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極體是怎樣測量的
① 管型的判別
一般,管型是NPN還是PNP應從管殼上標注的型號來辨別。依照部頒標准,三極體型號的第二位(字母),A、C表示PNP管,B、D表示NPN管,例如:
3AX 為PNP型低頻小功率管 3BX 為NPN型低頻小功率管
3CG 為PNP型高頻小功率管 3DG 為NPN型高頻小功率管
3AD 為PNP型低頻大功率管 3DD 為NPN型低頻大功率管
3CA 為PNP型高頻大功率管 3DA 為NPN型高頻大功率管
此外有國際流行的9011~9018系列高頻小功率管,除9012和9015為PNP管外,其餘均為NPN型管。
② 管極的判別
常用中小功率三極體有金屬圓殼和塑料封裝(半柱型)等外型,圖T305介紹了三種典型的外形和管極排列方式。
(2) 用萬用表電阻檔判別
三極體內部有兩個PN結,可用萬用表電阻檔分辨e、b、c三個極。在型號標注模糊的情況下,也可用此法判別管型。
① 基極的判別
判別管極時應首先確認基極。對於NPN管,用黑表筆接假定的基極,用紅表筆分別接觸另外兩個極,若測得電阻都小,約為幾百歐~幾千歐;而將黑、紅兩表筆對調,測得電阻均較大,在幾百千歐以上,此時黑表筆接的就是基極。PNP管,情況正相反,測量時兩個PN結都正偏的情況下,紅表筆接基極。
實際上,小功率管的基極一般排列在三個管腳的中間,可用上述方法,分別將黑、紅表筆接基極,既可測定三極體的兩個PN結是否完好(與二極體PN結的測量方法一樣),又可確認管型。
② 集電極和發射極的判別
確定基極後,假設餘下管腳之一為集電極c,另一為發射極e,用手指分別捏住c極與b極(即用手指代替基極電阻Rb)。同時,將萬用表兩表筆分別與c、e接觸,若被測管為NPN,則用黑表筆接觸c極、用紅表筆接e極(PNP管相反),觀察指針偏轉角度;然後再設另一管腳為c極,重復以上過程,比較兩次測量指針的偏轉角度,大的一次表明IC大,管子處於放大狀態,相應假設的c、e極正確。
3.三極體性能的簡易測量
(1) 用萬用表電阻檔測ICEO和β
基極開路,萬用表黑表筆接NPN管的集電極c、紅表筆接發射極e(PNP管相反),此時c、e間電阻值大則表明ICEO小,電阻值小則表明ICEO大。
用手指代替基極電阻Rb,用上法測c、e間電阻,若阻值比基極開路時小得多則表明 β值大。
(2) 用萬用表hFE檔測β
有的萬用表有hFE檔,按表上規定的極型插入三極體即可測得電流放大系數β,若β很小或為零,表明三極體己損壞,可用電阻檔分別測兩個PN結,確認是否有擊穿或斷路。
❷ 三極體的測量方法
利用指針型萬用表可以判別三極體的類型和極性,其步驟如下:
①判斷基極B和管型時萬用表置R×1K檔,先將紅表筆接某一假定基極B,黑表筆分別接另兩個極,如果電阻均很小(或很大),則假定的基極是正確的。基極確定後,紅筆接基極,黑筆分別接另外兩個電極時測得的電阻均小,則此管為NPN型三極體,反之為PNP型,測試電路如圖1.3所示。
②判斷發射極E和集電極C如圖1.4所示。若被測管為PNP三極體,假定紅筆接的是C極,黑筆接的是E極。用手指捏住B、C兩極(或在B、C間串接一個100KΩ電阻)但不要使B、C直接接觸。若測得電阻較小(即I大),則紅筆接的是集電極C,黑筆接的是發射極E。如果兩次測得的電阻相差不大說明管子的性能較差。按照同樣方法可以判別NPN型三極體的極性。
③利用數字型萬用表測量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將功能開關置於hFE檔。對NPN三極體,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NPN邊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對PNP三極體,同樣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PNP邊對應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該管的電流放大倍數β 。
❸ 怎樣在路測量三極體的好壞
用數字萬用表的的二極體擋,如果是NPN的,則將紅表筆點在b(基級)上,黑表筆分別點在另外兩腳上,萬用表應顯示壓降約0.5V左右,如果太小則說明內部短路,很大則內部開路
如果是PNP管子,則將紅、黑表筆反向
❹ 功率三極體測量
在拿到三極體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三極體進行測量,從而分清三極體的兩級位置。在進行三極體測量時最長使用的方法就是使用萬用表來進行測量,萬用表在電路中的作用不僅僅是能夠測量三極體,對於電感器的好壞也是能夠進行判斷的。
本文就將針對使用萬用表對三極體以及電感器的好壞進行測量的方法進行介紹,大家快隨小編來一起看一看吧。
機械萬用表的測量
首先來看一種較為快捷的方法,那就是先對內阻進行判斷。查看兩只引腳是否有內阻,若內阻為零則為三極體擊穿,若有則按以下方法測量:萬用表調至1K 檔,將一支表筆固定在一隻腳上,另一支表筆去碰剩餘的兩只腳,若為PNP管則紅表筆固定在某一腳對測另兩只腳的阻值大致相同,若為NPN管則黑表筆固定某一隻腳對測另兩只腳的阻值大致相同,相應固定的這只腳就是基極。
接下來用10K檔測另外兩只腳,無阻值則交換表筆,可看到兩腳之間是有內阻的,若無內阻則證明此管已失去放大功能,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採用的是機械萬用表。
數字萬用表的測量
介紹過了機械萬用表,下面就來說說數字萬用表。數字萬用表的量程選擇二極體通斷檔,表筆紅色表筆為正極,黑色表筆為負極。首先找基極確定三極體管型,NPN型或PNP型。根據PN結的正向導通,反向截止的原理,任意假設一個極為基極,用萬用表任意表筆與假設的基極相接觸,將另一表筆分別與其餘兩個依次相測,數字萬用表顯示均為500~700Ω數值,說明假設基極正確,如果測得一個極有數字顯示,另一個極沒有數字顯示,則假設的基極不對,可換一個管腳做基極再測量,直到符合上述正確結果為止。
如果紅表筆放在基極上的為NPN型三極體,黑表筆放在基極上的為PNP型三極體。再確定集電極C和發射極e,無論是NPN型三極體還是PNP型三極,集電極C的數值略小於發射極e。以NPN型三極體為例,在不確定基極b的基礎上,紅表筆放在基極b上,黑表筆分別去測量集電極c和發射集e,結果為 c=601Ω,e=603Ω數值。
關於電感器的測量,使用萬用表的話一般只能對其線圈通斷進行測量。如果想要准確的對電感量來進行檢測,那麼就需要專業的儀器來進行輔助。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電感器在電路中的損壞概率不是很高,如果燒毀了是能夠從表面觀察到的。但對於塑封的電感而言,只要判斷時候通斷即可。
本文從機械萬用表與數字萬用表的角度出發,為大家講解了採用兩種不同的儀器對三極體測量的方法。雖然萬用表可以對電感量進行測量,但有可能得出不準確的結果,因此如果需要對電感量進行准確的判斷,還是要採用專門的儀器來進行。
❺ 三級管的測量方法
具體方法是將萬用表調至電阻擋的R×1k擋,先用紅表筆放在三極體的一隻腳上,用黑表筆去碰三極體的另兩只腳,如果兩次全通,則紅表筆所放的腳就是三極體的基極(B)。如果一次沒找到,則紅表筆換到三極體的另一個腳,再測兩次;如還沒找到,則紅表筆再換一下,再測兩次。如果還沒找到,則改用黑表筆放在三極體的一個腳上,用紅表筆去測兩次看是否全通,若一次沒成功再換。這樣最多測量12次,總可以找到基極。
大家應該都是聽過三極體,但是很多的人都覺得三極體的使用較難。那麼,三極體怎麼測量呢?三極體的測量其實並不會很復雜,只要掌握了有效的方法的話,再加上多加練習的話很快就能學會如何使用三極體的,現在小編給大家介紹幾種使用三極體的步驟以及每一個步驟使用的訣竅以及公式,幫助大家學會三極體怎麼測量。
三極體怎麼測量
三極體的管型及管腳的判別是電子技術初學者的一項基本功,為了幫助讀者迅速掌握測判方法,筆者總結出四句口訣:「三顛倒,找基極;PN結,定管型;順箭頭,偏轉大;測不準,動嘴巴。」下面讓我們逐句進行解釋吧。
一、三顛倒,找基極
大家知道,三極體是含有兩個PN結的半導體器件。根據兩個PN結連接方式不同,可以分為NPN型和PNP型兩種不同導電類型的三極體,測試三極體要使用萬用電表的歐姆擋,並選擇R×100或R×1k擋位。假定我們並不知道被測三極體是NPN型還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腳是什麼電極。測試的第一步是判斷哪個管腳是基極。這時,我們任取兩個電極(如這兩個電極為1、2),用萬用電表兩支表筆顛倒測量它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接著,再取1、3兩個電極和2、3兩個電極,分別顛倒測量它們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在這三次顛倒測量中,必然有兩次測量結果相近:即顛倒測量中表針一次偏轉大,一次偏轉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顛倒測量前後指針偏轉角度都很小,這一次未測的那隻管腳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基極。
二、PN結,定管型
找出三極體的基極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基極與另外兩個電極之間PN結的方向來確定管子的導電類型。將萬用表的黑表筆接觸基極,紅表筆接觸另外兩個電極中的任一電極,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大,則說明被測三極體為NPN型管;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小,則被測管即為PNP型。
三、順箭頭,偏轉大
找出了基極b,另外兩個電極哪個是集電極c,哪個是發射極e呢?這時我們可以用測穿透電流ICEO的方法確定集電極c和發射極e。
四、測不出,動嘴巴
若在「順箭頭,偏轉大」的測量過程中,若由於顛倒前後的兩次測量指針偏轉均太小難以區分時,就要「動嘴巴」了。具體方法是:在「順箭頭,偏轉大」的兩次測量中,用兩只手分別捏住兩表筆與管腳的結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頭抵住)基電極b,仍用「順箭頭,偏轉大」的判別方法即可區分開集電極c與發射極e。其中人體起到直流偏置電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顯。
以上,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了三極體怎麼測量,主要是四個步驟,其實就是四個使用三極體的訣竅,小編以口號的形式將各個步驟的使用重點進行總結和歸納。這樣消費者要是記不起來的話用記口訣的方法的記得會比較牢,學的也是比較快的,還有每一個操作的注意點也是需要大家多加留心的,希望小編的介紹可以幫到大家。
❼ 三極體的測量方法有哪些
利用指針型萬用表可以判別三極體的類型和極性,其步驟如下:
①判斷基極B和管型時萬用表置R×1K檔,先將紅表筆接某一假定基極B,黑表筆分別接另兩個極,如果電阻均很小(或很大),則假定的基極是正確的。基極確定後,紅筆接基極,黑筆分別接另外兩個電極時測得的電阻均小,則此管為NPN型三極體,反之為PNP型,測試電路如圖1.3所示。
②判斷發射極E和集電極C如圖1.4所示。若被測管為PNP三極體,假定紅筆接的是C極,黑筆接的是E極。用手指捏住B、C兩極(或在B、C間串接一個100KΩ電阻)但不要使B、C直接接觸。若測得電阻較小(即I大),則紅筆接的是集電極C,黑筆接的是發射極E。如果兩次測得的電阻相差不大說明管子的性能較差。按照同樣方法可以判別NPN型三極體的極性。
③利用數字型萬用表測量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將功能開關置於hFE檔。對NPN三極體,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NPN邊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三極體的電流放大倍數β 。對PNP三極體,同樣將發射極(e)、基極(b)和集電極(c)分別插入管插座PNP邊對應的e、b和c孔中,顯示器顯示的數字即是該管的電流放大倍數β 。
❽ 簡述二極體、三極體的檢測方法。
二極體和三級管都是極管的一種,是半導體電路上中常見的兩種電子元器件。二極體和三級管雖然形體小,但是作用大,如果失靈便導致整個半導體器件不能正常工作。前面有一章我們講到了普通二極體的檢測方法,下面我們來對二極體和三極體的檢測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二極體如何檢測
1.正確地判斷二極體的正負極方法
將萬用表置於RX1k擋,兩表筆分別接至二極體的兩端,測得內阻較小的是二極體的 正向電阻,與黑表筆相接的是二極體的正極,與紅表筆相接的是負極。
2.正確地判別二極體的單向導通特性好壞
對於鍺二極體的正反向電阻分別約為幾百歐和幾百千歐;硅二極體的正反向電阻分別約為幾千歐和幾兆歐或接近無窮大。若測得的二極體正、反向電阻值都很大,則說明其內部開路;若都很小,則說明其內部有短路;若兩者差別不大,則說明此二極體失去了單向導電性。
由於二極體是非線性器件,測量二極體的正反向電阻會隨使用萬用表不同的電阻擋而有 所變化,這是正常的。若需測試二極體的伏安特性曲線,可使用晶體管特性圖示儀。
三極體如何檢測
判別三極體管腳:
通常根據型號,可從手冊中查到管腳的排列情況。若不知型號,可用萬用表的電阻擋來 判別其e、b、c三個極。
1.三極體基極的判別
用Rxlk電阻擋(PNP型晶體管用RX100電阻擋),不管是NPN管還是PNP管,測其be結和be結都應呈現與二極體相同的單向導電特性。檢測時可以把三極體看成兩個二極體。將紅表筆接某一管腳,黑表筆分別接另外兩管腳,測得兩個阻值。當測得的阻值均較小,紅表筆所接的管腳為PNP型的基極b;若兩阻值都很大或一大一小,可將紅表筆換接一腳再試,直到兩個阻值均較小為止。檢測方法同上,以黑表筆接某一管腳,在測得的阻值均較小,則黑表筆所接管腳為NPN型晶體三極體的基極b。
2.三極體集電極、發射極的判斷
對NPN管而言,將紅表筆接到假設的e極,黑表筆接另一個假設的c極,同時用微潮的手指捏住黑表筆尖部與基極(注意不要把黑表筆與基極短接),觀察表筆的偏轉大小的情況;然後將黑表筆接假設的e極,紅表筆接另一個假設的c極,重復上面的動作,觀察到不同的表筆偏轉情況,可比較出指針偏轉大的情況時,黑表筆接的是NPN管集電極c,另一極便是NPN型的發射極e。對PNP型管同樣可以採用以上方法檢測,只不過黑表筆接到 PNP型假設的發射極e。
3.三極體的電流放大系數hFE和穿透電流Iceo估測
在正確判別出集電極、發射極後,根據表針的偏轉幅度,可以相對地比較出晶體三極體電流放大系數hFE的大小,偏轉幅度大的,hFE就會較大。
對NPN管而言,紅表筆接集電極,黑表筆接發射極,測得集電極一發射極反向電阻, 阻值越大,相對說明同型號的此管Iceo越小。
上述檢測方法適用小功率晶體三極體,要精確檢測小功率、大功率晶體三極體的特性參數,則要使用晶體三極體特性測試儀。
❾ 測量三極體的方法
這里告訴你萬用表測量晶體三極體好壞的方法:
1.
任意測 pnp三極體的兩個腳,當發現固定紅筆接的一腳不動,
用黑筆分別接另外兩腳時,萬用表的指針擺動,電阻是相同.反過來對調表筆,黑筆固定的一腳不動,
用紅筆分別接另外兩腳時,萬用表的指針不擺動,電阻是無窮大.就確定;固定的一腳確定是b極
2.
(確定c極和e極)
三極體好壞的判斷(r×10k檔來測量)
(1)(確定c極和e極)
npn好壞的判斷:上面已確定了b極,r×10k檔來測量.用黑筆和紅筆分別接觸另外兩極,保持紅筆和黑筆現在狀態不變用手指捏b極+紅筆接的一極,發現指針擺動的幅度大,放大倍數大,黑筆接的是c極,紅筆接的是e極(壞的三極體,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紅,黑筆測量c.e極,接法和二極體測量相同,一邊相通,對調表筆另一邊是不通,例如;r*10k檔的黑筆接c極紅筆接e極指針擺動一點,說明是漏電損壞.經驗總結:如果是好的三級管,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c.e電阻一邊不通,極筆對調後,另一邊是相通的有電阻,電阻大的和原來沒有用過的同型號的三極體對比.b極e極輸出電壓偏低的.
3.
(確定c極和e極)
pnp好壞的判斷
r×10k檔來測量.用黑筆和紅筆分別接觸另外兩極保持紅筆和黑筆現在狀態不變用手指捏b極+黑筆接的一極,同時捏兩極,發現指針擺動的幅度大,放大倍數大,黑筆接的是e極,紅筆接的是c極(壞的三極體,用萬用表的r×10k檔來測量.紅,黑筆測量c.e極,接法和二極體測量相同,一邊相通,對調表筆另一邊是不通,例如:r×10k檔的黑筆接e極紅筆接極c指針擺動一點如果指針擺動一點,說明了是漏電是壞)
注:
可用萬用表自帶測三極的功能來測。分出b.c.e
三極,沒有的情況下按上面方法來測分辨三極,,然後用r×10k檔來測量c.e極來決斷是否漏電.
❿ 三極體的詳細測量方法是什麼
三極體的管型及管腳的判別是電子技術初學者的一項基本功,為了幫助讀者迅速掌握測判方法,筆者總結出四句口訣:「三顛倒,找基極;PN結,定管型;順箭頭,偏轉大;測不準,動嘴巴。」下面讓我們逐句進行解釋吧。
一、 三顛倒,找基極
大家知道,三極體是含有兩個PN結的半導體器件。根據兩個PN結連接方式不同,可以分為NPN型和PNP型兩種不同導電類型的三極體,圖1是它們的電路符號和等效電路。
測試三極體要使用萬用電表的歐姆擋,並選擇R×100或R×1k擋位。圖2繪出了萬用電表歐姆擋的等效電路。由圖可見,紅表筆所連接的是表內電池的負極,黑表筆則連接著表內電池的正極。
假定我們並不知道被測三極體是NPN型還是PNP型,也分不清各管腳是什麼電極。測試的第一步是判斷哪個管腳是基極。這時,我們任取兩個電極(如這兩個電極為1、2),用萬用電表兩支表筆顛倒測量它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接著,再取1、3兩個電極和2、3兩個電極,分別顛倒測量它們的正、反向電阻,觀察表針的偏轉角度。在這三次顛倒測量中,必然有兩次測量結果相近:即顛倒測量中表針一次偏轉大,一次偏轉小;剩下一次必然是顛倒測量前後指針偏轉角度都很小,這一次未測的那隻管腳就是我們要尋找的基極(參看圖1、圖2不難理解它的道理)。
二、 PN結,定管型
找出三極體的基極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基極與另外兩個電極之間PN結的方向來確定管子的導電類型(圖1)。將萬用表的黑表筆接觸基極,紅表筆接觸另外兩個電極中的任一電極,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大,則說明被測三極體為NPN型管;若表頭指針偏轉角度很小,則被測管即為PNP型。
三、 順箭頭,偏轉大
找出了基極b,另外兩個電極哪個是集電極c,哪個是發射極e呢?這時我們可以用測穿透電流ICEO的方法確定集電極c和發射極e。
(1) 對於NPN型三極體,穿透電流的測量電路如圖3所示。根據這個原理,用萬用電表的黑、紅表筆顛倒測量兩極間的正、反向電阻Rce和Rec,雖然兩次測量中萬用表指針偏轉角度都很小,但仔細觀察,總會有一次偏轉角度稍大,此時電流的流向一定是:黑表筆→c極→b極→e極→紅表筆,電流流向正好與三極體符號中的箭頭方向一致(「順箭頭」),所以此時黑表筆所接的一定是集電極c,紅表筆所接的一定是發射極e。
(2) 對於PNP型的三極體,道理也類似於NPN型,其電流流向一定是:黑表筆→e極→b極→c極→紅表筆,其電流流向也與三極體符號中的箭頭方向一致,所以此時黑表筆所接的一定是發射極e,紅表筆所接的一定是集電極c(參看圖1、圖3可知)。
四、 測不出,動嘴巴
若在「順箭頭,偏轉大」的測量過程中,若由於顛倒前後的兩次測量指針偏轉均太小難以區分時,就要「動嘴巴」了。具體方法是:在「順箭頭,偏轉大」的兩次測量中,用兩只手分別捏住兩表筆與管腳的結合部,用嘴巴含住(或用舌頭抵住)基電極b,仍用「順箭頭,偏轉大」的判別方法即可區分開集電極c與發射極e。其中人體起到直流偏置電阻的作用,目的是使效果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