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空氣顆粒物,重金屬測量有什麼好點子
現在大部分都是在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大氣降塵中的重金屬(火焰和石墨爐原子吸收法),但精度不是特別理想,但是檢測技術相對成熟。測定大氣顆粒物樣品中重金屬元素的成分分析已趨於成熟,將大氣顆粒物捕集後不經樣品消解處理而直接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儀器中子活化法(INAA)、質子誘導X射線熒光法(PIXE)、能量色散和波長色散X-射線熒光法(XRF)等。大氣顆粒物經消解後的測定方法主要包括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離子色譜法、原子吸收光譜(AAS)、原子熒光光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原子吸收法雖然廣泛應用於大氣顆粒物中微量和痕量金屬成分的測定,但每次只能測定單一元素而不能做到對同一份溶液中多元素的同時測定,而且操作繁瑣費時,靈敏度相對較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法及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具有靈敏度高,准確性好,分析速度快,能進行多元素同時測定的優點,在大氣顆粒物研究中,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已成為大氣顆粒物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析手段。由於一些元素所處的化學種態(價態)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毒性,如六價鉻的毒性比三價鉻強,三價砷的毒性比五價砷的毒性大得多,因此,了解大氣顆粒物中重金屬元素的化學種態,有助於尋找污染物的來源,同時有助於大氣顆粒物的生物活性研究。目前,有學者已進行了這方面的初步研究。通過採集上海市不同地點和不同粒徑的大氣顆粒物樣品,測定了樣品中鉻、錳、銅和鋅的X射線吸收近邊結構(XANES)譜,利用該譜分析了這些元素在顆粒物中的種態。結果顯示,所採集的樣品中鉻主要以三價形式存在,錳主要以二價形式存在,銅也以二價形式存在,而鋅主要以硫酸鹽形式存在;張桂林等用X射線吸收和穆斯堡爾譜研究了上海市不同地區大氣顆粒物樣品中一些主要金屬元素的化學種態。另外光度分析也可以進行金屬元素的價態分析,電化學形態分析方法以其特有的優勢適應現代分析簡單快速、靈敏度高的要求,尤其適於現場實時檢測。現在的電化學分析方法在靈敏度方面已能基本滿足大部分實際樣品的測定需要
B. 顆粒物檢測標准
法律分析:採用先進的空氣采樣技術,持續、可靠地監測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含量。測定關鍵的監管參數,包括環境空氣中存在的 PM-10 和 PM-2.5 的質量濃度。利用我們的當下前沿技術之一,測定質量濃度:錐形元件振盪微天平 (TEOM)、β 射線衰減法和光散射濁度測定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十九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當明確各崗位的責任人員、責任范圍和考核標准等內容。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相應的機制,加強對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保證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審核通過
C. 汽車尾氣所排放出來的顆粒怎麼測
汽車尾氣會超標的時候尾氣排放出的有很多的有毒氣體還有就是一些微粒,有毒氣體通常最長聽到有的氣體就是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還有就是微粒。其中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在尾氣排放的過程中檢測到微粒的一席而方法。
1、 全流稀釋測量系統
稀釋排氣的空氣經空氣凈化器化為潔凈空氣,然後進入稀釋風道與汽車排氣混合。潔凈空氣一方面起到冷卻排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能防止排氣中水蒸氣的凝聚。這樣就使被測排氣溫度接近常溫的狀態,使微粒的擴散大致接近車輛行駛中在大氣實際的擴散過程。在排氣與稀釋空氣充分混合的地方取樣測量氣體成分及顆粒物含量。剩餘混合氣由吸氣泵抽出排入環境。
2、分流稀釋測量系統
全流稀釋測量系統需要的稀釋空氣大(200m3/min左右),風道管徑粗,吸氣泵流量大,整個測量系統龐大
分流稀釋風道系統則可以克服上述不足。首先採用取樣管直接從發動機排氣中取出部分排氣進行稀釋,然後再由稀釋的排氣測量微粒質量。如果由取樣管發動機排氣中取出的排氣僅為排氣體積流量的1/10~1/100,則在這種系統就變為小型風道稀釋采樣系統,近年來,一種稱之為微型風道的稀釋采樣系統就已經研製成功,其取樣比例為發動機排氣量的1/1000~1/10000。
3、 顆粒物測量系統的組成
東京都環境科學研究所的顆粒物測量系統,主要由冷卻風扇、稀釋風道、轉鼓試驗台、測功器、排氣分析儀、分析計算室組成。取樣裝置均採用DLS-7200型,採用流量范圍為35L/min~150L/min,過濾紙直徑有47mm和70mm兩種。由於大型載重車的形式功率大,因此其轉鼓試驗台中通常裝有慣性飛輪,以模擬汽車行駛阻力。轎車和大型載重車的顆粒物測量系統的主要差別在稀釋風道和轉鼓試驗台的差別。大型車的轉鼓試驗台採用直流電力測功機,可吸取的功率為370kW;而轎車轉鼓測試台採用交流電力測功機,可吸收的功率僅為220kW。為了便於了解兩種稀釋風道的差別,給出了兩種測量系統主要性能及結構參數。
4、 顆粒物的收集和稱量
顆粒物採用初級過濾器和後備過濾器收集,每一個工況試驗循環更換一次過濾器中的過濾紙。一般要求濾紙能將含有3ym標准粒子氣體中的95%過濾出來。GB17691-2001車用壓燃式發動機排氣污染物排量限值及測量方法,中要求濾紙的材質採用碳氟化合物塗層的玻璃纖維濾紙或以碳氟化合物為基體的濾紙。濾紙的最小直徑為47mm。大型發動機試驗時顆粒物排出的量大,為減少採樣管過濾器前後所產生的壓差,也可以採用大直徑的濾紙。
5、 顆粒數量的測量方法
歐盟制定的為力測試規范對內燃機排氣微粒的測量方法提出了相應要求。由於內燃機排氣PM中的SOF和硫酸鹽等發揮性成分會凝縮產生新的顆粒物,並且,新產品顆粒物的數量與氣體排出後的稀釋條件密切相關。因此,PMP規定只測量固體微粒數量。
了解這些方面可以幫助以後對這方面的維修,了解的越多自然收獲的也是越多,在治理汽車尾氣的時候要對其很多方面都有所了解,因為汽車尾氣的治理方面不是只有實際的操作而已,不知道一些理論也還是不能成功的解決問題的,就好像數據維修如果你不對那些設備首先在理論上有些了解,還是不會使用這套設備的。多學自有益。
D. 空氣中氣體顆粒物的監測方法
這個幾句話說不清,看你銷售的是什麼樣的環保儀器,是科研用的還是民用的,是在線測量還是離線測量,是分析質量濃度、數濃度還是化學組分。給你推薦一本比較權威的書吧:
《氣溶膠測量原理、技術及應用》,裡面有相關內容,可以選擇性看一下,各大圖書館應該都有。
E. 環境監測 環境空氣 總懸浮顆粒物測定 重量法
大流量或中流量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簡稱采樣器)進行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方法的檢測限為0.001mg/m3。總懸浮顆粒物含量過高或霧天采樣使濾膜阻力大於10kPa,本方法不適用。
2 原理
通過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樣器,以恆速抽取定量體積的空氣,空氣中粒徑小於100um的懸浮顆粒物,被截留在已恆重的濾膜上。根據采樣前、後濾膜重量之差及采樣體積,計算總懸浮顆粒物的濃度。
濾膜經處理後,進行組分分析。
3儀器和材料
3.1 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樣器:應按HYQ 1.1—89《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技術要求(暫行)》的規定。
3. 2 孔口流量計:
3.2.1 大流量孔口流量計:量程0.7~1.4m3/min;流量解析度0.01m3/min;精度優於±2%。
3.2.2 中流量孔口流量計:量程70~160L/min;流量解析度1 L/min;精度優於±2%。
3.3 U型管壓差計:最小刻度0.1hPa。
3.4 X光看片機:用於檢查濾膜有無缺損。
3.5 打號機:用於在濾膜及濾膜袋上打號。
3.6 鑷子:用於夾取濾膜。
3.7 濾膜:超細玻璃纖維濾膜,對0.3μm標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於99%,在氣流速度為0.45m/s時,單張濾膜阻力不大於3.5kPa,在同樣氣流速度下,抽取經高效過濾器凈化的空氣5h,1cm2濾膜失重不大於0.012mg。
3.8 濾膜袋:用於存放采樣後對折的采塵濾膜。袋面印有編號、采樣日期、采樣地點、采樣人等項欄目。
3.9 濾膜保存盒:用於保存、運送濾膜,保證濾膜在采樣前處於平展不受折狀態。
3.10 恆溫恆濕箱:箱內空氣溫度要求在15~30℃范圍內連續可調,控溫精度±1℃;箱內空氣相對濕度應控制在(50±5)%。恆溫恆濕箱可連續工作。
3.11 天平:
3.11.1 總懸浮顆粒物大盤天平:用於大流量采樣濾膜稱量。稱量范圍≥10g;感量1mg;再現性(標准差)≤2mg。
3.11.2 分析天平:用於中流量采樣濾膜稱量。稱量范圍≥10g;感量0.1 mg;再現性(標准差)≤0.2mg。
4 采樣器的流量校準
4.1 新購置或維修後的采樣器在啟用前,需進行流量校準;正常使用的采樣器每月需進行一次流量校準。
4.2 流量校準步驟:
4.2.1 計算采樣器工作點的流量:
采樣器應工作在規定的采氣流量下,該流量稱為采樣器的工作點。在正式采樣前,需調整采樣器,使其工作在正確的工作點上,按下述步驟進行:
采樣器采樣口的抽氣速度W為0.3m/s。大流量采樣器的工作點流量QH(m3/min)為
QH=1.05 ……………………(1)
中流量采樣器的工作點流量QM(L/min)為
QM=60 000W ×A ………………………(2)
式中:A——采樣器采樣口截面積,m2。
將QH或QM計算值換算成標況下的流量QHN (m3/min)或QMN (L/min)
QHN=(QHPTN)/(TPN) ……………………………(3)
QMN=(QMPTN)/(TPN) ……………………………(4)
log10P=log10101.3—h18 400 ………………………………(5)
式中:T——測試現場月平均溫度,K;
PN——標況壓力,101.3kPa;
TN——標況溫度,273K;
P——測試現場平均大氣壓,kPa;
h——測試現場海拔高度,m。
將式(6)中QN用QHN或QMN代入,求出修正項Y,再按式(7)計算△H(Pa)
Y=BQN+A …………………………………(6)
式中斜率B和截距A由孔口流量計的標定部門給出。
△H=(Y2pNT)/(PTN) ………………………………(7)
4.2.2 采樣器工作點流量的校準:
打開采樣頭的采樣蓋,按正常采樣位置,放一張干凈的采樣濾膜,將孔口流量計的介面與采樣頭密封連接。孔口流量計的取壓口接好壓差計。
接通電源,開啟采樣器,待工作正常後,調節采樣器流量,使孔口流量計壓差值達到式(7)計算的△H值。
校準流量時,要確保氣路密封連接,流量校準後,如發現濾膜上塵的邊緣輪廓不清晰或濾膜安裝歪斜等情況,可能造成漏氣,應重新進行校準。
校準合格的采樣器,即可用於采樣,不得再改動調節器狀態。
5 總懸浮顆粒物含量測試
5.1 濾膜准備
5.1.1 每張濾膜均需用X光看片機進行檢查,不得有針孔或任何缺陷。在選中的濾膜光滑表面的兩個對角上列印編號。濾膜袋上列印同樣編號備用。
5.1.2 將濾膜放在恆溫恆濕箱中平衡24h,平衡溫度取15~30℃中任一點,記錄下平衡溫度與濕度。
5.1.3 在上述平衡條件下稱量濾膜,大流量采樣器濾膜稱量精確到1 mg,中流量采樣器濾膜稱量精確到0.1 mg。記錄下濾膜重量W0(g)。
5.1.4 稱量好的濾膜平展地放在濾膜保存盒中,采樣前不得將濾膜彎曲或折疊。
5.2 安放濾膜及采樣
5.2.1 打開采樣頭頂蓋,取出濾膜夾。用清潔干布擦去采樣頭內及濾膜夾的灰塵。
5.2.2 將已編號並稱量過的濾膜絨面向上,放在濾膜支持網上,放上濾膜夾,對正,
擰緊,使不漏氣。安好采樣頭頂蓋,按照采樣器使用說明,設置采樣時間,即可啟動采樣。
5.2.3 樣品采完後,打開采樣頭,用鑷子輕輕取下濾膜,采樣面向里,將濾膜對折,放入號碼相同的濾膜袋中。取濾膜時,如發現濾膜損壞,或濾膜上塵的邊緣輪廓不清晰、濾膜安裝歪斜(說明漏氣),則本次采樣作廢,需重新采樣。
5.3 塵膜的平衡及稱量
5.3.1 塵膜在恆溫恆濕箱中,與干凈濾膜平衡條件相同的溫度、濕度,平衡24h。
5.3,2 在上述平衡條件下稱量濾膜,大流量采樣器濾膜稱量精確到1 mg,中流量采樣器濾膜稱量精確到0.1mg。記錄下濾膜重量W1(g)。濾膜增重,大流量濾膜不小於100mg,中流量濾膜不小於10mg。
5.4 計算
總懸浮顆粒物含量(μg/m3)=K×(W1-W0)/QN×t ……………………………(8)
式中:t——累積采樣時間,min;
QN——采樣器平均抽氣流量,即式(3)或式(4)QHN或QMN的計算值;
K——常數,大流量采樣器K=1×106;中流量采樣器K=1×109。
6測試方法的再現性
當兩台總懸浮顆粒物采樣器安放位置相距不大於4m、不少於2m時,同時采樣測定總懸浮顆粒物含量,相對偏差不大於15%。
F. 怎樣測定環境空氣中的總懸浮顆粒物
2監測方案的制定
2.4監測站點和采樣點的布設
2.4.1布設原則及要求
2.4.1.150m內不能有污染源
2.4.1.2采樣口周圍不能有妨礙空氣流動的物體
2.4.1.3保證[180°,>270°]的採集空間
2.4.1.4有安全、防火的措施保障
2.4.1.5無電磁干擾,無車輛尾氣或其他污染源的直接干擾
2.4.1.6有車輛通道
2.4.1.7不同的采樣要求有不同的高度
2.4.2布設方法
2.4.2.1功能區布點法:分區按需布點,數量不平均
2.4.2.2網格布點法:區域劃分成網格,樣點在網格中心
2.4.2.3同心圓布點法:用於多個污染源構成的污染群,大污染集中
2.4.2.4扇形布點法:孤立的高架點源,主導風向明顯
5顆粒物的測定
5.1總懸浮顆粒物的測定:濾膜補集-重量法
5.2可吸入顆粒物的測定
5.2.1重量法
5.2.2壓電晶體差頻法
5.2.3光散射法
5.3降塵量及其組份的測定
5.3.1降塵量測定
5.3.2降塵中可燃物測定
可燃物總量=水溶性可燃物質量+非水溶性可燃物質量
灰分總量=水溶性+非水溶性
5.3.3降塵中其他組份的測定
5.4總懸浮顆粒物中污染組份的測定
5.4.1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化合物的測定
5.4.1.1樣品預處理:濕式消解法;干灰化法;水浸取法
5.4.1.2測定方法
5.4.1.2.1鈹:原子吸收光譜法;桑色素熒光光譜法;氣相色譜法
5.4.1.2.2六價鉻:二苯碳醯二肼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法
5.4.1.2.3鐵: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法
5.4.1.2.4砷: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銀分光光度法;新銀鹽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譜法
5.4.1.2.5硒:紫外分光光度法;熒光光譜法
5.4.1.2.6鉛:原子吸收光譜法,雙硫腙分光光度法
5.4.1.2.7銅鋅鉻鎘錳鎳: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
5.4.2有機化合物的測定
5.4.2.1多環芳烴提取:索氏提取器;真空充氮升華法
5.4.2.2多環芳烴分離:紙層析法;薄層層析法
5.4.2.3苯並[a]芘的測定:乙醯化濾紙層析-熒光光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
5.5空氣污染指數的計算
空氣污染指數(API):將中其中污染物的質量濃度依據適當的分級質量濃度限值進行等標化,計算得到量綱為一的指數,可以直觀、簡明、定量的描述和比較環境污染的程度
污染物僅為SO2、NO2和PM10三項
空氣質量指數(AQI):定量描述空氣質量狀況的無量綱指數,分級表述污染程度,具有簡明、直觀和使用方便的特點
污染物為SO2、NO2、PM10、PM2.5、O3、CO六項,評價更加嚴格
G. 請問 如何能自己檢測 大氣的可吸入顆粒物 和一些關於大氣潔凈度的指標呢 謝謝
可吸入顆粒物即pM10需要用專用儀器進行連續12小時采樣~然後在實驗室用大氣飄塵測定方法進行監測~可以委託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進行監測~如果環保部門在目標附近設有大氣自動監測站~也可以申請查閱例行監測數據~個人是無法監測的~
另外你說的大氣潔凈度可能是環境空氣質量~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質量指標~國家有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居民區執行二類區標准~你可以在環保部網站查閱到~
H. 怎樣用重量法測量空氣中總懸浮物(TSP)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為提高測試准確性,應該控制哪些因素
一、總懸浮顆粒物(TSP)的測定的步驟。(1采樣器的流量核准采樣器每月用孔口校準器
進行流量校準。(2)采樣每張濾膜使用前均需用X光看片機檢查,不得使用有針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濾膜。
采樣濾膜在稱量前需在恆溫恆濕箱平衡24小時,平衡溫度取20—25℃,然後在規定條件下迅速稱量,精確到
0.1mg,記下濾膜重量W0。稱好後的濾膜平展放在濾膜保存盒內。打開采樣頭頂蓋,取下濾膜夾,
將稱量過的濾膜絨面向上,放在支持網上,放上濾膜夾,安好采樣頭頂蓋,再開始采樣,並記下采樣時間采樣時的溫度、大氣壓力和流量。樣品採好後,取下采樣頭,檢查濾膜,若發現濾膜有損壞,需重新采樣。將完好的塵膜在恆溫恆濕箱中,與干凈濾膜平衡條件相同的溫度和濕度平衡24小時,
然後在規定條件下迅速稱量,記下重量W1。(3)懸浮顆粒物含量ρ(TSP,mg/m3)=(W1—W2)
/(QN·T)式中W1——塵膜重量(mg)W0——濾膜重量(mg)T——采樣時間(min)QN——標准狀態下的采樣流顆粒物(PM10)的測定。根據采樣流量不同,分為大流量采樣重量法和小流量采樣重量法。(1)大流量法使用帶有10μm以上顆粒物切割器的大流量采樣器采樣。使一定體積大氣通過采樣器,先將粒徑大於10μm的顆粒物分離出去,小於10μm的顆粒物被收集在預先恆重的濾膜上,根據采樣前後濾膜重量之差及采樣體積,即可計算出PM10的濃度。使用時,應注意定期
清掃切割器內的顆粒物;采樣時必須將采樣頭及入口各部件旋緊,以免空氣從旁側進入采樣器造成測定誤差。(2)小流量法使用小流量采樣器,我國推薦使用13L/min。使一定體積的空氣通過具有分離捕集裝置的采樣器,首先將粒徑大於10μm的顆粒物阻留在撞擊檔板的入口檔板內,PM10則通過入口檔板被捕集在預先恆重的玻璃纖維濾膜上,根據采樣前後的濾膜重量及采樣體積計算PM10的濃度。濾膜還可供進行化學組分分析。采樣器流量計一般用皂膜流
量計校準,其他同大流量法。
I. 顆粒物的濃度測定
在標准狀態下(即壓力760毫米汞柱,溫度為273K)氣體每單位體積含塵重量(微克或毫克)數稱為含塵濃度。測定方法主要有:
重量法
又叫重量濃度法,採用過濾器或其他分離器收集粉塵並稱重的方法,是測定含塵量的可靠方法。過濾器可用濾紙、聚苯乙烯的微濾膜等。有多種測定儀器,如靜電降塵重量分析儀可測出低達每標准立方米含塵10微克的濃度。若將已知有效表面積的集塵裝置放在露天的適當位置,收集足夠量的塵粒進行稱重,可測定降塵量。
光散射法
激光粉塵儀具有新世紀國際先進水平的新型內置濾膜在線采樣器,儀器在連續監測粉塵濃度的同時,可收集到顆粒物,以便對其成份進行分析,並求出質量濃度轉換系數K值。可直讀粉塵質量濃度(mg/m3),具有PM10、PM5、PM2.5、PM1.0及TSP切割器供選擇。儀器採用了強力抽氣泵,使其更適合需配備較長采樣管的中央空調排氣口PM10可吸入顆粒物濃度的檢測,和對可吸入塵PM2.5進行監測。
儀器符合工業企業衛生標准(GBZ1-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接觸限值(GBZ2-2002)標准、衛生部WS/T206-2001《公共場所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測定法-光散射法》標准、勞動部LD98-1996《空氣中粉塵濃度的光散射式測定法》標准以及鐵道部TB/T2323-92《鐵路作業場所空氣中粉塵測定相對質量濃度與質量濃度的轉換方法》等行業標准以及衛生部衛法監發[2003] 225號文件發布的《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規范》。
濃度規格表比較法
應用較廣泛的是M.R.林格曼提出的林格曼煤煙濃度表(見表)。該表是在長14厘米、寬20厘米的各張白紙上描出寬度分別為1.0、2.3、3.7、5.5、10.0毫米的方格黑線圖,使矩形白紙板內黑色部分所佔的面積大致為 0、20、40、60、80、100%,以此把煙塵濃度區別為6級,分別稱為0、1、2、3、4、5度。在標准狀態下,1度煙塵濃度相當於0.25克/立方米,2度相當於 0.7克/立方米,3度相當於1.2克/立方米,4度約為2.3克/立方米,5度約為4~5克/立方米。在使用時,將濃度表豎立在與觀測者眼睛大致相同的高度上,然後在離開紙板16米、離煙囪40米的地方注視此紙板,與離煙囪口30~45厘米處的煙塵濃度作比較。觀測時,觀測者應與煙氣流向成直角,不可面向太陽光線,煙囪出口的背景上不要有建築物、山等障礙物。除林格曼煤煙濃度表外,還有其他形式的濃度表和進行濃度比較的測定儀器,如望遠鏡式煤煙濃度測定儀和煙塵透視筒等。濃度規格表比較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缺點是易產生誤差。
光度測定法
用一定強度的光線通過受測氣體,或用水洗滌一定量的受測氣體,使氣體中的塵粒進入水中,然後用一定強度的光線通過含塵水,氣體或水中的塵粒就對光線產生反射和散射現象,用光電器件測定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強度,並與標準的光度比較,即可換算成含塵濃度。
粒子計演算法
將已知空氣體積中的粉塵沉降在一透明表面上,然後在顯微鏡下數出塵粒數目,測量結果用每立方厘米內的粒子數表示,必要時可換算成含塵濃度,其換算的近似值為:每立方厘米有500個塵粒,相當於在標准狀態下含塵濃度每立方米約2毫克,2000個塵粒約為每立方米10毫克,20000個塵粒約為每立方米100毫克。⑤間接測量法:含塵氣流以湍流狀態通過測量管,由於粉塵粒子和管內壁之間的摩擦而使塵粒帶電,測量電流量,即可根據標准曲線換算出含塵濃度。此外,用熱電偶測定塵粒吸收特定光源的輻射熱,可間接測出含塵濃度。在離子化室內,測出空氣中塵粒對離子流的衰減。此法也可算出含塵濃度。測定下限可到每立方厘米 200個塵粒。
J. PM2.5感測器的測量方法分別有哪些
一、Beta射線法
將PM2.5收集到濾紙上,然後照射一束貝塔射線,射線穿越顆粒物時被衰減,衰減的程度與顆粒物的重量成正比,根據射線的衰減就可以計算出PM2.5的重量。β射線吸收原理:原子核在發生β衰變時,放出β粒子。β粒子實際上是一種快速帶電粒子,它的穿透能力較強,當它穿過一定厚度的吸收物質時,其強度隨吸收層厚度增加而逐漸減弱的現象叫做β吸收。
優點:准確度高,感測器信號和顆粒物質量關聯度高
缺點:響應速度慢,通常只用它的小時平均值
二、微量震盪天平法
一頭粗一頭細的空心玻璃管,粗頭固定,細頭裝有濾芯。空氣從粗頭進,細頭出,PM2.5就被截留在濾芯上。在電場的作用下,細頭以一定頻率振盪,該頻率和細頭重量的平方根成反比。於是,根據振盪頻率的變化,就可以算出收集到的PM2.5的重量。振盪天平法是基於航天技術的錐形元件微量振盪天平原理而研製的。通過測定系統頻率的變化可測得對應時間顆粒物濃度。
優點:准確,靈敏度高,適應范圍廣,可連續監測
缺點:體積大,價格昂貴
三、重量法
將PM2.5直接截留在濾膜上,然後用天平稱重。還有就是濾膜並不能把所有的PM2.5都收集到,一些極細小的顆粒還是能穿過濾膜。只要濾膜對於0.3微米以上的顆粒有大於99%的截留效率,就算是合格的。損失部分極細小的顆粒物對結果影響並不大,因為那部分顆粒對PM2.5的重量貢獻很小。
優點:國標方法,最直接最可靠,是驗證其他方法是否准確的標桿
缺點:不能顯示瞬時值,只能顯示平均值
四、光散射法
當光照射在空氣中懸浮顆粒物上時,會產生散射光,散射光的強度與其質量濃度成正比。通過測量散射光強度,應用質量濃度轉換系數,得出顆粒物濃度值。
優點:檢測速度快,體積小,便於攜帶,適合公共場所的顆粒物濃度測量
缺點:不確定性高於其他方法
斯拓普PM2.5檢測儀採用激光粉塵測量法,通過內置風扇氣體粉塵快速對流系統,配備專業激光感測器,高精度AD智能新號處理,大幅提升PM2.5檢測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