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測量較高建築物高度的方法
可以用間築物的影子來測量.先選一個大太陽天,在地上測量建築物的影子.然後再用中學學過的直角定理計算.很簡單.我用過..
『貳』 測量建築物高度的簡易方法有哪些
測量建築物高度的簡易方法:
1、「樓與人」的測量依據和方法。教學樓是實物,有實際高度、有影子長度;人有高度,同樣是實物,也有影長,測出人的身高、影長和教學樓的影長,列出比例式就可以算出教學樓的高度。
2、「樓與竹竿」的測量依據和方法。原理和第一組差不多,用事先准備好的竹竿,在教學樓的影子上來回移動竹竿,直到看到竹竿的影子與旗桿的教學樓頂端重合。
3、「光的反射原理」測量依據和方法。根據光的反射原理,學生在離教學樓一段距離的地面上放一面鏡子,然後人前後移動,直到在鏡子里看到教學樓頂端。
『叄』 關於建築測量的方法:
房屋建築測量主要方法有兩種:外控法和內控法。
『肆』 如何測一棟樓的高度
8種方法如下:
1、對於長方形的大樓,可以選擇某些角度,讓大樓看起來像正方形。記下此時的位置,並測量大樓底邊長度。
2、還是這根竹竿,插在合適的地方,趴在地下看竹竿頭,發現竹竿頭和大樓頂重合。測量眼睛離竹竿距離,竹竿離大樓距離。
3、測量大樓影子長度,需要找到一根打狗棒,或者說竹竿,插在地上,尺子測竹竿以及竹竿影子長度。大樓影子長度可以走路數步數測量。
4、還是這跟竹竿, 橫放在頂樓上, 用紙捲成細筒, 站在地上用一隻眼睛從筒里看竹竿, 退到合適的地方讓竹竿看起來像是細紙筒的直徑. 然後把竹竿插在地上, 站在合適的地方用該紙筒再看一次, 看到一樣的效果為止。
5、觀察大樓外牆任何重復性圖案, 比如馬賽克, 玻璃幕牆, 下水管的節...然後測量每個圖案的長度, 乘以重復次數。
6、用氣壓計測量地面與樓頂的大氣壓力,然後用這個大氣壓力差即可計算出大樓的高度。
7、帶著氣壓計到大樓頂,彎身鬆手讓氣壓計落下,同時用碼表測量氣壓計掉到地面所花的時間,大樓高度等於二分之一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
8、帶著氣壓計爬上樓梯,沿著牆壁以氣壓計的高度為單位做記號,一直標記到頂樓,看有幾個標記,再乘以氣壓計高度,就是大樓高度。
『伍』 建築物沉降觀測怎麼測量
建築物沉降觀測測量技巧:
1、沉降觀測的基準點,應根據工程的沉降施測方案和布網原則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測方案應根據工程的布局特點、現場的環境條件制訂。
2、依據工作經驗,一般高層建築物周圍要布設三個基點,且與建築物相距50m至100m間的范圍為宜。基點可利用已有的、穩定性好的埋石點和牆腳水準點,也可以在該區域內基礎穩定、修建時間長的建築物上設置牆腳水準點。
3、若區域內不具備上述條件,則可按相應要求,選在隱蔽性好且通視良好、確保安全的地方埋設基點。所布設的基點,在未確定其穩定性前,嚴禁使用。
4、每次都要測定基點間的高差,以判定它們之間是否相對穩定,並且基點要定期與遠離建築物的高等級水準點聯測,以檢核其本身的穩定性。
5、一般布設在建築物四角、差異沉降量大的位置、地質條件有明顯不同的區段以及沉降裂縫的兩側。埋設時注意觀測點與建築物的聯結要牢靠,使得觀測點的變化能真正反映建築物的變化情況。
『陸』 怎麼測量建築物的高度(不攀高)
測量建築物的高度,用經緯儀,先用儀器測出角度和量出建築物至儀器的距離,然後用三角函數計算。查下樓層數,乘以個單層層高,能大概估算出樓高,但是這只能在標准層比較多的情況下使用。最簡單的方法是目測 ,民用建築的層高3米左右 商務建築層高一般在3.6米左右,這樣就能估算出大致高度。
建築高度是指屋面面層到室外地坪的高度。屋頂上的水箱間、電梯機房、排煙機房和樓梯出口小間等不計入建築高度。
高度規定
指建築物室外地平面至外牆頂部的總高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煙囪、避雷針、旗桿、風向器、天線等在屋頂上的突出構築物不計入建設高度。樓梯間、電梯塔、裝飾塔、眺望塔、屋頂窗、水箱間等建築物之屋頂上突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積合計小於標准層面積25%的,不計入建築高度、層數。平頂房屋按建築室外設計地面處至屋面面層計算;坡頂房屋建築按建築室外設計地面和屋脊平均高度計算。坡頂不同坡度計算按照當地規定執行。
『柒』 如何測量一棟樓的高度,有幾種方法
8種方法如下:
1、對於長方形的大樓, 可以選擇某些角度, 讓大樓看起來像正方形. 記下此時的位置, 並測量大樓底邊長度。
2、還是這根竹竿, 插在合適的地方, 趴在地下看竹竿頭, 發現竹竿頭和大樓頂重合. 測量眼睛離竹竿距離, 竹竿離大樓距離。
3、測量大樓影子長度. 需要找到一根打狗棒, 或者說竹竿, 插在地上. 尺子測竹竿以及竹竿影子長度. 大樓影子長度可以走路數步數測量。
4、還是這跟竹竿, 橫放在頂樓上, 用紙捲成細筒, 站在地上用一隻眼睛從筒里看竹竿, 退到合適的地方讓竹竿看起來像是細紙筒的直徑. 然後把竹竿插在地上, 站在合適的地方用該紙筒再看一次, 看到一樣的效果為止。
5、觀察大樓外牆任何重復性圖案, 比如馬賽克, 玻璃幕牆, 下水管的節...然後測量每個圖案的長度, 乘以重復次數。
6、用氣壓計測量地面與樓頂的大氣壓力,然後用這個大氣壓力差即可計算出大樓的高度。
7、帶著氣壓計到大樓頂,彎身鬆手讓氣壓計落下,同時用碼表測量氣壓計掉到地面所花的時間,大樓高度等於二分之一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時間的平方。
8、帶著氣壓計爬上樓梯,沿著牆壁以氣壓計的高度為單位做記號,一直標記到頂樓,看有幾個標記,再乘以氣壓計高度,就是大樓高度。
『捌』 如何測量建築物中某層樓的高度,方法越多越好
1從上面吊一繩子到地面,然後量繩子長.
2用高度計、氣壓計等儀表進行測量
3利用等比例的方法進行測量
4用全站儀或是經緯儀等測量儀器進行測量
『玖』 關於建築測量(放線)
經緯儀之使用
將經緯儀支在架子上,像椅子、像機三角架均可,目的只在使視線容易通過D之螺絲圈觀察。把經緯儀面向南方放好,首先視臂D不要舉起,(即緯度表E指在零),調整B板之傾斜,使視線沿視臂看到地平線,將B板固定在這位置,此時B板即保持水平,現在旋轉C、D觀察天體,則E即指示出天體之地平緯度(Altitude)。
現在將經緯儀A板舉高至x角,x=90°-(測量地之緯度),例如,你在台北測量,緯度大約25°3',角x就等於64°57';另一個法子是將視臂指向北極星,D保持在這方向,而移動A板,使緯度表E之讀數為90°,此時A板即與B成x角了,當然你稍微想想便知道,可用這種方法來測量你所在地的緯度了,為什麽這樣子A與B就成x角呢?(注一)
仰望天極(即北極星處)時仰角即為你的緯度,因此當E 讀數為零時,將板A舉起x角後,視臂即指向天球赤道,為什麼?(注二)調整x角之目的,在於求得星星對天球赤道面之仰角(即赤緯度),而不須顧慮到因觀測地之緯度不同,所引起之星星視位置之變化。此時由西至東旋轉視臂,便畫出了天球赤道位置。
為了測度赤經,你必經將經度表F刻成赤經單位——時,每隔15°為1時,由零度起反時針方向刻。
現在移動視臂注視南天之一已知星,從星圖、天文日歷或其它參考星源,決定此星之赤經、赤緯,旋轉經度表F,使C之指針指向適當之赤經值。此時緯度表應即自動指在了正確的赤緯值,否則儀器便有了偏差。將F固定住,現在旋轉C、D,把視臂指向另一星球,此時從E、F就可讀出,此星球之赤緯度、赤經度了。在天球赤道以北之星球赤緯度為正,在天球赤道以南之星赤緯度為負,即E盤上朝開口處之量角器度數為正,另一個為負。
例如:角宿大星(Spica),在四、五、六月夜空均可見,它的赤經度(R.A.)=13h23m37s,赤緯度(D.)=-11°00'19'',將視臂指向角宿大星,此時緯度表E讀數應約為-11°,調整經度表F至13h23m37s。現在旋轉視臂D,注視軒轅大星(Regulus),此時在E上就可讀出約12°06',F上約10h07m,於是知道軒轅大星之R.A.=10h07m,D.=12°06'。
再舉個例,在冬季夜空可見天狼星(Sirius)
R.A.約為6h44m,D.約為-16°40',將F調整至6h44m後,將視臂舉高約在25°赤緯度,再向西旋轉到赤經度約為3h45m,此時通過D上之螺絲圈,你就可以看到昴宿(Pleiades)了。
在秋冬夜晚較早時,在飛馬座(Pegasus)大正方形附近,可見朦朧亮帶,那是仙女座大星雲(Andromeda),它是漩渦星雲中唯一能被肉眼清晰看見的,你有興趣求求它的概略位置嗎?大約是R.A.=0h40m,D.=41°。
用這樣方法求赤經、赤緯的好處,便在於不必顧慮到觀測時間不同,引起星球視位置改變的因素,為什麽?因為A板經x角修正後,即與天球赤道面重合,E求得的是星星對A板(即天球赤道面)之仰角,自然就是赤緯度了。又天球雖然不斷旋轉,但各星星差不多全是極遠處之恆星,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均不變,我們已知一星之赤經度,以此為准,自然便可由此星與他星之夾角,而求出另一星的赤經度了,所以不論你在什麽緯度,什麽季節,什麽時間觀察,你所求得星星之赤經、赤緯度數均不會有所差別。
『拾』 怎樣識別房子的建築面積
一、房屋面積我們接觸較多的是建築面積和使用面積。使用面積是房間實測實量的凈空間面積,而建築面積是使用面積、結構面積(牆體、管道井等面積)和公攤面積(公共走道、電梯間等)之和。
二、面積計演算法則針對住宅而言,你記住三點即可:
1、高度小於2.2米的房間建築面積對半計算;2、開放式陽台建築面積對半計算;3、封閉式陽檯面積和高於2.2米的房間全數計算。
三、住宅面積計算不象大型公建那麼復雜,你自己有100%的能力進行計算,沒有必請專家。這也不是考注冊造價師,記住上述兩條就可以了。
四、我給你舉個例子:某塔樓外輪廓平面尺寸為20米×20米。地下1層為地下室;地上20層為住宅,每層四戶,戶型面積相同,所有房間高度均大於2.2米,陽台為封閉內陽台,第21層為消防水箱間和電梯機房。則每戶建築面積為(20×20×22)/(20×4)=110平方米。因此你可以發現,這個面積包括了地下室、第21層、每層的公共通道、電梯間及其前室等公共區域,結構牆體面積也在這裡面,所以你會感覺開發商給的面積與現場的感覺有很大的差異,原因是這兩者不是一個概念,你眼睛所看到的是使用面積,而開發商給你的是建築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