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安裝方法 > 教學評價方法與步驟

教學評價方法與步驟

發布時間:2022-01-10 10:03:24

⑴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育評價是依據一定的教育標准,通過系統的搜集信息,在標准與信息比較的基礎上作出價值判斷。教學評價作為一種價值判斷活動時,是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技術之一。
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習結果、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做出判斷,使之對學生的學習產出導向、鼓勵、批評、糾正、改進等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於學生的精彩之處,我會通過語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隨時給予學生評價,傳達我對學生的愛。以往我常運用的教學評價有以下幾種: 1、即時口頭評價的方法;2、學生學習態度的評價;3、學生課堂表現的評價;4、學生完成作業的評價;5、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在學習了本專題後,我認為顧志躍院長所講授的提問與評價值得一試。
提問與評價,這種常用的評價方法可以反饋教師的教學效果。為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程度,就是需要問一些問題,就是所謂的提問。首先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同時也能了解不同學生對同一知識掌握的差異性。其次是為了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思考,在教師的追問下,學生追溯答案,從而引發思考。在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就要小結,這個小結就是評價。但不能只用對或錯做簡單的評價,教師要用一定的鼓勵性或引導性的語言來評價。對回答正確的學生鼓勵表揚,進一步引導其思考的方向。尤其對回答錯誤的學生,引導性語言比批評更有用,學生雖然回答錯了,也要讓他得到有效的補償,這種補償可以是認知上的、也可以是動機上的,通過補償來引導學生,激勵學生。這種方法在我們的常規教學中是要經常用到的,不提問就不了解學生,而了解是學生學習的開端。不評價學生就得不到有效補償,而有效補償能夠促進學生有效發展,引導學生健康前行。在今後的教學,我會合理運用教學評價,引導學生的有效學習。

⑵ 簡述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方法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2)教學評價方法與步驟擴展閱讀

教學評價分類

(1)根據評價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三種類型。

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評價對象的學習准備程度做出鑒定,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使教學計劃順利、有效實施而進行的測定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的實施時間,一般在課程、學期、學年開始或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時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則,確定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二則,適當安置學生。

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進行的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改進、完善教學過程,步驟是:

①確定形成性學習單元的目標和內容,分析其包含要點和各要點的層次關系。

②實施形成性測試。測試包括所測單元的所有重點,測試進行後教師要及時分析結果,同學生一起改進、鞏固教學。

③實施平行性測試。其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確保掌握並為後期學習奠定基礎。

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教學效果做出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範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次數較少。

按評價所參照的標准劃分:(1)目標參照評價 (2)常模參照評價。

(2)根據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准不同,可分為: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3]

相對性評價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絕對性評價

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准,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標准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

絕對評價設定評價對象以外的客觀標准,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

⑶ 教學評價有哪些形式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 「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這不僅僅是評價體系的變革,更重要的是評價理念、評價方法與手段以及評價實施過程的轉變。新課程強調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不斷提高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更關注個體的進步和多方面的發展潛能。傳統的地理教學只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以成績論優劣。新課程強調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並重的評價機制,強調在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學習方法的獲得,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關注學生成績的評價觀,在進行地理學習評價時不但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變化。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是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也是地理學習評價的重點。評價學生的地理學習應主要從學生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過程上著手,應了解學生能否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地理問題並形成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應了解學生在提出地理問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地理信息資料、回答地理問題這一完整過程中的表現。評價時可採用書面形式的測驗、口頭表達、描繪地圖、繪制地理圖表、讀圖分析等常見評價形式,也要注意通過觀察學生在討論、實地觀測觀察、探究等活動中的表現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比如,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 「地理知識學習檔案袋」,用來收集學生課堂或課後的地理小製作、繪制的地理圖表、查閱的地理資料、講述的地理小故事等材料,並把它們作為終結性評價的一個方面。在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評價的基礎上,要關注學生價值判斷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會責任感、全球意識形成狀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並給予恰當、及時的鼓勵性和指導性評價,嘗試使用一些新的評價方法。

⑷ 簡述教學評價的主要過程

教學評價的內容: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准,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方法: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所謂「量化評價」,是指在進行學術評價時,以大學教師的學術成果(如論文、著作、研究報告、科研課題等)的數量和等級(每個等級賦以不同的權重或分值)為基本計量單位,對大學教師的學術能力、水平、貢獻、以及工作績效作出判定的方法。 質性評價則更多地使用自然工具,強調在自然的教學情境中收集關於評價對象發展狀況的豐富資料,通過對資料的整理分析,用描述性、情感性語言對評價對象的進步作出評定。 從現狀來看,質性評價方法似乎是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興起而逐漸受到關注的。實際上,質性評價方法存在於量化評價方法誕生之前,只是後來人們認為質性方法不夠科學客觀,轉而研究和開發客觀精確的教學測量方法

⑸ 教學評價的步驟有哪些

課堂教學評價的步驟

--------------------------------------------------------------------------------

(一)建立評估小組

評估小組要挑選業務水平高,評議能力強,大公無私,作風正派的同志參加,人數5~10人為宜。組長要由教育理論水平高,對課堂教學評估有一定研究,工作認真負責,有較強組織工作能力的同志擔任。

(二)學習標准進行試評

評估前要組織評估小組成員學習課堂教學評價標准和記分辦法,學習體現各學科課堂教學特點的不同要求,看先進地區優秀教師的錄像課,進行試評,試評中發現標准要求不恰當的地方,經大家討論可以修改,評議時要依據修改後定下的統一標准和辦法為准,標准要求和辦法一經討論確定,在評價中就不能隨意改動。

(三)聽課評議

聽課前評價小組全體同志要事先看教學大綱和課本以及講課老師的當堂教案,熟悉教材內容和應達到的教學目標,由專人命好課後測驗試題。然後進行聽課。課堂上評議人員要按標准要求觀察記錄好講課教師和聽課學生的實際表現,下課後立即抽部分學生進行測驗,抽部分學生填寫《課堂教學評估學生簡答表》,由講課教師填寫《課堂教學評估教師自評表》,這些工作進行完後即可開評議會,凡參加聽課的同志都要參加評議會,評議開始要先請講課教師談談他備課時的想法,講課後的體會。評議時要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學生測驗成績,兩表的反映,講課教師的想法體會等,實事求是地進行,評議中不但按標准要求指出優點和不足,更要探討上好一節課的方法和規律,這樣在大家的評議啟發下,相互學習,大家都會學到改革教學,提高效率,提高質量的好辦法。總之,要把每一次評議會都開成一個課堂教學研討會,在這大量的教學研究實踐中,提高教學水平,提高研究水平。

(四)評議記分

評議人員要在經過聽課、評議會後按標准要求和講課教師在課堂上的實際表現評判給分,評定時一律以參加評議人員評價表上所打分數體現本人意願,以總平均分的高低鑒定教師。

⑹ 教學評價的實施過程分為客觀評價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中文名
教學評價
目標
教學
目的
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
作用
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
快速
導航
作用要求教學分類發展趨勢原則功能
定義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准,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1]
作用
診斷作用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⑺ 簡答,教學評價的目的,方式,內容,方法

1、根據評價對象的不同,可將廣義的課程評價分為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校評價、狹義的課程評價等。 2、根據評價主體的不同,可把課程評價分為自我評價和外來評價。 3、根據評價的目的不同,可把課程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4、根據評價的參照標准或評價反饋策略的不同。可把課程評價分為絕對評價、相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5、根據評價手段的不同,可把評價分為量性評價和質性評價。

⑻ 教學過程如何選擇恰當的學習評價方法

1.教學前的評價——安置性評價。
在進行教學前,教師首先需要回答兩個問題:
(1)對開展新的教學所必需的技能和能力,學生掌握到了何種程度?
(2)對計劃進行的教學的預期學習結果,學生已經具備到何種程度?
通常通過實施准備狀態前測(readiness pretest)來獲得有關上述第一個問題的信息,這種測驗一般在一門課程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開始前進行,用來檢驗學生是否具備了學好新課程所必須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在學習高中學科知識的某一選修模塊之前,可以先要求學生做一個關於必修模塊。如果學生在測驗中表現出缺乏學習該選修模塊必備的知識技能,教師就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補救,或者根據學生現有的水平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難度。
包含計劃教學的預期學習結果的安置性前測(placement pretest),通常可以回答上述第二個問題。安置性前測與在教學活動結束時進行的測驗幾乎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教學活動結束後所用測驗的副本。安置性前測希望了解的是學生是否已經掌握了我們在教學計劃中安排的內容。如果他們已經掌握了,我們可能需要調整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對於學得好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跳過某些教學內容,另一部分學生則可以讓他們循序漸進地學習。除了使用前測以外,還可以採用表現性任務來確定學生技能的起點水平。例如,在進行高中「學科知識基礎」中「信息加工與表達」部分的教學之前,通過文字處理、多媒體信息搜集與處理等方面的表現性評價任務獲得學生在這些方面表現的樣本,為隨後的教學及其評價提供參考依據。同時,如果教師使用檔案袋評價,需要保存教學全過程中的學生檔案,這些教學前的表現性評價資料也將是檔案袋的重要資料來源,教師應注意妥善保存。
為了確保安置性評價對教學的促進功能,首先,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性質,明確界定學生學習的先決條件,以此決定希望通過預先評價搜集哪些方面的信息。其次,教師應根據預先評價的結果補救學生的不足,將學生置於教學序列中最有利的位置,或者把預先評價的結果作為後續評價的基礎。為了提高使用效果,教師應在擬訂教學計劃階段就考慮好預先評價的問題,尤其是對於不熟悉學生情況的新教師而言,那些考察學生基本技能的測驗結果更有價值。
2.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形成性和診斷性評價。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評價的主要關注點是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為此,需要回答下述問題:
(1)在哪些學習任務上,學生進展順利?在哪些學習任務上,學生仍需幫助?
(2)哪些學生存在嚴重的學習困難並需要進行額外的輔導或補助?
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用於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展的評價稱為形成性評價(FormativeAssessment)。形成性評價一般被用於檢查學生對某一特定部分(如某個單元或某一章節)的教學內容掌握程度如何。它與傳統教學中教師使用的小測驗和單元測驗十分相似,但更側重於(1)測查本單元教學的所有學習結果;(2)利用評價的結果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不是利用分數進行排名。這種測驗旨在考察學生學習的得與失,以便師生調整教和學。例如,如果大多數學生都做錯了某一道試題或某一系列試題,那麼與此有關的那部分知識就要以集體教學的形式再教一次。如果大多數學生都未能通過形成性測驗,那麼就要使用其他的教學方式和引導學生採用其他學習方式,例如,增加有關的課程資源,藉助計算機或網路支持教學等。這些矯正的措施往往在對某個單獨的學習任務進行考察之後就應立即實施,以便學生在形成性測驗之後及時地糾正自己學習上的錯誤。
利用表現性任務進行的形成性評價可以是對一個產品(例如,文檔、圖表、程序等作品),也可以是對一個過程(例如,開展研究性學習、討論、展示等)的階段性評價,主要向學生提供有關其進步和不足的反饋,目的在於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展、為改進學習提供矯正性的診斷。
如果一個學生一直存在學習問題,以至於形成性評價提供的矯正性診斷無法解決的話,就需要採用診斷性評價(Diagnostic Assessment)來鑒別學生的學習困難。診斷性評價的目標是分析學生學習表現的普遍原因,指出學生學習困難的症結所在並進行補救。例如,診斷性評價可以幫助活動諸如此類的問題:學生編程有困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有關的演算法,還是沒有了解程序語言?教學中常利用診斷性測驗來輔助診斷性評價,診斷性測驗一般都包含了大量某一特定領域中的測驗項目,這些項目之間存在細微的差別,以便確定產生某種特定學習錯誤的原因。例如,為了診斷學習程序設計時產生的錯誤,可以設計一個測驗,其中一組題目只要求學生分析演算法,不要求寫程序語言;一組題目既考察演算法,也考察語言。以此確定學生程序設計錯誤的根源。但由於時間有限、班級規模較大,診斷性測驗在大多數教學過程中都難以操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經驗的教師更多地是依靠自己的經驗來觀察和判斷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當然,這兩者評價方法只是鑒別和診斷常見學習問題並採取不久措施的簡便方法,並不適用與診斷和補救嚴重的學習困難問題和學習障礙問題。嚴重的學習問題通常需要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使用大量的評價程序來診斷。
3.教學後的評價——總結性評價。
在一門課程或一個單元的教學結束的時候,我們關注的主要是學生通過教學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此時,需要回答下列問題:
(1)哪些學生已經掌握了學習任務,可以繼續下一步的教學?
(2)每個學生的掌握程度如何?
在一門課程或教學活動結束後進行的成就評價叫總結性評價(SummativeAssessment),總結性評價主要用於考核學生的學習效果,確定學生的最終學習成績。這種評價覆蓋面很廣,既有測驗也有表現性評價。盡管總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用於確定學習結果,也應注意給學生提供關於其學習過程的必要反饋,並注意將評價的結果用於評定教學的有效性。圖2-3是關於如何利用總結性評價促進教學和學習的簡化模型。
4.利用評價促進學習的其他方式。
如前所述,評價能夠幫助教師做出可直接影響影響學生學習的各種教學決策。除此以外,評價還從其他方面促進了學生的學習。
(1)激勵學生學習動機。
精心設計、運用得當的評價程序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激勵作用,可以通過激發學習活動,使學習活動指向預期學習目標,以及提供即時的反饋等方面,促使學生努力完成教學目標。
為了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應盡量給學生提供短期的學習目標,避免提出遙不可及的、空泛的學習目標;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在教學之前就告知學生教學過程中可能要進行的評價並呈現評價標准,明確需要學習的任務類型,激發學生學習並引導學習圍繞將要被評價的學習任務展開;
要合理地利用評價的反饋:要將評價結果盡快反饋給學生;在向學生呈現評價結果和反饋時應多採用評價報告、學習建議等方式,多採用鼓勵性的語言;反饋應最大程度地反映教學的重點,反饋要指出學習的進步和不足,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得失並步明確進一步學習任務,知道在今後的學習中在哪些方面需要做調整;呈現評價結果和反饋時要盡量避免給學生貼標簽或排名次,弱化評價對學生的選拔與甄別功能,減輕評價對學生造成的壓力。
(2)促進學習的保持和遷移。因為評價可以引導學生向完成教學目標的方向努力,所以,評價也可以做為提高學生學習保持(retention)效果和遷移(transfer)效果的工具。一般來說,理解、應用和解釋水平的學習結果保留的時間能更長一些,而且比知識水平上的學習結果具有更大的遷移價值。如果在評價的內容中重視這些水平的學習內容,就會引導學生重視對知識的理解、實踐應用,並能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中有意識地加強對技能、應用和解釋等能力的關注。
(3)促進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所有的教學最終都應當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以便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教師應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價結果,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自評,並組織可為學生評價,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會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地自我評價能力,以及根據評價獨立做出學習決策的能力。
(4)利用評價反思和改進教學效果。
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的同時,也要利用評價結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學過程,發揮評價與教學的相互促進作用。應充分利用和分析學生在評價中的表現,確定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反思教學方法和教學材料的選擇是否恰當,學生學習活動序列的組織是否恰當等,並提出改進措施。

閱讀全文

與教學評價方法與步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led屏安裝方法 瀏覽:173
discreet使用方法 瀏覽:927
圈椅茶幾的安裝方法 瀏覽:21
看視頻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141
腰椎體側彎鍛煉方法 瀏覽:555
tlc法檢查有雜質還有哪些方法 瀏覽:502
檢測癲癇病的最快方法 瀏覽:719
如何減肥變瘦的方法 瀏覽:24
內置液位儀測量方法 瀏覽:84
快速富裕的方法 瀏覽:847
恆聯豆漿機拆掉安裝方法 瀏覽:936
創傷止血常用止血方法視頻 瀏覽:512
券商復盤方法和技巧 瀏覽:244
如何在高一學會數學方法 瀏覽:569
懷孕胖怎麼減肥方法 瀏覽:422
炸制豬耳朵片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407
治療頸椎病最快的方法一周瘦10斤 瀏覽:75
小米6的雲空間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4
什麼方法可以聯繫到插件的作者 瀏覽:676
如何恢復快充方法 瀏覽:115