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室同人同設備的情況下,首先是檢測設備檢測工件時的標准偏差,其次是檢測設備採用標准物質校準時的標准偏差,然後是標准物質本身的標准偏差,還有檢測設備的解析度的標准偏差
Ⅱ 簡述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步驟
不確定度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A類和B類。可以近似理解成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系統誤差一般取儀器誤差,隨機誤差由測量的數值和測量次數可求得且有公式。具體你可以找本大學物理實驗參考
Ⅲ 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流程包含( )等步驟。
正確答案:A,B,D
解析: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包括:測量模型的建立、標准不確定度分量的評定、合成不確定度的計算、擴展不確定度的評定、測量不確定度報告等。
Ⅳ 測量不確定度按其評定方法分為哪兩大類
測量不確定度按其評定方法分為A類和B類兩大類。用統計分析的方法評定不確定度稱之為A類評定。用非統計分析的方法評定不確定度稱之為B類評定。
A類不確定度是由一組觀測得到的頻率分布導出的概率密度函數得出:B類不確定度則是基於對一個事件發生的信任程度。它們都基於概率分布,並都用方差或標准差表徵。兩類不確定度不存在那一類較為可靠的問題。
A類不確定度由多次測量得出,但在多數實際測量工作中,不能或不需進行多次重復測量,則其不確定度只能用非統計分析的方法進行B類評定。
B類評定基於以下信息:權威機構發布的量值;有證標准物質的量值;校準證書;儀器的漂移;經檢定的測量儀器的准確度等級;根據人員經驗推斷的極限值等。
(4)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方法擴展閱讀:
在實踐中,測量不確定度可能來源於以下10個方面:
1、對被測量的定義不完整或不完善;
2、實現被測量的定義的方法不理想;
3、取樣的代表性不夠,即被測量的樣本不能代表所定義的被測量;
4、對測量過程受環境影響的認識不周全,或對環境條件的測量與控制不完善;
5、對模擬儀器的讀數存在人為偏移;
6、測量儀器的計量性能的局限性。測量儀器的不準或測量儀器的分辨力、鑒別力不夠;
7、賦予計量標準的值和參考物質(標准物質)的值不準;
8、引用於數據計算的常量和其它參量不準;
9、測量方法和測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
10、在表面上看來完全相同的條件下,被測量重復觀測值的變化。
Ⅳ 求助: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及應用
把你的郵箱給我,我給你發過去
或者看這個網頁:
http://cache..com/c?word=%B2%E2%C1%BF%3B%B2%BB%3B%C8%B7%B6%A8%3B%B6%C8%3B%C6%C0%B6%A8%3B%BC%B0%3B%D3%A6%D3%C3%2C%BA%CF%B3%C9%3B%B1%EA%D7%BC%3B%B2%BB%3B%C8%B7%B6%A8%3B%B6%C8&url=http%3A//hoh%2Ezjbase%2Ecn/paperView%2Easp%3Fm%3D2005%2D5%2D101%2Etxt%26nm%3D%B2%E2%C1%BF%B2%BB%C8%B7%B6%A8%B6%C8%C6%C0%B6%A8%BC%B0%D3%A6%D3%C3&b=0&a=9&user=
Ⅵ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中應注意什麼
我覺得應該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標准不確定度分量評定可採用A類或B類評定方法。 在考慮不確定度來源時應不遺漏、不重復。
(2)採用A類評定方法時,應按統計判別准則將異常值剔除後再進行評定。
(3)若對測量結果進行修正,修正值不計入測量不確定度,只考慮修正不完善引入的測量不確定度。
Ⅶ 數字式萬用表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方法
整體來說也就分幾個步驟,
一、概述
二、數學模型
三、輸入量的標准不確定度評定
這裡面就包括數學模型里所有影響結果的參量,找出所有影響因素,計算各個影響量的標准不確定度,其中又分為A類評定和B類評定
這個按B類評定進行計算,影響萬用表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萬用表的儀器設備檢定證書中如果有不確定度,可以直接用,如果沒有,就看給出的允許誤是多少,用這個數字除以根號3,得出誤差的標准不確定度。還有要考慮溫濕度的影響,以及人為讀數誤差(不知道你們那個萬用表是不是人工讀數),基本上萬用表就考慮這些因素差不多了,你就是一個萬用表的讀書不確定度,一般按正態分布,K取根號3,一般會把標准不確定度先轉換成相對標准不確定度,這樣都變成無量綱的,方便後邊合成。
四、計算合成不確定度
五、計算擴展不確定度
六、最後的不確定度表示
Ⅷ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依據的標準是什麼
測量不確定度評定依據的標准:
國家計量技術規范JJF1059——1999《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
國家軍用標准GJB 3756—1999《測量不確定度的表示及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