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預測寶寶體重
孩子的體重對於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很重要。現在的醫學技術發達,很多都能夠通過觀察來調整飲食。下面來媽媽網網路了解下預測胎兒體重、胎兒大小是由什麼決定的、測量胎兒體重的方法、胎兒的體重需控制嗎、預測胎兒體重准不準,幫助更多的媽媽了解未出生的寶寶。
預測胎兒體重
隨著胎兒的日益長大,讓不少的人都知道了胎兒的現狀。預測胎兒體重可以准確的知道胎兒是否健康,在肚子裡面的身體狀態等等,如果太重或者太輕都會影響寶寶的出生。
怎麼計算胎兒體重?妊娠的前3個月,主要是透過測量胎兒頭部至臀部的距離來計算胎兒的身長。
隨著胎兒逐漸發育,從懷孕第15周開始,測量胎兒頭圍或兩頂骨之間的直徑。測量腹圍和股骨長度以確定胎兒的大小,然後測量胎兒重量。 由於測量胎兒長度的巨大誤差,例如胎兒捲曲的位置,骨骼的大小可能會導致結果的誤判。 因此,胎兒的重量將被用作評估胎兒生長而不是體長的基礎。
胎兒大小是由什麼決定的
胎盆的大小影響肚子裡面胎兒的正常發育,如果胎盆過大有可能會導致胎兒死亡,如果胎盆過小容易壓迫胎兒,因此要了解胎兒大小是由什麼決定的。
1)母親身體的高度。孕婦體型嬌小,胎兒可能比較小而且比較輕。如果獲得的公式結果確定胎兒體重不正確,則必須根據個體差異而進行判斷。
2)胎盤的功能。胎兒宮內胎盤功能是否良好也會影響胎兒體重。胎盤功能好,寶寶獲得足夠的氧氣,營養,會生長良好。
3)臍帶血管的功能。臍帶是向胎兒輸送血液和營養物質的重要通道。如果臍帶打結,只有單個臍動脈或水囊血腫會影響血液的輸送,也會影響寶寶的體重。
4)血液中的血糖水平。適度的糖可以幫助胎兒的生長,所以母親的血糖水平高,胎兒會長得越來越大,比如普通的妊娠糖尿病可以引起巨大的寶寶,因為母親的血糖太高。
5)母親本身有代謝性高血壓疾病。妊娠毒血症或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孕婦有較大的血管阻力,臍動脈和胎盤功能會較差,因為血液不太可能通過,胎兒會變小,甚至可能會導致曲折的發育遲緩。
6)胎兒的數量。多胞胎的重量一定會比單胞胎少,因為母親的營養一次提供給兩到三個胎兒,無法輸送更多的營養,胎兒體重自然下降。
7)母體攝取營養素的狀況。孕婦必須注意維生素,葉酸,蛋白質和糖的攝入是否充足,以避免營養不良,並導致胎兒減肥。
8)母親患有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症。像這樣的孕婦的胎兒通常體重較低。
測量胎兒體重的方法
胎兒的體重是可以根據一些相關的計算公式進行了解的,要想准確測量胎兒體重,就得了解下公式。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1:胎兒體重(g)= 260.69 * HC(頭圍)-4973.72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2:胎兒體重(g)= 171.48 * AC(腹圍)-2686.60
胎兒體重的預測公式3:胎兒體重(g)= 747.42 * FL(股骨長度)-2232.56
胎兒體重預測公式4:胎兒體重(克)= 1049.90 * 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 2513.51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5:胎兒重量(g)= 100.97 * HC(頭圍+ 110.86 * AC(腹圍)+143.09 * FL(股骨長度)+331.43 * 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5168.3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6:胎兒體重(g)= 900 * BPD(雙頂徑) - 5200
預測胎兒的體重公式7:胎兒體重(g)= 0.3 *宮底高度*胸圍+2900
胎兒的體重需控制嗎
不是胎兒的體重越重就越好,主要是取決於媽媽孕期生活方式或者是飲食搭配。體重是一大問題。那胎兒的體重如何控制?
1)根據醫學研究報告,嬰兒出生體重可能是影響嬰兒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未來嬰兒得病的重要因素。 嬰兒的出生體重取決於妊娠期間營養物質的吸收。 因此,適當的飲食習慣和孕婦均衡的營養攝入對胎兒在子宮內的正常生長以及各系統的發育很重要。
2)孕婦應適當增重。 他們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 一旦胎兒體重異常,母親必須尋找原因。 首先要判斷是因為你的飲食,疾病,還是其他原因,然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改善可以減少懷孕和分娩的並發症,以保持嬰兒和母親的最佳健康。
預測胎兒體重准不準
胎兒的體重是隨著孕期的營養和護理狀態而變化的。體重對於胎兒的影響力很大,得好好的注重胎兒的體重問題、因此很多人都會出現一個疑問,預測胎兒體重准不準?
胎兒的重量仍然取決於醫生的估計。最常用的臨床方法是超聲檢查。在超聲波測量胎兒各部分的值後,超聲設備的計算機系統將根據相應的資料庫估計胎兒體重。
在估計胎兒體重時,特別是在孕晚期估計胎兒重量時,估計超聲重量的方法並不十分可靠。經常遇到這種情況,超聲波報告提示胎兒體重超過8磅,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孩子,醫生決定做剖宮產,結果孩子的體重只超過6磅。
超聲估計胎兒重量不準確的主要原因是超聲測量主要基於胎兒的骨尺寸,並且不能准確地計算軟組織的重量。相同尺寸的骨骼,如果胎兒瘦,體重會更輕,如果胎兒超重,體重可能會非常沉重。目前的超聲檢查並不能很好地估計胎兒體重。
因此,一位有經驗的老醫生不會簡單地相信超聲估計胎兒的體重,但仍然取決於手觸摸。如果你感覺太多,你會感覺能准確地判斷它。
當我還是一名醫生時,輪換產房和產房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就是估計胎兒的大小。估計好後,將記錄在一本小書中,然後比較分娩或剖宮產後新生兒的實際體重,觸摸得越多,矯正越多,就會更准確。
Ⅱ 怎麼計算胎兒體重
胎兒體重估測 胎兒體重關繫到胎兒的營養,胎兒發育是否正常等一系列的問題。在懷孕過程中任何偏差都可能會影響和導致胎兒的正常發育。所以胎兒的體重是很重要。 1. 計算公式:1.07*BDP*BDP*BDP+0.3*AC*AC*FL 2. BDP:雙頂徑,AC:腹圍,FL:股骨長。 3. 輸入單位都是厘米(cm),可以輸入小數的。 4.其他胎兒體重預測: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說明: 4-1.可以使用其中任一個公式計算,公式5的精度最高。 4-2.參數的含義如下,參數可以從B超單中查到: Y:胎兒體重的估算值(g) HC:頭圍 AC:腹圍 FL:股骨長 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還有種更簡便的方法:宮高*腹圍+200就等於胎兒的體重。 關於中國公共營養師的關於孕婦體重的問題 孕期體重增加 1.孕期體重的增加及其構成Hytten和Leiteh在20世紀70年代初已報道,不限 制進食的健康初孕婦女體重增長的平均值為12.5kg,經產婦可能比該平均值低0.9kg。 胎兒、胎盤、羊水、增加的血漿容量及增大的乳腺和子宮被稱為必要性體重增加,發達 國家婦女孕期必要性體重增加約7.5kg,發展中國家約6kg。詳見表3-1-1。 表3-1-1孕期體重增加及構成 體重增加(g) 第10周20周30周40周 胎兒、胎盤及羊水55 720 25304750 子宮、乳房170 765 11701300 血液100 600 1300 1250 細胞外液 一 一 一1200 脂肪及其他325 1915 35004000 合計650 4000 8500 12500 2.孕期適宜增重 (1)按孕前BMI推薦孕期增重:根據孕前體質指數(BMI)推薦孕期增重值被認為適合於 胎兒和母體雙方(表3-1-2)。 表3-1-2按孕前BMI推薦孕期體重增長的適宜范圍 BMI推薦體重增長范圍(kg) 低26~2 97~11.5 肥胖>29 6~6.8 (2)按孕前體重、受孕年齡、是否哺乳或雙胎推薦孕期增重: ①孕前體重超過標准 體重120%的女性,孕期體重增加以7~8kg為宜,因其孕前體重超過正常,孕期只需考 慮必要性體重增加,孕後20周,每周體重增加不得超過300g。 ②孕前體重正常,不計 劃哺乳的女性,其適宜的孕期增重為10kg,孕後20周,周增加體重約350g。 ③妊娠時 體重正常,計劃哺乳的女性,孕期增重的適宜值為12kg。在孕後20周,每周增重值為 400g。 ④青春期懷孕或體重低於標准體重10%的女性,孕期體重增加的目標值為14~ 15kg。在孕後20周,周增重為500g。 ⑤雙胎妊娠女性,孕期體重增加目標為18kg,在 孕後20周,周增重為650g。
Ⅲ 胎兒的體重怎麼測
(1)胎兒先露部分(胎兒最下方的部分,胎頭或胎臀),尚未入骨盆時,可用下述公式:胎兒體重(克)=子宮底高度(厘米)一12×l55。 (2)胎兒先露部分已入骨盆時,用下述公式:胎兒體重(克)=子宮底高度(厘米)一11×155。
Ⅳ 如何估算胎兒體重
懷孕期間,准媽媽們時刻都在關心著胎兒的成長情況,通過了解胎兒的體重,孕媽咪就可以知道胎兒是否健康發育啦。醫學上有很多估算胎兒體重的公式,比如通過產檢項目b超上的數據,就能算出胎兒的體重。那麼如何估算胎兒體重公式有哪些?快接著往下吧!
如何估算胎兒體重公式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一:胎兒體重(克)=-4973.72+260.69*HC(頭圍)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二:胎兒體重(克)=-2686.60+171.48*AC(腹圍)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三:胎兒體重(克)=-2232.56+747.42*FL(股骨長)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四:胎兒體重(克)=-2513.51+1049.90*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五:胎兒體重(克)=-5168.32+100.97*HC(頭圍)+110.86*AC(腹圍)+143.09*FL(股骨長)+331.43*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六:胎兒體重(克)=900*BPD(雙頂徑)-5200
預測胎兒體重公式七:胎兒體重(克)=2900+0.3*宮底高*胸圍
胎兒體重標准與否要跟相同周數的胎兒相比
胎兒的體重是不是標准,是以什麼作為指標的呢?又是跟誰相比呢?
媽媽肚子里寶寶的體重,是跟相同周數的胎兒相比。假設一位孕婦懷孕28周,如果想要知道她的寶寶體重是否標准,就要集合同樣懷孕28周的准媽媽們,在這一群孕婦中求出肚內胎兒體重的平均值,再來比對這位孕婦跟這個平均值相差多少,因此,懷孕的周數不同,就會出現不同的平均值。
影響胎兒體重估測的三大因素
醫師一般上是利用B超來估測胎兒的體重,再將結果與過去的統計資料(胎齡與體重估測表)做比對,由於選擇使用比對的資料庫不同,再加上胎兒的姿勢、先天遺傳的因素,以及所使用的B超儀器的精確度,都會影響醫師對胎兒體重的判讀。也因此,即使是在同一天到不同的醫療院所做產檢,測量出來的胎兒體重也不會完全相同。
因素一:胎兒體重成長曲線表
不說不知,其實胎兒也有體重成長曲線表,這就是各大醫院所用以評估胎兒妊娠周數與體重成長的參考資料,該成長曲線表是根據過去數十萬筆的胎兒體重資料統計分析出來的結果。醫師根據這份資料比對胎兒的成長情況,確認胎兒的體重是落在哪個成長區間,如果胎兒的體重是落在10%以下(過小)或90%以上(過大)的成長區間時,多有異常病因所致,務必特別留意並做進一步檢查找出原因。每家醫療院所所選擇參考的資料庫來源不同,例如若使用的是西方的統計資料,則國內胎兒的體重在相同妊娠周數時的評估就有可能偏低,而選用部分日本的統計資料,則國內胎兒的體重則有可能偏高,即使使用國內各醫學中心所統計的資料庫,也有相當的落差,因此不同醫療院所判讀的結果也會有個別差異。此外,當胎兒體重落在10%以下或90%以上的成長區間時,因為體重在這些范圍的胎兒很少,所以得到的數據也很少,數據誤差比較大,可能不太准確。
因素二:操作技巧和使用儀器
B超是測量胎兒體重的必備工具,因此儀器的精密度也會影響判讀的結果,另外則是醫師操作儀器的技巧,對測量結果也會有一些影響。
因素三:胎兒姿勢和先天因素
不論是測量身長或是頭圍、腹圍及大腿骨的長度,胎兒的姿勢都會影響測量的結果。因為是測量頭圍、腹圍及大腿骨的長度來評估胎兒的成長,如果是矮胖型或是瘦長型的胎兒,其體重的評估誤差率會比一般寶寶來得高。
Ⅳ 孕晚期胎兒體重怎麼算
在懷孕過程中,孕婦每次產檢都需要測量體重,其實測量孕婦體重是為了計算胎兒的體重,這樣能夠讓醫生更好的判斷胎兒是否正常健康發育,但是不少人經常問到,孕婦胎兒體重計算是怎麼測量的。
方法一:
1、計算公式:1.07*BDP*BDP*BDP+0.3*AC*AC*FL
2、BDP:雙頂徑,AC:腹圍,FL:股骨長,
3、輸入單位都是厘米(cm),可以輸入小數的。
(1)雙頂徑(BPD)雙頂徑並不是頭圍,而是位置約靠近太陽穴,骨頭兩側頂骨徑的長度;腹圍要測量胎兒肝臟及胃部所在同一平面的腹圍;而大腿骨在超聲波上看來,形狀則像小狗愛吃的骨頭,准媽媽們可以通過超聲波的顯示畫面仔細觀察。
(2)腹圍(AC)有些醫師也會測量媽媽的腹圍:以橫向的方式測量腹部最高的部位,但是因為每位準媽咪的腹圍差異大,因此,比較建議准媽咪在家定期自我測量即可。
(3)股骨長(FL)准媽咪以仰卧的姿勢,讓醫師利用量尺來測量准媽咪子宮底(靠近准媽咪胸骨下方的位置)到恥骨聯合上緣的長度,藉以推估胎兒的成長情況,在懷孕達20周以上時,妊娠周數通常會與此距離相當。
方法二: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其中Y:胎兒體重的估算值(g);HC:頭圍;AC:腹圍;FL:股骨長;FTH: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方法三:宮高*腹圍+200就等於胎兒的體重。
方法四:胎兒體重與周數成正比,預設體重(EBW)=雙頂徑所佔的比重×雙頂徑(BPD)+腹圍所佔的比重×腹圍(AC)+股骨長所佔的比重×股骨長(FL)±15%誤差值。
Ⅵ 如何測算胎兒體重
雙頂徑:bpd代表胎頭雙頂徑,是指胎兒頭兩邊直徑測量的數據,也是推算胎兒大小的指標之一。按一般規律,懷孕3個月時小於3 厘米;在懷孕5個月以後,基本與懷孕月份相符,也就是說,妊娠28周(7個月)時bpd約為7厘米,32周(8個月)時約為8厘米,以此類推。懷孕8個月以後,平均每周增長約為0.2厘米為正...常。 胎盤位置:位置是說明胎盤在子宮壁的位置;胎盤的正常厚度應在2.5~5厘米之間;有的報告單上將胎盤位置分為iii級,i級為胎盤成熟的早期階段,回聲均勻,在懷30~32周可見到此種變化;ii級表示胎盤接近成熟;iii級提示胎盤已經成熟。越接近足月,胎盤越成熟,回聲的不均勻。如果胎盤位置檢測過低,就有可能堵住宮頸口,影響正常的分娩。 羊水范圍:羊水范圍的數值可以間接的判斷胎兒有無異常,一般來講,羊水深度在3~7厘米之間為正常,超過7厘米為羊水增多,少於3厘米為羊水減少。如果羊水范圍過多表明胎兒的神經管或消化道有可能異常;如果羊水范圍過少則可能是胎兒泌尿系統出現了問題。 胎 動:胎動能表明胎兒在宮內的正常狀況,是用來預測胎兒在宮內安危的重要信號。從懷孕的第18~20周以後,大多數准媽媽可以感覺到胎動了,開始較輕微,次數也較少。懷孕的28~32周,胎動最強烈,懷孕36~38周以後,胎動幅度、次數逐漸減少。胎動在上午8~12時比較均勻,午後2~3時最少,晚上6~10時最頻繁。如果報告單寫明「有」、「強」為正常,「無」、「弱」可能胎兒在睡眠中,也可能為異常情況,要結合其他項目綜合分析。 胎位為先露部的代表在產婦骨盆的位置,亦即在骨盆的四相位--左前、右前、左後、右後。 頂先露的代表骨為枕骨(occipital,縮寫為o);臀先露的代表骨為骶骨(sacrum,縮寫為s);面先露的為下頦骨(mentum,縮寫為m);肩先露的代表骨為肩胛骨(scapula,縮寫為sc)。 胎位的寫法由三方面來表明: 1、代表骨在骨盆的左側或右側,簡寫為左(l)或右(r); 2、代表骨名稱,如頂先露為「枕」,即「o」,臀先露為「骶」,即「s」,面先露為「頦」,即「m」,肩先露為「肩」,即「sc」; 3、代表骨在骨盆之前、後或橫。例如頂先露,枕骨在骨盆左側,朝前,則胎位為左枕前(loa),為最常見之胎位。 各胎位縮寫如下: 頂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枕前(loa) 左枕橫(lot) 左枕後(lop) 右枕前(roa) 右枕橫(rot) 右枕後(rop) 臀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骶前(lsa) 左骶橫(lst) 左骶後(lsp) 右骶前(rsa) 右骶橫(rst) 右骶後(rsp) 面先露有六種胎位: 左頦前(lma) 左頦橫(lmt) 左頦後(lmp) 右頦前(rma) 右頦橫(rmt) 右頦後(rmp) 肩先露有四種胎位: 左肩前(lsca) 左肩後(lscp) 右肩前(rsca) 右肩後(rscp) ac —— 腹圍 aptd —— 腹部前後間的厚度,又稱為「腹部前後徑」。在檢查胎兒腹部的發育狀況以及推定胎兒體重時,需要測量該數據。 bdp —— 雙頂徑 頭部左右兩側之間最長部位的長度,又稱為「頭部大橫徑」。當初期無法通過crl來確定預產日時,往往通過bpd來預測;中期以後,在推定胎兒體重時,往往也需要測量該數據。 crl —— 頭臀長 為頭臀距,表示胎體縱軸平行測量最大的長軸,主要用於判定孕7~12周的胎齡。 hc —— 頭圍 fl —— 股骨長 胎兒的大腿骨的長度,又稱為「大腿骨長」。大腿骨是指大腿根部到膝部的長度。一般在妊娠20周左右,通過測量fl來檢查胎兒的發育狀況。 gs —— 胎囊 月經規則的婦女,停經35天,b超就可在宮腔內看到孕囊。在懷孕 1.5個月時孕囊直徑約2厘米, 2.5個月時約5厘米。胎囊位置在子宮的宮底、前壁、後壁、上部、中部都屬正常;形態圓形、橢圓形、清晰為正常;如胎囊為不規則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婦同時有腹痛或陰道流血時,可能要流產。 hl —— 肱骨長 ttd —— 腹部的寬度,又稱為「腹部橫徑」。在妊娠20周之後,與aptd一起來對胎兒的發育情況進行檢查。有時也會測量腹部的面積 gp —— 胎盤分級,一般胎盤分為0,i ,ii,iii級,有時還有iii+級 afi —— 羊水指數,做b超時,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上,下,左,右4區域,將4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就得到羊水指數,孕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值是8~18(24)厘米。 s/d —— 胎兒臍動脈收縮壓與舒張壓的比值,與胎兒供血相關,當胎盤功能不良或臍帶異常時此比值會出現異常,在正常妊娠情況下,隨孕周增加胎兒需要增加s下降,d升高,使比值下降,近足月妊娠時s/d小於3。 胎兒體重預測: 公式1: y=-497 3.72+260.69hc 公式2: y=-2686.60+17 1.48ac 公式3: y=-223 2.56+747.42fl 公式4: y=-251 3.51+1049.90fth 公式5: 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 1.43fth 說明: 1. 可以使用其中任一個公式計算,公式5的精度最高。 2. 參數的含義如下,參數可以從b超單中查到: y: 胎兒體重的估算值(g) hc: 頭圍 ac: 腹圍 fl: 股骨長 fth: 胎兒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妊娠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卵子受精後,進入宮腔,胚胎及附屬物迅速生長發育直至成熟的過程中,每個孕周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在孕早期的各個周里你的小寶寶會是什麼樣呢,下面的文章會詳細告訴你。 4周:胎兒只有0.2厘米。受精卵剛完成著床,羊膜腔才形成,體積很小。超聲還看不清妊娠跡象。 5周:胎兒長到0.4厘米,進入了胚胎期,羊膜腔擴大,原始心血管出現,可有搏動。B超可看見小胎囊,胎囊約占宮腔不到1/4,或可見胎芽。 6周:胎兒長到0.85厘米,胎兒頭部、腦泡、額面器官、呼吸、消化、神經等器官分化,B超胎囊清晰可見,並見胎芽及胎心跳。 7周:胎兒長到1.33厘米,胚胎已具有人雛形,體節已全部分化,四肢分出,各系統進一步發育。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約占宮腔的l/3。 8周:胎兒長到1.66厘米,胎形已定,可分出胎頭、體及四肢,胎頭大於軀干。B超可見胎囊約占官腔1/2,胎兒形態及胎動清楚可見,並可看見卵黃囊。 9周:胎兒長到2.15厘米,胎兒頭大於胎體,各部表現更清晰,頭顱開始鈣化、胎盤開始發育。B超可見胎囊幾乎占滿宮腔,胎兒輪廓更清晰,胎盤開始出現。 10周:胎兒長到2.83厘米,胎兒各器官均已形成,胎盤雛形形成。B超可見胎囊開始消失,月芽形胎盤可見,胎兒活躍在羊水中 。 11周:胎兒長到3.62厘米,胎兒各器官進一步發育,胎盤發育。B超可見胎囊完全消失,胎盤清晰可見。 12周:胎兒長到4.58厘米,外生殖器初步發育,如有畸形可以表現,頭顱鈣化更趨完善。顱骨光環清楚,可測雙頂徑,明顯的畸形可以診斷,此後各臟器趨向完善。 孕期通過B超判斷胎兒的發育的大小是較有參考價值的一種方法,孕婦在做B超的時候會看到檢查報告上有一些數值,這些數值就是告訴你寶寶的發育大小。要想讀懂這些數字,你需要仔細閱讀下面的文章。 孕13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2.52士 0.25'腹圍的平均值為6.90士l.65'股骨長為 1.17士0.31. 孕14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 2.83士0.57'腹圍的平均值為7.77士 1.82'股骨長為1.38士0.48. 孕15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3.23士0.51'腹圍的平均值為9.13士 1.56'股骨長為1.74士0.58. 孕16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3.62士0.58'腹圍的平均值為 10.32士 1.92'股骨長為 2.10士0.51. 孕17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3.97士0.44'腹圍的平均值為1 1.49士1.62'股骨長為 2.52士0.44. 孕18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4.25士0.53'腹圍的平均值為12.41士l.89'股骨長為2.71士0.46. 孕19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4.52士0.53'腹圍的平均值為1 3.59士2.30'股骨長為3.03士0.50. 孕20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 4.88士0.58'腹圍的平均值為14.80士l.89'股骨長為3.35士O.47. 孕21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 5.22士0.42'腹圍的平均值為15.62士 1.84'股骨長為3.64士0.40. 孕22周:雙頂徑的平均值為5.45士0.57'腹圍的平均值為16.70士 2.23
Ⅶ 如何在腹中確定胎兒的重量,多大體重是標准呢
但是建議生下來可能只有6斤多,有的預估胎兒是5斤多,生下來也可能8斤多,所以,胎兒體重的預測一般是不太准確的,只能做個大概的參考。目的是評估胎兒體重,是否適合順產等等。現筆者就怎麼算胎兒體重做一講解,以滿足孕媽咪的好奇心。胎兒的體重一般是可以通過雙頂徑和腹圍值來估算的,如果有胎兒做BC時候的檢查結果,是可以大概看出孩子的體重的。估算的胎兒體重跟實際體重會有10-15%的誤差。而方法7,8,受到孕婦腹部脂肪的影響,誤差會比較大。一般,按照孕周期分為孕早期,孕中晚期,不同方式來計算,孕早期以胎兒長短為准,孕中晚期以胎兒體重為准。
以通過孕期母體增重的多少來評估胎兒大小,其實這種方法不可取,因為孕期寶媽增重的分量包括自身儲備,羊水,胎盤,胎兒等。在檢查的時候很多孕媽最關心的問題,可能就是寶寶現在多重啊?有沒有偏大或者偏小啊?我是不是應該控制點體重等等這一系列問題。很好奇寶寶生出來會有多重。不過孕後期寶寶在肚子里長重很快,測量的日期不同,變化很大。最後三個月寶寶可以每個月長1-2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