌太陽直射和高溫灼熱,又怕雨淋、熱風吹。因此,不宜放在室外養護,應放在室內通風蔭涼處,且每天需進行噴水降溫。②安全越冬。有些植物不耐寒,冬季應放在室內陽光充足的地方,室內溫度需保持在8℃以上。③換盆。通常每隔2年左右,在春季3月間換盆1次,盆底四周宜適量加入已腐熟充分的有機肥料。④澆水。夏天應每天澆水1次(或傍晚或清晨澆),立秋以後應適當減少澆水,冬季應待盆土干後才能澆水。⑤施肥。植物對肥料的要求量很高,生長期需施適量的肥。⑥修剪。夏季需注意剪除徒長枝。
當然最主要的是因植物而宜。

G. 照顧植物的方法

http://cache..com/c?word=%BB%A8%BB%DC%3B%B5%C4%3B%B9%DC%C0%ED%3B%D3%EB%3B%D1%F8%BB%A4&url=http%3A//www%2Eflowerchina%2Enet/Show%2Easp%3FArticleID%3D1831&b=0&a=17&user=
一)花卉的栽植

1.露地花卉的栽植
露地花卉是指栽植在室外的花卉。栽花前首先要根據花卉的習性選擇地點,或者根據空地的條件選擇花卉。如,地勢較高的坡地上就栽種一些耐旱的花卉,而湖邊、塘旁或地勢低窪的地方,就宜種一些耐濕的植物,而多年生的木土花卉,就該種在較寬敞的場所。一般的花卉大多喜歡陽光,只有栽在太陽光充分照射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盛。
選好地點以後,為改善土壤的性能,使水分、空氣狀況良好,利於種子發芽和根系生長,必須先整地。整地時,先翻起土壤,翻土的深度看花卉的品種可深可淺,栽宿根、球根花卉要深些,以七、八寸為宜,種一、二年生花卉可稍淺些,將翻起的土塊敲碎,清除土中的石塊、瓦片、殘根斷株及其他雜草,同時施適量的基肥。如果土壤過於貧瘠,可以用較肥沃的壤土或培養土來替代部分瘠土。接著,根據地形和地勢,整成適當的花畦。
花畦整好以後,要選擇和配置各類花卉,合理栽植盡可能做到四季有花,還要根據花卉的高矮、大小、花的顏色等做到排列有方錯落有致,鮮明大方。家庭栽花尤其要注意庭院環境和其他條件。布置花壇、草坪,種植較多的樹木花草需大的庭院。小的場地則只宜種植小型花卉、栽培盆花,不宜種大的木本花卉。
場地整理完畢,品種選擇、配置設計完成以後即可栽植花卉。有些用種子繁殖的花卉,可以按照一定間距直播於花畦上,待發芽以後進行間苗,除掉多餘的較弱的花苗。除了直播的花卉以外,大部分花卉都要經過移栽,移栽可以擴大幼苗的間距、促進根系發達,防止徒長。移栽起苗時應保持苗床濕潤,並使一部分土壤附在根繫上,起苗要小心、細致,起苗後要迅速栽植,避免大風和日光吹曬,如葉片較多時,可摘除一部分以減少水分蒸發。移栽最好在早晚進行,氣溫高的季節傍晚最好。移栽前,先在花畦挖一定植穴,其大小視花苗而定,比根部土球略大定植即可,花苗移入後,逐層填入鬆土,將四周壓實。栽植完畢後,用噴壺澆水,一次澆足,新根長出後再澆水。注意防止強日光照射,可適當蔭蔽。

2.盆缽栽植
在城市中盆栽花卉是家庭養花的主要形式。它不受地形、空間條件的制約,也不佔用土地,只需陽台、走廓等,又可以移動、管理方便,是很好的室內外裝飾品。由於盆缽的容積有限,土壤易干易濕,養料也受到一定限制,所以要求一定技術、細心和耐心。 ⑴盆缽的選擇
花盆既是栽花的容器也可以作為觀賞的藝術品有許多工藝精緻、造型美觀、適於不同條件栽培的花盆類型,試選幾種常見的予以介紹:
素燒盆:以粘土燒制而成,質地比較粗糙,通氣排水性能良好,最適於花卉生長,價格便宜,缺點是外形看起來不很美觀。 陶瓷盆:陶瓷盆為瓷質上釉盆,工藝精巧常附有各種圖案,形狀有方形、圓形、菱形、多邊形等,比較美觀,最適於作室內栽培或展覽之用。但此類花盆通氣排水不良、栽培效果不如素燒盆。 木盆:用木材製成,不易破碎,易於移動,可栽植大株花木,還可以懸空吊掛。
筐筐:用木條、竹條合訂而成或竹片,藤條編織而成,通氣性能良好,特別適於懸空立體栽培,因為容器本身的重量較輕。 蘭盆:一類特殊的花盆,專用於栽植蘭花,盆壁有孔,以利排水通氣,質地較講究。
水養盆:專供水生花卉栽培之用,盆面較大,盆底無孔,多為陶瓷上釉,外形講究美觀精緻,可提高觀賞效果。
除此之外,家庭可以利用一些廢舊的盆缸等栽花,應注意在其底部打孔以便透水,當然效果一般比專門的花盆要差。

⑵培養土的准備
培養土是盆栽花卉生長的物質基礎。培養土良好,花卉則長勢健壯、花色鮮艷,反之則憔黃枯萎,推動觀賞價值,所以家庭栽花要注重培養土的選擇和製作。
培養土的最輕易的來源就是從花卉商店或園藝場所購買。也可以自己配製,以下簡要的介紹一下有關配製的知識。
配製培養土的基本材料有腐葉土,園土(即壤土)和河沙。腐葉土由以下方法獲得:秋冬季節,收集落葉、菜葉、稻草,與田土層層堆積起來,然後澆入入糞尿,再蓋上稻草或破席、塑料布,幾個月以後即翻開曬干、貯藏備用。園土為一般比較肥沃的壤土,含較多的腐殖質,具有良好的團粒結構。
大多數花卉生長的培養土配製比例如下:
播種用的培養土:腐葉土5份、園土3份、河沙2份。
一般花草的培養土:腐葉土3份、園土5份、河沙2份。
木本類的培養土:腐葉土4份、園土5份、沙1份。
多數盆栽花草的培養土:腐葉土4份、園土4份、河沙2份。
雖然這三種原料必須搭配在一起,但比例不是完全按照上述的比例,也可根據具體情況酌量增減。

⑶上盆
當幼苗長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移到花盆中定植,此過程就叫上盆。上盆一般春、夏、秋均可進行,但春秋季節較好,夏季較少上盆。
上盆時,花盆的大小須跟花卉株型的大小匹配,按照「小花栽小盆,中花栽中盆,大花栽大盆」的原則進行。俗說「小花栽大盆、花必不發」就是因為盆大則土多,土多就水分多,花卉小根系差易爛根。使用舊盆必須將其內外洗凈;若是新盆,須要先浸在水中一天、兩天後才能使用。
上盆裝土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墊兩塊瓦片,二者不能擠在一起,兩塊瓦片上再蓋一片大瓦片,三塊瓦片構成橋型。再在上面填上蠶豆大小的瓦塊或細磚塊,約占花盆的五分之一高,最後填上培養土,但不填足。
把花卉栽入花盆之前,應先對其進行一定的修剪,剪去部分病葉、弱枝和一些細弱的側根。將修整的苗木的根群放在培養土上,注意花盆的高度與苗位的相對位置要恰當,然後再加培養土,固定好花卉。栽植完畢後,用細嘴噴水,直至盆眼有水漏出為止。或者將盆放進盛有淺水的桶內,讓水從盆底口小孔滲進花盆,直至盆土表面濕潤為止,等根系恢復以後再正常澆水。

⑷換盆
宿根類花卉定植到花盆中一定時間以後,根群充滿整個花盆沒有伸展的餘地了,或者花盆中的培養土經過一定時間以後物理性能變劣、養分減少時,就需要換盆再植。一般來說,換盆次數越多,植株生長越健壯。換盆時間宜在秋季植株生長即將停止時或早春枝條未萌發前進行。在植株出現花蕾時切忌換盆。換盆前一、兩天要先澆水一次,使盆土不幹不濕。用小竹片將盆壁四周土壤撥松,用左手按住盆而土向下倒,以右手拇指從底孔推動盆里土壤,則可將植株從原盆中倒出,倒出之後剪掉一些根須和老弱枝葉,亦可同時進行分株,最後按照上述上盆的方法定植,換盆即完成。

(二)花卉的管理與養護
1.澆水
澆花的水質以軟水為好,一般使用河水,其次為池水及湖水,泉水不宜。城市栽花可以使用自來水,但自來水一般是用漂白粉消過毒的,還有殘留的漂白粉,因此不宜直接從水龍頭上接水來澆花,而應在澆花前先將水存放幾個小時或在太陽下曬一段時間。不宜用污水澆花。
就澆水的時間和次數來說,應注意以下幾點:在夏秋季節,應多澆,在雨季則不澆或少澆;在高溫時期,中午切忌澆水,宜早,晚進行;冬天氣溫低,宜少澆,並在晴天上午十點左右澆;幼苗時少澆,旺盛生長多澆、開花結果時不能多澆;春天澆花宜中午前後進行。
每次澆水不宜直接澆在根部,要澆到根區的四周,以引導根系向外伸展。
每次澆水過程中,按照「初宜細、中宜大、終宜暢」 的原則來完成,以免表土沖刷。
澆花的用具宜採用噴壺,配備粗細兩種噴嘴,不用碗、口杯等直接倒水進入花盆。

2.施肥
肥料是花卉植物的養料來源之一,關於它的作用和種類和一些應注意的問題,我們前面已經作了介紹,不再贅述。
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花卉養護的重要環節,如果忽視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土壤表層因降雨、澆水施肥等因素的影響,時間長了,會逐漸板結而防礙土壤的透水通氣性能,從而影響根系生長。因此必須中耕鬆土,恢復土壤的原有狀況。中耕不宜在土壤太濕時進行。中耕的工具有小花鋤和小竹片等,花鋤用於成片花壇的中耕、小竹片用於盆栽花卉。中耕的深度以不傷根為原則。根系深,中耕深,根系淺、中耕淺;近根處宜淺、遠根處宜深;草本花卉、中耕淺,木本花卉中耕深。中耕也可同時進行施肥。
在中耕過程同時撥除雜草,平時進行其他管理時看見雜草也應及時撥除,雜草應連根去盡,尤其不能拖過雜草結實成熟以後才除草,那樣會留下後患。一般普通家庭栽培花卉,宜用手拔除雜草。如果栽植面積較大,雜草較多,也可以使用化學除草劑。

4.修剪
有時候一些花卉植物枝葉生長過於繁茂,內部通風透光受阻,易引起病蟲害,為了調節植株各部的生長,促進開花,防止病蟲害,就要對它們進行修剪,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修剪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⑴修枝:剪除枯枝、病枝、殘枝和過密細弱的枝條,促進通風、透光,節省養份,改善株型。
⑵摘葉:葉片過於茂密,影響開花結果,因此要摘去部分老葉,下腳葉和部分生長過密的葉。
⑶摘心:摘除某些枝條的頂芽,尤其是幼苗期早行摘心,可可促進分枝,使植株從叢狀,可增加花的數量或使花變大,提高觀賞價值。
⑷除芽,即除掉過多的腋芽減少不必要的分枝,以集中養分,使花雜更美麗。
⑸去蕾,摘除過早發生的花蕾或過多的側蕾,使養份集中,使花美而大。

5.整形
如果一盆花,枝葉紛亂,參差不齊,盡管枝繁葉茂,花朵盛開,也還是不利觀賞。為提高花卉的觀賞價值,保持植株的外形美觀,就有必要對其整形。植株的外觀造型一般有以下幾種,要造就這些形狀,必須從幼苗開始就進行設計修整。
⑴單乾式:整株花卉只留一主桿,以後只在頂端開一朵大花。為達到此目的,就要從幼苗開始將所有側蕾和側枝全部摘掉,使養分集中。也可以一個主桿頂端稍稍分出若干側枝,形成傘狀,這也要從小除側枝,只最後才留部分頂端的側枝。大麗花就可以採用單乾式整形。
⑵多乾式;在苗期摘心,使基部形成數條主枝。根據所想留主枝的數目,再摘除不要的側枝。一般主枝只留3-7條。如菊花。
⑶叢生式:灌木類或竹類,以叢生式定型,要疏密相稱、高低相宜,使之更富詩情畫意,如南天竹、美人蕉、佛肚等。
⑷垂枝式或攀援式:多用於蔓生或藤本花卉,需要搭架使之下垂或攀升,同時也要適當整枝,方法同上。如懸崖菊、牽牛花等。

6.常見病蟲害的防治
病蟲害是花卉栽培中難免的問題,可能會造成栽植徹底失敗。病蟲害的防治是花卉栽培獲得成功的關鍵之一。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從加強栽培管理,提高花卉本身的抗病蟲害能力入手,應及時發現並立即採取措施。
花卉的病害,一般由病菌寄生引起。如果場地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周圍干凈,病菌就不容易侵害。如果花卉一旦得病,應立即隔離栽培並噴施農葯。有時為防止病害蔓延,應將病株或發病枝葉立即焚燒。
花卉常見病害有以下幾種:
⑴白粉病:一般發生在梅雨季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白色斑點,以後逐漸布滿整個葉片,葉片最終變為灰色。通過改善通風光照和排水,清晨噴曬硫磺粉等綜合措施就可以防治該病。
⑵潰瘍病:發病時,葉片上出現圓形赤褐色斑點,枝條呈淡色,久病後葉落。施肥過多,枝葉徒長,容易引起此病。如發病,可噴灑0.4 ̄0.2%硫酸亞鐵溶液或波爾多液,應注意合理施肥,加強通風透氣。
⑶炭疽病:發生初期,葉上呈現水漬狀綠色小點,後逐漸擴展為褐色圓形病斑。防治方法為,噴射多菌靈溶液,改善通風透光狀況。
⑷白絹病:此病發生時,在植株的莖部基部或根部出現白色絹絲裝菌絲,葉片自下而上逐漸枯萎,甚至全部枯死,氣溫過高、空氣過潮、土壤漬水,易得此病。應改善溫濕狀況、控制澆水,隔離病株,用石灰粉可防此病。
⑸猝倒病:發病時,幼苗基部開始出現水漬狀斑塊,後變為黃褐色,因為病變部位收縮而突然倒苗,傳染迅速。應控制水分,加強通氣,焚燒病株和土壤,可撒石灰防護。
對花卉產生危害的昆蟲種類相當多,最常見的有:
⑴蚜蟲:個體很小,成群寄生於葉片及新梢上,吸其汁液,並分泌一種毒液,使葉片萎縮,落蕾落花,乃至植株死亡。可人工捕殺、或噴酒600倍樂果溶液,或用煙蒂侵水噴酒。
⑵蚧殼蟲:有很多種,密生在莖葉上吸取養分和汁液,使被害部位枯黃。可用橡皮擦蘸水清除或噴灑600 倍樂果溶液。
⑶金龜子:幼蟲於土中蛀食根部,成蟲則咬食葉片,影響花卉生長和美觀。可用800倍敵百蟲溶液噴殺。冬季應深耕土壤,凍死幼蟲,清除雜草。
⑷地蠶:白天潛伏土中,夜間出來,食花卉根部或幼嫩的莖干,使植株枯亡。可人工捕殺或撒六六六粉於土中。
其他還有菊虎、盡蠖、青蟲、毛蟲等害蟲,防治方法與上述相似,一般使用敵百蟲、敵敵畏、樂果,稀釋 600-2000倍後使用,選擇晴天傍晚噴葯較好。也可以用 「以蟲治蟲」的辦法防治某些害蟲,如七星瓢早、異色瓢早均可捕食蚜蟲及蚧殼蟲。

H. 如何在家照顧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是一種能保持水分的植物,適應乾旱氣候或土壤條件,能將水分儲存在葉子、莖和或根中。

溫度——多肉的耐寒性比許多人想像的要強得多。在沙漠中,那裡往往是晝夜之間的鮮明對比,肉質植物茁壯成長在寒冷的夜晚,甚至40ºF。理想情況下,肉質植物喜歡白天氣溫在70ºF和大約85ºF和夜間溫度在50º55ºF和F。

光照條件——如果在家裡,多肉植物喜歡明亮的光線,比如朝南的窗戶。觀察葉子是否顯示光照水平是正確的。如果突然暴露在陽光直射下,有些物種會被曬焦。當植物漂白後,葉子會變成棕色或白色,軟組織會被破壞。另外,在光照下,肉質植物會開始伸展,有一個細長的莖和廣泛間隔的葉子。這種情況稱為侵蝕。解決辦法是提供更好的光照,把植物修剪回原來的形狀。夏天許多多肉植物在戶外生長茂盛。

喂養多肉植物——在夏季生長季節,仔細施肥,就像你會與其他室內植物一樣。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不正確地喂養多肉植物,你可能會損壞或破壞它們。冬天完全停止施肥。

閱讀全文

與照顧植物的方法和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9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5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9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4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7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8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9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7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9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7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