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逆向配平的步驟方法

逆向配平的步驟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20 03:27:26

㈠ 化學如何給離子反應配平!!

化學方程式配平方法簡析

一、觀察法

觀察法適用於簡單的氧化-還原方程式配平。配平關鍵是觀察反應前後原子個數變化,找出關鍵是觀察

有的氧化-還原方程看似復雜,也可根據原子數和守恆的思想利用觀察法配平。

二、最小公倍數法

最小公倍數法也是一種較常用的方法。配平關鍵是找出前後出現「個數」最多的原子,並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三、奇數偶配法

奇數法配平關鍵是找出反應前後出現次數最多的原子,並使其單(奇)數變雙(偶)數,最後配平其它原子的個數。

四、電子得失總數守恆法

這種方法是最普通的一方法,其基本配平步驟課本上已有介紹。這里介紹該配平時的一些技巧。對某些較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如一種物質中有多個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可以把這種物質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

五、原子個數守恆法(待定系數法)

根據質量守衡任何化學方程式配平後,方程式兩邊各種原子個數相等,由此我們可以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系數分別是a、b、c。然後根據方程式兩邊系數關系,列方程組,從而求出a、b、c 最簡數比。

六、離子電子法

配平某些溶液中的氧化還原離子方程式常用離子電子法。其要點是將氧化劑得電子的「半反應」式寫出,再把還原劑失電子的「半反應」式寫出,再根據電子得失總數相等配平。

七、分步配平法

此方法在濃硫酸、硝酸等為氧化劑的反應中常用,配平較快,有時可觀察心算配平。先列出「O」的設想式。

八、零價法

在化學實踐中,總結了對特殊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零價法,該法能巧妙迅速准確地達到配平目的

基本原理

在化合價升降法的基礎上,對特殊類型的還原溶劑做特殊的處理即把反應前還原劑中起還原作用的各元素的化合價看作零價,然後在零價的基礎上,算出還原劑各元素化合價升高數值的代數和。該值與實驗上還原劑各元素化合價實際變化量的代數和一致,但卻給配平帶來很大的方便

特殊的反應的配平方法

(一)歧化反應的配平

同一物質內同一元素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稱為歧化反應。配平時將該物質分子式寫兩遍,一份作氧化劑,一份作還原劑。接下來按配平一般氧化-還原方程式配平原則配平,配平後只需將該物質前兩個系數相加就可以了。

(二)逆向配平法

當配平反應物(氧化劑或還原劑)中的一種元素出現幾種變價的氧化—還原方程式時,如從反應物開始配平則有一定的難度,若從生成物開始配平,則問題迎刃而解。

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方法多樣也比較難學。要在學習中慢慢把握體會當然最重要是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做到既快又准。總之,配平氧化還原反應要遵循幾個原則:

(1)電子守恆,即得失電子總數相等;

(2)電荷守恆,即離子方程式中反應前後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相等;

(3)質量守恆,即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個數相等。

㈡ 氧化還原反應如何進行配平

個人建議簡單點的就用觀察法,復雜的就用待定系數法。。。
最小公倍數也可以考慮。。。
自己看吧。。。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確書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一個重要步驟,是中學化學教學要求培養的一項基本技能。

氧化還原反應配平原則

反應中還原劑化合劑升高總數(失去電子總數)和氧化劑化合價降低總數(得到電子總數)相等,

反應前後各種原子個數相等。

下面介紹氧化-還原反應的常用配平方法

觀察法

觀察法適用於簡單的氧化-還原方程式配平。配平關鍵是觀察反應前後原子個數變化,找出關鍵是觀察反應前後原子個數相等。

例1:Fe3O4+CO ¾ Fe+CO2

分析:找出關鍵元素氧,觀察到每一分子Fe3O4反應生成鐵,至少需4個氧原子,故此4個氧原子必與CO反應至少生成4個CO2分子。

解:Fe3O4+4CO¾ ® 3Fe+4CO2

有的氧化-還原方程看似復雜,也可根據原子數和守恆的思想利用觀察法配平。

例2:P4+P2I4+H2O ¾ PH4I+H3PO4

分析:經觀察,由出現次數少的元素原子數先配平。再依次按元素原子守恆依次配平出現次數較多元素。

解:第一步,按氧出現次數少先配平使守恆

P4+P2I4+4H2O ¾ PH4I+H3PO4

第二步:使氫守恆,但仍維持氧守恆

P4+P2I4+4H2O¾ ® PH4I+H3PO4

第三步:使碘守恆,但仍保持以前調平的O、H

P4+5/16P2I4+4H2O ¾ 5/4PH4I+H3PO4

第四步:使磷元素守恆

13/32P4+5/16P2I4+4H2O ¾ ® 5/4PH4I+H3PO4

去分母得

13P4+10P2I4+128H2O¾ ® 40PH4I+32H3PO4

2、最小公倍數法

最小公倍數法也是一種較常用的方法。配平關鍵是找出前後出現「個數」最多的原子,並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例3:Al+Fe3O4 ¾ Al2O3+Fe

分析:出現個數最多的原子是氧。它們反應前後最小公倍數為「3´ 4」,由此把Fe3O4系數乘以3,Al2O3系數乘以4,最後配平其它原子個數。

解:8Al+3Fe3O4¾ ® 4Al2O3+9Fe

3:奇數偶配法

奇數法配平關鍵是找出反應前後出現次數最多的原子,並使其單(奇)數變雙(偶)數,最後配平其它原子的個數。

例4:FeS2+O2 ¾ Fe2O3+SO2

分析:由反應找出出現次數最多的原子,是具有單數氧原子的FeS2變雙(即乘2),然後配平其它原子個數。

解:4FeS2+11O2¾ ® 2Fe2O3+8SO2

4、電子得失總數守恆法

這種方法是最普通的一方法,其基本配平步驟課本上已有介紹。這里介紹該配平時的一些技巧。

(棧┱�宸?/P>

對某些較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如一種物質中有多個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可以把這種物質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

例5:

FeS+H2SO4(濃) ¾ ® Fe2(SO4)3+S+SO2+H2O

分析:先標出電子轉移關系

FeS+H2SO4¾ ® 1/2Fe2(SO4)3+S+SO2+H2O

該反應中FeS中的Fe,S化合價均發生變化,可將式中FeS作為一個「整體」,其中硫和鐵兩元素均失去電子,用一個式子表示失電子總數為3e。

2FeS+3H2SO4¾ ® Fe2(SO4)3+2S+3SO2+H2O

然後調整未參加氧化還原各項系數,把H2SO4調平為6H2SO4,把H2O調平為6H2O。

解: 2FeS+6H2SO4¾ ® Fe2(SO4)3+2S+3SO2+6H2O

(二)零價法

對於Fe3C,Fe3P等化合物來說,某些元素化合價難以確定,此時可將Fe3C,Fe3P中各元素視為零價。零價法思想還是把Fe3C,Fe3P等物質視為一整價。

例7:

Fe3C+HNO3 ¾ Fe(NO3)3+CO2+NO2+H2O

Fe3C+HNO3 ¾ ® Fe(NO3)3+CO2+NO2+H2O

再將下邊線橋上乘13,使得失電子數相等再配平。

解:

Fe3C+22HNO3(濃)¾ ® 3Fe(NO3)3+CO2+13NO2+11H2O

練習:

Fe3P+HNO3 ¾ ® Fe(NO3)3+NO+H3PO4+H20

得3Fe3P+41HNO39Fe(NO3)3+14NO+3H3PO4+16H2O

(三)歧化反應的配平

同一物質內同一元素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稱為歧化反應。配平時將該物質分子式寫兩遍,一份作氧化劑,一份作還原劑。接下來按配平一般氧化-還原方程式配平原則配平,配平後只需將該物質前兩個系數相加就可以了。

例8:

Cl2+KOH(熱)¾ KClO3+KCl+H2O

分析:將Cl2寫兩遍,再標出電子轉移關系

3Cl2+6KOH ¾ ® KClO3+5KCl+3H2O

第二個Cl2前面添系數5,則KCl前需添系數10;給KClO3前添系數2,將右邊鉀原子數相加,得12,添在KOH前面,最後將Cl2合並,發現可以用2進行約分,得最簡整數比。

解:

3Cl2+6KOH ¾ ® KClO3+5KCl+3H2O

(四)逆向配平法

當配平反應物(氧化劑或還原劑)中的一種元素出現幾種變價的氧化—還原方程式時,如從反應物開始配平則有一定的難度,若從生成物開始配平,則問題迎刃而解。

例9:

P+CuSO4+H2O ¾ ® Cu3P+H3PO4+H2SO4

分析:這一反應特點是反應前後化合價變化較多,在配平時可選擇變化元素較多的一側首先加系數。本題生成物一側變價元素較多,故選右側,採取從右向左配平方法(逆向配平法)。應注意,下列配平時電子轉移都是逆向的。

P+CuSO4+H2O ¾ ® Cu3P+H3PO4+H2SO4

所以,Cu3P的系數為5,H3PO4的系數為6,其餘觀察配平。

解:

11P+15CuSO4+24H2O ¾ ® 5Cu3P+6H3PO4+15 H2SO4

5、原子個數守恆法(待定系數法)

任何化學方程式配平後,方程式兩邊各種原子個數相等,由此我們可以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系數分別是a、b、c¼ ¼ 。

然後根據方程式兩邊系數關系,列方程組,從而求出a、b、c¼ ¼ 最簡數比。

例10:KMnO4+FeS+H2SO4¾ K2SO4+MnSO4+Fe2(SO4)3+S+H2O

分析:此方程式甚為復雜,不妨用原子個數守恆法。設方程式為:

aKMnO4+bFeS+cH2SO4¾ ® d K2SO4+eMnSO4+fFe2(SO4)3+gS+hH2O

根據各原子守恆,可列出方程組:

a=2d (鉀守恆)

a=e(錳守恆)

b=2f(鐵守恆)

b+c=d+e+3f+g(硫守恆)

4a+4c=4d+4e+12f+h(氧守恆)

c=h(氫守恆)

解方程組時,可設最小系數(此題中為d)為1,則便於計算:得a=6,b=10,d=3,

e=6,f=5,g=10,h=24。

解:6KMnO4+10FeS+24H2SO4¾ ® 3K2SO4+6MnSO4+5Fe2(SO4)3+10S+24H2O

例11:Fe3C+HNO3 ¾ CO2+Fe(NO3)3+NO+H2O

分析:運用待定系數法時,也可以不設出所有系數,如將反應物或生成物之一加上系數,然後找出各項與該系數的關系以簡化計算。給Fe3C前加系數a,並找出各項與a的關系,得

aFe3C+HNO3 ¾ ® aCO2+3aFe(NO3)3+(1-9a)NO+1/2H2O

依據氧原子數前後相等列出

3=2a+3´ 3´ 3a+2´ (1-9a)+1/2 a=1/22

代入方程式

1/22 Fe3C+HNO3¾ ® 1/22CO2+3/22Fe(NO3)3+13/22NO+1/2H2O

化為更簡整數即得答案:

Fe3C+22HNO3¾ ® CO2+3Fe(NO3)3+13NO+11H2O

6、離子電子法

配平某些溶液中的氧化還原離子方程式常用離子電子法。其要點是將氧化劑得電子的「半反應」式寫出,再把還原劑失電子的「半反應」式寫出,再根據電子得失總數相等配平。

例11、KMnO4+SO2+H2O ¾ K2SO4+MnSO4+H2SO4

分析:先列出兩個半反應式

KMnO4- +8H+ +5e ¾ ® Mn2+ + 4H2O ¬

SO2 + 2H2O - 2e ¾ ® SO42- + 4H+ ­

將¬ ´ 2,­ ´ 5,兩式相加而得離子方程式。

2KMnO4+5SO2+2H2O ¾ ® K2SO4+2MnSO4+2H2SO4

下面給出一些常用的半反應。

1)氧化劑得電子的半反應式

稀硝酸:NO3- +4H+ + 3e ¾ ® NO + 2H2O

濃硝酸:NO3- +2H+ + e ¾ ® NO2 + H2O

稀冷硝酸:2NO3- +10H+ + 8e ¾ ® N2O + H2O

酸性KMnO4 溶液:MnO4- + 8H+ + 5e ¾ ® Mn2+ + 4H2O

酸性MnO2:MnO2 +4H+ + 2e ¾ ® Mn2+ + 2H2O

酸性K2Cr2O7溶液:Cr2O72- +14H+ + 6e ¾ ® 2Cr3+ + 7H2O

中性或弱鹼性KMnO4 溶液:MnO4- + 2H2O + 3e ¾ ® MnO2¯ + 4OH-

2)還原劑失電子的半反應式:

SO2 + 2H2O - 2e ¾ ® SO42- + 4H+

SO32- + 2OH- - 2e ¾ ® SO42- + H2O

H2C2O4 - 2e ¾ ® 2CO2­ +2H+

7、分步配平法

此方法在濃硫酸、硝酸等為氧化劑的反應中常用,配平較快,有時可觀察心算配平。先列出「O」的設想式。

H2SO4(濃)¾ ® SO2 + 2H2O +[O]

HNO3(稀)¾ ® 2 NO+H2O +3[O]

2HNO3(濃)¾ ® 2 NO2+H2O + [O]

2KMnO4+ 3H2SO4 ¾ ® K2SO4+2MnSO4+ 3H2O+5[O]

K2Cr2O7+ 14H2SO4 ¾ ® K2SO4+Cr2(SO4)3+ 3 [O]

此法以酸作介質,並有水生成。此時作為介質的酸分子的系數和生成的水分子的系數可從氧化劑中氧原子數目求得。

例12: KMnO4+ H2S + H2SO4 ¾ K2SO4+2MnSO4+ S + H2O

分析:H2SO4為酸性介質,在反應中化合價不變。

KMnO4為氧化劑化合價降低「5」, H2S化合價升高「2」。它們的最小公倍數為「10」。由此可知,KMnO4中氧全部轉化為水,共8個氧原子,生成8個水分子,需16個氫原子,所以H2SO4系數為「3」。

解:2KMnO4+ 5H2S + 3H2SO4 ¾ ® K2SO4+2MnSO4+ 5S + 8H2O

㈢ 逆向配平化學方程式

就配平而言,不同的方程式的最佳最簡單的方法是不同的.雖然也有萬能配平方法,但是對於部分方程式就有些麻煩了.因此,配平方法在於靈活運用.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待定系數法(萬能):將反應物生成物待定系數,再根據幾個守恆列方程,最後求解就行了.
化合價升降:適合一般氧化還原反應.
(部分)零價法:適合含有復雜組成物質的氧化氧化反應,部分零價法是它的一個推廣,將組成部分中一些元素令為某某價,只要最後整體符合價態規則就行,如對CN-,在不同反應中,可以把N令為0價,把C令為-1價等,其目的是為了方便找到得失電子數目.
整體配平法:一種物質中多種元素發生價態變化,可以將此物質所有元素得失電子的代數和作為得失電子的一個准量,如FeS2.推廣:對定比組成或反應時本來就按一定比例的幾種物質等.
逆向配平法:氧化還原反應中,不方便正向配平時,可以考慮逆向配平法.
「1」法:某些方程中有一個中心物質,將其系數令為1(不一定是1,有時是2,3等)再根據守恆配出其他物質的系數,與待定系數法同用更簡單.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望採納!

㈣ 如何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1、三個原則:得失電子守恆原則,原子守恆原則,電荷守恆原則

2、一般方法:化合價升降法聯合最小公倍數法

3、配平技巧

(1)正向配平法:先從氧化劑和還原劑開始配平。

適用范圍:分子間的氧化還原反應,所有元素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物中物質即是氧化物又是還原產物。

(2)逆向配平法:先從氧化還原產物開始配平。

適用范圍:自身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物中某一部分被氧化或被還原

(3)整體配平發:當某一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團(多見於有機反應配平)在某化合物中有數個時,可將它作為一個整體對待,根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的原則予以整體標價。

(4)缺項配平法

如果所給的化學方程式中有反應物或生成物沒有寫出來,在配平時,如果所空缺的物質不發生電子的得失,僅僅是提供一種發生反應的酸、鹼、中性的環境,可先把有化合價升降的元素配平,最後根據電荷守恆和原子守恆確定缺項物質,配平。

㈤ 如何對氧化還原反應配平

1.怎樣配平有機化學反應中的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簡單的化學方程式是很容易配平的。但是,有機化合物中原子間一 般都以共價鍵相結合,所以沒有電子得失的問題,在氧化還原反應過程 中化合價不發生變化,因此,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比較復雜。加之,有機 化學反應的特點之一是副反應多,所以在書寫一個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 時,常常只表示它的主反應和主要反應產物,因此在反應物和生成物之 間常用「→」號表示,由此對反應方程式的配平也就不象寫無機化學反 應方程式那麼嚴格要求了。我們在一些有機化學書中常見到的化學反應 方程式都不是完全配平的。現在我們從學習了無機化學反應方程式配平 的基礎上,簡單介紹一下有機化合物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一般配平
法。
根據電子得失的個數相等來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是無機化合物 反應中常用的方法,稱為電子法。在有機化合物的氧化還原反應中較普 遍地採用氧化數法來配平反應方程式。例如:
伯醇 RCH2OH 被重鉻酸鉀 K2Rr2O7 的酸性溶液氧化生成羧酸 RCOOH 的
反應。配平步驟如下: (1)先確定主要作用物和主要生成物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RCH2OH+K2Cr2O7+H2SO4→RCOOH+Cr2(SO4)+K2SO4+H2O
(2)寫出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氧化數的變化:

一個鉻原子的氧化數的變化,是由+6→+3,即要獲得 3 個電子。 兩個鉻原子的氧化數的變化,應獲得 2×3e=6e,即要獲得 6 個電子。

分子中居中碳原子的氧化數從?1→+3,即要發生有 4 個電子偏移 去,即?4e。
(3)根據氧化劑所獲得的電子數應與還原劑偏移去的電子數相等的 原則,求出兩者的最小公倍數,為 12。
所以獲得的電子數為[2×(+3)]×2 等於偏移去的電子數為(?4)×
3。即要用 3 摩爾伯醇和 2 摩爾重鉻酸鉀作用才能相當。 (4)配出有關各項的系數:
3RCH2OH+2K2Cr2O7+8H2SO4→
3RCOOH+2Cr2(SO4)+2K2SO4+11H2O

同樣,可以較快地配平下列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

當然,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方法還有好多種,可用不同的方法求 得同樣的結果。這里所提的僅供同志們在教學中參考。
倒數法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
配平化學方程式是學生難於掌握的教學內容。如何在有效的時間內 解決方程式的配平問題,筆者通過對氧化還原反應和復分解反應類型的 分析,總結出如下配平方法。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步驟:1.找出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元素化合價發生變化的化學
式。
2.找出反應物或生成物中以一個化學式為單位化合價升高和降低的 總數。
3.化合價升高與化合價降低總數的倒數之比等於相應化學式的系數 之比。
4.觀察配平化合價未發生變化的其餘部分,分母不為 1 的系數將系 數分母化為 1。
說明:若反應物或生成物中有三個或三個以上化學式中元素化合價 發生了變化,將其化學式合並,原化學式之間加常數 a。如化學式 A 和 B 合並為 A·aB,a 為常數。
例 1.□Pt+□HNO3+□HCl=□H2PtCl6+□NO+□H2O
分析:反應物 Pt 和 HNO3 中 Pt 和 N 兩種元素化合價發生了變化。
Pt:0→+4 N:+5→+2
1 ∶ 1 ? 3∶4
4 3
3Pt+4HNO3+HCl—3H2PtCl6+4NO+H2O
觀察配平:
3Pt+4HNO3+18HCl=3H2PtCl6+4NO+8H2O

例 2.

KOH+As2S3+KClO3—KCl+KH2AsO4+K2SO4+H2O

分析:反應物 As2S3 和 KClO3 中 As,S,Cl 三種元素化合價發生了變
化。
As:+3→+5 S:?2→+6 Cl:+5→?1 一個 As2S3 化學式中化合價升高總數為

2 ×2 + 8×3 = 28 1
28

∶ 1 ? 3∶14
6

KOH ? 3As2S 3 ? 14KClO 3 ? 14KCl ? 6KH 2 AsO 4 ? 9 K2 SO4 ? 6H 2 O
觀察配平:
24KOH+3As2S3+14KClO3=14KCl+6KH2As2O4+9K2SO4+6H2O
例 3.P+CuSO4+H2O—Cu3P+H3PO4+H2SO4
分析:用反應物或生成物兩種方法解題。解法一:反應物中 P 元素

化合價既有升高又有降低,硫酸銅中 Cu 元素化合價降低,設元素化合價 降低的磷與硫酸銅的合並化學式為:
CuS4·aP,a 為常數。
Cu:+2→+1 P:0→?3 P:0→+5 一個化學式 CuSO4·aP 化合價降低總數為 1+3a

1 ∶ 1
5 1 ? 3a

? ( 1 ? 3a ) ∶ 5

( 1 ? 3a ) P ? 5CuSO

· aP ? H O —

5 Cu P ? ( 8a ?

2 ) H PO

— 5 H SO

4 2 3 3
設水的系數為 x 得方程組
?2x ? 10 ? 3(8a ? 2)
?

3 3 4 2 4

? 3
? x ? 4(8a ? 2 )
?? 3
解得a ? 1
3

x ? 8

化學反應方程式兩邊同乘 3 得: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解法二:生成物 Cu3P 和 H3PO4 中 Cu 元素和 P 元素化合價發生了變化。
Cu:+1→+2 P:?3→0 P:+5→0 一個化學式 Cu3P 化合價升高總數為 1×3+3=6

1 ∶ 1
6 5

? 5∶6

11P ? 15CuSO4 ? H 2 O—5Cu 2 P ? 6H 3 PO4 ? 15H 2SO 4
觀察配平: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結論:第二種解法較第一種解法簡單,配平方程式應靈活使用反應 物或生成物化合價變化。
例 4.HClO3—Cl2+HClO4+O2+H2O
分析:生成物 Cl2,HClO4,O2 中的 Cl 和 O 元素化合價發生了變化,設
合並化學式為: HClO4·aO2。
一個化學式 HClO4·aO2 化合價降低總數為 2+4a

1 ∶ 1
10 2 ? 4a

? (1? 2a)∶5

(7 ? 4a) HClO 3 —(1 ? 2a)Cl2 ? 5HClO 4 ·aO2 ? H 2 O
?2 x ? 2 ? 4a
設水的系數為x得方程組?
? x ? 1a ? 2a
a 為任意常數時(2+4a)∶(1+2a)=2∶1,因此化學反應方程式有一 系列配平系數組。
(7 ? 4a) HClO 3 ? (1 ? 2a)Cl 2 ? 5HClO 4 ·aO 2 ? (1 ? 2a)H 2 O

a=0.5 時:
18HClO3=4Cl2+10HClO4+5O2+4H2O
a=1 時:
11HClO3=3Cl2+5HClO4+5O2+3H2O
a=1.5 時:
26HClO3=8Cl2+10HClO4+15O2+8H2O 等等。
例 5.NH4NO3+S+C—N2+CO2+SO2+H2O
分析:反應物 NH4NO3,S,C 三種物質中 N,S,C 三種元素化合價發上
了變化,設合並化學式為 S·aC
一個化學式 S·aC 化合價升高總數 4+4a
一個化學式 NH4NO3 化合價降低總數為 5?3=2

1 ∶ 1
2 4 ? 4a

? (2 ? 2a)∶1

(2 ? 2a) NH 4 NO 3 ? S·ac ? (2 ? 2a)N 2 ? SO 2 ? aCO 2 ? H 2
設水的系數為x得方程組?2x ? 8 ? 8a
?x ? 4 ? 4a
a 為任意數時(8+8a)∶(4+4a)=2∶1,因此比學反應方程式有一系列配 平系數組。
(2+2a)NH4NO3+S+aC=(2+2a)N2+SO2·aCO2+(4+4a)H2
a=1 時:
4NH4NO3+S+C=4N2+SO2+2CO2+12H2O
a=2 時:
6NH4NO3+S+2C=6N2+SO2+2CO2+12H2O 等等。
復分解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配平步驟:
1.找出兩種反應物每個化學式電離或相當於電離出陽離子所帶電荷 的總數或陰離子所帶電荷總數。
2.正電荷總數或負電荷總數的倒數之比等於相應化學式的系數之 比。
3.觀察配平生成物化學式的系數,系數分母不為 1 的將分母化為 1。
例 6.寫出 Al2(SO4)3 與 BaCl2 反應的方程式。分析:一個 Al2(SO4)3
化學式陽離子電荷總數為 3×2=6,一個 BaCl2 化學式陽離子電荷總數為
2。
1 ∶ 1 ? 1∶3
6 2
Al 2 (SO 4 ) 3 ? 3BaCl 2 ? BaSO4 ? AlCl 3
觀察配平: Al2(SO4)3+3BaCl2=3BaSO4↓+2AlCl3
結論:此方法在解與化學反應方程式有關的計算題時特別方便,因

為據此方法不需要寫完整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就很容易找出反應物之間物 質的量的關系。
例 7.相同物質的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分別跟過量鹽酸反應消耗鹽 酸多的是 [ ]
分析:一個 HCI 化學式電離出陽離子電荷總數為 1,一個 Na2CO3 化
學式電離出陽離子電荷總數為 2,一個 NaHCO3 化學式電離出陽離子
電荷總數為1,1∶ 1 ? 2 ∶1,1∶1 ? 1∶1從以上比例可知,相同物質的
2
量比碳酸鈉消耗鹽酸的物質的量比碳酸氫鈉多,此題答案應填碳酸鈉

談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的技巧問題
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是電子轉移發生於同一種物質的同一種元素 間或同一種物質分子內部不同種元素間的氧化——還原反應。自身氧化
——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是教與學的一個難點。下面一些配平技巧是筆 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現加以介紹。
1.逆向配平法 逆向配平法是從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生成物一側入手,從右向左進行
配平。
例如:配平 Cl2+KOH——KCl+KClO3+H2O
?5 o
分析:Cl( KClO3 )→ Cl 2 ? 5→O ×1

? 1
Cl

(KCl)

o
→ Cl2 ? 1 →O ×5

得:Cl 2 ? KOH——5KCl ? KClO3 ? H 2 O
KCl 和 KClO3 系數之和除 2,就是 Cl2 的系數,其餘系數再通過觀察
確定。 即:3Cl2+6KOH5KCl+KClO3+3H2O
又如:配平 HNO3——NO2+O2+H2O
?4 ?5
分析: N(NO 2 )→N ? N(HNO 3 ) ? 4→5 ×4
o ?2
O 2 → O O→ ? 4 ×1
得:HNO3 ——4NO 2 ? O 2 ? H 2 O
HNO3 的系數為 4,H2O 的系數為 2。

2.離子—電子法 離子—電子法一般是用來配平在水溶液里進行的有離子參加或生成
的氧化——還原反應。但對有些不是在溶液里進行的自身氧化——還原 反應上也可用離子——電子法來配平。
例如:配平 NH4NO3——N2+HNO3+H2O

先把 NH4NO3 分別寫為 H?

和 NO? 形式

?3 ? ? 5 o

即: N H 4

? N O 3 —— N 2 ? HNO 3 ? H 2 O

分析:×5) NH ? 4 ? 3e→N o
×3)NO? 3 ? 5e→N o
? ?
從分析得, NH 4 的系數為5, N O3 的系數為3。因為NH 4 NO 3 中

中 NH4 和 NO3 是等摩爾組成的,故 NO?

與 NH?

的系數必須相等,也應為 5,

NH4NO3 的系數為 5。相差的 2NO?

是直接生成了 HNO3,故 HNO3

的系數為 2,

H2O 的系數為 9。 即:5NH4NO34N2↑+2HNO3+9H2O 又如:配平 FeSO4——Fe2O3+SO2+SO3
? 3
分析:×2)Fe 2 ? ? e→ F e O
? 6 ? 4
2?

×1) S O 4

? 2e→ S O 2

與上例分析一樣,Fe2?和 SO42?的系數也必然相等,都應為 2,故 FeSO4
的系數為 2。Fe2O3、SO2 和 SO3 的系數再通過觀察確定。
即:2FeSO4Fe2O3+SO2↑+SO3↑
3.暫定分數配整法 有些自身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暫定分數配整法較為方便。
例如:配平 Na2O2+CO2——Na2CO3+O2
反應式兩邊 Na 原子個數、C 原子個數都相等。只有 O 原子個數不
等,左邊是4個,右邊為5個,故可把O 的系數為 1 。
2 2
消除分數系數,將反應方程式中各分子式的系數乘以 2。 即:2Na2O2+2CO2=2Na2CO3=O2
又如,配平 Fe(NO3)2——Fe2O3+NO2+O2
1 1
先把Fe 2 O 3、NO 2 、O 2 的系數分別定為 2 、2、 4 。
1 1
Fe(NO3 ) 2 —— 2 Fe 2 O 3 ? NO 2 ? 4 O 2
消除分教系數,將反應方程式中各分子式的系數乘以 4。 即:4Fe(NO3)22Fe2O3+8NO2↑+O2↑

關於有多套配平系的氧化還原方程式
李桂萍 廖代正 (天津師范大學化學系) (南開大學化學系)

對於一般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國內早有綜述性文章介紹[1],顯然, 一種氧化還原反應式,只能有一套配平系數,例如:
13H2SO4+10KSCN+12KMnO4=12MnSO4+11K2SO4+10HCN+8H2O
在此反應中,僅有唯一的一套配平系數。然而,在普通及無機化學中, 還會出現有多套配平系數的氧化還原反應,例如 KClO3 與 HCl 的反應,可 舉出下列三種配平系數:
2KClO3+4HCl=2KCl+2H2O+Cl2+2ClO2 (1)
11KClO3+18HCl=11KCl+9H2O+3Cl2+12ClO2 (2)
8KClO3+24HCl=8KCl+12H2O+9Cl2+6ClO2 (3)
[例 1]上面提到的 KClO3 和 HCl 的反應,實際上是由二個配平了的獨
立反應式組成:
KClO3+6HCl=KCl+3H2O+3Cl2 (4)
5KClO3+6HCl=5KCl+3H2O+6ClO2 (5)
這二個反應式可按各種比例混合而形成總的反應方程式: (x+5y)KClO3+6(x+y)HCl=(x+5y)KCl+3(x+y)H2O+3xCl2+6yClO2 (6)
上面提到的三個方程[(1)、(2)、(3)式]僅是(6)式的三種特殊情況。在 方程(1)中,X=y=1/3;在方程(2)中,x=1,y=2;在方程(3)中,x=3,y=1。
[例 2]在酸性介質中 H2O2 與 KMnO4 的反應。
其配平了的方程式一般可寫為:
5H2O2+2KMnO4+3H2SO4=2Mn2SO4+5O2+K2SO4+8H2O (7)
但實際上還存在許多其它套的配平系數,例如:
7H2O2+2KMnO4+3H2SO4=2MnSO4+6O2+K2SO4+10H2O (8)
12H2O2+4KMnO4+6H2SO4=4MnSO4+11O2+2K2SO4+18H2O (9)
??等。
此反應出現配平系數多重性的原因在於 H2O2 的歧化作用可作為一個獨立
的子反應:
2H2O2=2H2O+O2 (10)
所以總反應方程式可寫為: (5x+2y)H2O2+2xKMnO4+3xH2SO4=xMnSO4+(5x+y)O2
+xK2SO4+(8x+2y)H2O (11)

方程式[(7)、(8)、(9)]僅是(11)式的三個特殊消況。在方程(1)中,x=1, y=0;方程(2)中,x=1,y=1;方程(3)中,x=2,y=1。 還可舉出一些類似的例子,供讀者練習使用。
〔類例 1〕
3HClO3=HClO4+Cl2+2O2+H2O (12)
此總方程式實際是由下列二個獨立的子反應組成:
7HClO3=5HClO4+Cl2+H2O (13)
4HClO3=2Cl2+5O2+2H2O (14)
式乘 2 加上(13)式可得方程式:15HClO3=5HClO4+5Cl2+10O2+5H2O (15)
上式各除以 5,即得(12)式系數,當然還有其它套的配平系數(如:
5,3,1,1,1;7,1,3,7,3;10,2,4,9,4 等)。
〔類例 2〕
3SO2+7C=CS2+S+6CO (16)
此總方程式是由下列二個獨立的子反應組成: SO2+2C=S+2CO (17)
2SO2+5C=CS2+4CO (18)
所以也存在其它套的配平系數(如:
4,9,1,2,8;5,12,2,1,10;5,11,1,3,10 等)
〔類例 3〕 NaClO+H2O2=NaCl+H2O+O2 (19)
在此反應中,H2O2 的歧化(2H2O2=2H2O+O2)可作為獨立的子反應,所
以方程(19)還存在其它套的配平系數(如:
1,3,1,3,2;5,1,3,1,3;2,4,2,4,3 等)。 二、氧化數變化值易混淆的氧化還原方程式 有時,一個氧化還原方程式的復雜性不是因為它表示一個以上的反
應,而是因為方程式中,氧化數的變化值出現混淆,例如: P2I4+P4+H2O→PH4I+H3PO4
(未配平) (20) 配平此反應的困難在於:磷有兩種不同的氧化態,反應後又轉變成二種 其它的氧化態,因此某產物中的磷究竟來自那一個反應物中的磷,是不 清楚的。為了配平該反應,美國學者已提出多種方法,本文介紹二種較 合理的代數求解法
(一)Carrano 方法〔3〕Carrano 建議使用代數方法求解,其具體步 驟如下:
〔1 步〕假設反應涉及到四個半反應:
[P2I4+8H?+10e?=2PH4I+2I?]×A (21)
[P4+4I?+16H?+12e?=4PH4I]×B (22)
[P2I4+8H2O=2H3PO4+4I?+10H?+6e?]×C (23)

[P4+16H2O=4H3PO4+20H?+20e?]×D (24)
〔2 步〕基於方程二邊的電子、質子和碘離子的相等可建立三個聯立 方程組:
10A+12B=6C+20D (25)
8A+16B=10C+20D (26)
4B=2A+4C (27) A、B、C、D 分別表示四個半反應系數前的乘數。
〔3 步〕確定 A、B、C、D 以求出配平系數。 由於(26)式減去(25)式可得(27)式,即獨立方程僅有二個,而未知
數有四個,所以上述方程組沒有唯一解。為了得到有限解,需要賦於另 外二個條件,Carrano 指出,為了保證在(21)式或(23)式形成的 I?離子 在(22)式消耗掉,加入二個附加條件後得到的結果必須滿足 C≤B 和 A
≤2B。作為一個例子,我們可以假設 C=A=1,將此值代入(25)及(26)式 可得 B=1.5,D=1.1。如果都乘以 10,即得到:A=10,B=15,C=10
和 D=11。表 1 中列出了各種不同的附加條件和由此得到的結果。 如果我們將表 1 的 A、B、C、D 數值用於半反應,即可得到配平了的
反應方程式
10P2I4+13P4+128H2O=40PH4I+32H3PO4 (28)
此類方程乍一看,似乎有多套配平系數,但是如果加入二個合理的附加 條件,即可得到一個正確的配平反應方程式。這類反應可稱之為具有擬 多重系數的氧化還原方程式。
表 1 系數值的說明例附加條件
系數值
附加條件 系數值
A B C D A=0 B=C 0 10 10 3 C=0 A=2B 10 5 0 8 A=1 C=1 10 15 10 11 A=2 C=1 20 20 10 19 C=2 A=1 10 25 20 14

(二)Mayper 方法〔2〕Mayper 認為 Carrano 方法(半反應+代數法)過
於麻煩,可直接使用簡單的代數方法,即:
aP2I4+bP4+cH2O=dPH4I+eH3PO4 (29)
基於反應式兩邊元素的平衡,我們可得到下列的聯立方程組: P:2a+4b=d+3
I:4a=d
H:2c=4d+3e

O:c=4e
由此方程組可得 13a=10b,假如設 a=10 那麼 b=13,d=4a=40,e=2a
+4b?d=20+52?40=32,C=4e=128。將這些系數用於(29)式,即得配 平了的反應方程式(28)式。MayPer 方法簡單明了,它既不涉及產物來自 那一反應物,也無須寫出半反應和派定元素的氧化數,僅僅需要使用質 量守恆定律即可得到正確的配平系數

復雜氧化還原反應配平技巧
復雜氧化還原反應配平技巧,是在突出氧化還原反應本質的前提 下,把握多層次的守恆(電子轉移守恆,電性守恆—一若是離子反應, 原子個數守恆),細心觀察變化前後的特點,靈活處理反應物中某些元 素的價態,突出化學特色,把方程式配平。
1.分別處理法 根據具體物質,將同種化合物中的同種元素作不同價態的處理,把
方程式迅速配平。

例1NaCl+H O將S2 ?

變式成S3?

·S x?? 。把多硫離子分別看成是是負

2 價硫和零價硫來處理。簡配如下:

2 ? →S2 ?

·S x?1→xS

↑6(x ? 1) ? 8 ? 2 (3xa ? 1)

Cl ?1→Cl ?1 ↓2 ×(3x ? 1)
∴Na 2S x ? (3x ? 1) NaClO ? 2( X ? 1)
NaOH ? xNa2 SO4 ? (3x ? 1) NaCl ? (x ? 2 )H 2 O
2.等價處理法 對於二元化合物中兩種元素都被氧化,我們可將各元素都作零價處
理,把方程式配平。
例 2Fe3C+HNO3→Fe(NO3)3+NO+CO2+H2O
若用正常化合價法配平此式,Fe3C 中 Fe 可能有分數價,那樣配平較
費時。若將 Fe3C 中的兩元素都視為零價,看成合金,並不影響結果,因
為任何物質中正負價代數和為零,對比配平如下。Fe3C 中的碳可能化
合價為 - 3, - 4,0價,則鐵元素的平均化合價分別為 = 1, ? 4 ,O
3

價。
①C ?3C ?4 ↑7

??
??13

3Fe? 1→3Fe?3 ↑2×3??
②C ?4 →C ? 4 ↑8

4
? ?

?
?
??13

3Fe

3 →3Fe 3

↑(3 ?

4 )×3?
3 ?

③Co →C ?4 ↑4
3Feo →3Fe ?3 ↑9

??
??13
??

由上計算結果知,無論按那種價態配平,均不影響 Fe3C 升高總數,
但用零價處理法配平顯然要簡潔得多,配平後的總式為:
∴3FeC+40HNO3=9Fe(NO3)3+13NO↑+3CO2↑+20H2O
當然,若是要求標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或是概念辨析時,應再回

到正常價法處理。
3.對應法 對於有機化合物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若部分被氧化,不徹底氧化,
可將反應前後的原子或原子團中的相應元素進行示蹤,看其具體的變化 情況,進行配平。

變,簡配如下:
? ? C:C ? 2 →C ?3 ↑5??
??8×5
? ? C:C ?1 →C ?2 ↑3 ??
Mn?7 →Mn?2 ↓5×8

4.平均值法
對於徹底氧化的有機氧化還原的配平,若是恪守對應法,對於多碳 化合物,因結合碳的化學環境的不同,有多種化合價,處理起來極為不 便,此時可由分子式計算出碳的平均化合價,把方程式配平。
例 4

葡萄糖分子中碳有三種化合價,若用對應法配平比較費時。用平均值法, 則簡便得多。葡萄糖為碳水化合物,即 C6(H2O)6,簡配如下。
6Co→6C?4↑4×6
2Cr?6→2Cr?3↓3×2×4
∴C6(H2O)6+4K2Cr2O7+16HS2O4=4K2SO4+4Cr2(SO4)3
+6CO2↑+22H2O
5.分總結合法
依據反應特徵,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將一個復雜的氧化還原反應, 巧妙地分成若干個分立的反應。先分別配平,爾後疊加合而為一,得總 的配平式。
例 5 P4+P2I4+H2O→PH4I+H3PO4
本題特徵是,電子轉移僅在磷無素間進行。P4、P2?4 均處於磷元素系

列中間價態,都有可能發主歧化反應。但由氧化還原反應規律知,絕對 不可能既有 P?2→P?3,又有 P0→P?5 的變化的同時發生。只可能發生 P40
→P?3、P?2→P?5 和剩餘的 P4 再發生歧化反應,P2l4 的歧化是不可能的。 P2l4 分子中 P、I 原子個數比決定了歧化後 PH4?與 I?無法使電荷對外呈中
性,所以本題可看成是以下兩個反應的合並: P4+2P2I4+H2O→4PH4?+3I?+4H3PO4①
2P4+H2O→5PH4?+3H3PO4②
①②電子轉移都平衡了,但電荷不平衡,①式多餘 4 份 I?,②式中 凈余 5 份 PH4?,再將①②式之間的正負電荷調為電中性。由此再調節電 子轉移總數和原子個數,配平總反應式。①×5+②×4 得:
13P4+10P2I4+128H2O=40PH4I+32H3PO4
6.內部協調求簡數法
有的氧化還原反應,從不同角度出發配平系數不同,應以最小公倍 數把方程式配平為原則。在兩種以上元素之間(或是兩元素反應前後價 態變化值在兩種以上)發生電子轉移時,應作內部協調,尋求最少的電 子轉移數,把方程式配平。
例 6 I3?+IO3?+H2S+H?→I2+SO42?+H2O
本反應特徵是,一種氧化劑氧化兩種還原劑。配平時,若把它視為 兩個獨立反應的疊加,
5I3?+IO3?+6H?→8I2+3H2O①
5H2S+8IO32?→4I2+5SO42?+4H2O+2H?②
則得總式:
5I3?+9IO3?+5H2S+4H?=12I2+5SO42?+7H2O
若看成是兩種還原劑協同作用,共同還原氧化劑的話,即

2I3?+2IO3?+H2S+2H?=4I2+SO42?+2H2O 再看一例:HClO3→O2+Cl2+HClO4+H2O
2Cl?5→Cl2↓10 ①
Cl?5→Cl?7↑2 ②
2O?2→O2↑4 ③
元素間電子得失總數應以 10 為最簡,但系數分配則有兩種可能,即
②×3+③或②+③×2,這樣配平的結果就有兩種情況。
5HClO3=O2+Cl2+3HClO4+H2O
3HClO3=2O2+Cl2+3HClO4+H2O
我認為以後者為最佳結果,為了加深印象,再舉一例。 XeF4+H2O→XeO3+Xe+HF+O2,
武漢大學等校編的《無機化學》上冊 p261(第二版)扉頁上配平總

式為:
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
上式只不過是下列通式中 n=3 的結果。 (3+n)XeF4+(6+2n)H2O=2XeO3+(1+n)Xe+(12+4n)HF+nO2,最佳結
果應是 n=1,即
4XeF4+8H2O=2XeO3+2Xe+16HF+O2,
配平時應該在氧化劑,還原劑間調整電子數,即 Xe?4→Xe0↓4 ① Xe?4→Xe?6↑2 ②
2O?2→O2↑4 ③
內部調整①×2=②×2+③即得上述最簡式。 多種氧化劑、還原劑間調整電子轉移數,是尋求最簡公倍數的最佳
途徑。
以上方法各有千秋,靈活運用,或多法並用,配平復雜氧化還原反 應是很適用的。

㈥ 氧化還原反應配平的步驟:

須知方法:從左向右配。

2.須知步驟:標變價、找變化、求總數、配系數。即

(1)標出變化元素化合價的始態和終態;

(2)求升價元素或降價元素變化數(顧前不顧後)

(3)求升價與降價變化的最小最小公倍數,分別作為氧化劑或還原劑的系數

(4)配平變價元素,採用先平變價元素變價部分後平變價元素非變價部分

(5)用觀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6)檢查配平後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質量守恆定律(離子方程式還要看是否符合電荷守恆)

3.氧化還原反應配平的特殊技巧

配平時若同一物質內既有元素化合上升也有元素化合價下降,從左向右配較困難,此時可以採用從右向左配平,稱為逆向配平法。

㈦ 氧化還原反應逆向配平法問題

1.配平原則:元素化合價升降總數守恆;反應前後各元素的原子個數守恆;離子反應前後離子的電荷守恆。
2.配平步驟:標好價,找變化,定總數,配系數,再檢查。
3.說明:
(1)化合價升降法配平方向:①
逆向配平:對於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歧化反應,一般從生成物開始逆向配平比較方便;②
正向配平:對於價態改變的元素全部被氧化(或全部被還原)的反應,從反應物開始正向配平或從生成物開始逆向配平都行;③
雙向配平:對於價態改變的元素部分被氧化(或被還原),可從反應物和生成物兩個方向開始配平。

什麼叫逆向配平法什麼時候可以用這個方法配平

當配平反應物(氧化劑或還原劑)中的一種元素出現幾種變價的氧化—還原方程式時,如從反應物開始配平則有一定的難度,若從生成物開始配平,則問題迎刃而解.
例:P+CuSO4+H2O-Cu3P+H3PO4+H2SO4
分析:這一反應特點是反應前後化合價變化較多,在配平時可選擇變化元素較多的一側首先加系數.本題生成物一側變價元素較多,故選右側,採取從右向左配平方法(逆向配平法).應注意,下列配平時電子轉移都是逆向的.
P+CuSO4+H2O- Cu3P+H3PO4+H2SO4
所以,Cu3P的系數為5,H3PO4的系數為6,其餘觀察配平.
11P+15CuSO4+24H2O = 5Cu3P+6H3PO4+15 H2SO4

㈨ 氧化還原配平法的簡要步驟

須知方法:從左向右配。
2.須知步驟:標變價、找變化、求總數、配系數。即
(1)標出變化元素化合價的始態和終態;
(2)求升價元素或降價元素變化數(顧前不顧後)
(3)求升價與降價變化的最小最小公倍數,分別作為氧化劑或還原劑的系數
(4)配平變價元素,採用先平變價元素變價部分後平變價元素非變價部分
(5)用觀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6)檢查配平後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質量守恆定律(離子方程式還要看是否符合電荷守恆)
3.氧化還原反應配平的特殊技巧
配平時若同一物質內既有元素化合上升也有元素化合價下降,從左向右配較困難,此時可以採用從右向左配平,稱為逆向配平法。

閱讀全文

與逆向配平的步驟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10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6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9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5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4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2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8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9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5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100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6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8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8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5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71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7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