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裝模具的步驟有哪些
沖壓模具的裝備步驟:
沖壓模具裝配步驟
(1)選擇裝配基準件。裝配時,先要選擇基準件。選擇基準件的原則是按照模具主要零件加工時的依賴關系來確定,可以作為裝配基準件的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導向板及固定板等。
(2)組件裝配。組件裝配是指模具在總裝前,將兩個以上的零件按照規定的技術要求連接成一個組件的裝配工作。如模架的組裝,凸模和凹模與固定板的組裝,卸料與推件機構各零件的組裝等。這些組件,應按照各零件所具有的功能進行組裝,這將會對整副沖壓模具的裝配精度起到一定的保證作用。
(3)總體裝配。總裝是將零件和組件結合成一副完整的沖壓模具過程,在總裝前,應選好裝配的基準件和安排好上、下模的裝配順序。
(4)調整凸、凹模間隙。在裝配模具時,必須嚴格控制及調整凸、凹模間隙的均勻性。間隙調整後,才能緊固螺釘及銷釘,調整凸、凹模間隙的方法主要有透光法、測量法、墊片法、塗層法、鍍銅法等。
(5)檢驗、調試。沖壓模具裝配完畢後。必須保證裝配精度,滿足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並要按照模具驗收技術條件,檢驗模具各部分的功能。在實際生產條件下進行試模,並按試模生產製件情況調整、修正模具,當試模合格後,模具加工、裝配才算基本完成。
附圖
❷ 壓鑄模是怎麼安裝的
壓鑄模安裝:
(1)模具安裝位置符合設計要求,盡可能使模具漲型力中心與壓鑄機距離最小,這樣可能使壓鑄機大杠受力比較均勻。
(2)經常檢查模具起重吊環螺栓、螺孔和起重設備是否完好,確保重吊時人身、設備、模具安全。
(3)定期檢查壓鑄機大杠受力誤差,必要時進行調整。
(4)安裝模具前徹底擦凈機器安裝面和模具安裝面。檢查所用頂桿長度是否適當,所有頂棒長度是否等長,所用頂棒數量應不少於四個,並放在規定的頂棒孔內。
(5)壓板和壓板螺栓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精度,避免在使用中松動。壓板數量應足夠多,最好四面壓緊,每面不少於兩處。
(6)大型模具應有模具托架,避免在使用中模具下沉錯位或墜落。
(7)帶較大抽芯的模具或需要復位的模具也可能需要動、定模分開安裝。
(8)冷卻水管和安裝應保證密封。
(9)模具安裝後的調整。調整合模緊度。調整壓射參數:快壓射速度、壓射壓力、增壓壓力、慢壓射行程、快壓射行程、沖頭跟出距離、推出行程、推出復位時間等。調整後在壓室內放入棉絲等軟物,做兩次模擬壓射全過程,檢查調整是否適當。
(10)調整合模到動、定模有適當的距離,停止機器運行,放入模具預熱器。
(11)把保溫爐設定在規定溫度,配置好規定容量的舀料勺。
(12)生產前確認模具完整性,有中子之模具正確接好中子油管及控制開關線路等,確認導電部分之金屬不外露,並選擇好控製程序方能操作。
(13)有倒拉裝置的模具必須裝好倒拉桿,頂針頂出後必須退回,否則會損壞模具型腔。
(14)兩次開模斜抽芯模具,開模時,後模前半部分必須先彈開,否則會損壞模具型芯。
(15)模具上方及左右有滑塊的模具,必須加裝適當的彈簧固定。
(16)有滑塊型芯、抽芯和結構復雜易卡模之模具生產前應充分預熱(模具預熱前必須對模腔各部位打油)。
(17)對型芯有方向要求或型腔共用之模具,須確認型芯之正確性。
(18)確認每條冷卻水路通暢。
壓鑄是壓力鑄造的簡稱。它是將液態或半液態金屬,在高壓作用下,以高速度填充壓鑄模具型腔,並在壓力下快速凝固而獲得鑄件的一種方法。使用的壓鑄模具,稱為壓鑄模。壓鑄時常用壓力是從幾兆帕至幾十兆帕,填充初始速度在(0.5~70)m/s范圍內。因此,高壓和高速是壓鑄的重要特徵。
❸ 模具在壓鑄機上是怎麼安裝的
模具在壓鑄機上安裝的方法如下:
1、在安裝壓鑄模時,依壓鑄模的厚度來調整合型機構的開檔大小,使機器處於合型狀態,
量出動、靜型板間的距離,然後開型。
2、調整開檔,使開檔略大於壓鑄模厚度,在開型狀態裝上壓鑄模的定模(可在壓鑄模的定
模澆口套外安裝一個定位套,使之與壓鑄機的定模板的8字孔對應起來),壓板固定好壓鑄模的定模,然後裝上壓鑄模的動模,量出壓鑄模的頂出距離,對應調整好壓鑄機的頂出距,然後合模,搭好壓鑄模動模的壓板。
3、裝好模具後,使機器處於開型狀態,點動壓型厚度調節按鈕,然後合模,使兩型板間距
離減小,反復操作,使得兩型板間距離越來越小,直到曲肘機構伸不直為止,然後再開模,調整兩型板間距離使之增大一點點,合模後曲肘機構伸直就好。
壓鑄機就是在壓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屬液壓射到模具中冷卻成型,開模後得到固體金屬鑄件的一系列工業鑄造機械,最初用於壓鑄鉛字。隨著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的進步,尤其是隨著汽車、摩托車以及家用電器等工業的發展,諸方面出發,壓鑄技術已獲得極其迅速的發展。
❹ 模具裝配主要有哪幾種方法
不管是冷沖模具,還是注塑模具,模具的裝配只能從先裝配凸模、凹模開始,其他的都是圍繞著這兩個主要件來說話的。對於帶導柱、導套的冷沖模具來說,凹模先與底座配做孔,螺絲緊固,打銷釘定位;然後凸模與凹模套在一起,凸模固定板與上模板配做孔,用螺絲固定後對凸模與凹模的間隙,沖裁間隙對正後再打上模與凸模固定板的定位銷釘。然後再裝配其它的附件就行了。對於注塑模具來說,加工凸模固定孔與加工凹模時,就要一起加工導向釘的位置。這樣就能夠保證定模與動模的同心度。然後,上下模各與各自的模板配做就行了。
❺ 怎樣安裝注塑模具
1)清除模板與模具配合表面上的一切灰塵污物,選擇好固定模板的緊固件。
2)將所安裝的模具與所使用的注塑機進行檢查、核對,確認無誤。
3)將安裝所用的標准件,工、夾、量具分明別類,放在工作台上顯眼之處。
(2)安裝1)檢查熔料人料口襯套與模板定位孔及定位圈的裝配位置是否正確。
2)檢?導柱與導向套的合模定位是否正確,滑動配合狀態應輕快自如。
3)採用低壓、慢速合模,同時仔細觀察各零件的工作位置是否正確。
4)合模後,用壓板固定模具,壓板分布應均勻,螺栓壓緊點分布要合理,螺母加力時要對角線同時擰緊,並逐步增加擰緊力。
5)慢速開模,調整頂出桿位置,注意頂出桿的固定板與動模底板間,應留5mm的間隙。
6)計算模板行程,固定行程滑塊控制開關,調整好動模板行程距離。
7)試驗、校好頂出桿的工作位置,並調整好合模裝置的限位開關。
8)調整鎖模力的大小,先從低值開始,以合模運動時曲時連桿伸展運動比較輕松為准。
❻ 裝注塑機的模具怎麼裝
立式注塑機安裝注塑模具時,先把注塑機的活動模板升高到到大於注塑模具的合模的高度。然後把注塑模具放進去,點動把上模板降下來,把注塑水嘴對正注塑模具的進料水口,然後把上模板壓住模具,用螺絲或者壓板固定上下模,然後調整頂桿的脫料高度。然後開動注塑機,活動上模板、頂桿的動作是否有異常。然後就可以試著注塑加工
了。
❼ 沖壓模具是怎麼安裝的
沖床模具的安裝
1)確認模具落料孔和墊塊的落料孔是否一致。
2)上下模組裝後,將其放在下檯面上,沖床的基準面和模具的基準面要確保平行。
3)下模要徹底固定,上模也要預先輕輕地固定。
4)沖床上的滑塊試沖20-30 回,確認上下模為完全吻合狀態後,將上模擰緊。
5)沖床凸凹模的咬住分量,與模具的下模止動塊相結合,來調節沖床上滑塊的高度。
6)利用合口紙的試沖來確認其切割狀況。 如果不均一的時候,再確認一回模具的安裝狀態。 如還是不能達到一致時,有必要確認沖床滑塊和沖床下檯面的平行度。
7)調整材料進給長度和進給時間。 (如果附設有廢料切刀,用切斷廢料的長度可以對材料的進給的長度進行確認)
8)綜合運轉3-5 分鍾,此時段內導柱和襯套之間要注滿油,並確認熱量是否有異常發生。
9)用選定的被加工材試穿,確認插入有無障礙。
10)以上的工作結束後,方可進行加工。 首先,按下在下模側面設置的第一個材料定位桿,送材料觸到定位桿為止。插入後,首先用手進給式進行試沖直到最後工序結束。
11)確認用手進給式無異常後,將沖床送料裝置開關閉合。 這時,進給工作需要完全在完成的位置上進行。
12)沖床模具利用單沖運動,確認進給量的是否適當。
❽ 模具常用的固定方法
1、機械固定
機械固定凸模和凹模,最常用的方法是採用固定板固定。凸模和凹模與固定板採用H7配合,上面留有台階。對於形狀簡單的大、中型凸模和凹模可以採用直接固定在模座上,小凸模可以採用鉚接的方法固定。對於經常更換的凸模可以採用快速更換凸模結構
2、物理固定法
常用的物理固定方法有低熔點合金澆注固定法,利用低熔點合金冷卻膨脹的原理,使凸模或凹模與固定板之間獲得有一定強度的連接。
採用熱壓裝配也是一種物理固定方法。加熱固定套使其受熱膨脹,再壓入凹模,冷卻後使之固定。
3、化學固定法
常用的化學固定方法有無機黏結劑固定法和環氧樹脂黏結劑固定法。黏結表面要求粗糙,並留有一定的間隙,使黏結劑容易進入。
❾ 簡述模具的固定方法
知道一些,可能不全面,模具也分很多種類;
五金模,模座或者承板,一般會開碼模槽,模具安裝到沖床上時,用T形塊,螺桿,碼仔組件固定,也有用配液壓夾模器的,液壓夾模器固定模具,方便快捷,成本高點;
塑模的話,用壓板固定在注塑機上,好像也是用T形塊,螺桿,碼仔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