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點燃石蠟的步驟和方法

點燃石蠟的步驟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6 13:15:22

Ⅰ 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其實驗步驟有:①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②點燃蠟

將石蠟放入水中觀察到的現象是石蠟漂浮在水面上,這說明石蠟的密度要小於水的密度;點燃蠟燭,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1s後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兩端先變黑,這說明蠟燭的外焰溫度最高,所以外焰處的火柴梗先炭化變黑;將一隻乾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燒杯內壁出現水霧或水珠,說明石蠟燃燒可生成水,向燒杯內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盪,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因為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說明燒杯中有二氧化碳氣體,這說明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為:漂浮在水面上;a;最高;水霧或水珠;變渾濁;二氧化碳和水.

Ⅱ 九年級化學 如何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 詳細�0�3

九年級化學教材「對蠟燭及其探究實驗」中安排了一個步驟「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採用
火柴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觀察蠟燭能否重新燃燒。此實驗在具體操作過程不易成功,
其有如下不足:
在實驗時,不易准確點燃,白煙易被實驗者呼出氣體以及刮來的風吹散,白煙不易被點
燃,如果稍一遲緩,則會失去點燃蠟燭的時機。而且在點燃的過程中火柴火焰離燈芯過遠不
易點燃,過近又有直接去點燃燈芯的嫌疑,不易被學生接受。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筆者經過多次實驗以及參考有關文章,把教材中的實驗進行改進。
用玻璃管把蠟燭內焰的可燃性氣引出來,再點著燃燒,效果明顯。並能充分展示蠟燭燃燒的
過程,讓學生觀察蠟燭三態的循環變化來深入探究蠟燭的燃燒。
1.器材准備
一段長10cm的帶尖嘴玻璃管,一段蠟燭,火柴1盒。玻璃管管徑不可過大或過小,都使
石蠟易凝固,則不容易被點燃。
2.實驗步驟
a.制尖嘴管。用直徑為1cm的玻璃管製成一頭尖嘴。
b.把玻璃管一端伸到蠟燭內焰。這里的氣態石蠟沒有充分燃燒,可以觀察到有白色的石
蠟蒸氣沿玻璃管向外逸出,能說明石蠟在內焰部分沒有充分燃燒。
其實蠟燭燃燒是石蠟先是固體→液體→氣體。
態的對比觀察方法。
3.改進後的優點
a.實驗材料簡單,操作方便。燃燒過程不易受到外界風的影響,現象明顯,
b.點火處離燈芯較遠,點燃的是蠟蒸氣,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c.通過改進,可以由此講解蠟燭火焰的形成過程是燃燒了燈芯周圍的蠟蒸氣。能較好地
觀察蠟燭燃燒的過程,石蠟的液化及氣化過程明顯。趣味性強,突破教學的難點,也使學生
容易接受實驗的結論。
本實驗可以拓展到其它出現火焰的燃燒。(如酒精燈)

Ⅲ 蠟燭的燃燒過程

蠟燭芯中的繩子和蠟油燃燒是化學變化,蠟燭由固體的變成液體的是物理變化

1、視覺:光,黑煙,流淚。。。
2、感覺:熱
3、用乾燥的玻璃杯罩上,玻璃杯中的現象。。。
探究實驗名稱: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實驗目的: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時和熄滅後的三個階段進行細致的觀察,學會完整地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實驗用品:一支新蠟燭、火柴、一支幹凈燒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實驗步驟與方法: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硬度;嗅其氣味。

現象:蠟燭是白色、較軟的圓柱狀固體,無氣味,由白色的棉線和石蠟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槽,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

現象:石蠟漂浮在水面上,不溶於水。

結論:石蠟是一種密度比水小,不溶於水的固體。

3.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層溫度的比較。

現象: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

燭焰分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

結論:石蠟受熱會熔化,燃燒時形成炭黑。

4.乾燥的燒杯罩在燭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的現象片刻,取下燒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盪,觀察其現象。

現象:乾燥的燒杯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取下燒杯後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變得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時產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兩種物質。

5.熄滅蠟燭,觀察其現象,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現象:熔化的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燭心變黑,易碎。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會重新燃燒。

結論:石蠟遇冷凝固,燃燒時產生炭黑,棉線炭化,白煙由細小的石蠟顆粒構成,有可燃性。

實驗結論:

蠟燭在空氣中能夠燃燒,在燃燒過程中和過程後能產生許多新的物質。

問題和建議:

蠟燭為什麼能夠燃燒?蠟燭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才能燃燒?像這樣物質燃燒後產生新物質的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

Ⅳ 蠟燭燃燒的實驗現象

蠟燃燒有2個過程:受熱熔化和生成別的物質
1.蠟受熱時熔化是物理現象
2.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反應
蠟燃燒是先受熱熔化,當達到可燃溫度後進行的化學反應,生成了別的物質
石蠟的物理性質是常溫為固體,難溶於水,熔點低易熔化,較軟.其化學性質是:石蠟具有可燃性,燃燒時發光放熱.
探究實驗名稱: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實驗目的: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時和熄滅後的三個階段進行細致的觀察,學會完整地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實驗用品:一支新蠟燭、火柴、一支幹凈燒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實驗步驟與方法: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硬度;嗅其氣味.
現象:蠟燭是白色、較軟的圓柱狀固體,無氣味,由白色的棉線和石蠟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槽,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
現象:石蠟漂浮在水面上,不溶於水.
結論:石蠟是一種密度比水小,不溶於水的固體.
3.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層溫度的比較.
現象: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
燭焰分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
結論:石蠟受熱會熔化,燃燒時形成炭黑.
4.乾燥的燒杯罩在燭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的現象片刻,取下燒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盪,觀察其現象.
現象:乾燥的燒杯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取下燒杯後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變得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時產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兩種物質.
現象:熔化的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燭心變黑,易碎.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會重新燃燒.
結論:石蠟遇冷凝固,燃燒時產生炭黑,棉線炭化,白煙由細小的石蠟顆粒構成,有可燃性.
實驗結論:蠟燭在空氣中能夠燃燒,在燃燒過程中和過程後能產生許多新的物質.
蠟燭燃燒時,你會看到三種現象分別由固態變成液態的現象(融化),第二它會發光發熱,第三由液態變成氣態(裡面油芯可燃燒的液態在點燃蠟燭時所冒出來的黑煙(用張白紙放在點燃的蠟燭上方就會發現)就是液態變成氣態的現象)

Ⅳ (6分)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其實驗步驟有:①點燃蠟燭,緊貼燭芯將火柴

(5分)(1)④①②⑥⑤③
(2)
探究步驟
對實驗的觀察和描述
點燃前
石蠟難溶於水,浮於水面
燃著時
①a
②無色無味液體變渾濁

水和二氧化碳

Ⅵ 關於蠟燭燃燒的過程!

蠟燃燒有2個過程:受熱熔化和生成別的物質
1.蠟受熱時熔化是物理現象
2.蠟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學反應
蠟燃燒是先受熱熔化,當達到可燃溫度後進行的化學反應,生成了別的物質

石蠟的物理性質是常溫為固體,難溶於水,熔點低易熔化,較軟。其化學性質是:石蠟具有可燃性,燃燒時發光放熱。
探究實驗名稱: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實驗目的:對蠟燭在點燃前、點燃時和熄滅後的三個階段進行細致的觀察,學會完整地觀察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實驗用品:一支新蠟燭、火柴、一支幹凈燒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實驗步驟與方法:
1.觀察蠟燭的顏色、形狀、狀態、硬度;嗅其氣味。
現象:蠟燭是白色、較軟的圓柱狀固體,無氣味,由白色的棉線和石蠟組成。
2.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槽,觀察其在水中的現象。
現象:石蠟漂浮在水面上,不溶於水。
結論:石蠟是一種密度比水小,不溶於水的固體。
3.點燃蠟燭,觀察其變化及其火焰和其各層溫度的比較。
現象:石蠟受熱時熔化、蠟燭燃燒時發光、冒黑煙、放熱。
燭焰分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
結論:石蠟受熱會熔化,燃燒時形成炭黑。
4.乾燥的燒杯罩在燭焰上方,觀察燒杯壁上的現象片刻,取下燒杯,倒入少量石灰水。振盪,觀察其現象。
現象:乾燥的燒杯壁上出現了許多小水珠。取下燒杯後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石灰水變得渾濁。
結論:蠟燭燃燒時產生了水和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二氧化碳兩種物質。
5.熄滅蠟燭,觀察其現象,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
現象:熔化的石蠟逐漸凝固,白色棉線燭心變黑,易碎。用火柴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蠟燭會重新燃燒。
結論:石蠟遇冷凝固,燃燒時產生炭黑,棉線炭化,白煙由細小的石蠟顆粒構成,有可燃性。
實驗結論:
蠟燭在空氣中能夠燃燒,在燃燒過程中和過程後能產生許多新的物質。

Ⅶ 某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其實驗步驟有:①點燃蠟燭,緊貼燭芯將火柴梗放入火

(1)首先了解蠟燭的物理性質,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再點燃蠟燭,緊貼燭芯將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約1秒後取出,根據火柴各部分的燃燒情況,了解火焰各部分的溫度;然後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乾燥的小燒杯,看有無水霧出現;再迅速倒轉燒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盪.觀察石灰水的變化;最後熄滅蠟燭,用火柴去點白煙,看白煙是否可燃.故答案為:④①②⑥⑤③;
(2)石蠟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密度比水小;火柴梗的a處最先碳化,說明蠟燭火焰的外焰溫度最高;乾冷的燒杯內壁出現小水珠,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具體實驗現象即其結論如下表

探究步驟對實驗的觀察和描述
點燃前浮於水面,難溶於水
燃著時①a,最高.
②水珠,變渾濁.
熄滅後
結論:二氧化碳和水

Ⅷ 觀察:石蠟在空氣中燃燒 請寫出實驗器材、步驟、現象以及結論

實驗器材:石蠟,火柴.
步驟:點燃石蠟.
現象:石蠟燃燒,火焰分三層,外焰,內焰,焰心,外焰溫度最高,焰心最低,內焰最亮.
結論:放出大量熱量,有耀眼白光,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與點燃石蠟的步驟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9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5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9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4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7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8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9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7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9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7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
© Arrange www.lostcanyon.org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