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測量三極體的方法
這里告訴你萬用表測量晶體三極體好壞的方法:
1.
任意測 pnp三極體的兩個腳,當發現固定紅筆接的一腳不動,
用黑筆分別接另外兩腳時,萬用表的指針擺動,電阻是相同.反過來對調表筆,黑筆固定的一腳不動,
用紅筆分別接另外兩腳時,萬用表的指針不擺動,電阻是無窮大.就確定;固定的一腳確定是b極
2.
(確定c極和e極)
三極體好壞的判斷(r×10k檔來測量)
(1)(確定c極和e極)
npn好壞的判斷:上面已確定了b極,r×10k檔來測量.用黑筆和紅筆分別接觸另外兩極,保持紅筆和黑筆現在狀態不變用手指捏b極+紅筆接的一極,發現指針擺動的幅度大,放大倍數大,黑筆接的是c極,紅筆接的是e極(壞的三極體,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紅,黑筆測量c.e極,接法和二極體測量相同,一邊相通,對調表筆另一邊是不通,例如;r*10k檔的黑筆接c極紅筆接e極指針擺動一點,說明是漏電損壞.經驗總結:如果是好的三級管,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c.e電阻一邊不通,極筆對調後,另一邊是相通的有電阻,電阻大的和原來沒有用過的同型號的三極體對比.b極e極輸出電壓偏低的.
3.
(確定c極和e極)
pnp好壞的判斷
r×10k檔來測量.用黑筆和紅筆分別接觸另外兩極保持紅筆和黑筆現在狀態不變用手指捏b極+黑筆接的一極,同時捏兩極,發現指針擺動的幅度大,放大倍數大,黑筆接的是e極,紅筆接的是c極(壞的三極體,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紅,黑筆測量c.e極,接法和二極體測量相同,一邊相通,對調表筆另一邊是不通,例如:r×10k檔的黑筆接e極紅筆接極c指針擺動一點如果指針擺動一點,說明了是漏電是壞)
注:
可用萬用表自帶測三極的功能來測。分出b.c.e
三極,沒有的情況下按上面方法來測分辨三極,,然後用r×10k檔來測量c.e極來決斷是否漏電.
2. 怎樣用萬用表測量三極體
一、工具:
指針萬用表、塑封三極體,以9018為例
二、具體步驟:
1、三極體內部實際是兩個二極體組成的,只不過是公用一個極。既然是二極體就可以有萬用表電阻檔來測量。所以用RX1K檔,再調零。
3. 三極體C2383後面的Y542數字是什麼意思怎麼在線路板上測量它的好壞
1、Y542是三極體的生產批次,是生產廠家用來進行質量追蹤的,與三極體的參數、性能無關;
2、在線路板上測量,在線路板斷電情況下,一是測量兩個PN結是否正常,二是測量CE間有沒有擊穿,就能大致判斷三極體是否有問題;
3、在線路板通電情況下,首先測量BE之間電壓,一般0.6~0.7V,再測量CE間電壓,一般大於2V,這只是管子在放大狀態的大致情況,如果管子處於開關狀態,就要看具體電路了。
4、以上測量只是大致情況,如果三極體有比如軟擊穿等等情況時,測量情況就會有變。
4. 三極體怎麼檢測
可以用萬用表檢測三極體。具體如下:
1、判別基極和管子的類型:選用歐姆檔的R*100(或R*1K)檔,先用紅表筆接一個管腳,黑表筆接另一個管腳,可測出兩個電阻值,然後再用紅表筆接另一個管腳。
重復上述步驟,又測得一組電阻值,這樣測3次,其中有一組兩個阻值都很小的,對應測得這組值的紅表筆接的為基極,且管子是PNP型的;反之,若用黑表筆接一個管腳,重復上述做法,若測得兩個阻值都小,對應黑表筆為基極,且管子是NPN型的。
2、判別集電極:因為三極體發射極和集電極正確連接時β大(表針擺動幅度大),反接時β就小得多。因此,先假設一個集電極,用歐姆檔連接,(對NPN型管,發射極接黑表筆,集電極接紅表筆)。
測量時,用手捏住基極和假設的集電極,兩極不能接觸,若指針擺動幅度大,而把兩極對調後指針擺動小,則說明假設是正確的,從而確定集電極和發射極。
3、電流放大系數β的估算:選用歐姆檔的R*100(或R*1K)檔,對NPN型管,紅表筆接發射極,黑表筆接集電極,測量時,只要比較用手捏住基極和集電極(兩極不能接觸),和把手放開兩種情況小指針擺動的大小,擺動越大,β值越高。
(4)c2383三極體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三極體的腳位判斷,三極體的腳位有兩種封裝排列形式,三極體是一種結型電阻器件,三極體的三個引腳都有明顯的電阻數據。
測試時(以數字萬用表為例,紅筆+,黒筆-)我們將測試檔位切換至 二極體檔 (蜂鳴檔)標志符號,正常的NPN結構三極體的基極(B)對集電極(C)、發射極(E)的正向電阻是430Ω-680Ω(根據型號的不同,放大倍數的差異,這個值有所不同)反向電阻無窮大。
正常的PNP 結構的三極體的基極(B)對集電極(C)、發射極(E)的反向電阻是430Ω-680Ω,正向電阻無窮大。集電極C對發射極E在不加偏流的情況下,電阻為無窮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極體5. 三極體的測量方法有哪些
利用指針型萬用表可以判別三極體的類型和極性,其步驟如下:
①判斷基極B和管型時萬用表置R×1K檔,先將紅表筆接某一假定基極B,黑表筆分別接另兩個極,如果電阻均很小(或很大),則假定的基極是正確的。基極確定後,紅筆接基極,黑筆分別接另外兩個電極時測得的電阻均小,則此管為NPN型三極體,反之為PNP型,測試電路如圖1.3所示。
②判斷發射極E和集電極C如圖1.4所示。若被測管為PNP三極體,假定紅筆接的是C極,黑筆接的是E極。用手指捏住B、C兩極(或在B、C間串接一個100KΩ電阻)但不要使B、C直接接觸。若測得電阻較小(即I大),則紅筆接的是集電極C,黑筆接的是發射極E。如果兩次測得的電阻相差不大說明管子的性能較差。按照同樣方法可以判別NPN型三極體的極性。
③利用數字型萬用表測量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將功能開關置於hFE檔。對NPN三極體,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NPN邊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對PNP三極體,同樣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PNP邊對應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該管的電流放大倍數β 。
6. 三極體的詳細測量方法是什麼
具體方法是將萬用表調至電阻擋的R×1k擋,先用紅表筆放在三極體的一隻腳上,用黑表筆去碰三極體的另兩只腳,如果兩次全通,則紅表筆所放的腳就是三極體的基極(B)。如果一次沒找到,則紅表筆換到三極體的另一個腳,再測兩次;如還沒找到,則紅表筆再換一下,再測兩次。如果還沒找到,則改用黑表筆放在三極體的一個腳上,用紅表筆去測兩次看是否全通,若一次沒成功再換。這樣最多測量12次,總可以找到基極。三極體只有兩種類型,即PNP型和NPN型。判別時只要知道基極是P型材料還N型材料即可。當用萬用表R×1k擋時,黑表筆代表電源正極,如果黑表筆接基極時導通,則說明三極體的基極為P型材料,三極體即為NPN型。如果紅表筆接基極導通,則說明三極體基極為N型材料,三極體即為PNP型。
7. 三極體怎麼測量
用萬用表判斷其好壞。
管型的判斷:
先將萬用表歐姆檔調到RX100或RX1K(一般不允許使用RX1或RX10K),然後將黑表筆(內接表內電池的正極)接觸假定的基極,紅表筆(內接表內電池的負極)依次去接觸另外兩個管腳。
若兩次測得的電阻都較小(小功率三極體約為幾百歐);當對調紅黑表筆重復上述測量時,
兩次測得的電阻都較大(小功率三極體約應大於幾十到幾百千歐),則原假定 的基極成立,且該管為NPN型,反之為PNP型。
好壞的判斷及Iceo的估計:
將萬用表歐姆檔調到RX1K,使黑表筆接觸集電極c、紅表筆應接觸發射極e(對於PNP型管應將表筆對調)。對於質量較好的三極體,此時測得的阻值應較大,小功率硅管應大於數百千歐,鍺管應大於數十千歐。
如果阻值太小就表明Iceo較大,三極體的熱穩定性能差,已經基本不能使用
3.放大系數的估計:
先測三極體c、e間的電阻,然後用手捏住c、b兩管腳但又不使它們相碰(或在c、b間接入一個100千歐左右的電阻)。此時c、e間的電阻越小,即指針偏轉角度越大,就表明三極體的放大倍數越大。若此時偏轉角度變化甚微,或根本不變,則表明三極體的放大能力極弱或已失去放大能力,不能使用。
8. 三極體c2383參數 ,是什麼管 能用什麼 管代替呢
可用2SC2556A、MJE13002-MJE13009代替。
2SC2383簡標C2383,NPN型,最大功耗900mw、最大電流1A、最高電壓160v、開關頻率fT20Mhz。
三極體,全稱應為半導體三極體,也稱雙極型晶體管、晶體三極體,是一種電流控制電流的半導體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號放大成幅度值較大的電信號, 也用作無觸點開關。晶體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
9. c2383是什麼三極體
c2383是NPN型硅三極體。其耐壓值為160V,額定工作電流為1A,額定功率為0.9W,工作頻率為100MHz。可以用C2482、C2229、C2068、C2371、C2688等三極體來代替。
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
對於NPN管,它是由2塊N型半導體中間夾著一塊P型半導體所組成,發射區與基區之間形成的PN結稱為發射結,而集電區與基區形成的PN結稱為集電結,三條引線分別稱為發射極e (Emitter)、基極b (Base)和集電極c (Collector)。
(9)c2383三極體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在製造三極體時,有意識地使發射區的多數載流子濃度大於基區的,同時基區做得很薄,而且,要嚴格控制雜質含量,這樣,一旦接通電源後,由於發射結正偏,發射區的多數載流子(電子)及基區的多數載流子(空穴)很容易地越過發射結互相向對方擴散。
但因前者的濃度基大於後者,所以通過發射結的電流基本上是電子流,這股電子流稱為發射極電流子。由於基區很薄,加上集電結的反偏。
注入基區的電子大部分越過集電結進入集電區而形成集電極電流Ic,只剩下很少(1-10%)的電子在基區的空穴進行復合,被復合掉的基區空穴由基極電源Eb重新補給,從而形成了基極電流Ibo.根據電流連續性原理得:Ie=Ib+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