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釀谷酒的方法步驟

釀谷酒的方法步驟

發布時間:2022-07-21 18:26:15

如何釀造純谷酒具體步驟,謝謝了。

白酒製作,轉載一篇參考: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後,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麴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於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後,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
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並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澱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並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❷ 拜求谷酒的詳細製作工序.謝謝!!

谷酒是以稻穀為原料,以純種小曲或傳統酒葯為糖化發酵劑,經培菌糖化,在缸中發酵後,再經蒸餾而成的酒。早秈谷是生產谷酒的好材料,釀制的谷酒成本低。

一、原料配方:稻穀100公斤,酒麴0.6-1.2公斤。

二、工藝流程:稻穀→漂洗→去癟谷→浸泡→蒸谷→出甑→泡水→復蒸→攤涼→拌曲→培菌糖化→落缸發酵→蒸餾→成品

三、操作要點:⑴浸谷:加水浸過谷面20厘米,浸谷時間約10-16小時。待稻穀浸泡透心後,放去泡谷水,用清水洗凈。⑵蒸谷:將泡透的稻穀裝入甑中,上大汽後蒸40分鍾,揭蓋向甑中潑入稻穀重量15%-20%的水,讓穀粒吸水膨脹。圓汽後蒸30分鍾,潑一次水,再蒸30分鍾。⑶出甑泡水:將初蒸好的稻穀出甑倒入裝有涼水的泡谷池中,使水蓋過谷面,穀皮冷卻收縮使谷尖開口。潤水時間約10-15分鍾。⑷復蒸:將潤好水的谷再裝入甑中,加大火復蒸。前45-60分鍾加蓋蒸,後半小時敞開蒸,使稻穀收汗。⑸攤涼、拌曲:將復蒸好的稻穀攤涼至35-37℃,夏季攤涼到室溫時,就可加入酒麴粉拌勻。用曲量為稻穀重量的0.6%-1.2%。純種小曲用曲量少些,傳統酒葯用曲量多些;夏季少些,冬季多些。⑹培菌糖化:將拌好曲的穀粒堆在曬墊上,扒平,穀粒堆放的厚度夏天為10-12厘米,冬天為15-20厘米。穀粒上鋪蓋一張曬墊保濕。冬季還要在蓋墊上加蓋一層干凈的稻草保溫。培菌糖化時間夏季20-24小時,冬季26-48小時。當穀粒表面長滿菌絲,香甜、微帶酸味,穀粒底部的曬墊上有少許潮濕時,應立即落缸發酵,以免延長時間造成糖分流失降低出酒率。⑺落缸發酵:將糖化好的醅料裝入缸中,加水80%-90%,然後用塑料布封缸發酵6天以上即可蒸餾。發酵時間,夏季從培菌糖化開始7天左右,冬天缸的四周用稻草等保溫,約9-14天。⑻蒸餾:谷酒蒸餾一般不去酒頭,直接接酒到45度為止,尾酒倒入下鍋復蒸。通常100公斤稻穀可出45度谷酒50-53公斤。

❸ 如何製作包穀酒

包穀就是玉米,下面簡要說一下玉米酒的釀制方法:

1.磨面,揀取籽粒飽滿,無霉無蟲蛀的當年新鮮玉米,曬干磨碎加工成玉米麵粉。
2.將玉米面加水,上籠蒸熟。蒸玉米面時要求蒸得不夾生,飯軟而又不成稀糊狀。要達到這個要求,必須先後蒸2次。第一次,將玉米面和水按照4:1的比例,充分拌勻。然後上籠開始蒸,蒸熟出籠。出籠後及時把結塊壓碎。第2次,把初蒸並壓碎的玉米面,灑上比第一次稍多一些的水,上籠用大火蒸。約蒸30分鍾,揭蓋用口吹,如果蒸籠里發出呼呼的響聲時,說明已蒸好。此時即可出籠進行冷卻。
3.入缸發酵:面團冷卻之後,按每2.5千克面飯用一包15克裝的甜酒麴的比例,把甜酒麴加入面飯中充分拌勻,然後,裝入已備好的發酵器具中,放在比較熱燥的地方進行發酵。保溫發酵25~35小時,適時取出。在發酵快要完成時,可取出少許嘗一嘗,如果是酸味,說明還沒有發酵好,要繼續發酵;如果是甜味,說明已發酵好,應盡快取食;如果是甘辣味,說明已發酵過頭,不能食用了。
4.過濾取酒。將發酵好的酒醪裝入潔凈布袋壓濾,濾液靜置兩天左右,然後取出上層澄清液,就可得生玉米甜酒。
5.高溫殺菌。將製得的生玉米甜酒裝入已消毒的容器中,水溫加熱至80℃,保溫20分鍾左右,進行殺菌,然後靜置分層,得到上層清澈的酒液,然後裝入瓶中密封,那麼甘醇的玉米甜酒製成了。

❹ 玉米酒的釀制方法和步驟

玉米酒的製作方法,與做醪糟一樣。做酒釀關鍵是掌握發酵的時間。把上好玉米在水中浸泡半天,控干水之後放在籠上蒸熟,蒸熟的玉米攤開晾一下,將其打松。冷涼之後摻入一定比例的酒麴,和勻。把這些玉米裝入一個廣口的容器,鋪平玉米飯,中間留一個圓洞。然後封口保溫進行發酵,夏天頂多兩日,冬季室溫在18度的時候也許要3-4日。發酵的過程不能太長,太長之後玉米中的澱粉都轉換為酒精了,這個酒釀就不甜了,由於酒精度高,人們說太凶了。整個過程的技術要領在於所有的容器要干凈,絕油;酒麴的多少比例得當,發酵的時間正好,這時候出來的酒釀又甜又有酒的醇香。

具體步驟參考如下:

一、粉碎:將玉米曬干或火炕烘乾後,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篩去渣滓。

二、攪拌:將過篩後的玉米芯粉末鋪於曬席上,加溫水攪拌,用水量掌握在每50公斤原料加水90-100公斤,攪勻後用手提料有水分感,但又不結團。

三、蒸料:將攪拌好的料裝入瓶內。但在裝瓶前要光將空瓶蒸一下,待汽流上升五分鍾後,把料投入瓶內蒸。操作時應上氣一層,加料一尼,依序加料至瓶口,待蒸到收汗松泡為止。一般4小時即蒸熟。

四、糖化:待料蒸熟,出瓶後攤晾至料溫降到35℃左右時下曲。每100公斤原料,用曲1.75公斤。攪拌均勻後裝入缸或桶內,料溫以30℃為好,糠化18-20小時即成甜味漿液。

五、發酵:為保證原料發酵得好,出缸後再配少許的紅糟,以及曲粉2公斤。等料溫降至30℃,再重回釀缸內發酵。發酵時第一天溫度可達33℃,第二天逐漸低,到第7天出缸時,料溫己降到27-28℃,便可提取蒸餾。

六、蒸餾:蒸餾過程,開頭要旺火猛攻,中間保持火溫,最後又旺火蒸餾15分鍾,使料自始至終全部蒸出酒。成品的酒度為40-80度,最高50度,色白、氣香、味酵。

❺ 谷酒如何釀造

谷酒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酒種,是以稻穀為原料,以純種小曲或傳統酒葯為糖化發酵劑,經培菌糖化,在缸中發酵後,再經燒酒設備蒸餾而成的酒。張思漫接下來要跟各位分享的便是傳統稻穀酒的釀造工藝。
一、谷酒的製作方法

原料配方:稻穀100公斤,酒麴0.5-0.7%(酒麴不同比例不同)。

具體的工藝流程:

1、浸泡:加70度以上的熱水浸過谷面20厘米,浸谷時間約10-16小時。待稻穀浸泡透心後,放去泡谷水,用清水洗凈。

2、蒸谷:將泡透的稻穀裝入燒酒設備中,上大汽後蒸40分鍾,揭蓋向甑中潑入稻穀重量15%-20%的水,讓穀粒吸水膨脹。圓汽後蒸30分鍾,潑一次水,再蒸30分鍾。

3、攤涼、拌曲:將復蒸好的稻穀攤涼至30℃以下,夏季攤涼到室溫時,就可加入酒麴粉拌勻。用曲量為稻穀重量的0.5%。純種小曲用曲量少些,傳統酒葯用曲量多些;夏季少些,冬季多些。

4、培菌糖化:將拌好曲的穀粒堆在曬墊上,扒平,穀粒堆放的厚度夏天為10-12厘米,冬天為15-20厘米。穀粒上鋪蓋一張曬墊保濕。冬季還要在蓋墊上加蓋一層干凈的稻草保溫。

培菌糖化時間夏季20-24小時,冬季26-48小時。當穀粒香甜、微帶酸味,穀粒底部的曬墊上有少許潮濕時,應立即落缸發酵,以免延長時間造成糖分流失降低出酒率。

5、落缸發酵:發酵也是比較關鍵的一步,對環境衛生有嚴格的要求,不能有蚊蟲和一切的黴菌,發酵期間溫度在25-30度左右(溫度如果低於15度的話,發酵的時間就會延長甚至會出現發酵不完全的情況),發酵具體時間,夏天一般在8-12天左右。冬季一般在20天左右;

6、蒸餾:發酵完成後,就可以用燒酒設備蒸餾了。先將鍋爐水燒開,圓汽後再把發酵好的稻穀酒醅倒入,上料要求均勻,哪裡上汽往哪裡倒,蒸餾期間,火候要控制好。
每一個步驟,我們都要非常的用心去做並適時總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釀出口味正宗的農村土法稻穀酒。

❻ 包穀酒的製作方法步驟

雲貴川地區的消費群體常喜愛飲用玉米酒,因為這些地方的主糧就是玉米。那麼、玉米酒,也稱包穀酒,貴州某些地方也叫燒酒,玉米酒的度數有高有低,酒度25——70度不等,下文唐三鏡吳月平分享的是玉米酒的製作方法。

一、玉米酒製作步驟

1、粉碎:選取顆粒飽滿、無霉、無蟲蛀的新鮮苞谷,曬干或烘乾後,將其碾成粉粒,篩去渣滓。

2、攪拌:將過篩後的苞穀粒加溫水攪拌,每50公斤苞穀粒加水90-100公斤,拌勻後用手撮揉,以感到濕潤,但又不結團為好。

3、蒸料:將攪拌好的苞穀粒與清水按4:l配比,把清水噴灑在苞穀粒上,充分攪拌均勻,然後置於鋪有紗布的蒸籠中,用大火加熱汽蒸。氣壓較大時,保持壓力,約蒸5分鍾後揭開籠蓋,將苞穀粒移出籠,及時清理結塊,再噴灑比第一次稍多的清水,繼續上籠,用大火汽蒸;待氣壓增大時,保持壓力約蒸30分鍾,當苞穀粒鬆散、不呈稀糊狀、熟透無夾生時,出籠攤開晾涼。

4、糖化:待苞穀粒蒸熟,出鍋後攤晾,溫度降到35攝氏度左右時下曲。每100公斤苞穀粒,用曲1.75公斤。攪拌均勻後裝入缸或桶內,此時苞穀粒溫度保持在30攝氏度為好,糖化18-20小時即出甜味。

5、發酵:取晾涼的熟苞穀粒與甜酒麴按160:1的比例混合,充分攪拌均勻後裝入陶瓷大缸,密封缸口,放置在比較乾燥的地方,發酵25~35小時後取出。在發酵快要結束時,可取出少許嘗嘗味道。若呈酸味,說明快發酵好了,應降溫、減緩發酵;若呈苦辣味,則表明發酵已過。因此保持適度發酵很重要,要依據發酵時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這個本領全靠經驗。將發酵好的酒醪裝入潔凈的布袋過濾,濾液靜置兩天左右,然後虹吸上層澄清液,即得苞谷甜酒。

6、蒸餾:開始要旺火蒸,中間保持文火,最後再旺火蒸餾15分鍾,讓處理好的料全部蒸出酒。成品酒的酒精度一般為40度,最高一般為50度。東北玉米酒65度到50度都左右。色白、氣香、味醇。

2105閱讀
搜索
汾酒
十款良心純糧酒
恩施包穀酒的優缺點
十大不建議買的醬酒
自學燒酒技術哪裡學
包穀酒為什麼喝的人少

❼ 稻穀怎麼釀酒

1、原料配方:稻穀100公斤,酒麴0.6-1.2公斤。
2、工藝流程:稻穀→漂洗→去癟谷→浸泡→蒸谷→出甑→泡水→復蒸→攤涼→拌曲→培菌糖化→落缸發酵→蒸餾→成品
3、操作要點:
⑴浸谷:加水浸過谷面20厘米,浸谷時間約10-16小時。待稻穀浸泡透心後,放去泡谷水,用清水洗凈。
⑵蒸谷:將泡透的稻穀裝入甑中,上大汽後蒸40分鍾,揭蓋向甑中潑入稻穀重量15%-20%的水,讓穀粒吸水膨脹。圓汽後蒸30分鍾,潑一次水,再蒸30分鍾。
⑶出甑泡水:將初蒸好的稻穀出甑倒入裝有涼水的泡谷池中,使水蓋過谷面,穀皮冷卻收縮使谷尖開口。潤水時間約10-15分鍾。
⑷復蒸:將潤好水的谷再裝入甑中,加大火復蒸。前45-60分鍾加蓋蒸,後半小時敞開蒸,使稻穀收汗。
⑸攤涼、拌曲:將復蒸好的稻穀攤涼至35-37℃,夏季攤涼到室溫時,就可加入酒麴粉拌勻。用曲量為稻穀重量的0.6%-1.2%。純種小曲用曲量少些,傳統酒葯用曲量多些;夏季少些,冬季多些。
⑹培菌糖化:將拌好曲的穀粒堆在曬墊上,扒平,穀粒堆放的厚度夏天為10-12厘米,冬天為15-20厘米。穀粒上鋪蓋一張曬墊保濕。冬季還要在蓋墊上加蓋一層干凈的稻草保溫。培菌糖化時間夏季20-24小時,冬季26-48小時。當穀粒表面長滿菌絲,香甜、微帶酸味,穀粒底部的曬墊上有少許潮濕時,應立即落缸發酵,以免延長時間造成糖分流失降低出酒率。
⑺落缸發酵:將糖化好的醅料裝入缸中,加水80%-90%,然後用塑料布封缸發酵6天以上即可蒸餾。發酵時間,夏季從培菌糖化開始7天左右,冬天缸的四周用稻草等保溫,約9-14天。⑻蒸餾:谷酒蒸餾一般不去酒頭,直接接酒到45度為止,尾酒倒入下鍋復蒸。通常100公斤稻穀可出45度谷酒50-53公斤。

❽ 穀子酒怎麼製作過程

谷酒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酒種,是以稻穀為原料,以純種小曲或傳統酒葯為糖化發酵劑,經培菌糖化,在缸中發酵後,再經蒸餾而成的酒。谷酒的製作方法是怎樣的呢?下文黎燕玲老師分享谷酒的製作方法。

一、谷酒的製作方法

1、原料配方:稻穀100公斤,酒麴0.6-1.2公斤。

2、工藝流程:稻穀→漂洗→去癟谷→浸泡→蒸谷→出甑→泡水→復蒸→攤涼→拌曲→培菌糖化→落缸發酵→蒸餾→成品

二、操作要點:

⑴浸谷:加水浸過谷面20厘米,浸谷時間約10-16小時。待稻穀浸泡透心後,放去泡谷水,用清水洗凈。

⑵蒸谷:將泡透的稻穀裝入甑中,上大汽後蒸40分鍾,揭蓋向甑中潑入稻穀重量15%-20%的水,讓穀粒吸水膨脹。圓汽後蒸30分鍾,潑一次水,再蒸30分鍾。

⑶出甑泡水:將初蒸好的稻穀出甑倒入裝有涼水的泡谷池中,使水蓋過谷面,穀皮冷卻收縮使谷尖開口。潤水時間約10-15分鍾。

⑷復蒸:將潤好水的谷再裝入甑中,加大火復蒸。前45-60分鍾加蓋蒸,後半小時敞開蒸,使稻穀收汗。

⑸攤涼、拌曲:將復蒸好的稻穀攤涼至35-37℃,夏季攤涼到室溫時,就可加入酒麴粉拌勻。用曲量為稻穀重量的0.6%-1.2%。純種小曲用曲量少些,傳統酒葯用曲量多些;夏季少些,冬季多些。

⑹培菌糖化:將拌好曲的穀粒堆在曬墊上,扒平,穀粒堆放的厚度夏天為10-12厘米,冬天為15-20厘米。穀粒上鋪蓋一張曬墊保濕。冬季還要在蓋墊上加蓋一層干凈的稻草保溫。培菌糖化時間夏季20-24小時,冬季26-48小時。當穀粒表面長滿菌絲,香甜、微帶酸味,穀粒底部的曬墊上有少許潮濕時,應立即落缸發酵,以免延長時間造成糖分流失降低出酒率。

⑺落缸發酵:將糖化好的醅料裝入缸中,加水80%-90%,然後用塑料布封缸發酵6天以上即可蒸餾。發酵時間,夏季從培菌糖化開始7天左右,冬天缸的四周用稻草等保溫,約9-14天。

⑻蒸餾:谷酒蒸餾一般不去酒頭,直接接酒到45度為止,尾酒倒入下鍋復蒸。通常100公斤稻穀可出45度谷酒50-53公斤。

首贊
+1
平台聲明

❾ 糧食釀酒的方法步驟

用大米釀糧食酒的方法。

道具:大鍋、小鍋、大酒缸子、釀酒蒸籠、廢舊棉絮、干凈白布、大盆子或豆腐盆、大酒壇子

材料:大米、釀酒粉、水

方法:1、首先需要把大米淘干凈,用漏篩裝好,這時可以一邊燒水,水不宜太多,一般水、米各半(或者水略多於米)即可。水開後把大米下入鍋中煮,米下鍋後需要用鍋鏟適當的攪動,防止結鍋。

2、待大米煮至快熟時減小火力,直至把鍋中的米飯完全煮熟,熟後即可把火撤掉,待其略冷卻後再鏟出鍋裝入酒缸中待其冷卻,當溫度冷到30——40度左右時即可用米酒粉兌好水和入米飯中(一般米酒粉中會寫明一包可釀多少斤大米),完全攪拌均勻後把米飯壓平,再在其上面撒上一些酒粉水然後用干凈的白布蓋上。

3、入窩,這個步驟也是很關鍵的一個步驟。先需要找一些廢舊的棉絮、毛毯都可,把他們放入大盆子中弄好一個能容得下酒缸的窩,把酒缸放入窩中後再在其酒缸上面蓋上白布並壓好,最後用保暖的材料(廢舊棉絮等)把酒缸完全裹好,放於房間內一個對時(24小時)後即可掀開酒窩了。

此時酒出窩後還不到釀酒的時候,這時我們還需要找個大酒壇子把全部發酵好的酒裝入壇子中,裝好後密封保存一兩個月後才進行釀制。有的人也會在封存之前加入一些糯米酒或者紅薯乾等。其釀制過程則還需要很多的工序。

1、把發酵好的酒倒入到大鍋中,加入適量的水進行煮,在鍋的上面套上釀酒的蒸籠(上下兩頭都是空的,而在蒸籠中間會有一個類似船槳的木板,木板上有刻痕且都流向於木板的末端——通向蒸籠外面),在蒸籠的上面再放置一口小鍋,再在其小鍋內加入冷水,最後再用打濕的碎布把蒸籠和鍋的介面處密封好即可。

2、在鍋中的米酒煮開後即會有熱氣往上冒,遇到蒸籠上的小鍋時則會凝結成水珠,水珠到一定程度後即會掉下,順著刻有刻痕的木板流至末端,此時末端需要用一個酒缸接著流出來的酒。一般來說第一鍋水的酒其度數都會相對較高,甚至能點著火。待蒸籠上面的那小鍋水熱了後其出酒的速度也就慢了,這時我么需要把小鍋裡面的水舀出來倒掉,再換上冷水,如此循環即可。一般一鍋酒糟可以釀三至五鍋水(上面的小鍋)。當然具體每一次的量則需要根據其鍋的大小來決定。

酒釀出來後我們只需要再找相關的酒瓶裝好密封保存即可了,這樣釀出的酒也就是我沒們在老家自己喝的糧食酒了。

❿ 正宗的苞谷酒的釀造方法

原材料:玉米、曲子、酒甑子。

1、先用水把包穀煮軟,大約要煮10個小時,煮軟後拿出來晾,使溫度降低。

(10)釀谷酒的方法步驟擴展閱讀:

玉米酒和高粱酒區別

1、原料不同

玉米酒:玉米酒也稱包穀酒,主要是以玉米為釀酒原料釀造而成zd的。

高粱酒:高粱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

2、釀造過程不同

玉米酒:玉米磨粉,入籠蒸熟,入缸發酵,入袋過濾,高溫殺菌,虹吸上層澄清液,即為成品。

高粱酒:原料粉碎,配料,蒸版煮糊化,冷卻,拌醅,入窖發酵,蒸酒,即可得到白酒。

3、酒味道不同

玉米酒:玉米酒無雜質異物,酒味醇香,味道甘甜權。

高粱酒:高粱酒為白酒,微微辣口。

閱讀全文

與釀谷酒的方法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10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5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9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5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4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2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8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8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100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6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8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9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7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